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岁决定孩子的一2生——蒙台梭利早期教育实战训练
定价:28.00元
作者:张兵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5054189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风靡世界的经典幼儿教育方案,*、*的儿童早期发展指南。
英国发表教育白皮书指出:从4-5岁才开始的儿童教育已经太迟了,假如不加强3岁前的教育,就无法保证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
内容提要
科学研究显示,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基本不变;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完成60%,3岁之后大脑基本停止发育;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形成中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后的学习活动将事倍功半;身高:3岁之前就是孩子身高发展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目录
引言 为什么“3岁决定孩子一生”
3岁看老的科学依据
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
3岁是学习的关键期
3岁存在语言爆发现象
身高增长取决于3岁
章 童年的秘密:让孩子回归自然
孩子成长中的自然法则
看不见的“禁令”
令成人无法理解的惊讶举动
眼泪背后的秘密
第二章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的教学方法
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
教育的正确方法——废墟上的奇迹
重复练习——激发孩子的生命潜能
教学材料使用的等级和训练的顺序
第三章 运动能力训练:肌肉、体操练习
抬头——锻炼颈部和背部的肌肉
踩线——增强动作协调和平衡能力
踢腿——锻炼孩子的行走能力
爬梯子——提高自我平衡的协调能力
走轮胎——训练孩子越过障碍物
齐步走——训练上体正直能力
踩影子——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荡秋千——锻炼孩子的四肢和膝关节
拧瓶盖——提高手指和手腕的转动能力
抓握、捡拾物品——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倒水——训练动作准确度
“抛冬瓜”——增强手腕和手指的力量
体操练习:自由体操、呼吸体操、教育体操
第四章 感觉训练1:视觉、听觉、触觉、重量感觉
·视觉训练
找光——视觉敏锐性训练
向目标投掷——视觉精密度训练
找不足——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找不同点——增强孩子的视觉辨别力
不同维度的视觉练习:厚度、长度、大小
把木块放进正确的洞孔——对形状的视觉感知练习
三套卡片的不同练习
视觉练习与物体纬度的结合
视觉练习与物体形状的结合
·听觉能力训练
听觉灵敏度测试
声音辨别力的训练
由声音猜动作
辨别声音的快慢和高低
听音找物游戏
玩动物聚会的游戏
猜猜我是谁——判断不同人的声音
·触觉能力训练
触觉训练的准备和方法
摸瞎游戏——增强感觉灵敏度
袋中摸物配对游戏——煅炼感知力、识别能力
摸水果——辨别不同种类的水果
触摸板——感知粗糙和光滑
玩水游戏——感受水的特性
·重量感觉训练
训练的准备和具体方法
第五章 感觉训练2:热觉、味觉、嗅觉、色彩感觉
·热觉能力训练
感知水的温度
·味觉能力训练
尝味游戏
辨别盐水和糖水
品尝不同味道的糖果
·嗅觉能力训练
辨别不同味道的花香
闻水果的游戏
学会辨别香皂和肥皂
嗅觉游戏
·色彩感觉训练
彩水配对游戏
认识色彩的变化
第六章 语言能力训练:口语、字词句
·口语
和新生儿对话
清楚且准确的语音训练
锻炼孩子的聊天能力
让孩子发出和你一样的声音
门、床、椅子等家庭用品的发音练习
·字词句
为孩子准备词汇
组词练习
字母宝宝找妈妈
反义词游戏——增长词汇量、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问答游戏——训练词汇记忆力、反应速度
第七章 阅读和书写能力训练
·阅读
阅读句子游戏
“闪电式”读字卡游戏练习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书写
书写字母的练习1——触摸砂纸字母卡片
书写字母的练习2——活动字母的组合训练
把虚线连成实线——锻炼孩子的握笔能力
在图形练习中学会书写
在沙盘中练习写字
第八章 算术入门:数学潜能开发
教孩子数数——数硬币、给每根木棒命名
将数字与数量联系起来
数字记忆练习
大小套碗游戏——培养数学比较能力
和孩子玩买油的游戏——守恒练习
1~20的加减乘除法
十进制课程:大于10的算术运算
立体几何模型的训练
用木棒拼制不同的图形
餐桌上的游戏
观察形状不同的扇子
第九章 自然科学:动植物培育、科学创造
栽培植物——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耐心
养育小动物——开阔眼界、培养爱心
观察季节变化——体验大自然的情感
磁铁玩具——观察、探索、培养好奇心
第十章 独立生活能力训练
让孩子学习使用漂亮而易碎的玻璃花瓶和餐具
带孩子去买牛奶一一让孩子学会社会运作
日常家务劳动训练
学穿衣服和脱衣服
刷牙、洗手、洗脸训练
让孩子练习擦桌子和凳子
扫地、拖地练习
锻炼孩子洗衣物的能力
打鸡蛋——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第十一章 社会交往能力训练
让大孩子做小孩子的老师
让孩子学会有礼貌地开门、关门
递交物品的礼节
握手、挥手、拱手的练习
为客人泡茶——培养礼节、专注力和秩序感
第十二章 认知能力训练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让孩子照镜子——认知自我能力训练
盖盖子——认知事物规律,开发思维潜能
鞋子游戏——辨别和思维能力训练
我从哪里来——3~6岁孩子的性教育
小小“观察家”——培养孩子的模仿力
树干是红色的——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捉迷藏游戏——认识自我能力训练
第十三章 音乐潜能开发
识谱入门训练1——五线谱练习
识谱入门训练2——微缩钢琴练习
听音乐做动作——分辨音符的高低
什么乐器在响——让孩子练习辨别不同乐器
音乐教育1——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
音乐教育2——唤醒孩子内在的节奏感
敲打音阶瓶——辨别音调的高低
第十四章 绘画及手工制作
自由绘画和填充绘画
在填色卡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用泥巴捏造各种各样的小东西
剪纸艺术——培养孩子的艺术欣赏能力
用陶砖盖房子——孩子艺术创造潜能的开发
宝宝画册——激发孩子绘画潜能
第十五章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纪律、意志力
令人惊奇的纪律性
真正的纪律来自工作
木头人游戏——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静默游戏——锻炼孩子克制自己的能力
为孩子松绑——通过自由获得纪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抓人眼球,那种柔和的色调和简洁的排版,一下子就让人感觉这是一本能带来宁静和智慧的书籍。我是在书店偶然翻到的,光是目录就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实例,让人觉得“原来育儿可以这么简单而又充满乐趣”。特别是关于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自由探索的那几个章节,简直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一直苦恼于如何平衡“规则”与“自由”,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框架。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仿佛能感受到她当年在实践中遇到的每一个小小的挫折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喜悦。读完前几章,我立刻开始尝试书里提到的几个小活动,虽然只是微小的改变,但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了,这让我对后续的内容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它不是一本教你成为完美父母的“圣经”,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伙伴,在你迷茫时递上一盏温暖的灯。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行文流畅自然,阅读起来毫不费力,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快感。它不像那些学术性的育儿书籍,充斥着生僻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口语化、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把一些核心的教育理念阐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孩子心智发展阶段时的那种洞察力,很多时候,我读到某个段落,会猛地拍一下大腿,感叹“原来我家孩子前段时间表现出的那种奇怪行为,背后逻辑是这样的!”这种“豁然开朗”的体验贯穿了整本书。其中关于“预备好的环境”的构建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次精心的家居改造计划,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调整,更是心灵空间的重塑。我甚至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建议,重新审视了我家客厅的布局,尝试着减少视觉上的干扰,增加可以被孩子自主操作的材料。这种将理论迅速转化为行动的有效性,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非常注重“观察”的力量。它反复强调,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一个安静的观察者,而不是一个急躁的干预者。我过去常常犯的错误就是,孩子一遇到困难就立刻伸手帮忙,生怕他们“学不会”或者“弄坏了”。这本书通过几个生动的案例,让我深刻理解了“等待的艺术”有多么重要。那个关于孩子反复尝试系鞋带的段落,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那种反复的失败和最终成功的喜悦,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替代的教学过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层次感,从宏观的理念过渡到具体的操作指南,最后落脚于父母自身的成长与反思。它迫使我跳出“我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预设,转而思考“我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种视角的转换,真的非常深刻,让我对亲子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
评分坦白说,我带着一点点怀疑的态度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毕竟市面上关于“早期教育”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显得夸大其词。然而,这本书的真诚度非常高,它没有过度美化“蒙台梭利教育”的理想状态,而是坦诚地指出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如何处理孩子对固定材料的“痴迷”或者如何与祖辈沟通这些新理念。这种现实主义的笔触,反而让这本书的可信度大大增加。我尤其喜欢它对“工作”这个词的重新定义,不再是枯燥的学习任务,而是孩子主动投入、自我完善的过程。这种观念的植入,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对“玩耍”和“学习”边界的看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育儿技巧,更是在进行一场自我教育的旅程,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成年人在生活中的专注度和目的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触感也让人心情愉悦,这种细节上的用心,也侧面反映了作者对于“环境重要性”的理解。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它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娓娓道来,分享她的心路历程。书中对“纠正错误”的处理方式让我耳目一新,不再是“你做错了”,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这种去评判化的沟通方式,极大地改善了我们家里的亲子互动氛围。我发现,当我学会了耐心倾听和给予空间后,孩子表现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超出了我此前的预期。这本书提供的工具箱是实用的,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心法”,一种尊重生命本能、相信孩子内在力量的教育哲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掌控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