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杨伯峻《孟子译注》商榷
定价: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白平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378390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0.422kg
《杨伯峻<孟子译注>商榷》虽然仅就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的内容进行商榷,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个典型的古籍今译今注版本,暴露出了一系列所涉领域的弊病,值得人们予以关注。希望《杨伯峻<孟子译注>商榷》的出版,能对推动古籍今译今注质量的建设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
《杨伯峻<孟子译注>商榷》针对中华书局2006年版简体字本0次印刷本《孟子译注》进行商榷。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学术界和读者中很有影响。白平先生就凡所发现的杨氏书中的问题,不论巨细,一律指出,供读者参考,希望能对推动古典文化的建设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白平,男,汉族,1953年11月出生。山西省太谷县朝阳村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汉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训诂学、校勘学的教学与研究。主编过山西省高校文科统编教材《古代汉语》(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年9月版),主持的《古代汉语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得山西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讲的古代汉语课程为山西省精品课程。出版过《汉语史研究新论》(书海出版社2002年3月版)、《<论语>详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这本书的学术抱负和视野非常宏大,它似乎并不满足于对某一特定文本的浅尝辄止,而是力图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和思想脉络中进行审视和定位。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处理那些历来争论不休的学术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审慎和克制,没有轻易下断语,而是细致地梳理了各方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见解。这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当代快餐式的学术交流中显得尤为珍贵。它教会我们,真正的理解往往需要耐心地梳理不同的声音,尊重历史的复杂性,而不是急于标签化或简单地进行二元对立的切割。这种对复杂性的拥抱,使得全书的论述充满了辩证的美感,耐人寻味。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凝视那些被作者反复引用的原始文献片段,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本本身的张力,通过译者的转述,似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种间接的对话,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主动去查阅更多相关的基础资料,以期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论证基础。这正是优秀学术著作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点燃了探索的火种。它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严谨的分析框架和批判性的视角,这使得读者在吸收既有知识的同时,也被训练着去质疑、去辨析。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远比被动接受信息来得深刻和持久。每一次的查阅和对比,都像是对自身认知边界的一次温柔拓展,让人感受到知识结构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强化的喜悦。
评分初次接触这类严肃的学术论著,我本以为会是一场晦涩难懂的文字跋涉,但实际阅读体验却远超预期。作者在构建其论点时,逻辑链条异常清晰,如同精心铺设的棋局,每一步推演都显得顺理成章,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故弄玄虚。这种叙述上的精准度,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即便是对相关领域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大致跟上作者的思维节奏。我尤其欣赏其在引入新概念或引用古籍原文时所采取的平衡手法,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避免了将读者完全抛在云端。它不是那种堆砌术语的著作,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耐心而又清晰地引导你穿行于复杂的思想迷宫之中,每逢关键节点,总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参照点,让人对全局的把握更加稳固。这种行文风格,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表达能力,将深奥的议题阐释得如此通透,实属难得。
评分这本书对于提升读者的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并非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更像一位沉默的良师益友,在你后续的思考和研究中,总能时不时地回想起书中的某个精妙的论断或恰当的例证。我发现自己看待一些传统问题时,视角变得更加多维和审慎了。特别是它对于一些惯用说法的重新考量,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势。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读者心智模式的重塑上,它提供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点,而是一种看待世界和分析问题的有效方法论。即便未来再接触到相似主题,这本书所训练出的分析框架,也将成为我最可靠的内在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颇为考究,纸张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书卷气,这对于阅读经典著作来说,无疑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庄重,配色典雅,那种内敛的学术气质扑面而来,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尤其是字体排版,看得出设计者在细节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行距适中,字号大小也比较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这种对实体书本的尊重,反映了出版方对学术作品应有态度的坚持,让人不禁联想到过去那些用心制作的古籍,虽然是现代印刷品,却也蕴含着一份匠心。我个人非常看重书籍的物理属性,一本好的书,不仅内容要精,外在的呈现也应是相得益彰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确实做到了让人眼前一亮,使得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种享受,而非仅仅是信息获取的过程。它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宁静的风景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