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學傢眼中的焦慮
弗洛伊德:不斷演進的焦慮理論 // 002
葉剋斯-道森定律:過度焦慮會阻礙能力的發揮 // 006
剋爾愷郭爾:存在就會有焦慮 // 010
羅洛·梅:焦慮是非特定的 // 014
奧托·蘭剋:個體化是産生焦慮的源頭 // 018
阿德勒:焦慮源於自卑 // 021
霍爾奈:焦慮與敵意存在一定的關係 // 024
第二章 被忽視的兒童焦慮心理
探尋引發兒童焦慮的真相 // 028
焦慮兒童的思維方式 // 032
兒童焦慮癥的常見類型 // 035
焦慮兒童的行為特點 // 038
警惕焦慮的遺傳性 // 041
第三章 特殊恐懼癥:對特定對象的恐懼
什麼是特殊恐懼癥 // 046
特殊恐懼的形成機製 // 049
教孩子給特殊恐懼分級 // 052
如何幫孩子戰勝特殊恐懼 // 055
改變之旅:怕狗的磊磊 // 058
第四章 社交恐懼癥:兒童對社交充滿焦慮
社交恐懼癥是怎麼迴事 // 062
什麼是社交恐懼思維 // 065
邁齣社交的第一步 // 068
改變之旅:不喜歡說話的琳琳 // 072
第五章 強迫癥:完美主義孩子的焦慮之旅
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 // 076
儀式感的強大吸引力 // 079
強迫癥有多可怕 // 082
戰勝強迫癥,幫孩子找迴真實的自己 // 086
改變之旅:容不得一絲淩亂的樂樂 // 090
第六章 分離性焦慮癥:兒童黏著傢長的根源所在
走近分離性焦慮癥 // 094
建立自信,就能擺脫焦慮的睏擾 // 097
幫孩子樹立獨立自主的觀念 // 100
改變之旅:不願上幼兒園的依依 // 104
第七章 廣泛性焦慮癥:莫名其妙地為所有的事情擔心
什麼是廣泛性焦慮癥 // 108
廣泛性焦慮是如何形成的 // 112
剋服廣泛性焦慮癥的方法 // 116
改變之旅:杞人憂天的鼕鼕 // 120
第八章 創傷後應激障礙:憂心壞事再次降臨
創傷帶來瞭應激障礙 // 124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典型錶現 // 128
創傷後應激障礙産生的影響 // 133
尋求專業幫助,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 // 136
改變之旅:撫平傷痕的軍軍 // 140
第九章 恐慌癥:突然襲來的焦慮
恐慌發作時的感受 // 144
初次驚恐發作 // 147
剋服恐慌的有效手段 // 151
改變之旅:走齣傢門的洛洛 // 154
第十章 失眠:兒童也有睡眠焦慮
睡眠與焦慮之間的關係 // 158
兒童睡眠焦慮的錶現 // 161004
培養良好的睡眠方式 // 164
講故事有助於兒童入睡 // 168
改變之旅:被失眠睏擾的丁丁 // 172
第十一章 擺脫焦慮,有法可循
讓孩子學會接受,踢開焦慮這塊絆腳石 // 176
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不給焦慮生存的空間 // 179
教孩子學會做最壞的打算 // 182
讓孩子做憤怒的主人,而非奴隸 // 186
讓孩子采取正確的交往方式 // 189
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換種思維看焦慮 // 192
讓孩子學會和自己談一談 // 196
直麵恐懼,做勇敢的自己 // 200
附錄一
心理測評:你有考試焦慮癥嗎 // 204
附錄二
心理測評:兒童恐懼情緒測試 // 207
後記
我是一位比較注重實用工具的讀者,對那些華而不實的理論介紹不感興趣。《正版現貨】解密兒童心理係列 兒童焦慮心理學》這本書的結構安排,恰恰滿足瞭我對效率的追求。它在每個章節末尾都設置瞭“傢長自檢清單”和“行動建議速覽”,這對於時間緊張的現代父母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喜歡它對“言語模式”的強調,比如,當孩子說“我做不到”時,傢長應該如何迴應,從“你真沒用”的負麵反饋,巧妙地過渡到“我們試試看,從第一步開始”的積極引導。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直接,沒有過多拐彎抹角,直指問題核心,閱讀起來毫不拖泥帶水。它成功地將心理學的嚴謹性與日常交流的口語化結閤瞭起來。我特彆贊賞作者在探討兒童期焦慮根源時,對“原生傢庭環境”的關注,它沒有簡單地指責父母,而是引導父母去審視自己未曾解決的童年陰影是如何投射到孩子身上的,這種深度的自我剖析,是許多同類書籍所欠缺的。這本書不僅是關於孩子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父母成長的書。
評分我是一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長期在一綫接觸各種學生問題,深知“心病”比“身病”更難治愈的道理,尤其是在學齡前的孩子身上。因此,我尋找的育兒書籍,重點在於其理論的科學性和實踐的可操作性。這本書《正版現貨】解密兒童心理係列 兒童焦慮心理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其嚴謹的學術背景,但行文風格卻異常的平易近人,這在學術著作中是很難得的平衡。我欣賞它對不同文化背景下兒童焦慮錶現差異的探討,這說明作者具有全球化的視野,避免瞭“一刀切”的教育陷阱。書中對於“完美主義傾嚮導緻的焦慮”的分析,讓我深受觸動,因為我們學校裏不少高分學生,其實是“高壓”下的犧牲品,他們錶麵上光鮮亮麗,內心卻早已被對失敗的恐懼所吞噬。這本書似乎為我們提供瞭一套更柔性的支持係統,鼓勵教師和傢長關注過程而非結果。我非常期待它後續章節中對於學校環境創設和教師情緒管理的建議,因為老師本身的狀態,往往會直接投射到孩子的焦慮水平上。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教師自助手冊,而不是單純的傢長指南。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封麵色彩搭配,那種淡藍與米白的組閤,本身就帶有一種鎮定人心的效果,這可能也是齣版方在設計之初就有意為之,與“焦慮”的主題形成瞭微妙的對比和呼應。當我快速翻閱這本書時,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其中穿插的“場景模擬”環節。這些場景設計得極其逼真,比如“在擁擠的遊樂場裏無法享受樂趣的孩子”、“麵對考試作文時大腦一片空白的場景”,每一個都像是在描述我身邊正在發生的故事。它不是那種生硬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故事和場景,引導讀者自行代入,去體會孩子的內在感受。這使得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過程。我注意到書裏提供瞭一些“放鬆技巧”的小卡片式的介紹,這些方法非常實用,比如“五指呼吸法”,它甚至連步驟都寫得清清楚楚,方便傢長立即上手練習。我立刻嘗試瞭其中一個,效果立竿見影,這種即時反饋極大地增強瞭我繼續閱讀下去的動力,因為它讓我相信,書中所講的理論,是真正可以轉化為日常行動的有效工具,而不是停留在紙麵上的高談闊論。
評分這本《正版現貨】解密兒童心理係列 兒童焦慮心理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點睛之筆,那種柔和的色彩搭配和略帶手繪感的插圖,一下子就給人一種親切又專業的感覺。我拿到書的時候,首先就被它的裝幀吸引住瞭,紙張的質感很舒服,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心製作的。我特彆留意瞭目錄部分,內容劃分得非常清晰,從焦慮的起源到不同年齡段的錶現,再到傢長可以采取的乾預措施,邏輯性很強。我之前對兒童心理學瞭解不多,總覺得是個很深奧的領域,但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讓閱讀體驗變得異常輕鬆。比如,它在解釋一些復雜的心理學術語時,都會配上生活化的例子,這對我這種非專業人士來說太友好瞭。我記得我女兒前段時間對上學有點抵觸情緒,我當時束手無策,就是因為不瞭解她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本書的介紹裏提到,很多時候孩子錶現齣來的“不乖”或“抗拒”,其實是內在焦慮的外化,這個觀點一下子就點醒瞭我。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閱讀,相信它能幫我搭建起和孩子溝通的橋梁,而不是簡單地用成人世界的邏輯去評判他們的小世界。這本書的定價也算閤理,對於一本內容紮實且印刷精美的專業書籍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我準備推薦給所有有孩子的父母。
評分說實話,我買書的時候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因為市麵上關於育兒的書籍多如牛毛,很多都是空泛的口號,讀完跟沒讀一樣。但是《正版現貨】解密兒童心理係列 兒童焦慮心理學》這本書的預覽章節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展現齣一種深邃的洞察力,仿佛作者真的能穿透孩子那層薄薄的錶象,直達他們內心的恐懼和不安。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分離焦慮”的那一節,描述得非常細膩,提到瞭孩子在麵對暫時的分離時,身體會産生的一些細微反應,比如手心齣汗、心跳加速,這些都是我以前忽略的細節。我記得我兒子小時候,剛送去幼兒園的時候,我以為他隻是貪玩,玩開瞭就好瞭,結果迴傢後一晚上都抱著我的腿不放。現在迴頭看,這本書提供的分析框架,能讓我更早地識彆齣這些信號。它沒有簡單地告訴你“要怎麼做”,而是先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這種由因及果的講解方式,非常具有說服力。而且,我注意到它引用瞭一些比較新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老掉牙的理論,這讓整本書顯得非常與時俱進,體現瞭作者在專業領域的深厚積纍,而不是人雲亦雲的二手信息搬運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