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无形 有形:企业文化:管理的第四阶段
定价:28.80元
售价:19.6元,便宜9.2元,折扣68
作者:范喜贵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9-01
ISBN:97875058317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企业文化的九大要点管理理论的六大文化特征中美日管理模式的文化渊源及企业文化特质中国管理模式的四大缺憾家族企业的十大文化现象企业文化的十大功能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的主体框架企业文化建设的四项基本目标
内容提要
这是部民营企业家写企业文化的书,也是一部企业家用理论与实践凝写练写出来的老板箴言,用成功与失败的感悟总结出来的管理的心得。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企业家的理论素质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不断进步。近20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一些民营企业的兴盛衰败,同企业文化建设关第极如果说民营企业在次创业过程中注重的是资本积累,那么,在第二次创业过程中注重的则应该是企业文化。如何构建系统的企业文化,如何变被动建设为主动建设,如何建设学习型的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是摆在当今民营的企业家面前的共同课题。
目录
前言章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理论的内涵第二章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与家族企业文化第四章企业文化表现形式差异第五章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第六章企业文化功能第七章企业文化营造第八章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作者介绍
范喜贵,1954年出生于吉林榆树。1984年7月毕业于吉林省职工科技外语学院日语系,2002年7月毕业于北京行政学院工商管理研究生班。先后在国营企、 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里从事管理工作20余年,现任北京金之源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在多种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译文、论文、
文摘
序言
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拥有对企业运作的深刻洞察力。他不仅仅是在纸上谈兵,而是能将那些抽象的企业文化概念,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解读出来。书中的例子,我感觉都很真实,不是那种教科书里生搬硬套的完美案例,而是一些在现实中可能出现、并且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比如,它可能是通过一个公司从初创时期的混沌,到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冲突,再到如何通过有意识的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它提到的“第四阶段”这个概念,这让我意识到,企业管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时代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而演进。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还在用第一、第二阶段的管理理念来应对当下的挑战,而真正的领先者,早已在思考和实践着更深层次的管理模式。这本书很可能就是为我们指明了那个方向,让我们看到企业文化在这个新阶段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成为驱动企业持续成功的核心要素。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读起来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作者在开篇就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理论框架,将企业文化置于一个不断演进的管理维度中进行考察。我特别欣赏他对于“无形”与“有形”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这不仅局限于理论层面,更延伸到了实践操作。想象一下,这本书可能会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将那些抽象的企业价值观、使命感,转化为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比如,它可能会通过分析一些优秀企业的案例,来展示他们是如何通过内部沟通机制、激励体系、培训发展等“有形”的手段,来塑造和强化其“无形”的企业文化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普及,更是一本“操作指南”,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去落地和践行企业文化的理念,最终达到提升组织效能的目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个人非常喜欢,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作者在阐述复杂的管理理论时,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相对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我觉得这对于很多非管理学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它可能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比喻,来解释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提到“第四阶段”的管理时,可能强调了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如何通过文化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而不是仅仅依靠制度的约束。这本书很可能是一本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书,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经验,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方向。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会让你在日后的工作中,时不时地回想起书中的观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别致,黑白为主调,"无形 有形"几个字用了一种很有力量感的书法字体,"企业文化:管理的第四阶段"则采用了更现代、简洁的衬线字体。这种反差感立刻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让我对书中内容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企业文化是很虚的东西,难以捉摸,但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从员工的士气到最终的绩效,都有它的影子。而“管理的第四阶段”这个提法,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说明作者并非仅仅在探讨企业文化本身,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宏观的管理演进的视角下进行审视。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颠覆我过去对管理的认知,将那些无形的理念通过某种方法,比如案例分析、理论框架,甚至是一些操作性的工具,具象化地呈现出来,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如何去构建、塑造和管理企业文化。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启示,帮助我思考如何在我的工作中,乃至整个组织中,去把握和运用好这股“无形”的力量。
评分对于“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我一直持有一种既敬畏又困惑的态度。敬畏它在企业成功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困惑于它的模糊性,难以量化,也难以直接管控。这本书的题目《无形 有形:企业文化:管理的第四阶段》正好触及了我的痛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企业文化“无形”背后的“有形”逻辑,让我能够理解那些难以捉摸的因素是如何通过具体的管理实践得以体现和强化的。我猜想,作者很可能在书中详细阐述了“管理的第四阶段”的内涵,这可能是一个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员工赋能和价值共创的管理新境界。这本书或许会提供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企业识别、培育和发展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独特文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它可能会成为我理解和实践企业文化的一本必读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