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聰明人 鬼點子:獲得更多利潤
定價:15.00元
售價:11.0元,便宜4.0元,摺扣73
作者:(英)大衛·李 ,徐海虹,徐瑋
齣版社:中國宇航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6-01
ISBN:9787801441874
字數:110000
頁碼:17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增收節支,多種途徑創造原始財富。開源節流,點滴之間積纍豐厚利潤。
利潤是企業經營的目的之所在,成功之所依。利潤的來源不外乎開源與節流:開源即增加收入,節流即降低成本。
本書教給你101種獲得更多利潤的方法,有些已經為人所熟知,但你可能還沒有采用;有些可能讓你茅塞頓開,問自己以前怎麼沒有想到;有些可能令你隻想明天就用你的公司中去。
增加利潤很不容易,本書想讓那些中小型企業的經理們確保自己的辛勤工作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利潤。
賺錢不容易,想多賺錢就更難瞭。事實上,“利潤”齣現在“任務”之前的惟一地方是字典。本書寫給那些中小型企業的經理和業主們。是他們想確保自己的辛勤工作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利潤。
本書像導遊帶團一樣,指給你那些顯易見的提高利潤的途徑——增加和降低成本。同時本書涉及一些不很明顯的方麵,包括如何製定價格,如何管理資産,如何盡可能地從專傢那裏獲益,以及如何取得一些免費的服務和幫助。
盡管本書涉及的辦法僅是101種,但它們無疑是成百上韆種辦法的精選部分。有些是讓震驚的,有些已經為人熟知,而有些簡直就是明擺著的,你甚至會問自己為什麼以前沒想到過。但它們都值得你思索。讀過之後你應該問問自己:我們現在做什麼?如何做得更好?什麼時候開始?
再版中加入瞭很多*內容,包括8種新方法和30種全新的觀點來幫助你多多獲利。
章 增加銷售和擴大市場
招 滿足客戶的一切需求
第2招 注意力集中在現有客戶上
第3招 從介紹人那兒獲得好處
第4招 充分利用每一次機會
第5招 傭金計劃,成敗與否
第6招 齣口不是“方金油”
第7招 齣口商的訣竅
第8招 完美地運用“2比8定律”
第9招 修剪花園
0招 從雜草中揀選鮮花
1招 質量、質量、質量
2招 把投訴視為一次機遇,而非威脅
3招 廣告預算“加倍”
4招 廣告有什麼問題
5招 什麼是新聞
6招 新聞發布
7招 廣告的對象——誰會來讀
8招 成為一名作傢
9招 找一隻號,吹響它
第二章 獲得利潤的定價
第20招 價格的重要性
第21招 獲得利潤的價格
第22招 怎樣提高價格
第23招 “不能”這個詞不存在
第24招 究竟是誰的價格
第25招 摺扣——被遺忘的成本
第26招 摺扣的金色規則
第27招 策略地利用摺扣
第28招 剋服摺扣的慣性
第29招 結算中的摺扣
第三章 降低成本
第30招 首要原則
第31招 選擇産品
第32招 選擇供應商
第33招 收起你的傲慢,促成一筆交易
第34招 小字也要讀
第35招 訂購單係統
第36招 貨到即驗
第37招 驗發票
第38招 節約成本的簡易辦法
第39招 外援
第40招 買之前先試試看
第41招 付款
第42招 如果你陷入睏境……
第四章 降低稅收
第五章 運用時間
第六章 管理員工
第七章 管理你的庫存
第八章 管理你的應收賬款
第九章 商業威脅
第十章 充分利用專業性建議
第十一章 充分利用銀行
第十二章 一些免費的服務項目
結束語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確實很吸引人,那種帶著點神秘感的深色調,配上跳脫的字體,讓人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內容不一般。我一開始是衝著這個視覺效果去的,希望能看到一些不同於市麵上那些傳統商業書籍的視角。翻開內頁,排版也很舒服,閱讀起來不會有壓迫感,這對於需要消化比較“硬核”內容的讀者來說是個加分項。雖然書名聽起來有點像那種“野路子”的心法秘籍,但實際內容觸及的卻是商業邏輯中最核心的那些痛點。它沒有過多地糾纏於那些宏大的理論框架,而是更側重於在實際操作層麵,如何通過細微的觀察和調整,撬動巨大的價值杠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一些案例時,那種抽絲剝繭的分析能力,他似乎總能看到彆人忽略掉的那個“臨界點”,然後精準地給齣建議。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方式被稍微地“重塑”瞭一下,不再滿足於看到事物的錶麵,而是開始主動去探究其背後的驅動機製,這對於任何需要做決策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寶貴的訓練。
評分坦白說,一開始我對這類標題帶點“投機”意味的書籍是持保留態度的,總擔心內容空泛,辭藻華麗卻毫無乾貨。但這本書真正讓我改觀的是它對“機會成本”的定義和應用。作者沒有給齣任何保證你一定能賺大錢的承諾,而是反復強調,真正的“聰明”不在於你抓住瞭多少機會,而在於你拒絕瞭多少看似誘人實則陷阱的機會。書中很多篇幅都在探討如何科學地計算放棄的價值,以及如何設置清晰的“退齣機製”,這在強調“堅持”的文化氛圍中,顯得尤為清醒和實用。我個人認為,這種冷靜的風險評估和策略性撤退的智慧,比盲目衝鋒陷陣更有價值。它讓我開始思考,我們團隊過去的一些失敗,並非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在正確的時機,果斷地止損或轉嚮。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在戰場邊緣冷靜地告訴你,哪些旗幟是該插上去的,哪些旗幟是該燒掉的。
評分從技術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結構組織非常精妙,它不像很多商業書籍那樣堆砌概念,而是采用瞭一種螺鏇上升的結構,前麵提齣的觀點,都會在後麵通過更深層次的案例得到印證和深化。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需求側的逆嚮工程”的討論,作者非常犀利地指齣瞭當前很多産品開發中的一個常見誤區:沉迷於技術創新本身,卻忘記瞭技術是為瞭解決某一個特定的、尚未被滿足的用戶痛點。他提供瞭一套嚴謹的、可操作的流程圖,教你如何從一個模糊的市場需求齣發,反推齣最有可能帶來高額迴報的技術路徑。這套邏輯體係,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部門正在進行的一個新項目,立刻發現瞭其中一個隱藏的“價值窪地”,那個窪地正是因為我們前期過度關注瞭“能做什麼”,而沒有充分思考“用戶真正願意為什麼付費”。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是告訴你下一步該怎麼走,而是讓你學會如何自己繪製齣地圖。
評分我是在一位資深投資人那裏看到他書架上有這本書的,當時我很好奇,一個身居高位的人為什麼會推薦這樣一本看起來不太“正統”的書。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具有畫麵感,他擅長用一些看似毫不相關的日常場景,來類比復雜的商業博弈。比如,他用“餐館服務員的定價策略”來解釋“錨定效應”在B2B采購中的應用,這種跨領域的類比,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使得那些原本晦澀的經濟學概念變得鮮活起來。這本書的語言很有“味道”,不矯揉造作,直擊要害,讀起來有一種酣暢淋灕的感覺,仿佛在聽一位高明的棋手為你講解當前的棋局。它不是那種幫你解決具體問題的工具手冊,而更像是一套幫你提升“內功心法”的訓練指南,讓你在麵對任何突發狀況時,都能基於一套堅實的邏輯體係去快速做齣反應。
評分我是在一個行業交流會上偶然聽到彆人提到這本書的,當時那人隻說瞭幾句關於“非對稱性優勢”的看法,立刻引起瞭我的極大興趣。市麵上的成功學書籍大多宣揚“勤奮是萬能鑰匙”,讀起來熱血沸騰,但實操起來往往收效甚微,因為它們忽略瞭資源稟賦和市場結構差異。然而,這本書似乎完全避開瞭這種窠臼,它更像是一本教你如何“藉力打力”的武功秘籍。作者對市場中存在的那些結構性失衡現象觀察得極其入微,他不是教你如何把蛋糕做大,而是教你如何在現有蛋糕的分配規則中,為自己爭取到不成比例的份額。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信息壁壘的瓦解與重建”那一章節的論述,它揭示瞭在數字化時代,傳統的信息壟斷是如何被侵蝕,以及新進入者如何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性快速實現彎道超車。對於我這種一直在傳統行業摸爬滾打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戰略思維框架,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公司賴以生存的那些“護城河”是否已經開始銹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