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冷挤压模设计与制造-第2版

实用冷挤压模设计与制造-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洪慎章 著
图书标签:
  • 冷挤压
  • 模具设计
  • 模具制造
  • 金属成形
  • 塑性变形
  • 机械工程
  • 制造技术
  • 实用技术
  • 第二版
  • 工业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敏图书专卖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27657
商品编码:29803518854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冷挤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全书内容包括:冷挤压基础、冷挤压件的原材料及毛坯准备、冷挤压零件设计、冷挤压工艺制订、冷挤压模具设计、冷挤压模具结构实例、冷挤压模具制造、冷挤压模具的装配及试模、冷挤压件质量分析、冷挤压新技术。本书以冷挤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为重点,结构体系合理,技术内容全面;书中配有丰富的图表和应用实例,实用性强,能kai拓思路,便于自学。

关联推荐
1)以冷挤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为重点2)配有丰富的图表和应用实例3)结构体系合理,技术内容全面,易懂易学4)本书主要可goxg从事冷挤压模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在校师生的参考书和模具培训班的教材。&xbsp;
目录
目录 qiax言 *1章冷挤压基础1 1.1冷挤压的实质及分类1 1.2冷挤压的金属流动规律7 1.3冷挤压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9 1.4冷挤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14

目录

qiax言

1 章冷挤压基础 1

1.1
冷挤压的实质及分类 1

1.2
冷挤压的金属流动规律 7

1.3
冷挤压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9

1.4
冷挤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14

2 章冷挤压件的原材料及毛坯准备 15

2.1
冷挤压用材料 15

2.2
常用的下料方* 16

2.3
毛坯软化处理 16

2.4
毛坯表面处理与润滑 21

2.4.1
冷挤压坯料表面预处理 21

2.4.2
磷酸盐处理 23

2.4.3
草酸盐覆层 25

2.4.4
冷挤压润滑剂 25

3 章冷挤压零件设计 28

3.1
冷挤压零件的分类 28

3.2
毛坯尺寸计算 30

3.3
冷挤压的变形程度 35

3.4
挤压件的尺寸精度 38

3.5
冷挤压力的计算 41

3.5.1
冷挤压力的计算分析 41

3.5.2
冷挤压力的计算方* 41

4 章冷挤压工艺制订 48

4.1
冷挤压工艺的设计内容及方* 48

4.1.1
工艺设计qiax的准备工作 48

4.1.2
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 49

4.1.3
成形方*的评价和估算 50

4.2
冷挤压工序的设计原则 51

4.3
冷挤压工艺方案 53

4.4
冷挤压工艺计算实例 58

5 章冷挤压模具设计 65

5.1
冷挤压模具的分类、构造及设计方* 65

5.2
冷挤压模具结构设计 68

5.2.1
模具结构设计要求及内容 68

5.2.2
模具结构形式的种类 70

5.2.3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72

5.3
典型模架结构 73

5.3.1
反挤压模架 73

5.3.2
正挤压模架 75

5.3.3
复合挤压模架 76

5.3.4
简易敞kai式通用模架 76

5.3.5
小型冷挤压通用模架 76

5.3.6
中型冷挤压*能式通用模架 77

5.4
模具工作部分的设计 78

5.4.1
反挤压凸模设计 78

5.4.2
反挤压凹模设计 80

5.4.3
订出杆设计 82

5.4.4
底面向上空心件的正挤压模具设计 82

5.4.5
实心件或口部向上空心件的正挤压模具设计 84

5.4.6
制造尺寸及公差计算 86

5.5
组合凹模的计算及应用 87

5.5.1
组合凹模的计算 87

5.5.2
组合凹模压合工艺的应用 89

5.6
模具的固定 93

5.6.1
零件固定方* 93

5.6.2
紧固零件设计 97

5.7
模具的配合要求 99

5.7.1
部件配合要求 99

5.7.2
凸模与凹模配合要求 101

5.7.3
零件加工要求 102

6 章冷挤压模具结构实例 105

实例 1 薄壁管冷挤压模具 105

实例 2 管罩冷挤压模具 106

实例 3 铆管冷挤压模具 106

实例 4 抽动式衬套正挤压、切边模 107

实例 5 夹头冷挤压模具 108

实例 6 多层电容器冷挤压模具 109

实例 7 发电机水冷接头冷挤压模具 109

实例 8 管罩冷挤压模具 111

实例 9 外罩冷挤压模具 111

实例 10 电容器外壳冷挤压模具 112

实例 11 薄壁件反挤压通用模具 112

实例 12 微型电路铝壳冷挤压模具 114

实例 13 管壳冷挤压模具 115

实例 14 薄膜电路壳体冷挤压模具 115

实例 15 大壳体冷挤压模具 116

实例 16 航空接插件外壳冷挤压模具 117

实例 17 扬声器话筒接头冷挤压模具 117

实例 18 绳轮冷挤压模具 118

实例 19 微型电动机转子杯冷挤压模具 120

实例 20 轴套冷挤压模具 120

实例 21 转子冷挤压模具 122

实例 22 旋转座冷挤压模具 123

实例 23 凸缘壳体冷挤压模具 124

实例 24 加压器冷挤压模具 124

实例 25 铝外罩冷挤压模具 125

实例 26 照相机内镜筒冷挤压模具 125

实例 27 弯角件对称冷挤压模具 127

实例 28 仪器箱锁门冷挤压模具 128

实例 29 铝罩冷挤压模具 129

实例 30 闷头冷挤压模具 130

实例 31 高压kai关方帽冷挤压模具 130

实例 32 高压kai关触头冷挤压模具 130

实例 33 阳*筒冷挤压模具 130

实例 34 外罩冷挤压模具 133

实例 35 管座冷挤压模具 134

实例 36 屏蔽罩冷挤压模具 135

实例 37 *水内冷发电机水冷接头冷挤压模具 135

实例 38 接线柱冷挤压模具 136

实例 39 晶闸管底座冷挤压模具 137

实例 40 灯管铜帽冷挤压模具 138

实例 41 导电杆预成形件冷挤压模具 138

实例 42 导电杆终成形件冷挤压模具 140

实例 43 高压kai关插座冷挤压模具 141

实例 44 栅*引出线冷挤压模具 141

实例 45 旋钮帽冷挤压模具 142

实例 46 轴套冷挤压模具 143

实例 47 纯铁底座冷挤压模具 144

实例 48 钢qiax筒冷挤压模具 145

实例 49 刷杆冷挤压模具 146

实例 50 推杆上接头冷挤压模具 147

实例 51 自行车qiax钢碗冷挤压模具 148

实例 52 螺母冷挤压模具 149

实例 53 锥套冷挤压模具 150

实例 54 不锈钢外壳冷挤压模具 150

实例 55 夹线螺钉座冷挤压模具 152

实例 56 液压件管帽冷挤压模具 152

实例 57 钢碗冷挤压模具 153

实例 58 汽车轮胎螺母冷挤压模具 154

实例 59 汽车滚针轴承外套冷挤压模具 155

实例 60 梭芯套冷挤压模具 156

实例 61 自行车左中轴碗冷挤压模具 157

实例 62 螺母复合挤压模具 158

实例 63 *铁冷挤压模具 158

实例 64 管接头冷挤压模具 160

实例 65 圆盖冷挤压模具 161

实例 66 倒牙钢碗冷挤压模具 162

实例 67 管帽冷挤压模具 163

实例 68 发动机气门订杆冷挤压模具 163

实例 69 轴承内圈冷挤压模具 164

实例 70 轴承套圈冷挤压模具 166

实例 71 力车轴挡冷挤压模具 167

实例 72 汽车轮胎螺母预成形件冷挤压模具 167

实例 73 汽车轮胎螺母终成形件冷挤压模具 169

实例 74 huo花塞壳体冷挤压模具 170

实例 75 汽车起动齿轮冷挤压模具 171

实例 76 凿岩机零件冷挤压模具 171

实例 77 活塞销冷挤压模具 172

实例 78 钢接头冷挤压模具 173

实例 79 自行车花盘冷挤压模具 174

实例 80 钻夹头钥匙预成形模具 175

实例 81 钻夹头钥匙冷挤压模具 176

实例 82 汽油机弹簧座冷挤压模具 176

实例 83 螺塞冷镦模具 178

实例 84 汽车球头销冷镦模具 178

实例 85 多层旋转体冷挤压模具 178

实例 86 不锈钢轴套冷挤压模具 180

实例 87 *兰面自锁螺母冷挤压模具 181

实例 88 卷筒内齿轮冷挤压模具 182

实例 89 齿圈冷挤压模具 183

实例 90 *金属凸缘冷挤压模具 184

实例 91 huo花塞壳体 ( 多工位自动机 ) 冷挤压模具 185

7 章冷挤压模具制造 187

7.1
概述 187

7.2
常规加工方* 196

7.2.1
车削加工 196

7.2.2
铣削加工 204

7.2.3
刨削加工 207

7.2.4
钻削加工 209

7.2.5
镗削加工 211

7.2.6
磨削加工 213

7.2.7
珩磨 223

7.3
特种加工 224

7.3.1
电huo花成形加工 224

7.3.2
电huo花线切割加工 226

7.3.3
电解成形加工 227

7.3.4
电解抛光 228

7.3.5
电解修磨与电解磨削 229

7.4
数控加工技术 229

7.4.1
数控加工技术概述 230

7.4.2
常用的数控加工方式 231

7.4.3
模具 CAM 技术 232

7.4.4
高速切削技术 232

7.5
快速制模技术 233

7.5.1
快速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233

7.5.2
快速成形技术的典型方* 234

7.6
模具表面技术 238

7.6.1
表面强化技术 238

7.6.2
光整加工技术 240

7.7
零件加工检测 241

7.8
模具零件加工的应用举例 242

7.8.1
成形零件的加工 242

7.8.2
模架零件的加工 246

7.8.3
导向机构零件的加工 251

7.8.4
模板类零件的加工 255

8 章冷挤压模具的装配及试模 260

8.1
冷挤压模具的装配 260

8.2
冷挤压模具的试模 262

9 章冷挤压件质量分析 266

9.1
质量问题分析及防止措施 266

9.2
冷挤压件的力学性能 273

10 章冷挤压新技术 277

10.1
摆辗挤压 277

10.2
微型零件的挤压 281

附录 289

附录 A 冷挤压模具零件的材料及硬度 289

附录 B 常用压力机技术参数 289

附录 C 冷挤压模具零件的加工 294

参考文献 297

&xbsp;

显示全部信息

锻造之魂:现代金属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前沿探索 本书聚焦于金属材料在严苛工艺条件下的塑性行为、先进成形技术及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是一部深入解析现代金属加工核心环节的专业著作。 --- 第一部分:塑性流动本质与材料本构研究 本部分旨在为读者建立扎实的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基础,深入探讨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微观结构演变与宏观力学响应。 第一章:金属塑性理论的深化理解 本章系统回顾了经典塑性理论(如屈服准则、流动法则)的发展脉络,并重点引入了现代多晶体塑性理论。详细阐述了晶体滑移、孪晶等微观变形机制如何转化为宏观应变率敏感性。内容涵盖了材料在高温、高应变率条件下的本构模型修正,特别是考虑了材料内部晶粒尺寸效应(Hall-Petch关系扩展)和位错密度演化的动态回复过程。对不同晶体结构的金属(FCC, BCC, HCP)在应变路径变化时的塑性各向异性(R值与Lankford系数的非线性变化)进行了详尽的数学建模与实验验证。 第二章:先进材料的力学特性表征 本章深入探讨了航空航天、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如高熵合金、超高强度钢、钛合金)在极端环境下的力学行为。重点剖析了疲劳、蠕变和脆性断裂机制。其中,对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基于相场法的断裂模拟(Phase-Field Modeling)以及在不连续介质中应用的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 CZM)。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和案例,揭示了微结构缺陷(如夹杂物、晶界)对材料整体性能的临界影响。 第三章:热机械耦合效应分析 金属成形过程中的绝热温升和残余应力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章详细阐述了热传导与塑性功耗的耦合方程组求解方法。讨论了应变速率、应变梯度对材料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温度窗口的影响。特别关注了快速成形工艺(如爆炸成形)中的瞬态热效应分析,以及如何通过热处理工艺来调控最终产品的微观组织和残余应力分布。 --- 第二部分:尖端金属成形工艺与装备优化 本部分聚焦于当前制造业中应用的前沿成形技术,强调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与成形稳定性的提升。 第四章:特种压力加工技术的新进展 本章全面梳理了传统轧制、锻造技术的改进方向,并深入探讨了不均匀变形工艺。重点解析了旋压成形(Spin Forming)在复杂曲面结构制造中的应用,包括多轴旋压与变壁厚旋压的技术细节。对增量成形(Incremental Forming),特别是单点和双点增量成形,进行了详细的工艺流程分析,包括工具路径规划、成形力预测及其在小批量、复杂零件柔性制造中的优势。 第五章:高能束流与复合驱动成形 本章着眼于利用高能量密度驱动金属塑性变形的技术。系统介绍了电磁成形(Electromagnetic Forming, EMF)的电磁场-结构耦合机理,分析了线圈设计、脉冲电源对成形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在薄板快速成形中的应用。此外,对超声波辅助成形(Ultrasonic Assisted Forming)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说明超声振动如何降低材料的流动应力、改善表面质量并提高模具寿命。 第六章:增材制造(AM)的塑性后续处理 本章探讨了金属增材制造(如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件的后处理——特别是后续的冷/温等静压(CIP/HIP)和机械加工,以消除增材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孔隙率。分析了热等静压(HIP)过程中的扩散、蠕变机制如何优化零件的微观结构,并对比了不同热处理方案对激光熔化层(L-PBF)结构件性能提升的差异化效果。 --- 第三部分:现代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与数字化控制 本部分阐述了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对复杂的金属成形过程进行预测、优化和反馈控制。 第七章:有限元分析(FEA)在塑性成形中的高级应用 本章不再停留在基础的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设置,而是深入探讨了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在成形模拟中的最新发展。详细介绍了考虑材料损伤(Damage Mechanics)的模拟技术,特别是如何结合微观结构演变模型(如晶体塑性有限元CP-FEA)来预测局部分析结果。对模拟过程中常见的数值稳定性问题(如时间步控制、接触算法)提供了专业的解决策略。 第八章: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与优化 本章侧重于跨学科的仿真技术集成。系统讲解了如何构建涉及电磁场、流体(润滑剂流动)、热量和固体力学等多物理场耦合的仿真模型。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耦合模型来精确预测模具的局部磨损、优化冷却水道设计以及评估润滑剂在复杂腔体内的分布均匀性。强调了多尺度模拟在理解宏观成形行为与微观组织变化之间的桥梁作用。 第九章:数字化车间与工艺闭环控制系统 本章展望了智能制造环境下金属成形车间的未来形态。探讨了如何利用物联网(IoT)技术实时采集传感器数据(如模具应变、温度、振动信号),并将数据反馈至仿真模型中进行数字孪生校正。重点介绍了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自适应工艺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动态调整成形机的加载速率或温度曲线,以确保零件在存在原材料波动或设备老化情况下的质量一致性。 --- 本书面向对象: 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制造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它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材料力学和有限元分析基础,致力于将理论前沿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为解决现代高端金属零件制造中的复杂难题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工具支持。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模具制造行业的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模具技术资料,也阅读过不少相关书籍。这本《实用冷挤压模设计与制造-第2版》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接地气”。不像有些技术书籍那样,上来就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模型,这本书在理论讲解的同时,非常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要点。我尤其欣赏的是其中对模具材料选择、热处理工艺以及表面处理技术的详细阐述,这些都是直接影响模具寿命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书中关于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建议,也十分具有指导意义。而且,我发现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常见的难点和易错点,反而会主动点出,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非常有帮助。我仔细看了几处关于模具失效分析的部分,其分析的角度和给出的建议,都显得非常专业和富有经验。总而言之,这本书不是一本“纸上谈兵”的书,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好冷挤压模具。

评分

作为一个对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者,我对《实用冷挤压模设计与制造-第2版》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其前沿性和创新性。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理解所有的技术内容,但从书名和部分章节标题来看,它似乎对近年来冷挤压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所体现,比如在先进材料的应用、智能化制造、以及绿色环保工艺等方面的探讨。我留意到书中提到了某些新型模具钢材的性能优势,以及在设计层面引入的优化算法,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复述传统知识,而是在试图引领读者接触更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此外,我注意到书中可能包含了一些关于数字化设计和模拟仿真技术的介绍,这对于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试模成本至关重要。我对这些部分尤其感兴趣,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将其应用到我自己的研发项目中。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冷挤压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可能性,也为我未来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潜在的思路。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述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轻松愉快。与其他技术书籍的枯燥乏味不同,《实用冷挤压模设计与制造-第2版》的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即使是对于一些我不太熟悉的术语,通过作者的解释和配图,也能很快理解其含义。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仿佛作者就在你身边,耐心地为你解答每一个疑问。我注意到在讲解一些工艺步骤时,作者会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者实际生产中的趣闻,这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也能让阅读过程不那么单调。而且,书中的图文结合做得非常出色,大量的示意图、照片和流程图,清晰直观地展示了模具的结构、制造过程以及关键点,这对于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总的来说,这本书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可读性,让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评分

我对《实用冷挤压模设计与制造-第2版》的评价,更多是基于它所传递出的“匠心”和“严谨”。从目录的设置到每一页内容的呈现,都能感受到作者在编撰这本书时付出的巨大心血。我仔细研究了书中关于精度控制、表面质量要求以及尺寸稳定性方面的论述,这些内容都非常具体,而且附带了详细的参数和标准,这说明作者在撰写时,是真正站在实践者的角度,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可能对最终产品产生的影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标准化、规范化内容的强调,这对于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而且,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一些参考文献和数据时,都力求准确,这体现了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对于我这种追求高品质、高效率的读者来说,一本能够提供如此细致、严谨指导的书籍,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真正的技术分享,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和反复验证的基础之上的。

评分

刚拿到这本《实用冷挤压模设计与制造-第2版》,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虽然我对其中具体的技术细节还不甚了解,但书本的整体编排和信息呈现方式就让我眼前一亮。首先,它的纸张质量相当不错,触感温润,印刷清晰,即便是大篇幅的图表和公式,也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模糊不清,这一点对于需要反复查阅细节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个加分项。其次,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具体的工艺流程讲解,再到后期的应用实例分析,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大概理解其脉络。我特别注意到书中有不少案例分析,这对于我这种理论学习之后,急需实践指导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虽然我还没深入研究到每一个案例的具体操作,但仅从目录和部分内容来看,这些案例覆盖了不同行业和不同复杂度的冷挤压应用,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充满期待。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硬实力”——装帧、印刷、排版,以及“软实力”——逻辑结构、案例丰富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良好印象。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本书会成为我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