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实证研究
定价:49.00元
售价:33.3元,便宜15.7元,折扣67
作者:谭明,方翰青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3027151
字数:287000
页码:26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主要通过高质量的心理测量量表或问卷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对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就业能力、心理资本、工作压力、职业决策困难、职业生涯阻碍、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职业流动等职业心理进行实证研究,总结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的特点,提出针对性强、建设性高的策略,为相关部门制定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提供依据,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谭明:编审,1960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江苏理工学院杂志社社长,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基地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职教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教育研究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方翰青(1968-),男,江西崇仁人,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省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理事;常州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常州市科协委员;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咨询委员会专家;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客座心理咨询师;;常州市妇联“阳光新港”青少年心理咨询网驻站心理专家;常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专家志愿者;常州市新北区检察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特聘心理专家。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市厅级课题4项,在“教育发展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教育学术月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有5篇被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心理测量、心理教育等。
这本书的书名很有吸引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实证研究》。一看到这个题目,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画面:那些背井离乡,在大城市里挥洒汗水,用自己的双手和青春书写人生篇章的年轻人。我非常好奇,这本书究竟会如何深入地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职业心理,这个词听起来就很专业,但同时又贴近生活。我猜想,作者一定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了真实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严谨的分析。 我尤其关注“新生代”这个概念。与父辈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他们可能更具个体意识,对工作的期望也更加多元化。这本书是否能够捕捉到这些微妙的变化?它是否会探讨他们在面对职业选择时的困惑,在工作压力下的应对机制,以及他们在追求个人发展和家庭责任之间如何平衡?我很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向上的一面,他们并非只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有着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的独立个体。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能让我们更理解这个群体,打破刻板印象,看到他们身上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复杂性。
评分初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实证研究》这一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应该会是一本非常具有社会价值的研究报告。在我眼中,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的职业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个人幸福和社会稳定。这本书的“实证研究”字样,让我对它的学术严谨性充满了期待。我设想,作者团队一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一线,与这些年轻的劳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观察他们的行为。 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将从哪些具体的维度来解读“职业心理”?是关于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工作压力、职业认同,还是关于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的看法?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社会变革加速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可能会受到哪些新的影响?是互联网、社交媒体,还是新的消费文化?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改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健康的建议?比如,企业在招聘、培训、管理方面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社会又该如何提供更好的支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揭示问题,更能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这个群体撑起一片更广阔的发展天空。
评分读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实证研究》的书名,我立即感受到了它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某个特定群体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深层的问题与挑战。我猜想,本书作者一定是一位对社会现实有着敏锐洞察力,并具备深厚研究功底的学者。他们花费了大量心血,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寻他们职业生涯中的种种心理活动。 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不会触及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他们是“农民”还是“市民”?这种模糊的身份界定,又会对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心理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此外,在激烈的城市竞争和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他们是如何构建自己的职业韧性,又在哪些方面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是否会呈现出一些出乎意料的研究发现,颠覆我们原有的认知?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群体背后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在追求美好生活道路上的不懈努力。
评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实证研究》这个书名,首先给我一种扎实、严谨的学术印象。我能想象到,这本书背后必然凝聚了作者团队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我想,他们一定深入到许多工厂、工地、服务行业,与那些年轻的农民工朋友们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对于“职业心理”这个概念,我一直觉得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指工作中的情绪和状态,更包含了个人对职业的认知、态度、期望以及应对职业挑战的能力。这本书是否会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工作后,所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比如,他们如何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们有哪些心理调适的方式?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洞察,让我们理解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同社会群体所经历的普遍性心理挑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新生代农民工面对职业生活时的复杂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在适应和成长过程中的智慧与坚韧。
评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实证研究”这个书名,立刻激发了我对这个群体的好奇心,以及对他们内心世界的探索欲望。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带领我深入了解这批在中国经济发展浪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年轻人群体。我尤其关注“实证研究”这四个字,它意味着这本书并非空谈理论,而是基于真实的数据和案例,用科学的方法来揭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心理特点。 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和衡量“职业心理”的?是否包含了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工作压力、职业认同、工作价值观等等维度?又或者,是否探讨了他们对于职业发展的期望,以及在面对职业变迁时的心理适应能力?在当今社会,工作早已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是否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这本书是否会呈现出他们积极的一面,例如他们所展现出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理解他们职业选择背后的逻辑,以及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与所获得的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