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学家眼中的焦虑
弗洛伊德:不断演进的焦虑理论 // 002
叶克斯-道森定律:过度焦虑会阻碍能力的发挥 // 006
克尔恺郭尔:存在就会有焦虑 // 010
罗洛·梅:焦虑是非特定的 // 014
奥托·兰克:个体化是产生焦虑的源头 // 018
阿德勒:焦虑源于自卑 // 021
霍尔奈:焦虑与敌意存在一定的关系 // 024
第二章 被忽视的儿童焦虑心理
探寻引发儿童焦虑的真相 // 028
焦虑儿童的思维方式 // 032
儿童焦虑症的常见类型 // 035
焦虑儿童的行为特点 // 038
警惕焦虑的遗传性 // 041
第三章 特殊恐惧症:对特定对象的恐惧
什么是特殊恐惧症 // 046
特殊恐惧的形成机制 // 049
教孩子给特殊恐惧分级 // 052
如何帮孩子战胜特殊恐惧 // 055
改变之旅:怕狗的磊磊 // 058
第四章 社交恐惧症:儿童对社交充满焦虑
社交恐惧症是怎么回事 // 062
什么是社交恐惧思维 // 065
迈出社交的第一步 // 068
改变之旅:不喜欢说话的琳琳 // 072
第五章 强迫症:完美主义孩子的焦虑之旅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 076
仪式感的强大吸引力 // 079
强迫症有多可怕 // 082
战胜强迫症,帮孩子找回真实的自己 // 086
改变之旅:容不得一丝凌乱的乐乐 // 090
第六章 分离性焦虑症:儿童黏着家长的根源所在
走近分离性焦虑症 // 094
建立自信,就能摆脱焦虑的困扰 // 097
帮孩子树立独立自主的观念 // 100
改变之旅:不愿上幼儿园的依依 // 104
第七章 广泛性焦虑症:莫名其妙地为所有的事情担心
什么是广泛性焦虑症 // 108
广泛性焦虑是如何形成的 // 112
克服广泛性焦虑症的方法 // 116
改变之旅:杞人忧天的冬冬 // 120
第八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忧心坏事再次降临
创伤带来了应激障碍 // 124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表现 // 128
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的影响 // 133
寻求专业帮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 136
改变之旅:抚平伤痕的军军 // 140
第九章 恐慌症:突然袭来的焦虑
恐慌发作时的感受 // 144
初次惊恐发作 // 147
克服恐慌的有效手段 // 151
改变之旅:走出家门的洛洛 // 154
第十章 失眠:儿童也有睡眠焦虑
睡眠与焦虑之间的关系 // 158
儿童睡眠焦虑的表现 // 161004
培养良好的睡眠方式 // 164
讲故事有助于儿童入睡 // 168
改变之旅:被失眠困扰的丁丁 // 172
第十一章 摆脱焦虑,有法可循
让孩子学会接受,踢开焦虑这块绊脚石 // 176
提升孩子的专注力,不给焦虑生存的空间 // 179
教孩子学会做最坏的打算 // 182
让孩子做愤怒的主人,而非奴隶 // 186
让孩子采取正确的交往方式 // 189
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换种思维看焦虑 // 192
让孩子学会和自己谈一谈 // 196
直面恐惧,做勇敢的自己 // 200
附录一
心理测评:你有考试焦虑症吗 // 204
附录二
心理测评:儿童恐惧情绪测试 // 207
后记
这本《正版现货】解密儿童心理系列 儿童焦虑心理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点睛之笔,那种柔和的色彩搭配和略带手绘感的插图,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亲切又专业的感觉。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就被它的装帧吸引住了,纸张的质感很舒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我特别留意了目录部分,内容划分得非常清晰,从焦虑的起源到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再到家长可以采取的干预措施,逻辑性很强。我之前对儿童心理学了解不多,总觉得是个很深奥的领域,但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让阅读体验变得异常轻松。比如,它在解释一些复杂的心理学术语时,都会配上生活化的例子,这对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太友好了。我记得我女儿前段时间对上学有点抵触情绪,我当时束手无策,就是因为不了解她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本书的介绍里提到,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不乖”或“抗拒”,其实是内在焦虑的外化,这个观点一下子就点醒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阅读,相信它能帮我搭建起和孩子沟通的桥梁,而不是简单地用成人世界的逻辑去评判他们的小世界。这本书的定价也算合理,对于一本内容扎实且印刷精美的专业书籍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我准备推荐给所有有孩子的父母。
评分说实话,我买书的时候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是空泛的口号,读完跟没读一样。但是《正版现货】解密儿童心理系列 儿童焦虑心理学》这本书的预览章节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洞察力,仿佛作者真的能穿透孩子那层薄薄的表象,直达他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分离焦虑”的那一节,描述得非常细腻,提到了孩子在面对暂时的分离时,身体会产生的一些细微反应,比如手心出汗、心跳加速,这些都是我以前忽略的细节。我记得我儿子小时候,刚送去幼儿园的时候,我以为他只是贪玩,玩开了就好了,结果回家后一晚上都抱着我的腿不放。现在回头看,这本书提供的分析框架,能让我更早地识别出这些信号。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怎么做”,而是先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这种由因及果的讲解方式,非常具有说服力。而且,我注意到它引用了一些比较新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老掉牙的理论,这让整本书显得非常与时俱进,体现了作者在专业领域的深厚积累,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二手信息搬运工。
评分我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长期在一线接触各种学生问题,深知“心病”比“身病”更难治愈的道理,尤其是在学龄前的孩子身上。因此,我寻找的育儿书籍,重点在于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这本书《正版现货】解密儿童心理系列 儿童焦虑心理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严谨的学术背景,但行文风格却异常的平易近人,这在学术著作中是很难得的平衡。我欣赏它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焦虑表现差异的探讨,这说明作者具有全球化的视野,避免了“一刀切”的教育陷阱。书中对于“完美主义倾向导致的焦虑”的分析,让我深受触动,因为我们学校里不少高分学生,其实是“高压”下的牺牲品,他们表面上光鲜亮丽,内心却早已被对失败的恐惧所吞噬。这本书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更柔性的支持系统,鼓励教师和家长关注过程而非结果。我非常期待它后续章节中对于学校环境创设和教师情绪管理的建议,因为老师本身的状态,往往会直接投射到孩子的焦虑水平上。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教师自助手册,而不是单纯的家长指南。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封面色彩搭配,那种淡蓝与米白的组合,本身就带有一种镇定人心的效果,这可能也是出版方在设计之初就有意为之,与“焦虑”的主题形成了微妙的对比和呼应。当我快速翻阅这本书时,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其中穿插的“场景模拟”环节。这些场景设计得极其逼真,比如“在拥挤的游乐场里无法享受乐趣的孩子”、“面对考试作文时大脑一片空白的场景”,每一个都像是在描述我身边正在发生的故事。它不是那种生硬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故事和场景,引导读者自行代入,去体会孩子的内在感受。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过程。我注意到书里提供了一些“放松技巧”的小卡片式的介绍,这些方法非常实用,比如“五指呼吸法”,它甚至连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方便家长立即上手练习。我立刻尝试了其中一个,效果立竿见影,这种即时反馈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阅读下去的动力,因为它让我相信,书中所讲的理论,是真正可以转化为日常行动的有效工具,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高谈阔论。
评分我是一位比较注重实用工具的读者,对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介绍不感兴趣。《正版现货】解密儿童心理系列 儿童焦虑心理学》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恰恰满足了我对效率的追求。它在每个章节末尾都设置了“家长自检清单”和“行动建议速览”,这对于时间紧张的现代父母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喜欢它对“言语模式”的强调,比如,当孩子说“我做不到”时,家长应该如何回应,从“你真没用”的负面反馈,巧妙地过渡到“我们试试看,从第一步开始”的积极引导。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没有过多拐弯抹角,直指问题核心,阅读起来毫不拖泥带水。它成功地将心理学的严谨性与日常交流的口语化结合了起来。我特别赞赏作者在探讨儿童期焦虑根源时,对“原生家庭环境”的关注,它没有简单地指责父母,而是引导父母去审视自己未曾解决的童年阴影是如何投射到孩子身上的,这种深度的自我剖析,是许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孩子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父母成长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