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

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玲 著
图书标签: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植物激素
  • 农业技术
  • 园艺
  • 植物生理学
  • 植物保护
  • 现代农业
  • 作物增产
  • 植物营养
  • 农药施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王府井书店旗舰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
ISBN:9787122312327
商品编码:29565008545
出版时间:2018-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01
作者:李玲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198.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122312327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1.作为我国首部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领域的大型工具性手册,本书作者汇集了近50位当前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的一线专家学者。

2.以 “quanwei、全面、新颖、实用”为编写主旨,具有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内容齐全、重点突出、索引完备等特点

3.着重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性质种类和在植物生产上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重点介绍取得过农药登记,应用相对广谱,效应突出的成分;还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登记、检测与安全的方法与策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加工技术与使用方法。

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应用概况,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登记、检测与安全的方法与策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加工技术与使用方法;重点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观赏植物、林业以及特种植物上的应用技术要点、技术评价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同时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组织培养上应用的技术要点,并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趋势。本书可为从事农作物种植管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开发、应用的农林科技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李玲,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协会理事长,教授、博导、所长,长期致力于植物生长物质的应用基础研究。现为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广东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协会理事长。教育部生物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分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学位点召集人、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研究所所长。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5项)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2006年评为第二届广东省高等教育名师,获广东省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目录

**章绪论 / 001

**节植物激素 / 001

一、植物激素的类型 / 001

二、其他植物生长物质 / 003

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 / 003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 / 003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 / 005

第三节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历程 / 005

一、跟踪应用阶段 / 005

二、开发推广阶段 / 005

三、研究发展阶段 / 006

参考文献 / 007



第二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与应用 / 008

**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 / 008

诱抗素 / 008

尿囊素 / 009

氨酰丙酸 / 010

环丙嘧啶醇 / 010

蜡质芽孢杆菌 / 011

苄氨基嘌呤 / 012

芸薹素内酯 / 013

仲丁灵 / 014

甲萘威 / 015

几丁聚糖 / 016

氯化胆碱 / 018

矮壮素 / 018

硅丰环 / 019

氯苯胺灵 / 020

对氯苯氧乙酸 / 021

单氰胺 / 021

2,4-滴 / 022

丁酰肼 / 023

2,4-滴丙酸 / 024

胺鲜酯 / 025

噻节因 / 027

二苯基脲磺酸钙 / 027

敌草快 / 028

敌草隆 / 029

调节安 / 029

异戊烯腺嘌呤 / 030

乙烯利 / 031

吲熟酯 / 033

氟节胺 / 034

乙二醇缩糠醛 / 035

氯吡脲 / 035

调节膦 / 036

呋苯硫脲 / 037

赤霉酸 / 037

增甘膦 / 040

氯化血红素 / 041

超敏蛋白 / 041

腐植酸 / 042

吲哚乙酸 / 042

吲哚丁酸 / 043

增产灵 / 044

糠氨基嘌呤 / 045

抑芽丹 / 045

氟磺酰草胺 / 046

甲哌 / 047

甲基环丙烯 / 048

萘乙酸 / 049

萘乙酰胺 / 050

核苷酸 / 050

多效唑 / 051

苯肽胺酸 / 052

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 / 053

调环酸钙 / 054

丰啶醇 / 054

水杨酸 / 055

复硝酚钠 / 056

噻苯隆 / 057

硫脲 / 058

三十烷醇 / 058

三碘苯甲酸 / 059

抗倒酯 / 060

烯效唑 / 061

抗坏血酸 / 062

矮健素 / 062

2-(乙酰氧基)苯甲酸 / 063

海藻酸 / 063

环丙酰胺 / 064

隐地蛋白 / 064增产肟 / 064

羟烯腺嘌呤 / 065

邻苯二甲酰亚胺 / 065

吡唑醚菌酯 / 066

第二节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概况 / 066

一、国内的应用情况 / 066

二、市场前景较好的产品 / 067

三、展望 / 070

第三节国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概况 / 071

一、国外的应用情况 / 071

二、主要应用范围 / 073

三、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创制 / 075

参考文献 / 078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与评价 / 079

**节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 079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特点 / 079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的影响因素 / 081

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技术 / 084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剂型 / 084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和安全使用 / 086

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评价 / 088

一、基本效应与复合效应 / 088

二、作物化学控制技术的完整目标和完善内容 / 089

三、作物化学控制技术的应用评价 / 089

参考文献 / 092



第四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检测与安全性评价 / 094

**节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 / 094

一、登记资料要求 / 094

二、农作物选择残留试验点选择 / 095

三、登记中关注的问题 / 100

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应用 / 100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应用策略 / 100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降解与残留 / 102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与食品安全 / 108

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检测技术 / 111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方法概述 / 111

二、检测的样品前处理 / 112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方法 / 115

参考文献 / 117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 120

**节概述 / 120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 120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专用名词 / 122

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5

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技术 / 126

一、诱导愈伤组织 / 126

二、芽诱导及增殖 / 129

三、胚状体诱导 / 131

四、生根培养 / 133

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实例 / 134

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为农业科研人员、植物生理学家、农艺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实用的技术参考书。本书将聚焦于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在作物生理调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及应对环境胁迫方面的最新应用技术、作用机理及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论基础与分子机制 本部分将从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的角度,系统阐述内源性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发现历程、生物合成途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植物生命周期(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开花坐果、衰老离层形成)中的精确调控作用。 1.1 植物激素的生化基础: 详细介绍五大类经典激素的化学结构、代谢调控网络及其与非经典调节物质(如油菜素类固醇、独脚金属硫蛋白、多胺类)的相互作用。 1.2 信号转导通路解析: 深入探讨激素信号如何被细胞识别,涉及的受体蛋白、信号转导分子(如激酶、磷酸酶)和转录因子,重点分析基因表达调控在形态建成中的核心地位。 1.3 环境因子与激素平衡: 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元素胁迫如何通过影响内源激素的合成和代谢,进而调节植物的适应性反应。 第二部分:合成与仿生调节剂的分类与特性 本部分将详细分类介绍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各类人工合成及微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强调其作用靶点、药剂特性和环境兼容性。 2.1 仿生合成类调剂: 聚焦于模仿天然激素作用的化合物,如合成生长素(NAA, IBA)、赤霉素类(GA3, GA4+7)和细胞分裂素(KT, 6-BA)的分子特点、应用浓度范围及其在不同作物上的最佳施用时期。 2.2 抑制与阻断类调剂: 重点介绍乙烯释放抑制剂(如1-MCP)和脱落酸合成/作用抑制剂,阐述其在延迟衰老、延长贮藏期以及控制茎伸长方面的应用技术。 2.3 促愈合与促生根剂: 深入探讨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在无性繁殖中(扦插、组培)诱导愈伤组织和根原基形成的作用机制和配方优化。 2.4 新型功能性调剂的开发: 介绍近年来新兴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调节剂,如提高抗逆性的生物刺激素(Biostimulants)的组分分析和作用机理。 第三部分:作物应用技术:精确调控策略 本部分是全书的技术核心,详细阐述如何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具体生产目标,制定精准的生长调节剂应用方案。 3.1 种子处理与幼苗期调控: 介绍如何通过种子浸种、拌种技术(如使用GA处理休眠种子或使用矮化剂处理幼苗)来优化出苗率、培育壮苗,并提前奠定株型基础。 3.2 开花与坐果期的精确管理: 针对经济作物(如瓜类、棉花、果树)的敏感期,详细介绍如何通过调节剂干预,控制花期、提高坐果率、预防生理性落果,并解决大小年结果问题。 3.3 株型塑造与营养生长控制: 重点讨论矮化剂(如多效唑、抑芽灵)在控制禾本科作物(水稻、小麦)株高、防止倒伏,以及通过侧枝诱导改善群体光能利用效率的技术。 3.4 采后处理与品质提升: 探讨如何利用调节剂延长果实和蔬菜的货架期(如抑制乙烯释放),改善糖酸比、着色度及耐贮性,优化经济品质指标。 3.5 逆境胁迫下的生理修复: 结合气候变化背景,阐述调节剂在缓解高温、干旱、盐碱胁迫对作物生长抑制作用中的应用潜力及机理分析。 第四部分:安全使用、法规与残留分析 本部分强调了可持续农业对农药使用的严格要求,提供了调节剂安全规范和残留监测的技术指南。 4.1 剂量、配比与施用方法优化: 强调“精准施用”原则,分析温度、湿度、pH值、助剂选择对药效的影响,提供不同施用技术(喷雾、滴灌、叶面喷施)的最佳操作参数。 4.2 生态毒理与环境归趋: 评估常见调节剂在土壤、水体中的降解途径和环境安全性,探讨对非靶标生物(如传粉昆虫、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3 国际法规与标准: 概述主要贸易地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允许品种、最大残留限量(MRLs)的最新规定,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市场准入要求。 4.4 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介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等现代分析技术在农产品中调节剂残留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本书内容详实,技术指导性强,数据可靠,是作物生理调控领域不可或缺的专业参考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哇,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但市面上相关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零散,很难找到一本既专业又实用的参考资料。当我翻开《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时,惊喜就接踵而至。首先,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理、应用以及最新的技术发展。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比如如何影响植物的细胞分裂、分化、伸长,如何调控花芽分化、果实发育等,这些内容对我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奥秘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涵盖了蔬菜、水果、花卉、粮食作物等多个领域,让我能清晰地了解到在不同的作物上,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调节剂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书中对于不同调节剂的剂量、施用时期、施用方法都有非常细致的指导,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图表和照片,直观地展示了使用调节剂前后的效果对比,让我对这些技术的有效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绿色环保”施用理念的章节,强调了如何在追求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一点非常符合我当前对可持续农业的追求。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本启发思维、指引方向的宝典。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这类技术性书籍很容易陷入程式化的描述,缺乏新意。然而,当我开始阅读后,我却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介绍现有技术层面,而是更进一步地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它对一些新兴的生物技术,比如基因编辑在植物生长调节领域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如何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都有着前瞻性的分析。这让我看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比较分析,也让我对这个领域的全球化视野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关注了主流的调节剂,还对一些正在研究或尚未普及的创新型化合物进行了介绍,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探讨,比如如何解决使用调节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的气候、土壤条件进行个体化调整。这种深入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正是我在其他书籍中很难找到的。这本书让我明白,植物生长调节剂并非简单的“催熟剂”或“增产剂”,而是一种精细的、科学的调控工具,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机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它所倡导的“精准农业”理念,与我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不谋而喻。

评分

作为一名多年的农业从业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书籍。《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绝对没有让我失望。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极强的实践指导性。书中提供的每一个技术方案,都经过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并且附带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我最关心的是书中关于如何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期,选择最合适的生长调节剂以及最佳的使用浓度和时间。这一点,书中描述得非常到位,并且给出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处理幼苗期生长缓慢的问题时,书中详细列出了几种推荐的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方法可能带来的差异。在处理果实膨大和品质提升方面,书中也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技术指导,让我能够避免走弯路。另外,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应用误区进行了纠正,并提供了避免这些误区的建议,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我规避潜在的风险。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强调了“因地制宜”和“因株施策”的原则,提醒我们在使用调节剂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植株的生长状态,不能一概而论。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信服。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全面了,就像一本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百科全书。我是一名研究人员,一直关注着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的最新进展。《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之系统,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不仅涵盖了各种经典和现代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对它们的作用机理、合成方法、以及药理毒理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对一些关键的分子信号通路和基因调控网络与生长调节剂的相互作用的分析,更是让我对这一领域的科学前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前沿研究方向的介绍,例如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学来设计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如何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优化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方案。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的研究者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能够为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此外,书中还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法规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我们了解行业的规范化运作非常有益。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深入的视角,让我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个领域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未来研究的无限遐想。

评分

对于一个对植物生理学有着濃厚興趣但又缺乏系统知识的爱好者来说,《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是一次非常棒的学习体验。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用相对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植物生命周期中所扮演的角色,都进行了清晰的梳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识别植物生长中的信号”这一章节,它教我如何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变化来判断其生长状况,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能需要借助生长调节剂进行干预。这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分析和判断。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如何配制和储存生长调节剂的技巧,这些细节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保证使用效果却至关重要。我还可以从中了解到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不同调节剂的效果,这对于培养我的科学探究能力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性评估的知识,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和使用这些化学物质。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植物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