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慢性病患者自我保健新理念
:33.00元
售價:22.4元,便宜10.6元,摺扣67
作者:史金騰 等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11717433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慢性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簡稱,又稱為“慢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2年提齣的慢病(NED)高危密碼“3450”新概念,即“3”種不良生活方式(吸煙、不閤理膳食和缺乏體力活動),導緻“4”種NCD(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惡性腫瘤和呼吸係統疾病)死亡率增高,終可使“50%”的人過早喪命。近年來,我國慢病的疾病譜也發生瞭很大變化,不閤理飲食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導緻慢病明顯增加。60歲以上的老年人很多患有慢病,以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和呼吸係統疾病為代錶的慢病,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問題。
有不少人將這類與營養過剩、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慢病戲稱為“富貴病”,因為這些病常在環境汙染相對嚴重、吃得好、活動少的都市人群中流行。所以,西方國傢曾稱為“現代都市病”、“現代文明病”。
2012年5月21日,衛生部等l5部門聯閤發布《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齣“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加強慢病防治關鍵時期,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盡快遏製慢病高發態勢。《規劃》提齣,到2015年,力爭慢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曉率達50%以上。
慢病的防治猶如應對一場戰爭,要想在這場戰爭中取勝,必須掌握好正確的“戰略、策略、方略”。科學的策略是來自對“現代慢病”新理念的建立,纔能對慢病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隻有人們知曉瞭這些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提高自我健康意識,自覺行動起來,科學自主保健,纔能戰勝這些慢病。為瞭讓讀者有一個係統完整的概念,本書特采用瞭專題討論的寫作模式。
這本書在構建支撐體係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孤軍奮戰的個體。作者花瞭不少篇幅在強調“支持網絡”的重要性,而且這個網絡的概念被拓展得非常廣闊。它不僅僅包括瞭傢人和醫生,還深入探討瞭如何利用社區資源,如何與病友社群進行有效互動,甚至還提到瞭如何與雇主進行溝通,以獲得更靈活的工作安排。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有一章專門探討瞭“數字工具的選擇與使用”。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各種健康App和穿戴設備包圍,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如何篩選和利用這些工具。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冷靜和批判性的視角,教我們如何避免被數據焦慮所裹挾,而是將科技真正用作自我監測和反饋的輔助手段,而不是新的精神枷鎖。這種對現代生活背景下,慢性病管理的全麵考量,顯示瞭作者的視野遠超傳統的醫學範疇,更像是一位社會工作者和生活教練的結閤體。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簡直就像是鄰傢那位經驗豐富、但又極其睿智的長輩在跟你娓娓道來。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醫學術語轟炸,也沒有冗長乏味的臨床數據引用,讀起來非常“人性化”。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具體生活場景時那種細膩的筆觸。比如,他寫到一位高血壓患者如何在周末早晨,不是痛苦地計算卡路裏,而是如何巧妙地將自己喜歡的烘焙活動,通過調整配料和製作流程,轉化為一種低鈉、低糖的享受。這種“如何在不剝奪生活樂趣的前提下進行調整”的思路,簡直是擊中瞭我這種慢性病患者的心坎。太多指南要求你“戒掉”這個,斷絕那個,搞得人心情抑鬱,最終反而更容易破功。但這本書的重點似乎是“替代”與“融閤”,教你如何用一種更智慧的方式去滿足身體和精神的雙重需求。它不是在跟你談論“應該怎麼做”,而是在探討“我們如何纔能做到”。這種基於現實睏境的討論,讓書中的每一個建議都顯得腳踏實地,像是可以直接帶到廚房或者陽颱上去實踐的指南,而不是書架上積灰的理論著作。
評分說實話,我閱讀其他健康書籍時,常常會因為內容太過於理想化而産生挫敗感。比如,動輒要求每天冥想一小時,或者進行高強度的間歇性訓練,這對於一個工作繁忙、精力本就不充沛的人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這本書真正讓我感受到的是“漸進式優化”的力量。它似乎非常理解,慢性病管理是一個馬拉鬆,而不是短跑衝刺。它詳細闡述瞭如何將一個看似龐大的目標,分解成可以在一天中輕鬆完成的“微小勝利”。比如,不是要求你“每天走一萬步”,而是鼓勵你在接電話的時候站起來走動三分鍾,或者在等待開水燒開的間隙做五次深呼吸。這些小小的、幾乎不會造成負擔的改變,積纍起來的長期效果卻是驚人的。作者用一係列生動的案例證明瞭,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微調,纔是最終決定長期生活質量的關鍵。這種對“可行性”的極緻追求,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提升瞭好幾個檔次。
評分從排版和閱讀體驗上講,這本書的處理也體現瞭對目標讀者的深切關懷。我注意到,書中大量的關鍵信息都采用瞭清晰的圖錶和流程圖進行展示,這對於需要快速獲取信息、避免長時間集中閱讀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尤其是關於藥物依從性、年度檢查清單以及不同生活方式乾預措施效果對比的部分,圖錶的直觀性遠勝於大段文字的堆砌。此外,字體選擇和行距的設置也讓人感覺非常舒適,即使在光綫不佳的環境下閱讀,眼睛也不會很快感到疲勞。這種對閱讀體驗本身的重視,反映瞭作者和齣版方深刻理解到,慢性病患者可能麵臨的視覺疲勞或注意力分散等問題。這本書不僅僅是內容上的創新,在形式設計上也處處流露齣對讀者的體貼和尊重,讓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享受到一種平靜、無壓力的閱讀過程。
評分這本書,說實話,拿到手裏的時候,我其實有點犯嘀咕。封麵設計得倒是挺現代,配色也挺沉穩,讓人感覺挺專業。我原本是抱著“看看能有什麼新花樣”的心態翻開的,畢竟市麵上關於“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書籍汗牛充棟,大多都是在重復一些老生常談的道理,無非就是多運動、少吃油膩、心態要好之類的。所以,我一開始也沒抱太大期望。但是,當我的目光掃過目錄和前言時,那種期待感就慢慢上來瞭。作者似乎並沒有急著去推銷某種神奇的藥方或者極端的方法,反而更像是邀請你進行一場深層次的自我對話。他用瞭很大篇幅在探討“慢性病”這個概念的社會學和心理學層麵,這我就覺得很新穎瞭。通常的健康書籍隻會告訴你得瞭什麼病該吃什麼藥,但這本書似乎更關注的是,我們如何與這個“慢性”的狀態共存,如何將它內化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需要時時刻刻與之對抗的敵人。這種視角上的轉變,讓我開始認真思考,也許“自我保健”的重點,並不在於徹底“治愈”一個標簽化的疾病,而在於如何通過調整認知,讓自己的生活質量維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綫上,這纔是真正的“新理念”吧。這種宏觀的鋪陳,為後續的具體操作打下瞭非常堅實的哲學基礎,而不是空洞的口號堆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