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不教孩子只讲故事--让成长成为快乐的旅程 |
作者 | 饶雪莉 |
定价 | 29.80元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ISBN | 9787544737692 |
出版日期 | 2013-05-01 |
字数 | |
页码 | 248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20开 |
商品重量 | 0.359Kg |
内容简介 | |
听故事长大的孩子受教!你想对孩子说的,其实都在故事里!当孩子没有耐心的时候,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别着急,更不要批评孩子,讲个故事给他听! 《不教孩子只讲故事》用故事引导孩子在生活习惯、心态、品德、社交、性格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宝贝计划、讲故事前的准备、讲故事的环境、情景再现、经典故事、父母小贴士,五步实现快乐育子的过程,同时增强亲子阅读的乐趣。 |
作者简介 | |
饶雪莉,教育学者,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曾是小学教师,四川省少先队辅导员。现专注于家庭教育研究和儿童阅读推广,被媒体誉为“家长知己”。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成长不烦恼》及天津卫视《幸福来敲门》等节目的专家嘉宾。已出版教育著作与儿童小说四十余部,部分作品在港台出版。个人代表作《别让孩子伤在小学》系列及《甜蜜园小学》系列。策划《亲亲孩子谈谈性》《这样管孩子就对了》《心理专家的教子秘诀》等多部畅销书。 |
目录 | |
懒惰的狐狸和勤劳的熊 宝贝计划1:让孩子懂得勤劳是一种美德 小田鼠的烦恼事 宝贝计划2: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和计划性 鹿王成长记 宝贝计划3:让孩子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小豆做保姆 宝贝计划4:引导孩子摆脱依赖心理,学会自立 马虎图的故事 宝贝计划5:孩子不再是个小马虎 阿基米德和浮力的故事 宝贝计划6:培养孩子的洞察力 鲁班造锯 宝贝计划7: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魔法学校里的花仙子 宝贝计划8:培养孩子合理地利用时间 毛笔和墨水壶 宝贝计划9:让孩子学会变身的哈利 宝贝计划10: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莫里斯太太家的怪物 宝贝计划11:引导孩子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没有耳朵的国王 宝贝计划12:让孩子有一对能倾听的耳朵小个子也不错 宝贝计划13: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楠楠有个打字机 宝贝计划14: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山谷里的回音 宝贝计划15: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宝贝计划16:孩子不再盲目攀比 幸福的玫瑰花 宝贝计划17:平复孩子的嫉妒心理,引导孩子学会肯定别人并正确认识自己 会赞美的公主 宝贝计划18:让孩子做个礼貌小达人 辛巴达航海记 宝贝计划19:让孩子学会担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鳄鱼看牙医 宝贝计划20:告诉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一件珍贵的衬衫 宝贝计划21:培养孩子损坏东西要赔偿的意识 灰姑娘的水晶鞋 宝贝计划22: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坚强的阳光小战士 一块钱的妙用 宝贝计划23: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豆荚里的五粒豆 宝贝计划24: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心态 不怕困难的诺贝尔 宝贝计划25:帮助孩子勇于面对挫折 小猫钓鱼 宝贝计划26: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我们一起回家 宝贝计划27:消除孩子对父母抵触的情绪 孔雀的漂亮尾巴 宝贝计划28:培养孩子谦逊的品质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宝贝计划29:培养孩子的爱心 狼来了 宝贝计划30:培养孩子诚实的好品质 寒号鸟搭窝 宝贝计划31:引导孩子不怠慢,不松懈 守信用的艾丽莎 宝贝计划32:鼓励孩子成为守时守信的好宝宝 不听话的红舞鞋 宝贝计划33:引导孩子尊重长辈,孝敬家人 想当公主的蒙娜 宝贝计划34:让孩子懂得感恩 春天是大家的 宝贝计划35:改变孩子的自私,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 小鸟和它的树朋友 宝贝计划36: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神笔马良的故事 宝贝计划37: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正义观 四个好朋友 宝贝计划38:引导孩子与人良好沟通,逐渐建立友谊 温柔友好的薇薇 宝贝计划39:消除孩子的暴力倾向,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茶壶公主捉迷藏 宝贝计划40: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龟兔赛跑 宝贝计划41:培养孩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品性 夸海口的小裁缝 宝贝计划42:改掉孩子爱吹牛皮的坏习惯12 小马过河 宝贝计划43:让孩子有主见性,敢于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 两只山羊过桥 宝贝计划44:引导孩子懂得谦让、不自私 三只小猪造房子 宝贝计划45:培养孩子的耐性,让孩子懂得善始善终 玩具总动员 宝贝计划46:让孩子懂得珍惜,不随意搞破坏 “智多星”小玛莎 宝贝计划47:引导孩子遇事要沉着冷静 蝴蝶先生找朋友 宝贝计划48:让孩子讲文明,懂礼貌 古里古怪的糖果屋 宝贝计划49:增强孩子抵御诱惑的能力 拇指姑娘的心愿 宝贝计划50:让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
编辑推荐 | |
1. 教师饶雪莉继《别让孩子伤在小学》之后,发起学前(3—6岁)教育新主张——不教孩子,只讲故事,用故事陪伴孩子的成长。启迪孩子从故事里汲取健康成长的新鲜养料。 2. 听故事长大的孩子受教!你想对孩子说的,其实都在故事里! 当孩子没有耐心的时候,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孩子做事马虎的时候……别着急,更不要批评孩子,讲个故事给他听! 3. 给孩子讲故事是父母对孩子未来值得的投资 新颖有趣的体例 宝贝计划 :达成孩子快乐成长的50个小目标; 讲故事前的准备:小道具变成养育孩子的欢乐纽带; 讲故事的环境: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给孩子讲故事; 情景再现:见识每一个机灵鬼的小把戏; 经典故事:短小精悍,丰富有趣,寓教于乐; 父母小贴士:付出爱心、耐心与实践。 |
文摘 | |
懒惰的狐狸和勤劳的熊 宝贝计划1: 让孩子懂得勤劳是一种美德 讲故事前的准备:一个小盆栽 讲故事的环境:天气晴朗的假日,父母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大扫除 芳芳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从小她就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芳芳认为大人们为她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于是,每天都能听到芳芳吆喝爷爷奶奶的声音,“奶奶,给我换把勺子来!”“糖都黏在手上了,你们怎么还不给我拿水洗手呀!” 妈妈决定要用狐狸和熊的故事让芳芳从小懒虫变成勤快的好孩子。 森林里住着一只狐狸和一只熊,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狐狸特别聪明,但是他把聪明都用在如何偷懒上了。 有一年春天,狐狸得到了一些玉米种子,他开心地对熊说:“熊大哥,咱们在地里种上玉米吧!”熊听了也非常高兴,于是,他们带着种子来到地里。阳光太强了,狐狸眯着眼想:播种那么辛苦,我还是找个地方睡觉去吧。 熊拿着铁锨翻地,他看见狐狸站在那里不动,就催促着说:“狐狸兄弟,我们抓紧时间吧,不然,太阳要落山了。” “熊大哥,我得看着鸟,不然它会吃了我们的种子。”狐狸边走边说,“我去树那边把小鸟赶走,你先干吧,赶跑了它们我就回来。” 狐狸找了棵大树,躲在阴凉处睡觉去了。等狐狸睡醒了,玉米已经播种好了。 狐狸回到地里对熊说:“哎呀,那边好多鸟都想飞过来吃咱们的种子呢!还好,我赶跑了它们。”老实巴交的熊相信了狐狸的话。 浇水、施肥、除草……熊在玉米地里忙碌的时候,狐狸总是在一旁追着蝴蝶玩耍。 转眼,秋天到了。地里的玉米金灿灿的,让人看着都直流口水。于是,熊和狐狸背着竹筐去收玉米。 可是,狐狸又对熊说:“熊大哥,我去山上打只野兔炖玉米吃,你抓紧时间收玉米吧!”熊觉得狐狸的想法非常棒,就同意了。狐狸放下竹筐就上山了,他在山上找了棵大树,又躲在阴凉处睡觉去了。 等狐狸揉着眼睛回到玉米地时,熊刚好收完了玉米。他对熊说:“熊大哥,我今天倒霉透了,一只兔子也没碰到。”熊擦了擦汗水,说∶“没关系的。” 收完了玉米,他们又该到山上柴准备冬天的柴火了。熊叫狐狸一起去,狐狸却说:“熊大哥,我在家看着玉米吧!要不然小偷会把我们的玉米偷走的。”熊看着金灿灿的玉米,同意了。等熊一走,狐狸就在家啃玉米,睡大觉。 懒惰的狐狸刚睡醒,熊就扛着一捆木柴回家了。“刚才有小偷来咱们家里偷玉米,还好我把他赶跑了。”狐狸对熊说。熊十分信任地点了点头说:“狐狸老弟,你干得真棒!” 冬天到了,狐狸和熊看着满屋子的玉米,高兴极了! “熊大哥,我们把这些粮食分了吧!”狐狸对熊说。 “好呀!你说怎么分?”熊一贯都听狐狸的话。 狐狸对熊说:“种子是我弄回来的,如果不是我赶走那些小鸟,打跑了小偷,我们哪来的这些玉米呢?所以,我要九筐,剩下的这一筐是你的。”勤劳的熊同意了,狐狸偷偷地笑了起来。狐狸带着自己分到的玉米离开了,还美滋滋地想:这么多玉米够我吃好几年的了。 第二年春天,勤劳的熊又到地里播种,施肥。狐狸却每天守着那堆玉米大吃大喝。一场大雨过后,他也懒得晾晒玉米,结果,玉米都发霉坏掉了。懒惰的狐狸只有饿肚子了…… 父母 小贴士 引导孩子独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无论在家里或是学校,孩子都会有感兴趣的事情,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亲身实践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给花草松土,用图片或相片装饰房间,吃饭前分碗筷等。 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家长和老师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体验劳动,帮助孩子明确做事情的要求,并使他们主动参与完成任务。例如,“小鱼饿了,你去给它们喂些食物吧!”“故事书迷路了,你能把它放回原来的位置吗?”还可以和孩子比赛做一些事情,如看谁叠的衣服整齐等等。 给孩子自主劳动的机会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空间,比如,给孩子独立的柜子或抽屉,用来放置他们的衣物、玩具等,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 |
序言 |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