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
| 作者:李玲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198.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122312327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1.作为我国首部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领域的大型工具性手册,本书作者汇集了近50位当前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的一线专家学者。
2.以 “quanwei、全面、新颖、实用”为编写主旨,具有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内容齐全、重点突出、索引完备等特点
3.着重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性质种类和在植物生产上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重点介绍取得过农药登记,应用相对广谱,效应突出的成分;还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登记、检测与安全的方法与策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加工技术与使用方法。
本书详细介绍了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应用概况,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登记、检测与安全的方法与策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加工技术与使用方法;重点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观赏植物、林业以及特种植物上的应用技术要点、技术评价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同时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组织培养上应用的技术要点,并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趋势。本书可为从事农作物种植管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开发、应用的农林科技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李玲,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协会理事长,教授、博导、所长,长期致力于植物生长物质的应用基础研究。现为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广东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协会理事长。教育部生物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分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学位点召集人、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研究所所长。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5项)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2006年评为第二届广东省高等教育名师,获广东省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章绪论 / 001
**节植物激素 / 001
一、植物激素的类型 / 001
二、其他植物生长物质 / 003
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 / 003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 / 003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 / 005
第三节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历程 / 005
一、跟踪应用阶段 / 005
二、开发推广阶段 / 005
三、研究发展阶段 / 006
参考文献 / 007
第二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与应用 / 008
**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 / 008
诱抗素 / 008
尿囊素 / 009
氨酰丙酸 / 010
环丙嘧啶醇 / 010
蜡质芽孢杆菌 / 011
苄氨基嘌呤 / 012
芸薹素内酯 / 013
仲丁灵 / 014
甲萘威 / 015
几丁聚糖 / 016
氯化胆碱 / 018
矮壮素 / 018
硅丰环 / 019
氯苯胺灵 / 020
对氯苯氧乙酸 / 021
单氰胺 / 021
2,4-滴 / 022
丁酰肼 / 023
2,4-滴丙酸 / 024
胺鲜酯 / 025
噻节因 / 027
二苯基脲磺酸钙 / 027
敌草快 / 028
敌草隆 / 029
调节安 / 029
异戊烯腺嘌呤 / 030
乙烯利 / 031
吲熟酯 / 033
氟节胺 / 034
乙二醇缩糠醛 / 035
氯吡脲 / 035
调节膦 / 036
呋苯硫脲 / 037
赤霉酸 / 037
增甘膦 / 040
氯化血红素 / 041
超敏蛋白 / 041
腐植酸 / 042
吲哚乙酸 / 042
吲哚丁酸 / 043
增产灵 / 044
糠氨基嘌呤 / 045
抑芽丹 / 045
氟磺酰草胺 / 046
甲哌 / 047
甲基环丙烯 / 048
萘乙酸 / 049
萘乙酰胺 / 050
核苷酸 / 050
多效唑 / 051
苯肽胺酸 / 052
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 / 053
调环酸钙 / 054
丰啶醇 / 054
水杨酸 / 055
复硝酚钠 / 056
噻苯隆 / 057
硫脲 / 058
三十烷醇 / 058
三碘苯甲酸 / 059
抗倒酯 / 060
烯效唑 / 061
抗坏血酸 / 062
矮健素 / 062
2-(乙酰氧基)苯甲酸 / 063
海藻酸 / 063
环丙酰胺 / 064
隐地蛋白 / 064增产肟 / 064
羟烯腺嘌呤 / 065
邻苯二甲酰亚胺 / 065
吡唑醚菌酯 / 066
第二节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概况 / 066
一、国内的应用情况 / 066
二、市场前景较好的产品 / 067
三、展望 / 070
第三节国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概况 / 071
一、国外的应用情况 / 071
二、主要应用范围 / 073
三、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创制 / 075
参考文献 / 078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与评价 / 079
**节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 079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特点 / 079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的影响因素 / 081
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技术 / 084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剂型 / 084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和安全使用 / 086
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评价 / 088
一、基本效应与复合效应 / 088
二、作物化学控制技术的完整目标和完善内容 / 089
三、作物化学控制技术的应用评价 / 089
参考文献 / 092
第四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检测与安全性评价 / 094
**节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 / 094
一、登记资料要求 / 094
二、农作物选择残留试验点选择 / 095
三、登记中关注的问题 / 100
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应用 / 100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应用策略 / 100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降解与残留 / 102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与食品安全 / 108
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检测技术 / 111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方法概述 / 111
二、检测的样品前处理 / 112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方法 / 115
参考文献 / 117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 120
**节概述 / 120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 120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专用名词 / 122
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5
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技术 / 126
一、诱导愈伤组织 / 126
二、芽诱导及增殖 / 129
三、胚状体诱导 / 131
四、生根培养 / 133
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实例 / 134
哇,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但市面上相关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零散,很难找到一本既专业又实用的参考资料。当我翻开《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时,惊喜就接踵而至。首先,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理、应用以及最新的技术发展。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比如如何影响植物的细胞分裂、分化、伸长,如何调控花芽分化、果实发育等,这些内容对我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奥秘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涵盖了蔬菜、水果、花卉、粮食作物等多个领域,让我能清晰地了解到在不同的作物上,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调节剂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书中对于不同调节剂的剂量、施用时期、施用方法都有非常细致的指导,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图表和照片,直观地展示了使用调节剂前后的效果对比,让我对这些技术的有效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绿色环保”施用理念的章节,强调了如何在追求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一点非常符合我当前对可持续农业的追求。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本启发思维、指引方向的宝典。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这类技术性书籍很容易陷入程式化的描述,缺乏新意。然而,当我开始阅读后,我却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介绍现有技术层面,而是更进一步地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它对一些新兴的生物技术,比如基因编辑在植物生长调节领域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如何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都有着前瞻性的分析。这让我看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比较分析,也让我对这个领域的全球化视野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关注了主流的调节剂,还对一些正在研究或尚未普及的创新型化合物进行了介绍,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探讨,比如如何解决使用调节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的气候、土壤条件进行个体化调整。这种深入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正是我在其他书籍中很难找到的。这本书让我明白,植物生长调节剂并非简单的“催熟剂”或“增产剂”,而是一种精细的、科学的调控工具,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机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它所倡导的“精准农业”理念,与我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不谋而喻。
评分作为一名多年的农业从业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书籍。《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绝对没有让我失望。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极强的实践指导性。书中提供的每一个技术方案,都经过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并且附带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我最关心的是书中关于如何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期,选择最合适的生长调节剂以及最佳的使用浓度和时间。这一点,书中描述得非常到位,并且给出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处理幼苗期生长缓慢的问题时,书中详细列出了几种推荐的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方法可能带来的差异。在处理果实膨大和品质提升方面,书中也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技术指导,让我能够避免走弯路。另外,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应用误区进行了纠正,并提供了避免这些误区的建议,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我规避潜在的风险。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强调了“因地制宜”和“因株施策”的原则,提醒我们在使用调节剂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植株的生长状态,不能一概而论。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信服。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全面了,就像一本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百科全书。我是一名研究人员,一直关注着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的最新进展。《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之系统,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不仅涵盖了各种经典和现代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对它们的作用机理、合成方法、以及药理毒理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对一些关键的分子信号通路和基因调控网络与生长调节剂的相互作用的分析,更是让我对这一领域的科学前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前沿研究方向的介绍,例如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学来设计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如何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优化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方案。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的研究者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能够为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此外,书中还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法规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我们了解行业的规范化运作非常有益。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深入的视角,让我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个领域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未来研究的无限遐想。
评分对于一个对植物生理学有着濃厚興趣但又缺乏系统知识的爱好者来说,《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是一次非常棒的学习体验。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用相对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植物生命周期中所扮演的角色,都进行了清晰的梳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识别植物生长中的信号”这一章节,它教我如何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变化来判断其生长状况,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能需要借助生长调节剂进行干预。这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分析和判断。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如何配制和储存生长调节剂的技巧,这些细节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保证使用效果却至关重要。我还可以从中了解到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不同调节剂的效果,这对于培养我的科学探究能力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性评估的知识,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和使用这些化学物质。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植物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