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 |
| 作者: | 周强 |
| 定价: | 98.0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ISBN: | 9787103054291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大16开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套装共2册)/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收入中国民族男高音代表性曲目50,五线谱与简谱对照,并附演唱示范。 《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套装共2册)/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这50作品根据内容,分为古曲、民歌、原创歌曲、歌剧选段,基本将近几十年来男高音的教学与演唱曲目一网打尽,还收入了一小部分近年来新创作的、在业界有影响力的新作品,每作品附有教学演唱提示与演唱示范,常实用。 《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套装共2册)/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内容全面,可以作为艺术高校声乐专业的选用教材。 |
| 目录 | |
| ??古风古韵 1.虞美人 2.关山月 3.板桥道情 4.阳关三叠 5.秀才过沟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民歌新唱 7.下四川 8.溜溜山歌 9.上去高山望平川 .好久没到这方来 11.情姐下河洗衣裳 12.棒棒捶在岩头上 13.喊一声我的三峡 14.父亲的原母亲的河 15.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 原创精品 16.乡愁 17.鹰 18.咏竹 19.海恋 20.拾彩贝 21.三江口 22.三峡情 23.两地曲 24.望乡词 25.风雨桥 26.赶海噻 27.怀念曲 28.有多远 29.思恋黄河 30.云月依依 31.江山红叶 32.老爸老妈 33.祝福三峡 34.天下大足 35.敦煌故事 36.神奇的大足 37.当兵图个啥 38.说好的幸福 39.再把春秋约 40.美丽的阿依河 41.晨雾中牛铃在响 42.每当我回到故乡 43.梦里全是桂花香 44.山歌唱出好兆头 歌剧选段 45.话别选自清唱剧《河梁话别》 46.再别康桥选自歌剧《再别康桥》 47.十里风雪选自歌剧《白毛女》 48.桃花源·牧歌选自歌剧《桃花源》 49.不能尽孝愧对娘选自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50.把窦娥的翻过来选自歌剧《窦娥冤》 教学演唱分析 |
这本《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简直是为热爱民族音乐、特别是男高音的歌唱家们量身定做的宝藏!我最近刚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声乐作品,特别是那些深具民族特色的高音咏叹调和民歌改编曲目,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首先,从选曲的独特性来看,它涵盖了从东北秧歌的粗犷豪迈到江南小调的婉转细腻,这些作品的民族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不是那种程式化的“主旋律”作品,而是真正扎根于地域文化和民间音乐语汇的精品。比如,书中收录的几首新疆风格的歌曲,对高音区的处理极其考验演唱者的气息控制和音准的稳定性,每一个转音和滑音都要求精准地把握民族的“味儿”,这对于专业学生和青年教师来说,都是极佳的范本。我特别欣赏编者在注释中对乐曲背景的深入挖掘,有些曲目我过去只听过演唱版本,从未见过完整的五线谱加民族音译标记,这极大地帮助了理解声乐线条的走向和情感的内在逻辑。这本书的排版清晰,五线谱的字体和力度记号标注得一丝不苟,使得在跟谱练习时,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作曲家对呼吸点的微妙安排,而不是简单地被高音吓住。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选集。
评分我是一个资深音乐爱好者,家里的古典乐藏书不少,但总觉得缺少一本真正聚焦于“中国民族风格男高音”这一独特声乐领域的权威参考书。翻开这本《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我立刻感受到了那种沉甸甸的分量。它不仅仅是一本“歌本”,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声乐发展史的侧影。我最欣赏它在作品跨度上的考量,它没有局限于某一特定时期或地域的风格,而是巧妙地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声乐传统下的高音作品进行了有机整合。例如,书中收录的一些创作于上世纪中叶的抒情性作品,其旋律线条虽然基于西方美声技法,但其内在的情感张力和叙事结构,无一不带着强烈的中国式抒情色彩,这对于训练男高音的“讲故事”能力至关重要。读着谱子,我仿佛能听到歌者在舞台上用最饱满的气息,唱出那些关于土地、关于人民的深沉情感。而且,这本书对高难度技巧的处理展现得非常坦诚,它不回避那些需要极高换声点控制的段落,这对于那些追求突破自身音域极限的声乐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教科书般的挑战和指南。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本书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很多“精选”往往是东拼西凑,缺乏系统性。然而,《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的用心程度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尤其是在处理那些极具民族特色的装饰音和节奏变化时。比如,在一些模仿戏曲腔调或号子节奏的乐段中,标准的五线谱往往难以完全捕捉那种微妙的“弹性”和“切分”,而这本书的编者似乎深谙此道,他们在处理这些难点时,既保持了西方记谱法的严谨性,又通过特定的符号或注释,巧妙地提示了演奏者/演唱者应如何注入民族的韵味和活力。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几首对胸腔共鸣要求极高的作品,那些需要将低吟浅唱瞬间转化为穿透力极强的全胸腔高音的段落,谱上的处理非常清晰,为演唱者规划了最佳的气息支持点。这本书绝对是声乐教育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它成功地架设了一座桥梁,让传统的民族元素能够在现代美声的框架内得到最华丽、最恰当的呈现。
评分我从事民族声乐教学已经二十多年了,深知为优秀的男高音学生寻找既有艺术深度又不失实用性的曲目是多么不易。市面上大多教材要么过于侧重技巧训练而忽略了文化内涵,要么就是民族气息浓厚但声乐技术要求偏低。《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我惊喜地发现,编者对“高音”的理解是多维度的,它不仅仅指高音区的音高,更包含了情感的“拔高”和声音的“张力”。书中收录的一些近期创作的作品,明显展现了对当代国际声乐审美的融合与借鉴,但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牢牢抓住了。比如,那些需要大量使用假声与真声过渡的抒情高音段落,编者给出的处理方案既保证了音色的光亮感,又避免了声音的“单薄”,使得高音听起来既有穿透力又不失温暖的质感。对于我的学生而言,这本书提供的曲目让他们在参加各类比赛时,既能展现扎实的学院派功底,又能凸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个人辨识度,是非常难得的资源。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音乐审美角度来评价,《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音乐“转译”实践。它将深藏于民间和地方戏曲中的那些高亢嘹亮的旋律,用一种国际通用且严谨的语言——五线谱——进行了重构。我特别喜欢书中一些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旋律线条,它们往往在看似平稳进行中,突然拔高到极富挑战性的音区,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音乐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演唱作品的戏剧张力。对于听众来说,这意味着他们能在一个音乐会上听到高音的激情迸发、高音的温柔倾诉、高音的悲怆呐喊,而不是单调的炫技。我注意到,许多乐谱在处理力度变化时非常细腻,从pp到ff的过渡被精确地标注出来,这对于训练演唱者对音量和情感深度的掌控至关重要。这本书绝不是给那些只会喊高音的人准备的,它是为那些懂得如何用高音去表达复杂人类情感的艺术家准备的。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高雅且富有生命力的中国男高音声音范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