基本信息
书名:高校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
定价:28.00元
作者:吕德忠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811009361
字数:
页码:2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历时1169年的293届古代奥运会;从1896年到2008年的第29届奥运会,历时112个年头。从古代神话到现代科技、从体育运动到社会发展,当今,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走进,《高校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主要从四个大的方面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深刻的解读。开篇对神圣的奥林匹克进行阐述,接着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古代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三大体系;在第二篇阐述了奥林匹克与现代社会,重点突出了奥林匹克与文化、现代科技的关系;在第三篇里主要解答了中国与奥运,重点介绍了北京2008奥运知识,意在让更多的人通过本书了解奥运、了解2008奥运;结尾部分用奥运百科结束,意在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本书进入奥运、了解奥运、更多的了解北京2008奥运。
目录
篇 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章 古代奥运会
节 古代奥运会的起源
第二节 古代奥运会的盛衰
第二章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节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
第四节 奥林匹克运动的体系
第二篇 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社会
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体育
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体育的发展
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体育合作
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
节 现代社会提供了奥林匹克运动所需要的经济基础
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
节 政治介入奥林匹克运动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政治介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
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功能
第四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
节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其他文化形式
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对文化的融合
第五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科学技术
节 奥林匹克运动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科技进步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反对使用兴奋剂的斗争
第三篇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
章 中国早期的奥林匹克运动
节 旧中国与奥运
第二节 新中国与奥运
第二章 新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
节 奥林匹克运动在新中国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在新中国的发展
第三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
第四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
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背景的冲突
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背景的融合
第五章 中国现代奥林匹克事业
第六章 北京2008奥运会
第七章 方针与口号
第八章 标识和吉祥物
第九章 机构与赛事安排比赛场馆
第十章 奥运与北京文化
第十一章 北京奥运交通
第十二章 了解其他协办城市
第四篇 奥运百科
附录1 历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
附录2 历届冬奥会举办地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高校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这个题目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因为我一直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而将这份精神与中国的高等教育相结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我翻开书,就被它扎实的学术研究风格和严谨的逻辑结构所折服。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穿梭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长河,又深入到中国高校的体育教育现实中。我尤其对书中对于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渗透到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从课程设置到课外活动,从师资培养到学生指导,都进行了细致的论述,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和具有指导意义。书中的语言,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反而像是在与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对话,总能引发我不断地思考。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书中关于文化融合、价值传承以及新时代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独特见解,相信这本书会为我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评分说实话,我是被它封面那种沉稳大气的风格所吸引,觉得应该是一本有深度、有分量的读物。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里面的内容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作者似乎在探讨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奥林匹克精神如何与我们国内的高等教育体系发生碰撞,又如何在这个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部分,想知道在大学这个特殊的群体里,如何才能有效地推广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让它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这本书的论述方式,我感觉是那种由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回到宏观的结构,非常有条理。作者引用了很多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这让原本可能比较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也更具说服力。我特别想了解,在那些成功的案例背后,有着怎样的策略和实践?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高校体育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竞技人才,更重要的是塑造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现代公民。
评分这本书的到来,对于我而言,仿佛是一次精神上的远足。我一直对奥林匹克运动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着迷,而这本书将这份魅力延伸到了校园的土壤,让我感到既熟悉又新奇。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如何被解读和实践的章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像一本简单的体育史,更像是一次对教育理念和文化传承的深度挖掘。作者的文字,有一种温文尔雅的力量,娓娓道来,却字字珠玑。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那些复杂的历史脉络和教育理论时,所付出的严谨和耐心。书中的观点,不是那种陈词滥调的空洞说教,而是充满洞察力,能够引发读者深思。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书中是如何阐述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尊重、卓越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高校的体育课程、校园活动乃至学生社团中得到具体体现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知道”奥林匹克,更是关于“做到”奥林匹克,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理解的窗户,让我看到了体育在塑造健全人格、弘扬民族精神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高校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翻到的,当时只是被它略显厚重的纸质和封面上的“奥林匹克”字样吸引。我本身对体育历史和文化融合的议题就比较感兴趣,所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它带回了家。拿到手里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扎实的学术气息,但同时又不失亲切感。书中的语言表达,虽然严谨,但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像是与一位博学的长者在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从书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和进行的深入研究。我对其中关于如何将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比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大学校园中落地生根,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部分,感到特别期待。书的装帧也很精美,纸张的质感很好,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仅仅是初步的浏览,就已经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很高的肯定。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体育在塑造人格、传承文化方面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承载着国家未来希望的领域。
评分这本《高校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刚到手,就给我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厚重感。我之前对奥林匹克运动一直有着很深的向往,觉得它不仅仅是竞技,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所以当看到这本书将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高校教育结合起来时,我立刻被它吸引了。书的排版很舒服,文字清晰,即使是长篇的论述,读起来也不会觉得疲惫。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奥林匹克精神核心理念的阐释,比如“和平、友谊、进步”等等,想知道这些高尚的理念是如何在中国的高校环境中被发扬光大,又如何能够真正地影响到每一个学生。书中应该会涉及到一些历史的回顾,以及对当下高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我对此充满了期待。我想了解,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才能让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在大学校园里得以传承和创新,培养出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良好体育素养和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读物,更是一次对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深度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