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点是正规化、系统化,并兼顾实用性、趣 味性。
从C调起步、F调、G调、降B调、降E调、A调、降 B调以及它们的关系小调,逐渐增加难度。
当今众多爱好者学习手风琴是为了娱乐陶冶、多 些专长。他们是在有限的时间学习手风琴,又很希望 尽可能拉的不错,尽可能正规些、尽可能多演奏一些 中外名曲。这本《姜杰手风琴教程(新版)》是可以满 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的。整部教程学习风格和穿插乐 曲,使得学习者略有压力、也会饶有兴趣,循序渐进 、全面发展。
**部分 基础知识
1.1◎手风琴介绍
1.2◎手风琴构造
1.3◎手风琴演奏姿势
1.4◎手风琴风箱运用
1.5◎手风琴右手触键方法
1.6◎手风琴左手触键方法
1.7◎手风琴变音器的使用
1.8◎手风琴学习方法浅谈
1.9◎手风琴保养与维修
1.10◎乐理基础知识
1.11◎乐谱中的各种记号说明
第2部分 基础教程
【原初中级部分】
2.1◎基础练习三首
2.2◎粉刷匠
2.3◎小摇篮曲
2.4◎欢乐颂
2.5◎小圆舞曲
2.6◎匈牙利集体舞曲
2.7◎C大调练习(换指)
2.8◎一路平安
2.9◎雪绒花
2.10◎邀请舞曲
2.11◎欢乐舞曲
2.12◎a小调练习(音阶)
2.13◎芦笙舞曲
2.14◎娃哈哈
2.15◎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16◎小红花
……
第3部分 独奏曲
第4部分 演奏教学法
第5部分 每日基本功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大气,那种深沉的酒红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我本来对手风琴的学习有些望而却步,觉得这玩意儿可能需要极高的乐理天赋,但看到这本书的排版——图文并茂,而且很多复杂的指法图解都做得非常清晰易懂,我就有点心动了。作者在引言部分用非常亲切的语气谈到了学习乐器的初衷和常见误区,这让我感觉不像是在读一本枯燥的教材,倒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特别是关于如何正确持琴和坐姿的部分,书中详细地配了不同角度的照片,连呼吸的节奏和手臂的放松度都有细致的描述,这一点我非常赞赏,因为很多初学者都会忽略这些基础中的基础,导致后期换气和力度控制出现问题。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合理,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高难度的曲目,而是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音阶和基础和弦入手,每完成一个小单元的学习,都会有一个“自测小结”,这种及时的反馈机制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让人能随时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而不是等到学完一大章才发现前面基础没打牢。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编排思路体现了极高的教学智慧,它真的把“教”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让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乐器学习,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接触手风琴几年,但总感觉自己的演奏停滞不前的业余爱好者,我这次翻阅这本新版的教程,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演奏“深度”的挖掘。市面上很多入门教材往往止步于教会你“能把音吹响”,但这本书明显高了一个层次。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音色”的塑造,这对我这种追求更细腻表达的人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书中关于揉弦和颤音的处理技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讲,它不是简单地说“要这样颤”,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手指比作蝴蝶的翅膀,来描述那种轻盈且富有弹性的振动感,这种文学性的描述反而比干巴巴的物理动作指导更有效。此外,作者在讲解复调音乐的处理时,也展示了高超的驾驭能力,如何让低音区和高音区在同一个乐句中既保持独立性又不互相干扰,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左右手声部平衡”策略。这本书对于中级学习者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演奏家思维”的窗户,它不再仅仅教你“怎么弹”,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弹”,极大地提升了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配套资源简直是太给力了!对于我这种主要靠听觉来辅助学习的人来说,光看谱子有时是想象不出那个速度和连贯性的。这本书的官方配套音频/视频资源,简直是量身定制。我注意到,书中很多练习曲后面都标注了相应的听力参考,而且音频的录制质量非常专业,完全没有那种廉价教材常有的杂音或者不清晰的机械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讲解一些复杂的节奏型和切分音时,配套的示范视频真的是立竿见影。我以前总是搞不清楚某个和弦应该在哪个拍子上“呼吸”,看了作者亲身示范的换气动作和手指在键盘上的跑位后,一下子就明白了那种“时间差”的微妙之处。这种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大大加快了我的学习进度,也让我对手风琴这门乐器的“动态美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可以说,这本书的文字内容和听觉材料是完美结合的,缺一不可,这才是现代教学工具的正确打开方式。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理论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乐理和演奏技巧结合方面的处理,显得尤为扎实和系统化。很多教程为了追求快速上手,会把乐理知识稀释得很淡,导致学生后期遇到复杂和声时束手无策。但这本教程的编排逻辑,是将乐理知识自然地融入到具体的练习曲中。例如,在讲解某个特定调式的练习时,作者会先用一小段篇幅清晰地解释这个调式的特点、它在古典乐派中的应用背景,然后再给出具体的练习。这种“带着问题学理论”的方式,让抽象的乐理概念瞬间变得有血有肉,也更有记忆点。此外,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品的选材也很有品味,从巴赫时期的对位练习,到近现代的自由节奏作品,都有所涉猎,这拓宽了读者的音乐视野。它不仅仅是一本“如何弹奏手风琴”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手风琴音乐史与演奏实践”的微型指南,引导读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音乐知识框架。
评分说实话,我以前尝试过好几本不同的手风琴教材,但总是坚持不下来,不是觉得内容太陈旧,就是感觉排版太过拥挤,让人产生阅读疲劳。这本新版教程在视觉设计上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它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眼睛在长时间阅读和对照指法图时不会感到压迫感。色彩的运用也很克制,主要以黑白为主,重点突出的标记和指法符号使用了一种柔和的对比色,既醒目又不刺眼。更让我满意的是,它针对不同难度的练习,使用了不同的字体粗细和字号进行区分,初级练习曲目显得轻快活泼,而进入到技巧攻坚部分时,字体会变得更加清晰有力,这种潜移默化的信息层级划分,极大地优化了阅读体验。一个好的学习工具,除了内容要硬核,载体本身的易用性也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让人愿意一遍遍地翻阅和研究,而不是仅仅束之高阁当作装饰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