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琴基础训练教程(附光盘上下)/上海音乐学院弦乐表演专业教材系列

中提琴基础训练教程(附光盘上下)/上海音乐学院弦乐表演专业教材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西蒂刘念盛利蓝汉成... 编
图书标签:
  • 中提琴
  • 弦乐
  • 基础训练
  • 教材
  • 音乐教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弦乐表演
  • 乐器学习
  • 音乐教育
  • 附光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音乐
ISBN:9787552309256
商品编码:29673645004
开本:8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中提琴基础训练教程(附光盘上下)/上海音乐学院弦乐表演专业教材系列
  • 作者:编者:沈西蒂//刘念//盛利//蓝汉成
  • 定价:108
  • 出版社:上海音乐
  • ISBN号:978755230925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5-01
  • 印刷时间:2018-02-01
  • 版次:1
  • 印次:3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322

内容提要

沈西蒂、刘念、盛利、蓝汉成编著的这本《中提 琴基础训练教程(附光盘上下)》包含“启蒙篇”和1 -5单元。其中“启蒙篇”包含预备练习、空弦发音 练习、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四种不同排列、乐曲;5 个单元编排了音阶、练习曲、乐曲的练习。书中还配 上了启蒙教学和所有的DVD示范演奏内容,对于推动 中提琴的发展,普及中提琴乐器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目录

前言
关于中提琴的发展历史
认识中提琴
乐理知识
音乐术语中外文对照
演奏符号说明

启蒙篇
预备练习
一、准备动作
1.站姿
2.持琴
3.练习持琴放松的两个动作
二、左手
1.手型
2.手指起落动作的练习
三、持弓
1.持弓的位置
2.练习持弓
空弦发音练习
一、空弦发音练习
1.四分音符练习
2.二分音符练习
3.全音符练习
4.空弦双音练习
二、全弓、半弓、换弦及综合练习
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四种不同排列
一、2指和3指之间是半音的排列
1.手指排列
2.空弦开始的C大调、G大调、D大调音阶
3.练习曲十二首
4.乐曲三首
二、3指和4指之间是半音的排列
1.手指排列
2.1指开始的D大调、A大调、E大调音阶
3.练习曲四首
4.乐曲三首
三、1指和2指之间是半音的排列
1.手指排列
2.3指开始的F大调、C大调音阶
3.练习曲四首
4.乐曲三首
四、空弦和1指间是半音的排列
1.手指排列
2.2指开始的降bE大调、bB大调音阶
3.练习曲五首
4.乐曲三首
乐曲
1.小星星变奏曲
2.摇篮曲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弦乐器学习书籍的详细介绍,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中提琴基础训练教程(附光盘上下)/上海音乐学院弦乐表演专业教材系列》的内容。 《小提琴演奏技巧进阶:从初级到专业(附配套练习曲集)》 (一本专注于小提琴技巧系统提升的综合性教材) 图书概述 本书旨在为已经掌握基础演奏技巧的小提琴学习者提供一个系统、深入的学习路径,涵盖从中级巩固到高级精湛技艺的全面发展。本教材摒弃了单纯的曲目堆砌,而是将技术训练与音乐表现力提升紧密结合,强调科学的练习方法和对音准、音色、节奏的精准控制。 本书内容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基础技术再建构、中级技巧深化、高级演奏难点攻克。每部分都配有大量的原创或精选的练习曲目和专门的练习段落,旨在解决学习者在实际演奏中常遇到的瓶颈问题。 第一部分:基础技术再建构 本部分关注学习者在进入进阶阶段时容易忽略的“基础的细微之处”。许多学习者在基础阶段对某些技术点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在学习更复杂的曲目时出现基础不稳固的现象。 运弓的精细控制: 深入探讨不同弓段(弓尖、中弓、弓根)的重量分配、速度变化与接触点的精确关系。引入“慢速长弓的音色变化练习”,要求学习者在保持稳定音准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运弓速度来探索音色的明暗变化。 左手持琴与姿态校正: 强调正确的持琴姿态是保证左手灵活性的前提。详细分析了拇指、手掌与琴颈的接触点,并提供了针对性的姿态调整练习,旨在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感,为快速换把和高把位演奏打下基础。 手指的独立性与力量: 着重于手指的“站立”与“落下”的力度控制。包含大量的双音和三音和弦练习,着重于清晰度而非仅仅是拉响,确保和声的饱满与对位声部的清晰分离。 第二部分:中级技巧深化 当学习者能够应对基础音阶和琶音后,需要系统性地提升其对复杂技巧的驾驭能力。 换把与把位转换: 本章对不同把位之间的平滑过渡进行了专题研究。提供了跨越两个以上把位的音阶练习,强调“无缝连接”的重要性。特别设置了关于小提琴指板各把位音准的“听觉训练模型”,帮助学习者建立准确的肌肉记忆和听觉判断力。 连弓与分弓的复杂应用: 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两音连弓,而是深入探讨多音组(如四连音、六连音)中的连弓处理,以及如何通过弓速、弓压的微小调整,实现乐句的呼吸感和线条的流畅性。分弓练习则侧重于快速的跳弓和顿弓(Spiccato)的初步尝试,要求跳弓的落点精准且富有弹性。 揉弦的质感与速度: 揉弦被视为小提琴的“灵魂”。本部分详细区分了手腕式、手臂式和混合式揉弦的特点。练习内容侧重于揉弦的速率控制——从慢速、宽幅的揉弦训练到快速、紧凑的揉弦,以适应不同风格乐曲的需求,并探讨如何根据音高和力度变化来调整揉弦的幅度。 第三部分:高级演奏难点攻克 本部分面向希望挑战高难度作品的演奏者,聚焦于那些决定演奏水平的关键性技术难点。 双音与和弦的清晰度: 针对巴赫奏鸣曲与组曲等对位性作品,提供了复杂的双音音阶与琶音练习。核心目标是确保上声部与下声部在音量和清晰度上的绝对平衡,避免模糊不清的和弦。 高把位与泛音演奏: 详细解析了高把位(指板中轴线以外)的音准定位技巧,侧重于运用听觉辅助来校正手指位置。泛音部分不仅涵盖自然泛音,更深入教授人工泛音的指法设计与音色控制。 炫技性技巧: 系统讲解了如换把奏(Sautillé)、快速的断弓(Ricochet)以及左手拨弦(Pizzicato)的规范动作。针对这些技巧,设计了模仿专业乐团练习强度的高速重复练习,以期达到技术上的游刃有余。 配套练习曲集(选目与特点) 本书附带的练习曲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练习曲”,而是“技术模块化训练集”。 1. 音阶与琶音的“变式”训练: 针对大调、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布鲁斯音阶,设计了每种音阶至少包含十种不同弓法和节奏组合的练习。例如,将音阶分解为三连音进行练习,或将四分音符的音阶改为附点节奏进行练习。 2. 移调与指法记忆练习: 包含跨越四个八度的音阶练习,要求学习者在不依赖视觉参照的情况下,通过指法组合和听觉反馈完成音准的保持。 3. 风格化片段模仿: 精选了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作曲家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难点片段(如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动、复杂的装饰音处理),并将其改编为纯粹的技术练习,便于集中攻克。 教学理念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慢即是快,精准高于速度”。我们鼓励学习者在掌握任何新技巧时,都必须以低于实际演奏速度的慢速进行,直到技术动作完全稳定、音准完全准确后,再逐步提速。本书强调,技术训练的目的是为音乐表达服务,任何生硬、僵化的技术练习最终都会在舞台上暴露无疑。因此,每一项技术训练都与音乐中的“乐句呼吸”、“情感张力”等概念挂钩,确保学习者能够将技术内化为流畅的音乐语言。 目标读者 本教材适合所有达到小提琴业余十级水平或音乐学院附中阶段的学生,以及希望系统性回顾和提高自身演奏水平的成人学习者和专业演奏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朋友那里偶然看到这套教材的,当时我就被它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所折服。这本书的编写团队显然是深谙中提琴演奏的精髓。它不只是罗列技巧,而是将技术训练与音乐表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处理巴赫的赋格练习时,它会特别强调声部的清晰度和线条感,而不是简单地要求拉准音高。这种对音乐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顶尖学府教材的体现。我注意到,书中的一些练习片段,似乎是专门为解决特定难关而设计的,比如快速换弓时的声音颗粒感、高把位时的音准稳定性等,这些都是我在其他教材中找不到的有效训练方法。每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学术养分,感觉自己的演奏思维都被提升了一个档次。这套教材无疑为我未来的专业发展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它提供的训练强度和深度,完全符合未来可能遇到的高标准要求。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很多教材都是冲着名气去的,但真正用下来发现,很多书要么内容太陈旧,要么设计脱离了现代乐器的演奏需求。但这本《中提琴基础训练教程》的与时俱进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对于弓弦摩擦的细腻处理部分,它引入了很多关于不同弦种和琴弓品牌对音色影响的讨论,这对于追求个性化音色的演奏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光盘的制作也非常精良,音质清晰,录制环境专业,不像有些教材的光盘,录制质量粗糙,听起来就很乏味。我特别喜欢教材中关于视奏训练的部分,它提供了一些跨度较大的和弦进行练习,迫使我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指位判断和弓法分配。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让我在面对新曲目时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这套书真正做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平衡,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拉好一个音,更是如何去“思考”音乐的结构。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中提琴学习新世界的大门!我之前一直觉得中提琴的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尤其是在一些基础指法和弓法练习上,总感觉原地踏步。但是这本教材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持弓姿势、音准练习,到稍微复杂一点的音阶和琶音练习,都设计得循序渐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把那些看似“难啃”的知识点给消化吸收了。特别是书里对不同演奏技巧的讲解,简直是细致入微,配上光盘里的示范音频和视频,我能立刻对比出自己和专业演奏者之间的差距,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去调整。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练习册,更像是一位耐心又严格的私人导师,时刻在我身边指导着我。光是书里关于换把技巧的几页内容,我就反复琢磨了好久,每次拉完都有新的体会,感觉自己的琴声都变得更连贯、更富歌唱性了。对于任何一个想在中提琴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人来说,这套教材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宝典。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最头疼的就是找到一套既能系统提高技巧,又不会因为难度过高而让人望而却步的教材。这本《中提琴基础训练教程》完美地解决了我的痛点。它的内容覆盖面非常广,但讲解方式却非常贴合实际的演奏需求。比如,它对揉弦的细节处理,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揉”,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揉弦速度和宽度的情感表达差异。我以前总觉得揉弦是靠感觉,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揉弦的控制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练习来培养的。而且,教材中穿插的那些小练习曲,旋律性都很强,拉起来不像是任务,更像是一种享受,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练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光盘中的示范,音色处理得非常到位,听着那些饱满、温暖的中提琴音色,我每次练习完都会有一种“今天又进步了”的满足感。这本书真的让我的中提琴学习从“应付差事”变成了真正的“享受音乐”。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也值得称赞,厚实耐用,翻阅起来手感很好,即使经常练习也不会轻易损坏,这点对于经常携带和使用的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它在基础训练中融入了大量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我以前觉得基础练习总是要脱离音乐性,但这套教材在教授音阶、琶音的同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类似浪漫主义或早期古典主义的音乐语境中,让练习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例如,它对连奏(legato)的讲解,不仅仅是要求平稳,而是结合了特定时期作品的情感张力来进行示范和要求。这使得我在练习基本功时,就已经在培养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敏感度了。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全面发展的学习者而言,这种“寓教于乐、寓术于艺”的编排理念,是促使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并且在不同学习阶段都能挖掘出新价值的经典之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