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万千教育学前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心理成长丛书
定价:25.00元
作者:刘文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5019660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编写的主要思路是: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强调预防。提前预防比早期干预更为重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着眼于预防,其次也要对幼儿心理问题及时做出判断,做到早干预、早治疗。传统观念是在幼儿问题行为出现之后才进行干预,而我们认为早期预防更加重要。从生命全程观的角度来讲,早期预防可以防患于未然,使儿童在每个心理发展阶段的过渡期都能健康发展。
第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促进。不仅仅是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要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强调家长和教师从正面对幼儿进行帮助、回应和养育。这其中包括了对家长、教师等养育者心理健康的促进教育,也包括了对幼儿自身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要求。
第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系统性。首先,幼儿心理本身就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生物学、神经系统科学、物理学、遗传学、产科学、新生儿学、儿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再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父母、教师、社区资源等多方面共同的工作;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因此也是各国和各地区协同的工作。婴幼儿期是多种强大能量汇合的时期,在这个交叉点上,通过仔细研究,把生命发展进程的复杂本质进行了分类,从进化论——生物学,到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结构。在我们逐渐对生命全程有更多的理解时,会对困扰我们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从容、乐观。
目录
章 绪论
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
第二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意义
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途径
第二章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节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
第二节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第三节 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三章 幼儿教师与幼儿心理健康
节 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指导
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
第四章 幼儿游戏发展与指导
节 幼儿游戏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游戏疗法
第五章 幼儿认知能力发展与指导
节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良好认知能力的培养
第六章 幼儿情绪发展与培养
节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
第七章 幼儿良好适应能力发展与指导
节 幼儿适应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适应能力的培养
第八章 幼儿人际关系发展与指导
节 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与指导
第二节 幼儿亲子关系发展与指导
第三节 师幼互动与指导
第九章 幼儿人格发展与促进
节 幼儿气质与父母、教师的良好匹配型教育理论
第二节 幼儿自信心发展与促进
第三节 幼儿自尊心发展与促进
第四节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与促进
第五节 幼儿幽默感发展与促进
第十章 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与对策
节 应对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
第二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刘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后。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及发展心理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
文摘
序言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奥秘,让我这个新手家长受益匪浅。书中并没有直接罗列枯燥的心理学理论,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案例,将复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例如,关于孩子情绪管理的部分,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要如何控制孩子的情绪”,而是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大哭大闹,以及家长如何巧妙地引导孩子表达感受、理解他人情绪的过程,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同理心”的力量。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建立安全感”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教导,而是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日常的陪伴、回应和积极的互动,为孩子构建一个温暖而稳定的内心世界。书中提供的很多具体方法,比如“睡前故事的魔力”、“拥抱的力量”等等,都非常实用,我尝试在生活中应用后,明显感受到孩子的情绪稳定性有了提升,也更愿意与我分享他的小秘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耳边细语,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只有温暖的鼓励和实用的建议,让我感觉不那么焦虑,更能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评分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多年的教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力量。它不仅仅关注孩子的认知发展,更将重点放在了“心灵的土壤”的培育上。书中关于“如何发现和呵护孩子的闪光点”的论述,让我反思了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有时候过于强调分数和表现,而忽略了每个孩子独有的潜力和价值。作者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鼓励、肯定和提供机会,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特别是关于“同伴交往”的章节,它深入剖析了孩子在群体中的心理需求,以及如何引导他们学习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我尝试将书中提到的一些游戏和活动引入课堂,效果出奇地好,孩子们之间少了争吵,多了合作,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融洽。这本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它强调了教师在孩子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回避老师自身的压力和困惑,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教师调整心态,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触动我了,我是一名全职妈妈,平时在家带孩子,感觉有时候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我以前总觉得孩子小,懂不了什么,所以很多时候就随口说一些话,或者有时候心情不好就发脾气。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孩子的心灵这么敏感,我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对他产生影响。书中关于“正面管教”的部分,让我认识到,与其严厉地批评和惩罚,不如用引导和沟通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我尝试用更温和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多倾听他的想法,即使他犯了错误,也先理解他的感受,再一起分析原因。这个过程虽然需要耐心,但效果却是惊人的。孩子变得更愿意听我说话了,也更愿意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书中还提到了“情绪的接纳”,让我明白,孩子有情绪是很正常的,我应该做的不是压抑他的情绪,而是帮助他学会表达和管理。现在,我更能平静地面对孩子的情绪爆发,也更能看到他情绪背后的需求。
评分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为理解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提供了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它并非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基于对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洞察,将教育理念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从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到学校教育,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的部分,它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所处的外部环境,无论是家庭氛围还是学校的教育方式,都应当以积极、支持性的原则为指导。书中提出的“早期干预”和“预防性教育”的理念,也让我认识到,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并非等到问题出现才去解决,而是要从萌芽阶段就进行积极的培育。此外,书中对于“社会性发展”的论述,让我看到了儿童在与他人互动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以及如何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社会交往模式。这本书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自身的心理成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书,更是一本帮助教育者实现自我完善的指南。书中在探讨如何引导幼儿情绪发展时,并没有回避教师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境,反而提供了具体的策略来帮助教师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自我关怀”的章节,它提醒我们,只有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滋养孩子的心灵。书中提供的“压力疏导技巧”、“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之道”等建议,对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专业又不失人文关怀,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厚热情和对孩子成长的真切关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