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上班之前进行体育锻炼。同样,在我们开 始练琴之前也要进行手指练习。
E-M·伯纳姆著的《钢琴天天练练(6原版引进)》 的目的在于帮助练琴者锻炼手指,使之健实、有力和 灵活。
开始,先作轻柔的慢练习,熟练后,再逐首增加 ,直到能正确地弹奏十二首为止。
当学生能熟练而正确地弹奏**组十二首时,再 以同样的方法练习其他各组。
可将每一组的各种练习在不同的调上进行移调练 习,这对学生是很有裨益的。
**组
1.跑上楼跑下楼
2.弹跳
3.双臂伸屈
4.大步走
5.练习拳击
6.深呼吸
7.快速上下梯子
8.双脚跳
9.甩腕肘
10.交叉踢腿
11.俯卧撑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二组
1.侧滚翻
2.大劈叉
3.向上踢右腿
4.向上踢左腿
5.拳击
6.双臂两侧绕圈
7.双脚跳
8.单脚跳
9.打高尔夫球
10.撑杆跳
11.深呼吸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三组
1.侧滚翻
2.大劈叉
3.青蛙跳
4.玩滚木球
5.打高尔夫球
6.伸展双臂跳跃
7.深呼吸
8.打网球
9.跟着领队人
10.蜘蛛爬行
11.快速上下梯子
12.精神饱满 准备练习
第四组
1.绕圈
2.滑水
3.坐在椅子上快速踢腿
4.像钟摆似地摇动双腿
5.跳双绳
6.原地脚尖跑步
7.用脚尖跳(像小猫)
8.练习敲军鼓
9.快速跑步
10.蜘蛛爬行
这本钢琴练习册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套既能系统练习基础技巧,又能兼顾音乐表现力的教材。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枯燥,纯粹堆砌音阶和琶音,要么就是为了追求炫技而忽略了指法的扎实训练。但是这本《钢琴天天练》的编排却非常巧妙。它将技术训练融入到富有音乐性的练习片段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比如,其中有一组关于跨越性音程的练习,设计师巧妙地结合了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手法,一下子让原本枯燥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起来,感觉就像在弹奏一首小奏鸣曲。而且,它的难度递进设计非常合理,不会让你一下子感到力不从心,而是循序渐进地挑战你的极限。我特别喜欢它对触键细腻度的要求,每条练习后面都有详细的提示,告诉你应该如何控制琴槌的重量和力度,这对于培养良好的音色控制至关重要。我已经坚持使用了快一个月,感觉手指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都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这绝对是我近年来遇到的最好的钢琴辅助教材之一,强烈推荐给所有追求更高演奏境界的琴童和成年学习者!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引进版”教材抱有保留态度,毕竟引进的东西水土不服的例子太多了。但是当我翻开它之后,那种欧洲古典音乐教育的严谨和深刻立刻扑面而来,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极其清晰,乐谱的清晰度无可挑剔,即便是复杂的复调作品,也能一眼看清声部的走向。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音乐“理解”的培养远超一般练习册的范畴。它不仅仅是“练手”,更是在“练脑”。书里穿插了一些对特定技术难点的历史背景介绍,比如某个和弦进行在那个时期代表的意义,这让我对弹奏的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共鸣。我过去总觉得技术练好了,音乐自然就出来了,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技术是为表达服务的,没有理解的技术是空洞的。特别是关于踏板使用的说明,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哪里踩,哪里放”,而是细致地阐述了不同踏板运用带来的听觉效果差异,这对于提升演奏的层次感非常有帮助。这本书,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而不仅仅是一本练习工具。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进阶的钢琴爱好者,我最怕的就是瓶颈期,感觉自己停滞不前,每天重复着枯燥的练习却看不到希望。这本《钢琴天天练》如同及时雨般出现,它精准地击中了当代学习者在技术和艺术表现力之间的矛盾点。它的设计思路非常现代,注重效率和实用性。我发现它对于解决我长期存在的“左右手协调性差”的问题特别有效。书中的“交叉手指”和“双音控制”练习,被巧妙地包装在一些听起来很悦耳的小片段里,你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在做“练习”,而是在演奏一首新的小曲。而且,它对指尖力量的分配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对于培养颗粒感清晰的音色太重要了。我过去弹奏快速跑动时,声音总是黏在一起,但按照书中的力度标记和指法建议进行练习后,音符的清晰度大大提高,仿佛每个音符都有了自己的呼吸。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用最少的篇幅,提供了最高效的训练方案,非常适合时间紧张,但又追求高质量练习成果的学习者。
评分这本书的引进团队显然非常专业,他们对原版教材进行了细致的审校和本地化处理,确保了中文学习者能无障碍地吸收其中的精髓。我特别欣赏它在节奏复杂性训练上的独到之处。很多练习册只关注于固定拍号内的节奏变化,但这本书大胆地引入了各种混合节拍和切分音的练习,这些都是我们在演奏浪漫主义或印象派作品时经常会遇到的难点。它通过一系列看似不和谐却极富逻辑性的练习,强迫你的大脑和手指去适应新的节奏框架。我记得有一组练习,要求双手以不同的速度进行装饰音的快速交替,这几乎就是对心率和专注力的一次终极考验!但当你攻克下来之后,那种掌控感是无与伦比的。它没有使用花哨的图示或过于简化的文字,而是用最纯粹的五线谱和清晰的术语,展现了古典音乐训练的内核——那就是纪律、精确和坚持。读着那些简洁的德文或法文术语的中文注释,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在书房里挥洒汗水的情景。
评分如果说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教材是提供“食谱”,那么这本《钢琴天天练》提供的更像是“烹饪哲学”。它不满足于告诉你“怎么弹奏”一个音符,而是深入探讨“为什么应该这样弹奏”。我最喜欢它在处理音阶和琶音练习时的哲学思想——即技术服务于情感的表达。书中对连奏(legato)的深度解析让我茅塞顿开。它不再笼统地强调“手指要贴着琴键”,而是细致地分析了手指在转换指法时的重量转移、重心控制以及对琴弦施加压力的微妙变化,这些细节对于想要达到歌唱性音色的演奏者来说,简直是宝典。我过去总觉得自己的连奏听起来“断断续续”,但自从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书中建议的“重量感传递”方法后,我的音符之间仿佛被看不见的丝线连接了起来,流畅而连贯。这本书的编排也考虑到了长期练习的疲劳问题,它将高强度的技术训练穿插在相对舒缓的乐句练习中,保证了练习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而不是让学习者在半途而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