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譚嗣同傳
定價:26.00元
作者:梁立民
齣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6990491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重點推薦、青少年課外必讀本;
*由中華文化促進會、團中央中國青年網、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發起;
*多位高校和重點和重點中學知名教師參與編寫;
*由作傢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編;
*視角嶄新、配圖精美;
*全方位培養青少年愛國主義核心價值觀;
*以獨特視角紀錄中國近現代愛國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導當下青少年之價值取嚮;
*讀者瞭解和認識近現代愛國人士的入門之書
內容提要
譚嗣同(1865~1898) , 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省瀏陽縣
人, “戊戌六君子”之一。在國傢危難之時,他不避生死,積極
投身於改革變法之中;在變法失敗之際,他不畏死難,慷慨就
義,胸懷興國濟世之心,願為變法流血的*人。他用自己的
死閃耀瞭百日維新的光彩,點亮瞭反帝愛國的曙光。梁啓超評
價他為“晚清思想界的彗星” 。
目錄
引言/001
章 年少多磨難
晚清1865/001
賢母良訓/005
綱倫之厄/008
大漠磨礪/011
拜師“瀏陽三先生”/013
廣結義士/017
第二章 十年漫遊
奔波科舉/020
憤作《治言》/023
痛彆仲兄/028
初探西學/031
第三章 甲午之變
甲午戰爭/035
公車上書/042
結交梁啓超/047
目 錄
瀏陽賑災/051
第四章 投身新政
暫彆京都/058
苦著《仁學》/064
上海茶會/069
實業救國/075
不纏足會/079
棄官迴湘/082
湖南革新/086
壓製/094
第五章 戊戌變法/100
抱病赴京/100
輔佐新政/105
步履維艱/111
風雲突變/116
不避死難/122
慷慨就義/128
後記/133
譚嗣同年譜/136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部作品的結構安排堪稱一流。作者似乎深諳“冰山理論”的精髓,浮在水麵上的曆史事件隻是精彩故事的展現,而水麵下那些隱秘的動機、未曾言說的情感糾葛,纔是支撐起整個敘事大廈的堅實基石。章節之間的過渡銜接自然流暢,如同高明的音樂傢在演奏一首復雜的交響樂,高潮與低榖的轉換處理得絲毫不顯突兀。特彆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對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的渲染,為人物的行為提供瞭充足的注腳。你讀到的不隻是一個人的命運,而是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在社會轉型期的集體睏境與精神追求。這種宏大敘事與微觀個體命運的交織融閤,使得全書的格局一下子打開瞭,讀完後讓人感到一種精神上的飽滿和曆史的喟嘆。
評分我通常對那種過於“煽情”的曆史解讀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容易失真。然而,這本書在情感的錶達上拿捏得極為精準,沒有矯揉造作的渲染,卻自有動人心魄的力量。這種力量來源於作者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他筆下的人物,無論是贊同還是批判,都帶著一種悲劇性的宿命感。尤其是對主人公在關鍵時刻的心靈獨白和自我辯駁的呈現,細緻入微,仿佛能讓人觸摸到那個時代精英階層在麵對理想與現實落差時的那種無力和堅韌。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甚至能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的共鳴,理解那些身處變革之中的人們,其內心的煎熬與掙紮。這種處理方式,讓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傳記範疇,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麵對曆史與命運”的深刻哲學思考。
評分作為一名對那個時代背景頗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深知要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提煉齣一個完整且富有個性的形象是多麼睏難。這部傳記最讓我摺服的地方,就在於其史料的紮實與觀點的平衡。它並非隻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通過交叉印證不同的史料來源,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的曆史場景。我能感受到作者在處理那些爭議性事件時,所持有的那種近乎苛刻的客觀態度。他沒有預設立場去美化或醜化主人公,而是將所有的證據攤開,讓讀者自己去判斷、去思考。這種開放式的敘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參與感。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參與一場與曆史的對話,你既能從作者的梳理中獲得清晰的脈絡,又能保留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這種嚴謹與自由的完美結閤,是很多同類作品難以企及的高度。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一絕,色彩的運用和構圖的平衡感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又不失力量的視覺衝擊,一下子就把讀者的心緒拉到瞭那個特定的曆史洪流之中。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有一種厚重感,這對於一本曆史人物傳記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裝幀的工藝也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即使是反復翻閱,也不會輕易齣現鬆散的情況。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節奏上的把控,他沒有急於拋齣那些宏大的曆史論斷,而是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人物日常生活的點滴,讓人仿佛能透過文字的縫隙,看到那個時代鮮活的社會圖景。這種“見微知著”的手法,遠比堆砌史料來得更為動人。從開篇的幾章來看,作者顯然是做瞭極為紮實的文獻考據工作,但其敘述風格卻異常流暢自然,絕無晦澀難懂之處,這對於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它成功架起瞭一座連接學術研究與大眾閱讀之間的橋梁,讓深奧的曆史故事變得觸手可及,引人入勝。
評分我讀曆史書,最怕的就是那種乾巴巴的流水賬式的記錄,讓人昏昏欲睡。但這部作品的語言風格,卻讓人驚喜。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行文之間帶著一種古典的韻味,但又巧妙地融入瞭現代的敘事技巧,使得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張力。他擅長捕捉人物內心的微妙波動,那種麵對時代洪流時的掙紮、抉擇與最終的坦然,都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描繪一些關鍵的曆史事件時,作者並沒有采取簡單的“好人”或“壞人”的二元對立視角,而是深入挖掘瞭復雜人性的多麵性。這種剋製而有力的筆法,讓曆史人物不再是教科書上扁平的符號,而是有瞭血有肉、有理想也有局限的真實個體。每次讀到一些轉摺點,我都會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精妙的用詞和恰到好處的停頓,體會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曆史厚重感和作者的深沉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