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态农业工程
定价:40.00元
作者:杨京平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5111006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指导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而生态农业工程就是中国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的具体体现,它随着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而日新月异。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类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使得生态农业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飞速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的、组装创新的技术。各地涌现出的各种各样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与技术既是一种资源合理利用的技术,也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综合治理技术,同时是农业及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生态农业而发展起来的各种生态农业工程与技术,是一种从生态学、经济学、环境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角度综合在一起的优化组装、配套工程技术体系,其不仅是为了提高农业系统的生物学产量,而更主要的是在农业的生产与农民的生活过程中,如何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等方面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使农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生态农业工程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向,就是尽可能地促进物质在生产系统内部的合理、多次循环利用,尽可能地降低外部的石油及其他不可替代资源的投入,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造成的污染,同时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目录
章 生态农业工程理论
节 生态学与农业生态系统
第二节 生态农业工程的生态学原理
第三节 生态农业工程的工程学原理
第四节 生态农业工程经济学原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区域生态农业工程模式与技术
节 不同层次生态农业工程模式与技术
第二节 生态农业工程与组装技术
第三节 农业区划及其资源、环境利用的生态模式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态农业环境工程与技术
节 农业环境保护工程与技术
第二节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工程
第三节 生态恢复工程与技术
第四节 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工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工程模式
节 农业循环经济
第二节 农林牧渔复合生态工程
第三节 复合生态系统调控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态工程模式
节 无公害、绿色与有机食品生态工程
第二节 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与生态技术
第三节 食品安全的环境评价与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高效都市型生态农业工程
节 都市农业生态系统
第二节 都市农业的环境分析
第三节 都市生态农业模式
第四节 都市生态农业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生态农业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节 生态工程规划原理
第二节 生态规划与优化
第三节 生态农业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 生态村、乡规划与技术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农村生态建筑与庭院生态工程
节 农村生态建筑
第二节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
第三节 庭院生态工程与技术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生态农业旅游工程与技术
节 生态农业旅游
第二节 生态农业旅游的类型与开发模式选择
第三节 生态农业旅游的景观工程
第四节 生态农业旅游工程与土地流转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我往往会被它的整体气质所吸引,而《生态农业工程》给我的感觉就是沉静而有力。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论调,但却传递出一种脚踏实地的专业感。我一直认为,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工程支撑。如何将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工程化的手段,转化为可操作、可推广的生产技术,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挑战,也充满了创新的可能。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生态农业工程的各个环节,比如,在土壤改良方面,是否会介绍一些基于工程技术的创新方法,如微生物修复、精准施肥等;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是否会详细讲解雨水收集、滴灌节水等工程技术;在能源利用方面,是否会关注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生态农业能否真正实现规模化、可持续的发展。
评分每当看到“中国环境出版社”这个名字,我总会联想到那些厚重、严谨、充满前瞻性的学术著作。所以,当我在书架上看到《生态农业工程》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绝对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杨京平先生,一定是一位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他所呈现的内容,很可能是集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于一身的结晶。生态农业,这个概念听起来美好,但真正要将它付诸实践,需要的是科学的方法和工程的思维。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一些具体的生态农业工程案例,例如,如何设计和建设能够实现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的生态农场,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构建病虫害的自然防控体系,或者如何通过工程化的手段,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这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知识,对于真正推广生态农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我最期待从中学习到的。
评分这本《生态农业工程》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朴实而沉稳的气息,仿佛预示着书中内容也同样脚踏实地,注重实践。翻开第一页,触感温润的书页便带来一种亲切感,让人立刻想要沉浸其中。尽管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其精炼的标题和出版社的选择上,我便能感受到它是一本有分量的专业书籍。中国环境出版社历来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环境保护的深度关注而著称,这无疑为本书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生态农业工程”这个词本身就勾勒出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如何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展出既能满足人类需求,又能保护地球家园的可持续农业模式。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书中是如何从工程学的角度去解构和重塑现代农业的,它是否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当前农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棘手问题。特别是“工程”二字,让我联想到系统性的设计、精密的计算、以及创新性的技术应用,这与我之前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可能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不同,让我充满好奇。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而《生态农业工程》恰恰符合我的这一偏好。从书名来看,它似乎将抽象的生态理念,与具体的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这让我看到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我个人认为,生态农业的推广,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套科学、高效、且易于实施的工程解决方案。这本书是否会从工程学的角度,去剖析生态农业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在农田景观设计上,是否会提供一些生态友好的工程布局思路?在水肥管理上,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智能灌溉和施肥系统?在废弃物处理上,是否会分享一些生物降解或资源化利用的工程技术?这些都是我在思考如何构建未来农业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生态农业工程的精髓。
评分我通常对那些能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情有独钟,而《生态农业工程》的问世,无疑填补了我知识图谱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过度依赖化学投入的传统农业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土壤的退化到水体的污染,再到生物多样性的锐减,这些触目惊心的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寻求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可能是一种实践的指南。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生态农业在工程学原理下的具体落地方式,例如,在农田水利设施的设计中如何融入生态理念,如何通过工程技术优化养分循环,减少废弃物排放,又或者在温室大棚的建设中,如何利用绿色能源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细节,也是我希望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的地方,它是否能帮助我们构建出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