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奥巴马:我的梦
定价:24.00元
作者:周光凡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539928647
字数:190000
页码:2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08年,有着非洲黑人血统的美国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像一头矫健的非洲狮子搅动着的美国的政坛。他似乎有神奇的魔力,可以一呼百应,颠倒众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上苍对这位黑白混血儿如此这般的格外垂青呢?本书将向你介绍美国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的传奇人生。
有人说他是新时代的肯尼迪,有人说他是新时代美国梦的代言人;有人折服于他的演讲魅力,将他与林肯和马丁·路德·金相提并论;有人化用美国国歌的话,认为奥巴马是个受到“上帝垂青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上苍对这位黑白混血儿如此这般的格外垂青呢?本书将向你介绍美国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的传奇人生。
目录
序言 “祖先们正在星空骄傲地俯瞰着我”
章 美国梦代言人
节 “父亲像沥青一样黑,母亲像牛奶一样白”
第二节 “从街头混混到美国总统”
第三节 “愿你的这盏灯永远为我长明”
第四节 “我是同胞弟兄的守护人”
第二章 大无畏的希望
节 “美国的危机”
第二节 “重申美国梦”
第三节 “为布什王朝和克林顿王朝送终”
第四节 “谁赢了电视,谁就赢了大选”
第三章 肯尼迪式魅力
节 “我嗅到了空气中的改变”
第二节 “奥巴马真帅”
第三节 “政客们梦寐以求的嗓音”
第四节 “淡化肤色是个高招”
第四章 有人想他
节 “种族歧视这个绝症是不可能治愈的”
第二节 “奥巴马的问题在于他的‘绿颜色’”
第三节 “抹黑术”
第四节 “他说得越漂亮,我越害十白”
第五章 奥巴马的新政
节 “不能把美国王人的饭碗给砸了”
第二节 “要借助道德解决中东问题”
第三节 “民主制度应以社区民主为基础”
第四节 “前辈移民没有谁有合法的手续”
第六章 奥巴马与中国
节 “中美关系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二节 “阻止美国企业将工厂迁往中国”
第三节 “美国孩子面临北京上海的竞争”
第四节 “美军应学阿拉伯语、汉语和韩语”
第七章 奥巴马的幽默
节 戏谑希拉里
第二节 反讽克林顿
第三节 隐嘲小布什
第四节 戏拟奥巴马
附录
文字部分:
1.奥巴马的简历
2.奥巴马的演说
(1)《大无畏的希望》(奥巴马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基调演讲”)
(2)《艾奥瓦党团会议选举获胜之夜》(奥巴马在艾奥瓦党团会议选举获胜之夜的演讲)
3.奥巴马的年谱
4.本书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周光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居上海,任教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著有《传统与现代化的戏剧性冲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的媒体驾驭能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译有《团队合作》(英国Alison Hardingham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洞察人性的教科书,作者对复杂局势的剖析入木三分,那种冷静、理性的叙事风格,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它不是那种煽情或者一味歌颂的作品,而是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背后的逻辑。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灰色地带时的那种游刃有余,他没有简单地给出“好”与“坏”的标签,而是将历史的洪流和个体的挣扎并置在一起,让人不得不去深思,在特定的环境下,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文字的密度非常高,每一个段落都值得反复咀嚼,初读时可能会觉得有些沉重,但坚持读下去,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向上的力量,那是一种建立在深刻理解之上的希望,而非盲目的乐观主义。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节点的描述,特别是对决策层心理活动的细腻描摹,构建了一个极其真实可信的场景,仿佛读者本人也身处其中,共同承受着那种巨大的时代压力。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整本书的质感非常厚重,绝对不是那种快消式的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论证逻辑严密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它不像是在讲述故事,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宏大而精密的哲学辩论。作者似乎对每一个论点都进行了多维度的交叉验证,引用的材料之广博,知识体系之庞大,让人叹为观止。我发现自己不得不频繁地查阅背景资料,才能完全跟上作者的思维节奏,但这绝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探索的乐趣。他擅长将宏大的政治哲学概念,用最朴素、最日常的例子来解释,使得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回答了“发生了什么”,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为什么是这样”以及“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切”。这种对思辨深度的不懈追求,让这本书成为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思想结晶,它不提供廉价的答案,而是提供了更强大的提问框架,对任何有志于理解当代世界复杂性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鬼斧神工,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传记或回忆录的刻板印象。作者似乎故意打乱了时间线,通过碎片化的叙事和多角度的交叉对比,构建了一个立体的、不断自我修正的认知图谱。一开始阅读时,我甚至有些迷失方向,感觉信息量过载,需要经常回头查找前文的线索。但正是这种看似混乱的布局,最终拼凑出了一个远比线性叙事更为复杂和真实的图景,揭示了记忆本身的不可靠性以及真相的层层叠叠。这种叙事上的实验性,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挑战和乐趣。特别是作者在处理关键转折点时,那种突然的视角转换,让人措手不及,却又恍然大悟,仿佛作者在引导我们进行一次认知上的“跳跃”。它迫使读者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参与到意义的构建之中,这种互动性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其惊人的坦诚度,它没有回避任何尖锐的问题,反而直面那些可能引起争议甚至自身尴尬的时刻。作者在描述自身心路历程时,展现出一种近乎残酷的自我审视,没有任何粉饰太平的意图。这种毫不设防的姿态,极大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觉仿佛是在与一位非常睿智、非常诚实的长者进行一次深夜的长谈。我尤其欣赏他对失败和挫折的描述,那不是事后的总结,而是身处其中的挣扎和痛苦的真实记录。这种对人性弱点的接纳,反而赋予了整本书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它不是在讲述一个“完美英雄”的故事,而是在描绘一个在巨大历史舞台上努力前行的、有血有肉的个体,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犹豫都被细致入微地捕捉下来。这种深度的人性挖掘,让这本书具备了跨越地域和时代的普遍共鸣力。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文笔简直是文学界的奇迹,那种如诗如画却又无比坚实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不得不停下来,默默地欣赏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的。它读起来不像是一本严肃的非虚构作品,更像是一部结构精巧、充满隐喻的史诗。作者对意象的运用炉火纯青,例如他描述某段艰难时期的场景时,那种光影的对比、声音的寂静,都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感官。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时间”这一维度的处理,过去、现在、未来似乎在书中交织缠绕,历史的幽灵无处不在,却又被一种现代的、紧迫的叙事节奏所驱动。读完合上书本,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一些强烈的画面感,那是一种混合了古典悲剧美学和现代主义叙事手法的独特体验。这本书的阅读门槛可能稍微高一些,它需要读者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去捕捉那些隐藏在华美辞藻之下的深层含义,但一旦被它吸引进去,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是无与伦比的,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由作者构建的精神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