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片
练习曲部分
01《音阶练习曲》第I首 邓姆尼兹曲
02《音阶练习曲》第2首 邓姆尼兹曲
03《旋律练习曲》第I首 贝尔曼曲
04《旋律练习曲》第2首 贝尔曼曲
05《发展练习曲》第2首 莱斯特曲
第二片
01《练习曲》第I首 兰塞劳特曲
02《练习曲》第5首 什塔尔克曲
03《练习曲》第I9首 兰格曲
04《练习曲》第20首 兰格曲
05《练习曲》第24首 兰格曲
第三片
乐曲部分
01 苏姗娜 福斯特曲
02 北斗星 格林卡曲
03 铃儿响叮噹 波尔彭特曲
04 美丽的梦 福斯特曲
05 古堡 穆索尔斯基曲
06 悲歌 柴科夫斯基曲
07 秋收 牛万里编曲
第四片
二级
练习曲部分
01《练习曲》第27首 兰格曲
02《练习曲》第28首 兰格曲
03《练习曲》第29首 兰格曲
04《练习曲》第32首 兰格曲
05《旋律练习曲》第3首 贝尔曼曲
06《发展练习曲》第I1首 莱斯特曲
第五片
01《分解和弦练习曲》第I首 邓姆尼兹曲
02《分解和弦练习曲》第2首 邓姆尼兹曲
03《音阶练习曲》第I7首 邓姆尼兹曲
04《音阶练习曲》第I8首 邓姆尼兹曲
乐曲部分
05 草原歌声 辛沪光曲
第六片
01 牧羊姑娘 金砂 黎国荃编曲
02 乡村舞曲 莫扎特曲
03 加沃特舞曲 戈塞克曲
04 啊!如此纯洁 福劳塔曲
钢琴伴奏:王华 王莹莹
王振先,中国音乐家协会单簧管学会副秘书长,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1970年入南京艺术学院随李文龙老师学习单簧管,七六年毕业并留校任教。七九年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王端玮教授及澳大利亚专家唐·苇斯特莱克。多次在日本办演奏会,在“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单簧管专业教学研讨和中国作品评选会”上获单簧管演奏奖。九五年赴日本参加千人交响音乐会,任中国作品首席。九八年被聘为“北京单簧管艺术节”组委会委员,并应邀在音乐节中演奏“利哥莱托”幻想曲。二十余年来,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单簧管专业人才。
我是一个追求演奏“神韵”的爱好者,技术过硬是基础,但如果缺乏音乐表达力,演奏听起来就像机器人一样枯燥乏味。我之前总是羡慕那些能把乐曲吹出“感情”的演奏家,总觉得那是天赋异禀,可望而不可及。这套辅导在处理考级曲目时,并没有拘泥于技术动作的完美复刻,它更深入地探讨了乐曲背后的情感线条。王老师在讲解一首小品时,会提到作曲家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或者这首曲子应该体现的“情绪基调”。比如,某些地方需要表现出“略带忧郁的思索”,他会示范如何通过稍微放慢速度、增加气流的密度来实现这种效果。这种从技术层面上升到艺术层面的指导,让我对单簧管演奏的理解更加立体了。我不再只是一个“音符的执行者”,而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我的气息和音色去“讲述”一个故事。对于想要真正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学习者,这本书配套的视频讲解无疑是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视野和可操作的实践方法。
评分说实话,我过去在准备考级的时候,最大的困扰就是找不到权威、可靠的示范版本。网上的资源鱼龙混杂,有些视频要么录制质量太差,根本看不清指法;要么演奏者的风格过于个人化,不符合考级的标准要求。这套辅导材料的出现,简直是解了燃眉之急。它的专业性毋庸置疑,毕竟是针对全国考级曲目的深度解析。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级别曲目内在要求的区分。比如一级曲目侧重的是基础的音准和节奏稳定性,视频里对气息支持的强调就非常到位;而到了二级,涉及的装饰音和一些快速跑动,视频则会着重讲解如何保持音色的统一性,避免因为速度加快而显得毛躁。我对比了几首曲子,发现自己之前对休止符的处理也存在问题——总是草草了事。但视频明确指出,即便是短暂的休止,也需要保持口型和气息的“预备”状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高分演奏与普通演奏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对于备考的家长和老师来说,这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宝典。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眼看手做”的学习者,死记硬背对我来说效率极低,音乐学习更是如此,光看乐谱上的黑白音符,我脑海里构建不出一首完整的、有生命的乐曲形象。这套辅导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提供的多维度学习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曲目集,更是一套完整的视听训练系统。我记得第一次尝试练习《小步舞曲》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节奏松散,听起来很“软塌塌”的。我反复观看了视频中关于如何用清晰的舌头动作来切分节奏的示范,然后在脑海中想象王老师吹奏时的那种坚实感。后来,我尝试在演奏时加入他强调的“清晰的重音”,整个乐句立刻就有了骨架,那种明快和律动感马上就出来了。这种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刺激来内化演奏技巧的方式,比我以往单纯依靠想象力要有效得多。我甚至会把视频当作背景音乐,让自己的耳朵先熟悉那种“标准音色”,然后再上手练习,效果简直是事半功倍。
评分说实话,学习单簧管以来,最让人沮丧的就是陷入“瓶颈期”——你知道自己吹得不对,但就是不知道错在哪里,也找不到突破口。我曾经有一段时期,面对某些技术难点就选择性回避,时间一长,反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错误习惯。这套视频的价值,在于它像一面“照妖镜”,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学习者在基础功上的所有漏洞。例如,在讲解如何控制高音区时,很多教材只是简单地说“要抬舌尖”,但视频里会精确地演示舌尖抬起的高度和位置,并解释过高的舌位会导致气息受阻,音色变尖锐。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整套“纠错”的方案,而不是单纯地指出问题。对于那些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但进步缓慢的进阶学习者来说,这套辅导提供的系统性诊断和针对性训练,是打破现有水平难以逾越的绝佳工具。它迫使你回到最基础的原理上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演奏习惯,非常严谨。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刚开始学单簧管的时候,感觉那些高难度的技巧简直像天书一样,对着谱子研究半天也摸不着门道。特别是那些快速的音阶和琶音,手指总是跟不上脑子,吹出来断断续续,一点音乐性都没有。后来在琴行老师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教材的配套视频,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视频里王老师的讲解非常细致入微,每一个指位、每一次换气都演示得清清楚楚。他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这么吹”,而是会深入解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对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比如,在处理一个连奏的乐句时,我以前总是用力过猛,导致音色发紧,王老师的示范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气流的微调和舌位的配合,实现真正流畅、富有歌唱性的演奏。那些所谓的“难点”,在视频的拆解下,似乎都变得触手可及了。这本书的配套讲解,完全像是请了一位顶尖专家到你身边进行一对一的私教,效果立竿见影,我现在对着乐谱的信心都强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