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喂养宝宝壮
定价:29.00元
作者:李月英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2950262
字数:
页码:2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种决定宝宝生长发育的明星食材
0~3岁各个阶段的营养与喂养方案
揭开牛磺酸、乳酸菌、DHA的神秘面纱
宝宝生病时的食疗方案
宝宝喂养难题轻松搞定
《科学喂养宝宝壮》旨在全面阐述优生营养之道,并尽可能把、国际新的优生营养理论、方法写进书里。《科学喂养宝宝壮》从孕前三个月的饮食调理开始,逐步介绍了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各月宝宝不同阶段身体器官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关键营养素以及孕妇的饮食营养注意事项。并有分娩期的饮食宜忌、不同种食物与妊娠的关系、中医的妊娠营养、孕期不适的饮食调养方案等内容。后一部分介绍了产后恢复的饮食调理方案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并针对一些产后常见病给出了简单的食疗方法。是针对女性怀孕、生产“饮食营养”的健康书。全面、丰富,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在孕育过程中要怎样吃,才能适应身体的变化和胎宝宝的需要甲有哪些饮食问题应该注意?需不需要在某一阶段重点补充某一类营养素宁如何在上百种食物中选择适合自己和胎宝宝的呢甲怎样进行“营养胎教”?在生产后,如何安养身体宁书中都有全面而系统的实用解答。
内容提要
《科学喂养宝宝壮》是根据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特点,介绍了每个阶段的食谱设计要点,并为妈妈们提供了实用方便的宝宝食谱,可以按照步骤轻松操作,为宝宝烹制丰富多彩的美食。更有20余种适合宝宝的明星食物以及为宝宝补充多元营养的科学方案。《科学喂养宝宝壮》还为父母们提供了各种婴幼儿常见病食疗方法以及阐述了如何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何对待宝宝的挑食与偏食等受关注的问题。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陔桃鸭子
原料:核桃仁200克,荸荠150克,老鸭子1只,鸡肉泥100克,鸡蛋清1只,花生油适量,湿淀粉少许。
做法:
1.将鸭子宰杀,去内脏,洗净,用开水浸一遍,置盆内,加葱、姜、盐、味精少许,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后,去骨,切成块。
2.核桃仁、荸荠洗净,均切成碎末状,与鸡肉泥、鸡蛋清、少许湿淀粉共调成糊状。将糊淋在鸭膛上,下油锅炸酥,捞出,控油即成。佐餐食用。
特点:鸭肉味鲜香、酥软。
功效:核桃仁能补肾助阳、补肺敛肺、润肠通便。荸荠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鸭肉昧甘、咸,性微凉,能补阴益血、清虚热,可治咳嗽。此菜可有补肾温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对治疗婴幼儿肾虚久咳以及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有功效。
序言
篇 0~3岁宝宝营养与喂养
章 0-3个月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每日营养需求
0~28天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2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3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给妈营养食谱
第二章 4-6个月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每日营养需求
4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5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6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宝宝爱吃的营养食谱
第三章 7-9个月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每日营养需求
7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9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宝宝爱吃的营养食谱
第四章 10-12个月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每日营养需求
10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11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12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宝宝爱吃的营养食谱
第五章 13-18个月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每日营养需求
13~l5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宝宝喂养一日食谱
16~18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宝宝爱吃的营养食谱
第六章 19-24个月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每日营养需求
18~21个月食谱设计要点
2l~24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宝宝爱吃的营养食谱
第七章 24-36个月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每日营养需求
24~30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30~36个月宝宝食谱设计要点
宝宝爱吃的营养食谱
第二篇 宝宝成长所需的明星食物
第八章 水果
苹果: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草莓:酸甜的维生素水果
西瓜:夏曰解暑的“好助手”
香蕉:快乐的“智慧”水果
第九章 蔬菜
南瓜:廉价的营养瓜果
土豆:蔬菜里的“土人参”
油菜.:强身健体的绿色卫士
紫菜:宝宝的天然营养库
海带:宝宝的海底蔬菜
白菜:宝宝平安的保护神
番茄:维生素C冠军
胡萝卜:首屈一指的食物黄金
第十章 肉禽鱼蛋
猪肝:给宝宝明亮的大眼睛
肉:宝宝爱吃肉
猪肉:让宝宝更有元气
鸡肉:宝宝的高蛋白食品
牛羊肉:强壮宝宝的筋骨
鱼:宝宝吃鱼好处多
虾:备受宝宝青睐的水产品
鸡蛋:餐桌上的常胜冠军
第三篇 保证宝宝健康的多元营养素
第十一章 补充铁质,预防宝宝患缺铁性贫血
第十二章 科学补碘,预防甲状腺疾病
第十三章 给宝宝补硒,提高宝宝免疫力
第十四章 钙和维生素D均衡摄取,将佝偻病挡在门外
第十五章 钙、磷同补,让宝宝筋骨更强健
第十六章 常吃加锌餐,宝宝吃饭香
第十七章 蛋白质菜单,让宝宝身强体壮
第十八章 卵磷脂充足,大脑发育棒
第十九章 补充DHA、ARA,宝宝越吃越聪明
第二十章 乳酸菌,让肠道健康起来
第二十一章 足量牛磺酸,让宝宝发育不迟缓
第二十二章 补充维生素C,预防宝宝得坏血病
第二十三章 B族维生素,为宝宝构筑健康体质
第二十四章 维生素A,宝宝眼睛的保护神
第二十五章 提高宝宝免疫力的营养菜单
第四篇 做孩子好的营养师
第二十六章 宝宝越吃越聪明的益智营养方案
第二十七章 婴幼儿常见病食疗
第二十八章 培养宝宝健康的饮食习惯
第二十九章 孩子的挑食与偏食
第三十章 如何喂养体弱多病的孩子
第三十一章 宝宝的四季营养
附录:宝宝健康美味大放送(适合3~5个月宝宝的健康食谱)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自己育儿观念的深度对话。它最独特的一点是,它大胆地挑战了许多传统观念中“量”的重要性,转而强调“质量”和“个体差异”。作者反复强调,不要被网络上那些“别人家的宝宝吃多少”的标准所束缚。书中有一段关于“按需喂养与定时喂养的平衡艺术”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它没有简单地推荐某一种模式,而是提供了一套评估宝宝饥饿和饱足信号的工具箱,教会家长如何根据宝宝的生长曲线、活动量和睡眠模式,灵活地制定出最适合自家宝宝的喂养时间表。这种强调“父母直觉与科学数据的结合”的理念,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感。此外,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夜奶”和“断奶”过渡期的描写,充满了同理心,它理解父母的疲惫,也理解宝宝对依恋的需求,提供的建议是渐进式的、充满尊重的,而不是突兀的强行中断。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赋能父母,让我们有勇气去相信自己的判断,并用科学的方法来佐证这份判断。
评分说实话,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略带怀疑,因为市面上的育儿书实在太多,内容趋于同质化。然而,这本书在“特殊情况应对”这方面的详尽描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非只关注健康宝宝的常规喂养,而是勇敢地触及了许多家长避而不谈的难题。例如,对于那些有轻微挑食倾向的宝宝,书中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食物暴露计划”,不是强迫喂食,而是通过反复、低压力的展示和接触,逐步消除宝宝对特定食物的抗拒心理。更让我感到实用的是,它对肠道健康和益生菌的讨论。作者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肠道是“第二大脑”,还结合临床观察,给出了如何根据宝宝的粪便状态来调整膳食结构的具体建议。这部分内容写得极其专业,但表达方式却充满了人文关怀,让你感觉不是在阅读医学报告,而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朋友交流。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从宏观的营养表象下,深入到微观的消化生理层面去理解宝宝的需求,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症下药”。
评分这本新近读到的育儿宝典,简直是为所有新手父母量身打造的指南。它没有采取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婴幼儿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辅食添加”这一敏感话题时的细致入微。书中洋洋洒洒地描述了从四月龄到两周岁的不同月龄宝宝的消化能力、营养需求乃至对食物的接受度变化。比如,它详细对比了不同种类的谷物、蔬菜和肉类在不同阶段引入的最佳顺序和处理方法,配上了大量的图表和实例分析,让我这个原本对厨房感到手足无措的人,也能信心满满地为宝宝准备多样化的餐食。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食谱,而是花了大量篇幅讲解如何“观察”宝宝对新食物的反应,教会我们如何识别潜在的过敏迹象,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调整食物的质地和口味,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而非一刀切。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喂养思路,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能主动参与和引导宝宝健康成长的规划师。它强调的不仅是“吃什么”,更是“怎么吃”和“为什么要这么吃”,这种深层次的理解,对我来说价值千金。
评分这本书在“食物的来源与安全性”方面所展现出的前瞻性和深度,是其他育儿书中鲜少触及的。作者花费了大量篇幅讨论有机食品、本地采购以及自制辅食的利弊权衡。它没有盲目推崇昂贵的产品,而是教导我们如何识别食品标签上的“陷阱”,如何安全地清洗和储存食材,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营养并避免农药残留或重金属污染。这一点对于注重生活品质和环境健康的现代家庭来说,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操指导。特别是关于“自制肉泥和蔬菜泥”的章节,不仅提供了精确到克的配方,还细致地说明了不同烹饪方式(蒸、煮、低温慢炖)对营养素保留率的影响。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探讨了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对自然食物的兴趣,建议父母带着孩子参与到简单的食材准备过程中去,这种将喂养融入家庭生活教育的理念,让我看到了这本书更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关于“吃”,更是关于“生活方式的传承”。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关注细节的健康生活蓝图。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这本育儿书籍,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是它对“习惯养成”的深刻洞察。很多同类书籍往往只关注营养的宏观层面,但这本书却将笔触深入到餐桌礼仪和进食情境的构建上。作者用近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了“仪式感”在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中的关键作用。它详细描述了如何从小培养宝宝的专注力,避免在进食时过度依赖电子屏幕分散注意力,这对于现代家庭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书中案例丰富,比如如何设计一个让宝宝愿意坐在餐椅上的环境,如何通过固定的用餐时间来调节宝宝的生物钟,以及如何巧妙地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抓取食物,从而锻炼其手眼协调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负面行为处理”的章节,它没有主张严厉的惩罚,而是提供了一系列温和而坚定的引导策略,比如在孩子拒绝进食时如何保持冷静,以及如何处理“食物大战”的窘境。这种注重长期心理健康和行为塑造的理念,让我对“喂养”的理解从单纯的生理需求提升到了心理教育的高度,它教会我如何利用每一餐饭,来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自律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