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苗集(三)
定价:13.00元
作者:邹时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0402469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18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次选入《新苗集》(三)的文稿中,一部分是由原始记录经过加工而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一部分虽已初步成型,但不加整理,只是一堆散装的资料,付印了,则变为作者自认为尚有些用处的一本图书。就这样,从原始记录转化为文章,再经加工,后以《新苗集》 (三)的形式出版,成为以学校体育为核心系列丛书的一部分。文章凝聚着众多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也包含着对一线同仁们敬业精神的赞扬,同时也是作者和同志们热爱教育事业,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的情感抒发。就个人而言,“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蕴藏其中。特别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件中华民族的盛事,也催生了这本小册子,使《新苗集》(三)顺利与读者见面。
本书是关于体育卫生和健康教育的文集,内容涉及对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的回顾与思考,对高校体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探讨,对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的思考等内容。
目录
部分 文稿 讲话
阳光正当时(2008年2月28日)
素质教育从小学阶段认真抓起(2007年4月15日)
这样的培训班要坚持办好(2003年12月1日)
我的意见(2003年5月8日)
关于加强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的思考(2002年7月25日)
对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几点认识(1981年3月30日)
学生体育之我见(2004年7月11日)
一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2002年8月6日)
二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2006年8月4日)
三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2007年2月3日)
在《国防教育史》送审稿研讨会议上的发言(2003年1月17日)
在全国省、市学生营养促进会秘书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03年11月20日)
为学生们的健康服好务(2003年12月26日)
齐心协力把“十五”体育科研课题做大做强(2002年12月12日)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九五”学校体育卫生科学研究成果集锦》序言(2003年8月6日)
《学校体育卫生科学研究——“十五”学校体育卫生科学研究成果集锦》序言(2005年11月25日)
在细心探求中编出精品体育教材(2005年3月24日)
大学体育教材建设的新成果(2004年7月16日)
说说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教材建设(2003年3月30日)
在亚洲中学生体育联合会代表大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1992年8月4日)
在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成立典礼上的讲话(2003年11月28日)
在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成立会上的发言(2003年12月6日)
看望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秘书处的老师与人员(2003年1月8日)
好主意抓落实(2003年5月24日)
……
第二部分 感言 札记
第三部分 信函 题词
第四部分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风语者》真是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仿佛能把我带入那个充满神秘与冒险的世界。故事的主角,一个名叫艾莉娅的年轻女子,她的命运与古老的预言紧密相连,每一次抉择都牵动着整个部落的安危。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环境的细致描绘,那些高耸入云的冰川,那些低吟的峡谷,都仿佛有了生命,与角色们的内心活动交织在一起。书中关于“风语”的设定非常巧妙,它不仅仅是一种超自然的能力,更是一种哲学思考,关于倾听、关于理解、关于人与自然界微妙的平衡。读到后半段,艾莉娅必须在亲情与责任之间做出艰难取舍时,我的心都揪紧了,那种内心的挣扎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感同身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奇幻故事,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面对重大抉择时的迷茫与勇气。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下一部会如何发展她与“低语者”之间的冲突了。
评分最近读完的《暮光迷城》,给我的感觉是,作者简直是个语言魔术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华丽,充满了巴洛克式的繁复和浪漫,但又意外地不让人觉得拖沓,反而像是在欣赏一幅用金线和宝石镶嵌而成的巨幅油画。故事本身设定在一个架空的、终年被雾气笼罩的工业城市,维多利亚时代的蒸汽朋克美学与哥特式的阴郁完美融合。主角的心理描写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深度,他是一个患有严重“身份分裂”的侦探,每当他试图解开城市谜团时,他的另一个“人格”就会出来干扰,导致叙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张力。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光影的处理,雾气、煤气灯、昏黄的窗户,这些元素被运用得炉火纯青,营造出一种永恒的、令人不安的氛围。虽然结局的处理略显晦涩,留下了许多开放性的解读空间,但这反而成了本书的魅力所在,让人愿意反复回味其中的每一个隐喻和符号,简直是细节控的福音。
评分《浮光掠影:一个古董修复师的自白》这本书绝对是近两年我读过的最治愈、最用心的非虚构作品。作者的文字带着一种时间沉淀后的温润感,读起来极其舒服,就像抚摸着一件经过精心打磨的老玉器。她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聚焦于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物件——一只褪色的珐琅鼻烟壶、一个裂了纹的宋代瓷瓶、一架停止走动的黄铜座钟。通过修复这些物品的过程,她细致地剖析了每一件器物背后的历史、工匠的技艺,以及它们曾经的主人的命运。我特别佩服作者那种近乎宗教般的耐心和对细节的偏执,她会花费大量篇幅描述如何用最古老的方法去调配颜料,如何轻柔地处理千年积累的污垢。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也学会了慢下来,去欣赏那些被现代社会高速运转所忽略的美好和沉静的力量。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件老物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而修复师的工作,就是给予这些“沉默者”第二次发声的机会。
评分坦白说,最近读到的几本小说都显得有些平庸,直到我翻开了这本《星轨之外的低语》。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大胆,它采用了非线性的时间跳跃,但作者处理得极其流畅,每一次场景的切换都带着一种宿命般的必然感。它探讨的主题是宏大且深刻的——文明的兴衰、个体在宇宙尺度下的渺小与执着。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科学概念的运用,那些复杂的物理理论被巧妙地融入情节,非但没有让阅读体验变得晦涩,反而增添了一种冰冷的、令人敬畏的美感。其中有一章描述了主角乘坐一艘接近光速的飞船,经历漫长岁月后回到故土,发现一切都已面目全非的场景,那种时间错位带来的巨大孤独感,简直让人不寒而栗。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冷静而精准,像手术刀一样剖开人类情感最隐秘的部分,读完后,我需要花好几天时间才能从那种深邃的沉思中抽离出来,非常值得推荐给喜欢硬科幻和哲学思辨的读者。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本名为《墨染江湖录》的武侠小说,说实话,我对武侠的期待值本来不高,总觉得无非是些打打杀杀、恩怨情仇的老套路,但这本却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对“侠”的理解非常独特,他笔下的主角,沈孤鸿,不是一个快意恩仇的豪侠,而更像一个被命运推着走的“江湖记录者”。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对江湖中各个门派和隐世高人的刻画,每一个配角都有自己完整而自洽的生存逻辑和武学理念,绝非脸谱化的工具人。比如那个隐藏在市井之中,以酿酒为掩护的“醉仙翁”,他看似疯癫,实则对天地运行的理解比任何正统武学大师都要精深。战斗场面的描写更是细腻到了极致,不是单纯的力量比拼,而是融入了环境、心境和哲学的“意境之战”,让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剑气划破的凛冽之声。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也仿佛洗净了铅华,对“道”与“术”的关系有了全新的体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