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谭嗣同传
定价:26.00元
作者:梁立民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699049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
*多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
*由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
*视角崭新、配图精美;
*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独特视角纪录中国近现代爱国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导当下青少年之价值取向;
*读者了解和认识近现代爱国人士的入门之书
内容提要
谭嗣同(1865~1898) , 字复生,号壮飞,湖南省浏阳县
人, “戊戌六君子”之一。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不避生死,积极
投身于改革变法之中;在变法失败之际,他不畏死难,慷慨就
义,胸怀兴国济世之心,愿为变法流血的*人。他用自己的
死闪耀了百日维新的光彩,点亮了反帝爱国的曙光。梁启超评
价他为“晚清思想界的彗星” 。
目录
引言/001
章 年少多磨难
晚清1865/001
贤母良训/005
纲伦之厄/008
大漠磨砺/011
拜师“浏阳三先生”/013
广结义士/017
第二章 十年漫游
奔波科举/020
愤作《治言》/023
痛别仲兄/028
初探西学/031
第三章 甲午之变
甲午战争/035
公车上书/042
结交梁启超/047
目 录
浏阳赈灾/051
第四章 投身新政
暂别京都/058
苦著《仁学》/064
上海茶会/069
实业救国/075
不缠足会/079
弃官回湘/082
湖南革新/086
压制/094
第五章 戊戌变法/100
抱病赴京/100
辅佐新政/105
步履维艰/111
风云突变/116
不避死难/122
慷慨就义/128
后记/133
谭嗣同年谱/136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读历史书,最怕的就是那种干巴巴的流水账式的记录,让人昏昏欲睡。但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却让人惊喜。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行文之间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但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叙事技巧,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张力。他擅长捕捉人物内心的微妙波动,那种面对时代洪流时的挣扎、抉择与最终的坦然,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描绘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时,作者并没有采取简单的“好人”或“坏人”的二元对立视角,而是深入挖掘了复杂人性的多面性。这种克制而有力的笔法,让历史人物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的符号,而是有了血有肉、有理想也有局限的真实个体。每次读到一些转折点,我都会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用词和恰到好处的停顿,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感和作者的深沉思考。
评分作为一名对那个时代背景颇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深知要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提炼出一个完整且富有个性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这部传记最让我折服的地方,就在于其史料的扎实与观点的平衡。它并非只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交叉印证不同的史料来源,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历史场景。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处理那些争议性事件时,所持有的那种近乎苛刻的客观态度。他没有预设立场去美化或丑化主人公,而是将所有的证据摊开,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去思考。这种开放式的叙事,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参与感。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参与一场与历史的对话,你既能从作者的梳理中获得清晰的脉络,又能保留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这种严谨与自由的完美结合,是很多同类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
评分这部作品的结构安排堪称一流。作者似乎深谙“冰山理论”的精髓,浮在水面上的历史事件只是精彩故事的展现,而水面下那些隐秘的动机、未曾言说的情感纠葛,才是支撑起整个叙事大厦的坚实基石。章节之间的过渡衔接自然流畅,如同高明的音乐家在演奏一首复杂的交响乐,高潮与低谷的转换处理得丝毫不显突兀。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渲染,为人物的行为提供了充足的注脚。你读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命运,而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转型期的集体困境与精神追求。这种宏大叙事与微观个体命运的交织融合,使得全书的格局一下子打开了,读完后让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饱满和历史的喟叹。
评分我通常对那种过于“煽情”的历史解读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容易失真。然而,这本书在情感的表达上拿捏得极为精准,没有矫揉造作的渲染,却自有动人心魄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赞同还是批判,都带着一种悲剧性的宿命感。尤其是对主人公在关键时刻的心灵独白和自我辩驳的呈现,细致入微,仿佛能让人触摸到那个时代精英阶层在面对理想与现实落差时的那种无力和坚韧。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理解那些身处变革之中的人们,其内心的煎熬与挣扎。这种处理方式,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传记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面对历史与命运”的深刻哲学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绝,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平衡感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又不失力量的视觉冲击,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心绪拉到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洪流之中。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一种厚重感,这对于一本历史人物传记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装帧的工艺也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即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出现松散的情况。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节奏上的把控,他没有急于抛出那些宏大的历史论断,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日常生活的点滴,让人仿佛能透过文字的缝隙,看到那个时代鲜活的社会图景。这种“见微知著”的手法,远比堆砌史料来得更为动人。从开篇的几章来看,作者显然是做了极为扎实的文献考据工作,但其叙述风格却异常流畅自然,绝无晦涩难懂之处,这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它成功架起了一座连接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之间的桥梁,让深奥的历史故事变得触手可及,引人入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