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学中医

零起点学中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天下无疾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入门
  • 零基础
  • 传统医学
  • 养生
  • 健康
  • 医学
  • 中医基础
  • 学习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哈尔滨市学府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63245
商品编码:29676335501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专为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所作的一本中医入门书,以体验的方法贯穿始终,不谈晦涩的术语,更多形象的比喻,使得自学中医的过程充满乐趣。全书分为12讲。DY讲是对中医学的概述;第2至8讲,详细讲解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核心课程的内容;第9讲专讲医案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DY0、11讲介绍针灸经络理论,并提出了作者对于经络理论的独到见解;DY2讲是对学习中医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讨论。

关联推荐
本书是专为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所作的一本中医入门书,以体验的方法贯穿始终,不谈晦涩的术语,更多形象的比喻,使得自学中医的过程充满乐趣。 
目录
引言:体验,中医入门之道 6 DY讲 初识中医 7 一、中医学都讲了什么 8 (一)关于生理 8 (二)关于病理 9 (三)关于治疗 10 二、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11 三、学习中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2 (一)古今思维方式的关系 13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3 (三)自学与求师的关系 14 第二讲 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 15 一、体验阴阳五行 15 (一)体验阴阳 15

引言:体验,中医入门之道 6

DY讲 初识中医 7

一、中医学都讲了什么 8

(一)关于生理 8

(二)关于病理 9

(三)关于治疗 10

二、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11

三、学习中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2

(一)古今思维方式的关系 13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3

(三)自学与求师的关系 14

第二讲 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 15

一、体验阴阳五行 15

(一)体验阴阳 15

(二)体验五行 17

二、阴阳五行与中医学 19

(一)阴阳五行与人体 19

(二)阴阳五行与疾病 20

第三讲 人体生理之谜——脏腑经络 22

一、脏腑 22

(一)五脏 22

(二)六腑 24

二、气血 26

三、经络 27

第四讲 人体病理之谜——正邪之争 29

一、对正气的解说 29

二、对邪气的解说 30

(一)外感之邪 30

(二)内生之邪 33

三、正邪之争 34

四、关于体质 36

第五讲 中医诊法之谜——望闻问切 37

一、望诊 38

(一)望神 38

(二)望色 38

(三)望形 39

(四)望态 39

(五)望舌 39

二、闻诊 41

三、问诊 41

(一)系统问诊 41

(二)特定问诊 42

四、切诊 43

(一)脉诊的基础知识 44

(二)中医诊脉,诊什么 44

(三)脉诊的价值 45

(四)诊脉的基本步骤 46

第六讲 中医辨证之谜——八纲脏腑 47

一、八纲辨证 47

(一)辨表里 47

(二)辨寒热 48

二、脏腑辨证 49

(一)辨病性 49

(二)辨病位 51

三、体质辨证 52

(一)什么是体质 53

(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53

(三)判断体质的方法 53

(四)如何改善体质 54

第七讲 中药性情之谜——四气五味 56

一、四气 57

(一)寒性药说 57

(二)凉性药说 58

(三)热性药说 58

(四)温性药说 59

二、五味 60

(一)辛味药 61

(二)酸味药 61

(三)苦味药 61

(四)甘味药 62

(五)咸味药 62

三、常用中药100味 63

(一)实证用药 63

(二)虚证用药 66

(三)五脏用药示例 66

第八讲 中药配伍之谜——君臣佐使 68

一、实证用方 70

(一) 治风剂 70

(二) 祛寒剂 72

(三) 清热剂 72

(四) 祛痰湿剂 73

(五) 祛暑剂 74

(六) 理气剂 75

(七) 理血剂 75

(八) 消食剂 75

二、虚证用方 76

(一) 补气剂 76

(二) 补血剂 76

(三) 补阴剂 76

(四) 补阳剂 77

三、五脏用方示例 78

(一)治肺剂 78

(二)治心剂 78

(三)治脾剂 79

(四)治肝剂 80

(五)补肾剂 80

第九讲 名医成就之谜——医案解读 81

一、学医案,学什么 82

(一)中医诊断思路 82

(二)中医治疗思路 82

(三)处方用药思路 84

二、学医案,怎么学 85

(一)兴趣DY的原则 85

(二)广开途径,搜罗医案 85

(三)正确看待失误案 86

三、循序渐进 86

(一)初级识证阶段 86

(二)中级辨证阶段 87

(三)高级论治阶段 87

第十讲 针灸奇效之谜——经脉原理 88

一、经脉设立原理 89

二、经络脏腑相合原理 89

三、经脉功用原理 90

四、经络诊治原理 91

五、十二经脉概要 92

第十一讲 针灸奇效之谜Ⅱ——经络辨治 96

一、胸部要穴 97

二、腹部要穴 97

三、背部要穴 99

四、针灸医案解读 99

第十二讲 再识中医 103

一、学贵有恒 103

二、通经致用 103

三、三医并重 103

四、漫话门派 105

五、学院中医 106

六、重视经典 107

七、读懂疾病 107

附一 自学中医入门B读 108

附二 辨证练习之参考答案 113

附三 网友学习感言 115

附四 论医学与科学 116

后记 120

显示全部信息

零起点学中医:开启您的中医养生智慧之旅 本书非专业医疗指导,仅供学习交流之用。 您是否曾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感到好奇,却又被晦涩的术语和复杂的理论望而却步?您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希望通过更自然、更和谐的方式来调理身体,提升健康水平,却不知从何下手?《零起点学中医》正是为您量身打造的入门之书,它将带领您告别“零基础”的迷茫,循序渐进地领略中医的魅力,掌握实用的养生智慧。 为何选择中医?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精进。虽然西医在急症处理和疑难杂症的诊疗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中医以其独特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路,以及对人体生命规律的深刻洞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通往健康与和谐的道路。中医不只关注疾病本身,更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注人体内在的平衡与调和。它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未病”的理想境界,让身体自然而然地恢复到最佳状态。 《零起点学中医》正是要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让它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学问,而是人人皆可掌握的健康生活指南。我们摒弃了枯燥的学术理论,回归到最贴近生活的实践层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带您走进中医的世界。 本书将带您领略哪些精彩内容? 本书以“零起点”为定位,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层层递进,让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中医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中医的基石——认识您的身体 认识“气”、“血”、“津液”: 您知道“气”在人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吗?它不仅仅是呼吸,更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力。本书将用生动的例子解释“气”的运行、不足和淤滞会如何影响您的精神状态、体力和免疫力。“血”又是如何滋养全身,维持生命活动?它与“气”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津液”在体内的作用又有哪些?它们是维持身体湿润、润滑的关键。我们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您对这三个基本物质有直观的认识,理解它们是如何构筑您健康的基石。 五脏六腑的奥秘: 中医眼中的“心”、“肝”、“脾”、“肺”、“肾”,以及“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等,与您在生理课上学到的解剖学概念有何不同?本书将重点介绍它们在中医理论中的功能、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情志”联系。例如,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安则神宁,与我们的情绪、睡眠息息相关;“肝主疏泄”,与我们的情绪起伏、消化功能紧密相连;“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的源头,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食欲、精力。您将了解到,这些“脏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它们的功能失调会直接反映在您的身体症状上。 经络的奇妙旅程: 什么是经络?它就像人体内的交通网络,气血在这其中川流不息,濡养着全身的组织器官。本书将为您介绍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基本走向和主要功用,并结合生活实际,教您如何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来疏通经络,缓解不适。您将了解到,很多看似寻常的疼痛,比如头痛、颈肩酸痛,都可能与特定经络的堵塞有关。 第二部分:辨证施治——读懂身体的语言 阴阳五行学说: 这是理解中医理论的钥匙。本书将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您将学会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来判断身体的寒热、虚实,以及如何运用五行学说来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甚至情绪的波动。例如,春天万物生发,属木,与肝脏相应,情绪易怒;夏季炎热,属火,与心脏相应,情绪易喜。 八纲辨证: 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纲领。您将学会如何通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八个基本方面来分析病情。这就像给身体做一次“体检”,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比如,一场感冒,是风寒感冒(表寒)还是风热感冒(表热)?是体质虚弱(虚证)还是正气充足(实证)?通过简单的观察和体会,您就能初步判断身体的状况。 常见体质的认识与调理: 您是什么体质?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了解自己的体质,就等于掌握了与身体和谐相处的第一步。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体质的特征,以及适合该体质的饮食、起居、运动和情志调理方法,帮助您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让身体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第三部分:中医智慧在生活——实用养生技巧 饮食调养的秘密: “药食同源”,吃什么,怎么吃,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本书将为您揭示不同食物的性味归经,以及它们对身体的不同影响。您将学会如何根据季节、体质和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物,例如,夏季如何选择清淡滋补的食物来“滋阴”,冬季如何选择温热的食物来“补阳”。还将分享一些简单易学的药膳方,让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滋养身体。 起居有常,顺应自然: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遵循自然规律是养生的根本。本书将为您介绍顺应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起居作息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充足的睡眠、适度的休息来修复身体。您将了解到,熬夜、作息不规律是如何悄悄损害您的健康。 情志养生,宁心安神: “百病皆生于气”,不良情绪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本书将为您介绍中医的情志理论,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心态、舒缓情绪来维护身心健康。例如,如何通过练习太极、冥想来达到“清心寡欲”的状态,如何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不良情绪。 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 您将学到一些简单而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如推拿按摩、泡脚、拔罐、艾灸等。这些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您缓解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例如,如何通过按摩足三里来健脾胃,如何通过艾灸关元穴来温肾固本。 常见疾病的居家调理: 针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和轻微疾病,如感冒、咳嗽、失眠、胃痛、月经不调等,本书将提供一些基于中医理论的居家调理建议和食疗方,帮助您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我管理,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零起点学中医》的独特优势: 通俗易懂的语言: 我们深知中医术语的专业性,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力求使用最简洁、最生动的语言,辅以大量生活化的比喻和实例,让您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和费解。 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 从最基础的概念到复杂的理论,再到实用的养生技巧,本书的学习路径设计得科学合理,让您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升中医素养。 强调实践与应用: 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实践的指导。我们鼓励您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去体会、去实践,将中医的智慧融入您的生活,真正做到“用中医养生”。 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点燃您对中医的热情,激发您进一步探索中医世界的兴趣。中医的博大精深,值得您一生去学习和体会。 谁适合阅读本书? 对中医文化充满好奇,希望初步了解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读者。 希望通过自然、和谐的方式调理身体,提升健康水平的读者。 关注亚健康问题,寻求家庭保健方法的人群。 希望了解传统养生智慧,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读者。 任何希望提升自身健康素养,掌握主动健康能力的人。 开启您的中医智慧之旅,从《零起点学中医》开始!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学习中医,不仅仅是学习一门学问,更是学习一种与生命和谐相处的方式。本书将成为您踏入中医殿堂的敲门砖,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健康、和谐、智慧的大门。让我们一起,用中医的眼光,重新认识您的身体,发掘身体的潜力,活出健康精彩的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传统文化和养生之道很感兴趣,但市面上中医类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我看不懂的古文和复杂的理论;要么就是一些泛泛而谈的养生秘籍,缺乏科学的依据和系统性的指导。《零起点学中医》则恰恰填补了我的需求。它像一位耐心细致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探索中医的奥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阴阳五行”这些核心概念时,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模型,而是通过类比自然界的变化、人体的生理功能等,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书中的辨证思路也是我学习的重点,它教会我如何观察人体的表象,通过“望闻问切”的原理,去分析身体内部的失衡。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让我觉得中医的诊断逻辑非常严谨和科学,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我抱着尝试的心态翻开了《零起点学中医》,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没想到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中医那些听起来很“玄”的概念,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解清楚。比如,关于“湿邪”的描述,作者不仅仅告诉我们湿邪是什么,还会形象地比喻它就像阴雨天里的潮湿空气,黏腻不爽,容易滞留,并进一步分析湿邪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比如让人感到头重、乏力、食欲不振等。这样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立刻联想到自己生活中曾经有过的相似感受,从而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而且,书中并没有回避中医的复杂性,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去认识,比如在介绍一些基础的药食同源的食材时,也会简单提及它们在中医里的性味归经,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中医知识的动力。

评分

作为一名对健康生活方式有追求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上班族,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让我了解中医,又能指导我实际操作的书。《零起点学中医》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没有一开始就灌输复杂的穴位和方剂,而是从最贴近我们生活的“情志”和“起居”入手,分析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比如,书中会讲到,焦虑、愤怒等情绪是如何损伤肝脏的,而不良的作息习惯又会对脾胃造成怎样的负担。这些内容让我感觉中医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书中提供的一些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比如按摩特定穴位、调整饮食结构、练习简单的中医功法等,都非常适合在忙碌的生活中实践。我尝试了几种方法后,确实感觉身体有一些积极的变化,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深入学习中医的信心。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中医的“治未病”理念很推崇,但总觉得学习门槛太高,不好入门。接触了《零起点学中医》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中医的智慧可以如此平易近人。《零起点学中医》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一些基础理论时,会穿插很多案例故事,有的是古代医家治疗疑难杂症的传奇,有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因为调理得当而改善健康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和人情味。它让我明白,中医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与身体和谐相处的方式。书里对于“体质”的讲解也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质倾向,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更好地进行个性化的调理。这让我觉得学习中医不再是为了成为一名医生,而是为了更好地爱护自己和家人。

评分

这本书真的帮我打开了中医世界的大门!以前总觉得中医玄而又玄,离普通人太远,很多专业术语更是听都没听过,感觉学习门槛很高。但《零起点学中医》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极其浅显易懂的语言,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气”、“血”、“津液”,它们在我们身体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什么会失衡,以及失衡后会带来哪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不适,比如疲劳、头痛、消化不良等等。书中还配有大量生动的插图和生活化的例子,就像老师在身边手把手教你一样,一点点地剥开中医的神秘面纱。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枯燥地罗列理论,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告诉我如何从最简单的症状入手,初步判断身体的状况,并给出一些非常实用的日常调理方法。感觉学完之后,看待身体和健康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疾病,而是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和调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