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初学小提琴100天/张世祥小提琴教材系列

新编初学小提琴100天/张世祥小提琴教材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世祥 编
图书标签:
  • 小提琴
  • 初学
  • 教材
  • 乐器
  • 音乐
  • 张世祥
  • 100天
  • 入门
  • 练习
  • 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音乐
ISBN:9787805533995
商品编码:29673942230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4-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新编初学小提琴100天/张世祥小提琴教材系列
  • 作者:编者:张世祥
  • 定价:35
  • 出版社:上海音乐
  • ISBN号:9787805533995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04-05-01
  • 印刷时间:2018-04-01
  • 版次:2
  • 印次:34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09

内容提要

把音阶、练习曲和乐理合理的搭配在一起,教师 只要按照顺序逐科教下去就成了。
     不要小看《新编初学小提琴100天》,它包含了 几乎所有的小提琴演奏原则。
     虽不能说是世界上*好的小提琴教程,但是*合 理、*符合中国国情的小提琴教程。作者张世祥就是 使用这本教程教了大量的孩子学习的小提琴。积几十 年的教学经验。作者想告诉人们的是:那些*简单的 事情,才是*重要的事情!

目录

前言
**部分 基本训练
第一课 右手的单独练习
第二课 左手的单独练习
第三课 学习2指和3指之间是半音的手指排列位置
第四课 学习l指和2指之间是半音的手指排列位置
第五课 学习1指与空弦之间是半音的手指排列位置
第六课 学习3指和4指之间是半音的手指排列位置
第七课 学习旋律小调
第八课 学习3个和4个升降记号的调性
第二部分 进一步的训练
练习短的琶音
学习附点节奏
学习短的装饰音
学习回音
学习涟音
颤音练习曲
附录一:手指练习
附录二:双音的练习
附录三:学习半音音阶
附录四:学习属七和弦、减七和弦
附录五:换把位的准备练习


弦上的足迹:初学者的管弦引航 一本面向零基础学习者,旨在系统、科学引导小提琴初学者步入音乐殿堂的入门级教程。 本书的设计核心在于“可操作性”与“渐进性”,彻底摒弃了传统教材中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和不切实际的技巧要求。我们深知,对于初次接触小提琴的爱好者而言,建立正确的演奏习惯和培养初步的音乐感觉至关重要。因此,全书内容精心编排,环环相扣,确保学习者每迈出一步,都能扎实、自信地走向下一步。 第一部分:与琴为友——基础认知与准备(第1天至第20天) 本阶段的重点在于消除初学者对乐器的陌生感与畏惧感,建立起对小提琴的初步亲近感。我们将详细拆解乐器的各个部件,引导读者完成从“认识”到“持握”的蜕变。 1.1 乐器结构与命名法(Day 1-3): 清晰的图示配合详尽的文字说明,介绍琴头、琴颈、指板、琴身、腮托、微调等主要部件的功能与名称。强调保护琴体的注意事项。 1.2 正确的持琴姿势与站姿(Day 4-8): 姿势是小提琴演奏的“骨架”。本部分提供多角度的分解练习,重点讲解左手虎口与指位的空间关系,以及右臂如何自然搭在琴弓上,避免僵硬与紧张。我们提供针对不同体型学习者的调整建议,力求找到最舒适、最符合人体工学的初始姿势。 1.3 琴弓的握持与初步运弓概念(Day 9-15): 右手的控制力是声音质量的决定因素。本章将“重力运弓”的理念融入极早期练习中。首先练习空弦的弓法——如何用手指的“弹性”去“唤醒”琴弦,而非“压迫”。详细区分“弓根”、“中部”和“弓尖”的触弦感。 1.4 音高的初步建立——听辨与模仿(Day 16-20): 在尚未正式按弦前,我们通过模仿教师或示范音频,训练耳朵对基础音高的敏感度。引入简化的音阶概念,为后续的指位学习做心理铺垫。 第二部分:发声的奇迹——空弦练习与基础节奏(第21天至第50天) 此阶段是小提琴学习的分水岭,重点在于发出稳定、干净、有颗粒感的“好声音”。我们将专注于四个空弦(G, D, A, E)的独立练习。 2.1 稳定弓速与平行运弓(Day 21-30): 强调运弓过程中琴弓必须与琴马保持垂直,这是获得清晰音色的基础。采用镜子辅助练习,并引入节拍器进行慢速的定速训练。练习长弓(Full Bow)的均匀性。 2.2 节奏的启蒙: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Day 31-40): 将节奏训练与空弦练习结合。学习基本的五线谱阅读,并对应在四根弦上进行均匀的时值练习。例如,慢速拉奏四个均匀的G音四分音符。 2.3 换弦的平稳过渡(Day 41-50): 换弦时声音的平稳性极易被忽视。本章教授如何通过手腕和前臂的协同动作,实现不同琴弦间“无缝衔接”的换弦技巧,避免声音中的“磕碰感”或“颤抖”。 第三部分:指板上的几何学——一指一音的精确度(第51天至第80天) 手指的独立性与音准的建立是本阶段的核心任务。我们将采用贴有标记辅助(供初期学习者参考,并逐步移除)的方式,引导学习者找到“正确的位置”。 3.1 第一把位指位定位:以D大调为主(Day 51-60): 详细解析第一把位一指、二指、三指的相对距离。初期着重于高音把位(A弦、E弦)的训练,因为这些弦张力较大,容易出声。通过“五声音阶”结构,辅助建立手指间的合理间距。 3.2 音准的自我校正机制(Day 61-70): 强调“听”比“看”更重要。引入“中央C”概念,让学习者在按下一个音后,立即与标准音高进行对比。练习长音的按弦练习,训练手指对指板的“记忆力”。 3.3 初级手指技巧:断奏(Staccato)与连弓(Legato)的萌芽(Day 71-80): 在保证音准稳定的前提下,开始尝试不同的演奏“味道”。断奏练习利用手腕的快速点击感,连弓练习则要求弓的运行更加流畅、更具连贯性,为未来的旋律演奏打下基础。 第四部分:音乐的初次表达——简单曲目与视奏训练(Day 81至第100天) 完成基础技巧的搭建后,本部分将所学融入到简单的、具有旋律性的乐曲中,实现从“练习”到“演奏”的飞跃。 4.1 第一把位D大调/G大调练习曲精选(Day 81-90): 选取的曲目均为结构简单、节奏规律的民间旋律或儿歌改编,确保学习者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奏一首“歌”。重点关注弓的长度分配与指法的清晰度。 4.2 简单的移把概念初探(Day 91-95): 引入“高八度”的感知,例如在A弦上找到高音的D音,为以后学习更高的把位做准备,但暂不要求精通。 4.3 视奏能力的早期培养(Day 96-100): 每天进行10分钟的“陌生曲目”阅读练习。这些曲目难度低于当前已学会的曲目,旨在训练眼睛对谱面的快速识别能力,而不是追求完美演奏。 结语: “100天”并非终点,而是小提琴学习旅程中坚实的第一步。本书提供的工具和方法,旨在让学习者真正爱上拉琴,建立起受益终生的良好演奏习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新编初学小提琴100天》的教材,对于我这种对小提琴完全是个门外汉的新手来说,简直就是一张清晰的路线图。我一直觉得学乐器是件枯燥又漫长的事情,特别是小提琴,听起来就那么“高冷”。然而,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贴合初学者的心理曲线。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那些复杂的乐理和指法,而是用一种近乎“游戏闯关”的方式,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基础。比如,对持弓的讲解,简直是手把手级别的,甚至细致到告诉你手腕应该保持什么角度,每一个细节都配上了清晰的图示,这比我之前在网上找的那些零散视频要靠谱得多。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节奏的训练不是简单的数拍子,而是融入了一些非常容易上口的旋律片段,让你在练习时不会觉得是在“受刑”。我记得第一周,我竟然能拉出几个音准还算可以的音符,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当然,教材的文字风格也很有亲和力,没有那种教科书的严肃感,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耐心地教导你,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容易气馁的“半途而废星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感觉,如果能坚持按照这个节奏走下去,一百天后,我绝对能从一个完全不会拉琴的“噪音制造者”变成一个能拉出像样旋律的爱好者。

评分

老实说,我购买这套教材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市面上的少儿或成人初学教材多如牛毛,真正能让人坚持下去的凤毛麟角。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它不是把所有知识点一股脑地塞给你,而是像搭积木一样,每一个单元都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特别欣赏它在音阶和琶音练习部分的处理。很多教材为了追求“全面”,会一下子抛出大段的练习曲,看得人头皮发麻。但这本书不同,它把音阶的练习拆解成了非常小的、可消化的步骤,比如先练习空弦的运弓,再加入一个手指的按弦,每一步都对应着一个小小的目标和成就感。我发现,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我的肌肉记忆建立得非常扎实。尤其是教材中关于“换把”的概念,它没有用晦涩的术语去解释,而是通过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对小提琴的指板有了初步的空间感。而且,教材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留白很多,不会让人在视觉上感到压力,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反复阅读和对照练习的人来说,非常友好。虽然我还没有完全体会到“100天”的终极目标,但目前为止的进度,已经远超我最初的预期了。

评分

作为一名有多年乐理基础但从未碰过小提琴的音乐爱好者,我对于教材的要求是既要保证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又不能过于偏重枯燥的机械练习。这本书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它对揉弦和换把等高阶技巧的引入,处理得极其谨慎,不像有些教材恨不得在第一个月就让你尝试复杂的揉弦。它把更多的篇幅放在了正确的运弓控制和音准的校正上,这一点我非常赞赏。正确的运弓是小提琴发音的灵魂,这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如何均匀、流畅地拉出长弓和分弓,并且针对运弓过程中常见的“打滑”和“僵硬”问题,提供了非常具体的纠正方案,这些方案的细节之丰富,让我怀疑作者是不是真的在旁边拿着小提琴示范。另外,教材中选用的练习曲目风格非常多样化,从一些耳熟能详的民谣旋律,到一些简单的古典乐片段,这让练习过程始终保持新鲜感,避免了长时间练习单一风格曲目的审美疲劳。可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训练手册”,而不是简单的“曲谱集”。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学过一段时间的吉他,深知“手感”和“肌肉记忆”对弦乐器的重要性。这本《新编初学小提琴100天》在培养“手感”方面,做得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在教你“如何感受”。比如,在讲解按弦力度时,它会引导你去体会手指按下去时,琴弦对指尖产生的细微反馈,这种主观感受的培养,是很多冰冷的教材所缺乏的。我发现,当我按照书上的描述去“感受”时,我的音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再是那种“锯木头”的声音了。此外,教材的自检部分设计得非常巧妙。每隔几课,就会有一个“自我评估”的小环节,让你对照录音来判断自己的节奏准确性和音准,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我不用总是在摸索中前进,而是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加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于一些极度追求完美主义的学习者来说,可能需要配合外部资源来解决一些非常细微的调音问题,但就初学入门而言,它提供的工具箱已经非常完备了。

评分

我是一个对教材的“实用性”要求极高的人,尤其是像小提琴这种对器材依赖性强的乐器。这本书在关于“乐器维护和常识”这块内容的植入,处理得相当到位。它没有把这些内容塞进附录里,而是很自然地穿插在各个学习阶段。比如,刚开始学习运弓时,它会提醒你如何正确涂松香;在学习到一定程度需要换把时,它会顺带讲解一下琴码的松紧度对音色的影响。这种“学到哪里,用到哪里”的知识点分布,让这些维护知识不再是死知识,而是与实际演奏紧密结合的“生存技能”。而且,教材中对于不同速度的练习,都有明确的建议和目标,比如“慢速练习旨在打磨音准,速度应保持在每分钟六十拍”之类的具体指导,这对我这种自律性较差的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外在约束”。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单单体现在乐谱和指法上,更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可自我修正的学习生态系统。我强烈推荐给那些想系统性、无痛苦入门小提琴的成年自学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