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20062007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定价:30.00元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著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504645265
字数:276000
页码:17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06年8~12月,学会所属的9个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搜集外期刊文献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撰写分支学科的专题发展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先后召开了4次研讨会,调动了农业工程学界诸多专家、学者,涉及高校与科研院所共计25个,集思广益、几易其稿后,终撰写完成了《2006—2007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目录
序
前言
综合报告
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引言
二、发展历程
三、发展成就(2005-2006年)
四、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专题报告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发展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发展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学科发展
农村能源工程学科发展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发展
农产品加工工程学科发展
土地利用工程学科发展
ABSTRACTS IN ENGLISH
Comprehensive Report
Advances and Prospects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ports on Special Topics
Advance i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Advance in Agricultural Soil and Water Engineering
Advance in Agricultural Bi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dvance in Rural Energy Engineering
Advance in Agricultural Electrification and Automation
Advance in Agro—product Processing Engineering
Advance in Land Use Engineering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2006-2007: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名对农业科技发展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想了解不同时期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技术瓶颈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像是一份详实的行业地图,为我们勾勒出了2006-2007年间农业工程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部分,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当时在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应用以及自动化装备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些内容让我对未来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报告也提及了在生物技术与工程融合、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这些都触及到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我还在报告中看到了关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升级的讨论,以及如何通过科技手段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提高生产效率等现实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让我能够系统地审视农业工程学科在那个时期的发展轨迹,也为我后续的深入学习指明了方向。它让我意识到,农业工程并非简单的农机操作,而是集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其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民生紧密相连。
评分我最近深入研读了《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2006-2007: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知识梳理。对于一个渴望了解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全貌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它详细记录了2006-2007年间,农业工程领域在科研、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方面的最新动态。报告中关于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其在作物监测、变量施肥、智能灌溉等方面的应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为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化奠定了基础。此外,报告还对农业生物技术在育种、抗逆性改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突破进行了介绍,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让我特别惊喜的是,报告还探讨了农业工程在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以及农业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这让我认识到农业工程学科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更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这本书的结构清晰,内容详实,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分析,生动地展现了农业工程学科的蓬勃发展态势,也为我进一步探索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评分我最近有机会翻阅了这本《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2006-2007: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这无疑是一次非常充实的学术体验。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从业者,我深知一份全面、客观的学科发展报告对于把握行业脉搏、指导实践工作的重要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深度和广度。报告对2006-2007年间农业工程在各个细分领域的进展进行了梳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推广,都做了详细的阐述。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土壤改良、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印象深刻。这些都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报告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方向,很多都具有前瞻性,甚至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报告还关注了农业工程在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贡献,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环境保护,体现了农业工程学科的社会责任感。阅读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研究者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农业事业的热忱。报告中的数据分析、案例研究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都显得十分专业和可靠。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行业全貌的窗口,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农业工程学科在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评分不得不说,翻阅《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2006-2007: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方式,呈现了在短短两年间,农业工程领域内那些激动人心的探索和突破。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讨论所吸引。报告详细描述了当时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初步尝试,例如农田信息监测系统的构建、遥感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这让我对“智慧农业”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理解了技术如何逐步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另外,报告对农业生物工程在育种技术、基因改良等方面的进展也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抗逆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注意到报告中还提到了农业工程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索,例如如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如何进行土壤修复和水土保持等,这些都体现了学科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肩负着保护环境的使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数据汇编,更是一种对农业工程学科价值的深刻体现,它让我看到了科技进步如何驱动农业变革,如何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评分作为一名对农业发展史略感兴趣的读者,我近期有幸拜读了《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2006-2007: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了解特定时期农业工程学科的学术脉络和研究重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报告以其高度的概括性和系统性,为我勾勒出了2006-2007年间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在那个时期的发展状况。报告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农业机械的研发进展,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这让我得以了解,在那个阶段,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缓解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报告也触及了农业工程在节水灌溉、土壤健康维护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我从报告中看到了研究人员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挖掘,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历史坐标,让我能够站在这个节点上,回溯和审视农业工程学科的演进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当前的成就和未来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