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拾穗编委会编的《田园拾穗》是一本关于中 国文化、中国音乐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 及宗教与音乐的文集,收录了音乐学家田青老师诸多 弟子的文章,他们将求学所得、工作所获和研究微识 集结成文。文集正文分为五个板块,用文字将多年来 田青老师对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点点滴滴的 影响记录下来,有思考、有感恩、有体悟、有收获。
文集中还有对历史中音乐文化的考证之文,有对宗教 中音乐文化的思考之文,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对对 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之文,有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 一的音乐文化的体悟之文。
写乐:在历史与传统之间
古琴文献《则全和尚节奏指法》考
再议筝曲《渔舟唱晚》
唐代梨园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辨析
地方戏曲“一勾勾”的艺术特色
当下琴乐的传承与现代琴学的建立
写意:在宗教与音乐之间
在仪式中传承——江苏常州天宁寺梵呗音乐保护现状调查
从赞美诗的编译与创作看中国大陆新教圣诗的本色化历程
“非遗”视角下的青海塔尔寺花架音乐研究
刍议智化寺的艺僧群体和佛事
“被娱乐”的河西宝卷
大花苗基督教会音乐发展历程及现状——以贵州省赫章县葛布教会为例
拉卜楞寺“道得尔”与五台山佛乐的比较研究——以拉卜楞寺《色和》与殊像寺【万年欢】佛曲为例
20世纪80年代后新创作的佛教歌曲类型研究
写实:在非遗与保护之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瓶颈及对策
惜字与惜字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化——对“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反思
两岸“非遗”交流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浅议艺术类本科教育与文化传承
祁秀梅的剪纸艺术
胜芳花会的“复兴”现象
写评:在现代与“原生态”之间
三毛,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再思考——从三毛漫画到三毛音乐剧
青歌赛设立“原生态”唱法的深层社会文化意义
写韵: 在思忖与闲适之间
《历史的性别》阅读手记
挽回中国传统文化的尊严——我的老师田青
拾穗偶得
弦歌琴事三章
一盏照亮人间的灯
小文两篇
从诗词到“国学”
后记
这本《田园拾穗》真是一股清流,读完后仿佛置身于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之中。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细腻描摹,让我这个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松弛感。书中的文字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温度,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作者描述那些老物件和传统习俗的部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被他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重量。它不仅仅是在记录生活,更像是在挽留那些正在逝去的时光。读到夜深人静时,我常常会放下书本,陷入沉思,想象着自己也成了书中的一个角色,在田埂上漫步,感受着四季的更迭。这种阅读体验,是那种需要慢下来,细细品味的醇厚滋味,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角落。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真正沉浸到《田园拾穗》的世界里。坦白说,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平淡,毕竟“田园”这个主题很容易流于表面。然而,作者的笔触远比我想象的要深邃和复杂。他没有回避乡村生活中的艰辛和矛盾,而是用一种近乎哲学的视角去审视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尤其欣赏他对人性光辉与局限性的客观呈现,没有刻意的煽情,却让人在朴实的叙事中体会到深刻的人间烟火气。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根”的渴望和迷失。每次读完一个章节,都会有一种被洗涤过的感觉,心灵仿佛被重新校准了一般。这绝非一本可以快速翻阅的书,它要求你投入时间和心力去体悟。
评分说实话,《田园拾穗》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它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时而如山涧溪流般灵动跳跃,描绘着一幅幅生动的田园小景;时而又如同老酒般醇厚绵长,蕴含着对岁月流逝的无尽感慨。我常常会为了某个绝妙的比喻或精妙的用词而反复诵读几遍,那种文字的韵律感和画面感是如此的强烈,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文字的魅力,它将日常的场景诗意化,却又不失其本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文学、对语言美感有追求的读者,这绝对是一场文字的盛宴。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缓解焦虑的书籍,朋友推荐了《田园拾穗》。最初,我对它抱持着审慎的态度,因为很多这类题材的书籍都有“逃避现实”的嫌疑。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让我们完全逃离现实,而是提供了一个更健康、更具韧性的“观看”现实的方式。书中所描绘的劳作、收获、等待,都蕴含着一种时间上的秩序感和必然性,这对于一个习惯于即时满足的现代人来说,是一种极好的教育。它告诉我,美好的事物需要时间去酝酿和积累,这种内在的稳定感,比任何外部的安慰都来得持久和有效。看完后,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对待工作和生活的耐心程度。
评分《田园拾穗》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极具情感穿透力的“记忆场域”。作者似乎拥有某种神奇的魔力,能够将逝去的季节、模糊的童年记忆,以一种非常具体可感的方式重新拉回到眼前。我仿佛能闻到夏日午后晒过的草垛味,听到邻里间黄昏时分的闲聊声。这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一种对“生命历程”的严肃梳理和致敬。书中人物的命运虽然普通,但在作者的笔下,他们的坚韧和善良被提升到了一种史诗般的层面。这本书的结尾处理得尤其高明,没有落入俗套的感伤,而是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空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