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文库:本草新编 陈世铎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经典文库:本草新编 陈世铎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陈士铎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本草
  • 中药
  • 经典
  • 陈世铎
  • 本草新编
  • 中医药出版社
  • 药学
  • 传统医学
  • 藏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蛋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800894039
商品编码:29641933326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6-01
页数:317
字数:280000

具体描述




中医经典文库:本草xin编
定价 39.00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版次 2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开本 32
作者 (清)陈士铎
装帧 平装
页数 317
字数 280000
ISBN编码 9787800894039












《神农本草经》:千古本草的智慧之源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一部药物学专著,也是世界医药史上的一部不朽巨著。它以其系统性的理论、详实的记载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础,被誉为“本草学之祖”。 成书年代与作者考证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历来为学界所关注。普遍认为,该书并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汇集了历代医药学家,特别是神农氏以来医药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增补和完善,最终成书于东汉时期。虽然书中冠以“神农氏”之名,意在强调其药物知识源远流长,是药学鼻祖的智慧结晶,但实际的编纂者和具体成书过程已难以考证。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作为一部经典著作的历史地位。 内容体系与药物分类 《神农本草经》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这与一年365天的天数相吻合,寓含着天地运行、药物适应自然节律的深刻哲理。书中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中国药物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级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上品(君药): 凡257种。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乎上品。上品药物多为滋补强壮、养生保健之品,如人参、何首乌、甘草等。它们的作用温和,能够调和人体阴阳,扶正祛邪,延缓衰老,提升生命质量。 中品(臣药): 凡120种。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准情酌事,用之不齐。毒之在上,损也;毒之下,益也。中品药物多为调养性情、治疗一般病症之用,如当归、芍药、桔梗等。它们的作用介于上品和下品之间,既能滋养身体,又能纠正病理变化,但使用时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酌情而定。 下品(佐使药): 凡73种。主治病,以应地,毒性较强,不可久服。多为攻邪祛病、治疗急症重症之用,如大黄、巴豆、附子等。下品药物作用峻猛,能够祛除体内邪气,缓解病痛,但由于毒性较大,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长期服用,以免损伤正气。 这种上品、中品、下品的药物分类法,不仅体现了药物的功效强度和安全性,也蕴含了“顺天应人”、“因材施用”的哲学思想,为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药物功效与主治病症 《神农本草经》对每种药物的记载,都包含药名、别名、主治、功效、性味、归经、用法等内容。虽然在记录形式上与后世的药典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内容是十分详实的。书中记载的药物,涵盖了植物、动物、矿物三大类,其主治病症范围广泛,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多个科别,对当时的多种疾病都有着切实的治疗效果。 例如: 人参: 被列为上品,认为其“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烦躁,通血脉,破积聚,名臣,日久服,轻身益气。” 强调了其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的功效。 甘草: 同样被列为上品,有“味甘平,主治五脏六腑补中,除胸中兵,散五脏伏热,止渴,解毒药。” 突出了其补中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 大黄: 被列为下品,记载其“味苦寒,主泻十二重聚,ustic 积聚,破蛊疰,逐血脉,破恶肉,留者,五疽,鬼glEnd,寒热,五胀积聚。” 明确了其泻热、逐瘀、消积的峻猛功效。 这些记载,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更展现了古人对药物功效的深刻洞察。 理论价值与历史意义 《神农本草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药物的收录和功效的记载,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刻理论。 1. 奠定本草学理论体系: 《本草经》首次对药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阐述,提出了“上品、中品、下品”的药物分级理论,确立了药物的性味、归经等基本概念,为后世本草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 2. 体现整体观念: 书中对药物的认识,并非孤立地看待药物本身,而是将其置于人体与自然的宏观联系中。药物的功效与“天”、“人”、“地”相对应,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3. 强调辨证施治: 虽然《本草经》没有直接提出“辨证施治”的术语,但其对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的详细描述,以及对药物使用的“准情酌事,用之不齐”的指导,都为后世的辨证施治原则提供了实践基础。 4. 药物炮制与用法指导: 书中对部分药物的炮制方法和用法已有初步的记载,如“炮”、“炙”、“煮”、“饮”等,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加工和使用的重视。 5. 促进药物学发展: 《神农本草经》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发展。后世的本草学家,如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本草图经》、明代的《本草纲目》等,都是在《本草经》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增补、修订和发展而形成的。 传承与影响 《神农本草经》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抄、注释和发挥,其价值愈发显现。历代有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都对《本草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理论和实践成果融入自己的医学著作中。《本草经》不仅在中医药领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思想和智慧也对东亚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的医药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神农本草经》依然是中医药学习者和研究者必读的经典。它所蕴含的药物知识、理论思想和哲学智慧,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为我们认识药物、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阅读《神农本草经》,不仅是回顾医学史,更是与先贤的智慧进行对话,从中汲取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精髓。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中医经典文库:本草新编》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之前读过不少本草书籍,但很多都过于枯燥,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古文,读起来非常吃力。然而,陈世铎先生的这本《本草新编》却完全不同。他的文字流畅优美,即使是描述复杂的药材特性,也能够写得生动形象,仿佛就在眼前一般。书中的插图也极其精美,每一幅都栩栩如生,色彩鲜艳,极大地帮助了我对药材的直观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味药材的“辨析”部分,陈老先生总是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不仅讲其本源,更述其流变,以及现代医学对其的认识,这种跨时代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也让我对中药的理解更加深刻。读这本书,就像在品味一壶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道。它让我看到了中医的严谨性,也感受到了中医的生命力。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更激发了我对中医文化的兴趣,让我更加愿意去探索这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领域。

评分

我是一名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爱好者,尤其钟爱中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陈世铎先生的《本草新编》被收录在《中医经典文库》中,便迫不及待地入手了。拿到书后,它的精装版本让我爱不释手,厚重的纸张,清晰的排版,都体现了出版社的用心。书中对每一种药材的介绍都非常系统,从其起源、生长环境、采摘时节,到其药用价值、炮制方法,再到具体的临床应用,都做了详尽的描述。陈老先生的文笔功底深厚,虽然是学术著作,但读起来并不枯燥。他常常引用古籍中的记载,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阐述,让枯燥的药材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药材的“辨伪”和“考证”部分,这体现了陈老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也让我对很多以前似是而非的药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了解中医历史和发展的重要文献,让我对中华医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我是一名中医针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的案例,需要查阅大量的本草书籍来寻找治疗思路。陈世铎先生的《本草新编》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这本书在整理传统本草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现代科学的视角,对药材的药理作用、有效成分以及现代临床应用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中药的科学依据非常有帮助。书中对一些古代本草学著作中记载不详的药材进行了重新考证和补充,纠正了一些历史上的谬误,这使得本书的学术价值大大提升。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顽疾的治疗方剂的介绍,这些方剂不仅来源于经典,更经过了长期的临床验证,疗效显著。陈老先生在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辨证论治的思路,如何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如何进行药物的配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本书不仅是学习理论的好教材,更是临床实践的好帮手。它的内容详实、考证严谨,语言精炼,条理分明,是每一个中医学习者和从业者都应该拥有的案头必备。

评分

这套《中医经典文库:本草新编》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中医药充满好奇,尤其是对各种草药的了解,总觉得它们蕴含着古老的智慧。拿到这套书,我被它的装帧深深吸引,古朴又不失典雅,很有分量,一看就觉得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翻开第一页,就被陈世铎老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折服。他不仅梳理了历代本草的精华,还结合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并且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我尤其欣赏他在药材的鉴别、炮制、以及配伍应用方面的论述,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认识、使用这些大自然的馈赠。书中的许多药方和验案,都让我耳目一新,看到了中医在解决疑难杂症方面的独特魅力。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获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药材的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中医博大精深的体系,也让我对“治未病”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我一直致力于搜集和研读各种中医经典著作。《本草新编》这本书,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我所读过的本草类书籍中,最令我满意的一部。陈世铎先生的学识渊博,在书中对历代本草的精华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新”——它不仅仅是对传统本草的复述,更是对传统本草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陈老先生在书中对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现代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使得本书在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复方配伍的论述,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际案例,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这本书不仅适合中医专业人士阅读,对于广大中医爱好者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它让我看到了中医的生命力,也让我对中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