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理论与实证
定价:33.00元
作者:罗鸣春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161000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6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黄希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1)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对迈进小康社会的中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进行了系统地理论和实证研究。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本书采用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立足中国实际与借鉴西方经验相结合,多学科、多方法研究中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和特点问题。研究采用本土化理路:首先,按照心理测量学要求,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评价工具,用于测量大中学生觉察到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接下来用开发的工具调查中国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和特点;然后探讨未觉察到的客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对觉察到的主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影响;后讨论中国文化传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能有效满足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对策建议。本书是本从心理学的角度系统研究迈进小康社会的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需要的学术专著。
目录
作者介绍
罗鸣春,1965年9月出生,彝族,云南普洱人,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师从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研修人格与认知心理学。现为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已在《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壹项,参与国家重大攻关课题壹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近期研究聚焦于民族文化与心理健康、民族文化与心理和谐方面。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之前偶然在书店看到,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专业,但翻了几页发现写得非常易懂,而且内容很有深度。它不像很多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心理健康读物,而是真正深入探讨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我尤其喜欢它关于“依恋理论”的阐述,作者结合了大量真实案例,生动地解释了童年经历如何影响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和行为,以及如何在咨询中运用这些理论来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亲密关系。书中还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CBT)在处理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方面的具体应用,详细列举了各种技巧和练习,感觉非常实用,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借鉴。另外,关于如何构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网络,共同支持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这部分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联动。整体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所有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这本《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理论与实证》,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心理问题的表现,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比如社会文化变迁、家庭结构变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书中对“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界定和阐述非常清晰,让我明白了哪些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哪些是可以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强大支撑。特别吸引我的是关于“叙事疗法”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它鼓励青少年通过重构自己的故事来寻找力量和意义,这种方式非常独特且充满人文关怀。作者在理论阐述的同时,也穿插了很多基于实证研究的发现,比如关于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数据分析得非常透彻,给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结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学术化,但逻辑严谨,论证充分,读起来需要一些专注度,但回报是能获得系统性的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对于从事青少年心理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有点犹豫,觉得“理论与实证”听起来会枯燥乏味。但读进去之后,我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这片广阔的领域里探索。书中关于“发展性心理辅导”的讲解非常到位,强调了在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挑战是不同的,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干预策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危机干预”的章节,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包括如何识别高危信号,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寻求专业帮助。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回避一些敏感的话题,比如青少年自伤行为、欺凌等,而是用一种专业、客观但又不失温度的方式来探讨,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应对策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面对和处理相关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非常严谨,从理论的奠基,到各种心理干预方法的介绍,再到实证研究的展示,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家庭系统理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分析。它打破了以往许多只关注个体咨询的局限,强调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影响,并提供了如何与家长合作、建立支持性家庭氛围的具体方法。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每一个案例都紧密结合理论,生动地展现了各种干预手段的实际效果。我注意到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国际前沿研究成果,这让整本书的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内容也更具前瞻性。对于我这样希望提升专业技能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思路和方法,也让我看到了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方向。虽然部分内容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才能完全理解,但整体而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全新框架。
评分我之前一直对如何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处理情绪问题感到困惑,直到我读了这本《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理论与实证》。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积极心理学”在青少年身上的应用,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培养 resilience(复原力)。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正念训练、感恩练习、目标设定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建立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而且,这本书非常注重实证依据,每一项服务和干预措施都有相应的研究数据支持,让我感觉非常信服。作者在语言上也力求通俗易懂,即使是没有心理学背景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专业书籍,更是一份关于如何陪伴和支持青少年成长的宝贵指南,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