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盛開的紫荊花——一個內地記者眼中的香港
定價:13.00元
作者:斯雄
齣版社:山東畫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11-01
ISBN:978780713390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獨特視角觀察解剖香港:從初的割讓到經濟的騰飛;從“行政主導” 、“精英谘詢”到廉政公署的運作;從假日法定、“兩文三語”到國際都會和“自由行”;“一樓鳳”裏的故事;“馬照跑”背後的喜悅與辛酸;“拼搏為享受,成敗靠運氣”的人生哲學;升鬥小民的公德意識和敬業精神;高官不收稿酬所體現齣的自律;以及從納稅和看病感受到的法治意識和社會保障……
迴歸後的香港到底什麼樣?作者客居香港三年多,以一個內地記者的獨特視角,描繪瞭“一國兩製”下的香港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生、法治等方方麵麵的情況,為我們展現瞭一幅立體、生動、多姿多彩的香港全景圖。迴歸後的香港猶如它的市花——紫荊花一樣芬芳美麗,朝氣蓬勃,光彩奪目。
本書語言簡潔平實,流暢而不失風趣,文字情理兼具,實為人們深入認識、瞭解和剖析香港的有益讀本。
目錄
過羅湖橋
花花世界
聖誕不僅是節日
“馬照跑”
假日法定
沒錢看得起病嗎
新聞自由
兩文三語
海歸吃香嗎
唔該唔該
敬業精神
法治意識
納稅記
官民之間
公眾人物
不收稿酬的香港高官們
肅貪倡廉
精英谘詢
行政主導
多種聲音
內地人“自由行”
“上海來瞭”
怕“中國化”
國際都會
百年恥辱
東方之珠
附錄任港督及其任期
後記
作者介紹
斯雄,本名硃思雄,湖北洪湖人,198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以編報紙、辦雜誌為主業。新聞之外,寫點散文隨筆,兼及時評。著有散文集《平等的目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非常獨特的“對焦”視角。作為一個內地記者,他身處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交界點上,這種身份的張力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敘事潛力。他筆下的香港,不是教科書上的那個金融中心,也不是電影裏那個光怪陸離的舞颱,而是一個正在經曆內在對話和身份重塑的復雜生命體。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敏感議題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剋製而有力的筆觸。他沒有急於下定論,而是將觀察到的現象鋪陳開來,讓讀者自己去咀嚼其中的意味。這種敘事策略非常高明,它避免瞭說教式的說教,反而讓觀點更有力量地滲透人心。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甚至會停下來,閉上眼睛迴味那種撲麵而來的時代氣息,它既有曆史的厚重,又充滿瞭對未來的某種不確定性,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
評分行文的流暢度和文字的質感,是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作者的語言風格是極其成熟且富有節奏感的。它不像某些嚴肅的學術寫作那樣佶屈聱牙,也不像純粹的散文那樣過於飄逸,而是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既有新聞報道的精準性,又不失文學描寫的感染力。我特彆喜歡他使用的一些比喻和意象,它們精準地捕捉瞭香港那種快速、高壓但又充滿生命力的特質。比如他對“垂直城市”的描述,不僅僅是建築高度的堆砌,更是一種生活狀態的隱喻。這種文字上的功力,讓原本可能枯燥的社會觀察,變成瞭一種享受。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下一步將帶領我們去探索香港的哪個角落,揭示哪一層不為人知的真相。
評分總而言之,這本書超越瞭我對一本“記者紀實文學”的預設期待。它不是一本提供標準答案的指南,而更像是一麵多棱鏡,摺射齣香港復雜多變的現實圖景。它成功地架設瞭一座溝通的橋梁,讓一個習慣於從內地視角看香港的讀者,能夠更立體、更人性化地理解這片土地上的喜怒哀樂。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保留瞭現場感,記錄下瞭那些稍縱即逝的時代切片,並以一種充滿敬畏和探索的姿態,呈現瞭一個充滿生命力的、正在“呼吸”著的紫荊之城。它讓我明白,理解一個地方,需要的不僅僅是數據和新聞稿,更是深入骨髓的體驗和共情,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值得被認真閱讀和反復品味。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濃鬱的紫色調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目光,仿佛能透過紙張感受到那種熱烈而又帶著一絲神秘的氣息。我是一個對城市變遷特彆敏感的人,尤其對香港這個充滿活力和矛盾的都會充滿好奇。拿到書的時候,我其實並沒有抱太久遠的期待,總覺得很多關於香港的記錄都帶著某種刻闆的濾鏡,要麼過於美化,要麼就是一味地控訴。但這本書的作者顯然不是那種人,從他的文字中,我讀到瞭一種非常真誠的觀察和細膩的共情。他不是一個旁觀者,更像是一個試圖走進城市肌理的探索者。書中對細節的捕捉尤其到位,比如對某個街角茶餐廳裏氤氳的熱氣,或是某個老舊唐樓裏晾曬衣物的色彩,這些零碎的片段組閤起來,構建瞭一個有血有肉的香港形象,遠比那些宏大的敘事要來得動人。這種“在場感”是很多報道文學所缺乏的,讓人感覺仿佛跟隨作者的腳步,一同穿梭在瞭中環的霓虹與深水埗的煙火氣之間。
評分坦率地說,我之前看過不少關於香港的書籍,但很多都停留在錶層的風物誌或者簡單的社會現象羅列。而這本《盛開的紫荊花》則給我一種“由內而外”的穿透感。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時間去聆聽那些“沉默的聲音”,那些在鎂光燈下不常齣現的普通香港人的心聲。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讓受訪者放下戒備,坦誠相待。無論是講述傢族變遷的老店主,還是在街頭為理想奔走的學生,他們的故事都被賦予瞭極高的尊重和溫度。這種尊重,使得那些看似平凡的個體命運,摺射齣瞭整個社會結構變遷的巨大波瀾。我讀到關於社區連接瓦解與重生的描述時,深有感觸,這不僅僅是香港的故事,更是全球化背景下許多城市共同的睏境,隻是在香港這個特殊的地理和曆史背景下,顯得尤為尖銳和集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