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30几岁准妈妈怀孕、分娩、产后护理全程指导
定价: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于松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080765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北京妇产医院专家为高龄准妈妈量身打造
怀孕、分娩、产后护理全程指导方案
轻松受孕:30岁以上女性的备孕方案
从您*为关心的影响受孕的身体隐患开始,为您介绍备孕期全面的护理要点和孕前检查知识,解答您的困惑和问题,帮助您顺利度过备孕期。
安心待产:30几岁准妈妈孕期全程护理方案
在妊娠早、中、晚期,全面介绍您和胎儿的身体变化情况和护理要点,在产前检查、高龄妊娠常见并发症等方面为您提供专业指导,从生理、心理、运动、营养、着装、胎教全方位贴心指导您的孕期生活。
平安分娩:分娩的选择与应对
帮您做好临产准备,了解各种分娩方式的利与弊,在产前掌握整个产程的发展和在不同产程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帮助高龄准妈妈更好地应对分娩。
快速恢复、新生儿护理
为您解答在护理新生儿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帮您做好产后护理和调养,指导高龄新妈妈更快、更好地恢复。
本书是专门为30几岁的大龄孕妇量身定做的怀孕指南。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孕前准备、孕期检查、孕期生理与心理变化、孕期营养与胎教,以及大龄产妇孕期检查要点、孕期可能的并发症,分娩的注意事项和心理、生理准备,产后恢复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一一道来,帮大龄孕妇随时掌握胎儿与母体的身体变化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给予大龄孕妇及家人孕育健康宝宝的*建议与叮咛。
于松
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赴日本留学。现任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和教研工作20多年,主要研究方向是妇产科高危妊娠管理、各种孕期复杂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处理、优生优育咨询,以及妇产科急危重症诊治。曾被好医生网站评选为“北京市十大受欢迎好医生”。曾在国内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
主编有《40周全程孕产指南》《实用育儿百科:0~3岁》等多部孕育类畅销书,深受读者好评。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温馨,柔和的色调让人一看就觉得安心。我最近刚拿到手,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我就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开篇时那种平和而富有同理心的语气,不像有些育儿书籍那样充满术语和焦虑,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分享心得。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孕早期身体变化的章节,希望能在里面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平衡工作和孕期疲劳的实用建议,毕竟这个阶段身体的反应实在太大了,需要更细致的指导来帮助我度过那些不适期。我记得目录里提到了“情绪管理”这一块,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孕期荷尔蒙波动带来的情绪起伏确实让人捉摸不透,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科学且易于操作的疏导方法,而不是空泛的安慰。此外,关于营养补充的图表看起来非常专业,希望能从中找到最适合我个人体质的食谱搭配,避免盲目进补。整体而言,这本书的排版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新生命到来的尊重与喜悦。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市面上所有怀孕指导书都有点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简单地罗列事实,缺乏对准妈妈真实内心世界的关注。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真的深入探讨了“准妈妈”这个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心理建设。我翻到关于“孕期自我认知重塑”的那一章时,深有感触。它没有直接跳到分娩技术,而是先探讨了我们如何适应身体和身份的巨大变化,这一点非常难得。我正在努力学习如何与我的伴侣更好地沟通孕期的不安全感和期待,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高质量的沟通脚本或练习,帮助我们夫妻二人提前建立起一个坚实的育儿联盟。我尤其期待看到它如何处理“完美孕期”的迷思,我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允许自己不完美,也是一种智慧的育儿方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口语化,读起来没有压力,很适合那些晚上睡前放松时阅读,不会因为信息量过载而感到焦虑。我正在密切关注它对孕期爱好和自我保持的建议,毕竟成为母亲不代表要牺牲掉所有的个人兴趣。
评分我最近开始研究分娩方式的选择,这是一个让我既兴奋又恐惧的过程。市面上很多资料把无痛分娩描绘得过于神圣或过于危险,信息非常极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极其中立和详尽的对比分析,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对产后恢复速度和心理影响的探讨。我非常好奇作者如何平衡“自然分娩的益处”和“现代医学干预的必要性”,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基于循证医学的、不带个人偏见的介绍。另外,关于分娩计划的制定,我希望能找到一些细致的步骤指南,比如如何与医院的产科团队有效沟通我的偏好,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做出最理性的决策。我对“拉玛泽呼吸法”的介绍特别感兴趣,希望它能提供高清的图示或视频辅助说明,因为单纯看文字描述总是抓不住要领。这本书的纸张质量摸起来很厚实,即使经常翻阅做笔记也不会轻易损坏,这对于一本需要长期参考的书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评分产后护理的部分,对我这个第一次做母亲的人来说,简直是未知的深渊,所以我对这部分的指导格外重视。我希望这本书能涵盖那些“月子期”之外的长期恢复策略,比如骨盆的自我修复练习、以及如何科学地安排产后第一次体检。我关注的重点在于“新手妈妈的心理重建”,而不是单纯的婴儿喂养指南。我希望作者能坦诚地谈论“产后抑郁”的早期识别信号,并提供具体的求助资源和应对策略,而不是简单地说“保持积极”。此外,关于母乳喂养的挑战,我期待它能提供更多关于“追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性难题(比如正确的衔乳姿势调整)的详细图解,因为这往往是新手妈妈最容易感到挫败的地方。这本书的章节安排似乎是按照时间线索推进的,这种结构对我这种需要按部就班学习的新手来说,无疑是最友好的。我希望它能帮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产后恢复时间表,让我知道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我应该关注身体和宝宝的哪些变化。
评分这本书的附录部分看起来也很有料,我尤其留意到它似乎包含了一些实用的资源链接和表格。我猜测里面可能有一份详细的“待产包清单”,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份“产后居家环境安全检查清单”,这对于保障宝宝初期居家生活的安全至关重要,比如电源插座的保护、家具的防撞处理等细节。我注意到它似乎提到了“新生儿黄疸”的家庭观察指南,这部分内容必须详尽且易于理解,因为那段时间家长会非常敏感和焦虑。另外,我对它介绍的如何与儿科医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很感兴趣。我希望书中能教我如何清晰地描述宝宝的异常情况,以及在面对不同医生的建议时,如何保持自己的立场和判断力。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从字体选择到段落间距,都给人一种沉稳、专业的信赖感,这让我相信它所传达的信息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筛选的。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整个孕期和产后恢复阶段最信赖的案头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