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技術工藝基礎(第2版)(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係列教材)
定價:34.00元
作者:俠名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30220662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基本工藝知識和電子裝聯技術為基礎,以EDA實踐和現代先進組裝技術為支柱,對電子産品工藝設計製造過程作瞭全麵介紹,包括電子工藝概論、安全用電、EDA與DFM簡介、電子元器件、印製電路闆、焊接技術、裝聯與檢測技術、錶麵貼裝技術等內容,是電子實踐教學領域中典型的參考書。
作者有二十餘年電子技術工作經驗,經曆瞭二十多年電子工藝實習教學實踐,與電子製造企業界、學術界和媒體緊密聯係,使本書視野開闊、內容充實、詳略得當、可讀性強、信息量大,兼有實用性、資料性和先進性。
本書既可作為電子實踐類課程的參考教材,亦可作為電子科技創新實踐、課程設計、畢業實踐等活動的實用指導書,同時也可供職業教育、技術培訓及其他有關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1 電子工藝概論
1.1 電子製造與電子工藝
1.1.1 製造與電子製造
1.1.2 工藝與電子工藝
1.1.3 電子製造工藝
1.2 電子工藝技術及其發展
1.2.1 電子工藝技術發展概述
1.2.2 電子工藝的發展曆程
1.3 電子工藝技術的發展趨勢
1.3.1 技術的融閤與交匯
1.3.2 綠色化的潮流
1.3.3 微組裝技術的發展
1.4 生態設計與綠色製造
1.4.1 電子産業發展與生態環境
1.4.2 綠色電子設計製造
1.4.3 電子産品生態設計
1.5 電子工藝標準化與國際化
1.5.1 標準化與工藝標準
1.5.2 電子工藝標準及國際化趨勢
2 安全用電
2.1 概述
2.2 電氣事故與防護
2.2.1 人身安全
2.2.2 設備安全
2.2.3 電氣火災
2.3 電子産品安全與電磁汙染
2.3.1 電子産品安全
2.3.2 電子産品的安全標準及認證
2.3.3 電磁汙染與防護
2.4 用電安全技術簡介
2.4.1 接地和接零保護
2.4.2 漏電保護開關
2.4.3 過限保護
2.4.4 智能保護
2.5 觸電急救與電氣消防
2.5.1 觸電急救
2.5.2 電氣消防
3 EDA與DFM簡介
3.1 現代電子設計
3.2 EDA技術
3.2.1 EDA概述
3.2.2 芯片級設計基礎——ASIC/PLD/SoPC/SoC
3.2.3 硬件描述語言
3.2.4 EDA工具
3.2.5 設計流程
3.2.6 EDA實驗開發係統
3.3 DFM
3.3.1 DFM及其發展
3.3.2 DFM與DFX
3.3.3 DFX簡介
3.3.4 DFM簡介與技術規範舉例
3.3.5 DFM軟件
4 電子元器件
4.1 電子元器件的分類及特點
……
5 印製電路闆
6 焊接技術
7 裝聯與檢測技術
8 錶麵貼裝技術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在準備一個行業內的認證考試,急需一本能快速建立知識框架的參考書,所以最終選擇瞭這本據說很經典的教材。我的同事們對清華大學的這套基礎係列評價頗高,說它體係構建得特彆完善,學習起來事半功倍。我更看重的是它在“工藝”這個層麵的闡述,畢竟現在光懂理論是不夠的,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可量産、高可靠性的産品,纔是現代電子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我期待這本書能詳細解析不同電子元件的製造流程、封裝技術,以及質量控製的關鍵環節。如果它能結閤一些最新的行業趨勢或者常見的失效分析案例,那就更具實戰價值瞭。這本書的整體風格,從外部包裝來看,就帶著一種嚴謹的學術氣息,這正是我需要的,能幫我把散亂的知識點歸攏到科學的體係框架中去,減少我查閱其他資料的時間成本。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這種“基礎”讀物是抱有一絲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基礎的東西難免會流於錶麵,講得不夠深入,無法真正解決實際操作中的痛點。但是,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細節,卻又在不斷地暗示我,這可不是一般的應付之作。比如,書脊的處理方式,那種細緻的印刷工藝,透露齣一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我期望這本書在內容上能做到“由淺入深”,不僅僅是羅列公式和定義,更重要的是能夠闡明這些技術和工藝背後的邏輯和原理。如果它能用大量的圖示和流程圖來輔助說明復雜的電子製造過程,那就太棒瞭。我希望讀完後,我對電子産品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能有一個清晰、連貫的認知,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堆砌。這本教材給我的感覺,是那種沉甸甸的、可以信賴的學術重量感,而不是浮於錶麵的宣傳口號。
評分說句實在話,我選這本書主要還是因為它的版本更新,這是“第2版”,意味著內容上應該吸收瞭近些年的技術發展和教學反饋進行過優化和修正。我對老舊的教材總是有種抵觸心理,因為電子技術發展太快瞭,過時的信息很容易誤導學習者。我希望這個新版本能在諸如PCB設計規範、先進焊接技術、或者無鉛化工藝等方麵,提供最新的行業標準和實踐指導。另外,作為基礎教材,它應該能夠為後續更深入的專業課程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而不是停留在高中知識的重復講解。我希望能看到清晰的章節導讀和學習目標,幫助我明確每部分知識的學習重點,而不是一頭霧水地往前硬啃。這本書帶給我的期待,更多的是“與時俱進”和“實用性”的結閤,希望它不隻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份實用的技術手冊。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帶著點復古工業風的排版,配上那種沉穩的色彩搭配,一看就知道是齣自名傢之手。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就被它那種厚重感吸引住瞭,那種紙張的質感摸上去就很紮實,讓人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其實我買這本書主要是衝著“清華大學”這個招牌去的,畢竟是名校的基礎係列教材,總感覺質量上會有一定的保障。我個人對電子技術這塊一直有些模糊的概念,總覺得它離我很遙遠,但這本書的整體調性似乎是在努力拉近和讀者的距離,盡管我還沒翻開內頁仔細看,但光是封麵給我的這種專業又不失親和力的感覺,就已經成功地讓我願意花時間去探索它瞭。希望它能用最直觀的方式,把那些原本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起來,畢竟,好的教材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工,更是引導者,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位值得信賴的嚮導。
評分我是一位剛踏入這個行業不久的工程師,很多工業知識都是靠摸索和請教前輩積纍起來的,效率很低。我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係統地梳理一下電子製造領域的基礎知識體係,建立起一個宏觀的認知。這本書厚實的體量和清晰的標題結構,讓我相信它覆蓋的知識麵應該很廣。我最欣賞的是,它沒有將“理論”和“實踐”割裂開來,而是試圖將它們融閤。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大量來源於實際生産綫上的案例分析,哪怕隻是簡短的插敘,也能極大地增強我學習的代入感。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雖然傳統,但卻透露齣一種經久不衰的可靠感,就像那些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工藝一樣,讓人感到踏實。我希望通過它,能快速彌補我在係統性基礎知識上的欠缺,為我未來承擔更復雜的項目做好知識儲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