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女人明白要趁早之和潇洒姐塑身100天
定价:58.00元
作者:王潇 绘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502207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女人明白要趁早”第三季来袭!#塑身100天#帮助你成为期待中的自己。 2.#塑身100天#活动参加者众多,并且反映强烈,很多网友热情参与,热心跟帖。 3.《女人明白要趁早之和潇洒姐塑身100天》内容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特别是将塑身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用心理疗愈性的温暖语言娓娓道来,亲民感十足。王潇老师精彩图书推荐:女人明白要趁早之米字路口问答(*振奋的早起读物 励志品牌“趁早”创始人、《时尚COSMO》主编、畅销书作者“潇洒姐”**分享)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是猛药,不是鸡汤!励志榜样王潇全新力作,献给女性的三观重塑读本!吴秀波、李东田、李艾、慕岩倾情推荐!)
内容提要
《 女人明白要趁早之和潇洒姐塑身100天》是一本为渴望重塑自己身心、从此“有型地活着”的女性量身定制的女性励志书。作者王潇试图通过“塑身100天”这个“变身游戏”来从正视/接受自己、戒掉零食、调整饮食结构、马上行动、进行力量、将塑身当成一种习惯等众多方面来展示塑身这件事儿带来的神奇变化,并希望将这种变化带来的欣喜分享给每一位渴望变身的女性,帮助她们“定制全新的自己”。
目录
前言 变身游戏
本书使用说明
身体管理坐标轴
定制全新的自己
Stage1 正视自己
Stage2 戒掉零食
Stage3 调整饮食结构
Stage4 现在,立刻,马上
Stage5 随时随地消耗热量
Stage6 光瘦不行
Stage7 拼死保持腰围
Stage8 在家就能完成
Stage9 从体系出发思考问题
Stage10 塑身是一种习惯
附录 动作大全集
后记 100天,一年,一生
致谢
作者介绍
王潇
1978年 出生于北京,天蝎座,A型血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曾在中央电视台1套直播整点新闻,后就职于美国安可顾问公司战略传播部。
2004年 以总分名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院
2006年 创业,成立Motionpost顾问公司
2007年 获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专业硕士学位
2008年 发表网络红文《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
2010年 出版《女人明白要趁早》,并一举成为年度畅销书
2012年 12月23日生下女儿问问,产后第36天启动“和潇洒姐塑身100天”,用100天恢复了产前身材
2013年 出版《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好几个月,终于下定决心把它读完。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封面上的那种自信和活力吸引了,觉得这一定是一个能给人带来力量的书。然而,读的过程却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一开始,我以为会看到很多关于饮食和运动的具体计划,就像很多塑身书那样,一页一页地列出食谱和动作。但读下去才发现,它更像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认识自己的方式。书中提到的很多道理,其实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找到影子,只是这本书把它集中在一个“塑身”的主题下,用一种更直观、更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有时候会觉得,哇,原来我之前一直忽略了这些,原来改变不一定是从外部硬性的规则开始,而是从内心的认同和接纳。但有时候又会觉得,好像讲得有些泛泛而谈,对于那些渴望 immediate 效果,想要一份“照着做就能瘦”的秘籍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有些失望。它更像是一个温柔的引导者,而不是一个严厉的教练,它让你思考,让你感受,而不是强迫你去执行。这种方式有好有坏,好处在于它能触及到更深层的问题,坏处可能就是它的“塑身”属性没有那么强,更偏向于心灵鸡汤加生活感悟。不过,当我回过头来梳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时,我发现那些看似“空泛”的道理,反而沉淀了下来,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的选择。比如,书中反复强调的“取悦自己”,我以前总觉得是自私,但读完这本书,我开始理解,只有自己充盈了,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观念的转变,虽然不是直接的“塑身”,但却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那种“活出自己”的气质给吸引住了。我一直觉得,我们很多时候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或者被社会灌输的“应该”束缚着,尤其是在身材这件事上。总觉得一定要瘦到某个标准,一定要穿上某种风格的衣服,才能被认为是“好身材”、“有魅力”。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你如何减肥的书,不如说是一本教你如何“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的书。它不告诉你具体的卡路里计算,也不给你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对身体的认知是如何被塑造的,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挣脱这些桎梏,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鼓励独立的精神,它让你明白,你的价值不应该由体重秤上的数字来定义,也不应该由别人的眼光来衡量。那种“我就是我,我很好”的自信,才是最迷人的“塑身”秘诀。当然,这本书也不是完全没有方法论,它会引导你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去发现那些让你快乐的运动,去选择那些让你感觉舒适的食物。它更像是一种“赋能”,让你拥有掌控自己身体和生活的能力。有时候,我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观念,那些因为身材焦虑而产生的自我否定,那些因为追求所谓的“完美”而牺牲的快乐。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塑身”,不是对外在的刻意雕琢,而是对内在的深刻理解和接纳。它鼓励我们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且用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态度去生活。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最持久、最动人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冲击,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塑身”的理解。我一直以为,塑身就是节食、运动、减肥,是一种非常辛苦、甚至有些痛苦的过程,目标就是达到某个理想的体重和体型。但这本书却告诉我,这远远不够,甚至可以说,这根本不是塑身的本质。它更多地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关怀”和“内在觉醒”。它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我会想要“塑身”?是为了迎合别人,还是真的为了让自己更健康、更快乐?这本书让我看到,很多时候,我们对身材的执念,其实源于我们内在的不安全感和自我价值的缺失。而真正的“塑身”,应该是从接纳自己开始,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它鼓励我们去倾听身体的声音,去感受身体的需要,而不是一味地去压抑和控制。书中有很多关于“与身体和解”的观点,这让我感到非常受启发。我过去总是把身体当作一个需要被“改造”的对象,却很少去关注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我们应该给予它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它不是一个敌人,而是一个朋友。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看待身材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不再那么纠结于体重数字,也不再因为偶尔的放纵而感到自责。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更加享受运动的过程,也更加珍惜食物带来的能量。这种心态的转变,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这才是真正的“塑身”,一种让身心都得到解放的强大力量。
评分坦白说,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一种“我来取经”的心态,期待能找到一套立竿见影的塑身秘诀。毕竟,谁不想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迷人的身段呢?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发现,这本书的“塑身”理念,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它并非提供具体的食谱和运动计划,而是更侧重于探讨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它鼓励我们从更根本的层面去理解“塑身”的意义,不再仅仅将其视为外在的改变,而是上升到了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层面。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内在力量”的强调。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改变,源于内心的觉醒和自信的建立。当我们能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当我们能够发自内心地爱护自己的身体,那些外在的改变,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这种“由内而外”的逻辑,颠覆了我过去对塑身的认知。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身材的焦虑,是不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自卑?是不是因为渴望通过改变外在来获得他人的认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提升自己的价值感上,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好看”。它提倡的是一种更加积极、更加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己的尊重。虽然书中没有给我一份具体的“塑身指南”,但它却给了我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我有勇气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意料之外的“顿悟”。我之前对“塑身”的理解,非常狭隘,基本上就是体重、体脂、肌肉线条这些物理指标。总觉得,只要在这些方面达到某个标准,我就是“塑身成功”了。然而,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温柔,但又极具力量的方式,引导我去重新审视“塑身”的真正含义。它不再局限于身体的外形,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层的心理层面。书中关于“自我接纳”和“与身体和解”的探讨,让我深受触动。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身材的不满,并非完全源于身体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否定和不自信。这本书鼓励我们去拥抱自己的身体,去倾听它的声音,去理解它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去对抗和压制。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的健康,身心的和谐统一。我喜欢书中那种不咄咄逼人,但却充满智慧的引导方式。它不是给你灌输一套僵化的理论,而是让你自己去思考,去发现。这种“被启发”的感觉,比直接被告知该怎么做,要深刻得多。虽然书中没有给我一份具体的“塑身秘籍”,但我却从中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更加积极、更加健康的生活态度。我开始明白,真正的“塑身”,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自在、更快乐。这种内心的转变,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