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纔會聽:把愛化為理性引導,用睿智幫助孩子安然度過 “暗流湧動”的青春期
定價:29.80元
作者:(韓)高奉益,(韓)李正我
齣版社:廣東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2180866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把愛化為理性引導,用睿智幫8~16歲
孩子安然度過“暗流湧動”的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在“依賴”與“獨立”之間搖擺不定
(不需要喋喋不休,而需要一點點放手)
就是不肯上補習班,但成績又總是上不去
對朋友的話百聽不厭,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
導師型父母:在“齣手”與“放手”之間尋求平衡
(陪伴而不是訓誡,引導而不是約束)
與其強迫孩子上補習班,不如引導他學會自主學習
與其阻止孩子,不如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相處環境
引導式教養揭示孩子叛逆、任性、衝動等
行為錶象下的心理真相
位居韓國傢教類暢銷書榜
亞洲*熱銷的教養
中國傢庭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北京關心青少年教育協會副會長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冉乃彥
勞動部傢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專傢
北京長鬆谘詢傢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張健
內容提要
從嘮叨爸媽到理性導師的轉變
“離你那群狐朋狗友遠一點!”“不許背著我偷偷約會!”“我可以不管你,但你有一件事做得像樣的嗎?”……當孩子走入青春期,父母仍用以前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實是不瞭解他所發生的變化:
欲擺脫父母的保護,更依賴朋友
“你和他們在一起都做些什麼?”——導師型父母更關注孩子與朋友在一起做什麼,並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相處環境。
與異往已成為閤理的社交需求
“學習時關掉手機,做完作業再與他通電話。”——導師型父母會與孩子一起製定與異往的原則。
身體成熟,渴望獨立,但能力還有所缺
“這件事具體要這樣去做。”——導師型父母不隻告訴孩子要做什麼,還會告訴他怎麼做。
目錄
前 言 孩子青春期,父母是做貼身保姆還是貼心顧問?
篇 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
章 寜願聽朋友的建議,也不聽父母的話
解決方案1:彆說“不要和那種孩子玩”
解決方案2:重點關注孩子與他的朋友在一起 “做什麼”
解決方案3:主動瞭解孩子的朋友
解決方案4:為孩子創造與朋友一起相處的良好環境
第2 章 孩子完全被明星迷住瞭
解決方案1: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
解決方案2:不妨適當 “愛屋及烏”
解決方案3:與其強加阻撓,不如“約法三章”
解決方案4:幫助孩子做個有頭腦、不盲從的粉絲
第 3 章 孩子已經交異性朋友瞭
解決方案1:注意語氣,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關心和尊重
解決方案2:與孩子共同製訂異往的規則
解決方案3:為孩子劃定與異性身體接觸的界限
第 4 章 孩子太重視自己的外錶瞭
解決方案1: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喜好
解決方案2:與其說“不行”,不如適度妥協
解決方案3:父母要丟掉偏見
第 5 章 髒話成瞭口頭禪
解決方案1: 洞察說髒話背後的情緒狀態
解決方案2:引導孩子用貼切的詞語錶達自己的情緒
解決方案3:父母自己不說髒話
第 6 章 遭受校園暴力或同學排擠
解決方案1: 不要等孩子開口,父母要注意觀察異常徵兆
解決方案2: 知道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後,時間該做什麼?
解決方案3:要和孩子協商決定解決方案
第二篇 改善和維持親子間的關係
第7 章 麵對迴到傢就變成“啞巴”的孩子
解決方案1: 與其大吼或嘮叨,不如換個語氣、換句話說
解決方案2 :溫和地注視他,耐心等待他主動開口
解決方案3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第8 章 隻要指齣錯誤,孩子就發脾氣
解決方案1:孩子錶現衝動時,要先讓他冷靜思考
解決方案2:不要把教導變成發泄憤怒或抱怨
解決方案3:如果做錯瞭,就要嚮孩子道歉
第9 章 不要大人管卻又管不好自己
解決方案1:放手讓孩子實踐,並教他學會自我反饋
解決方案2:在實踐過程中找齣“小驚喜”和“小遺憾”
解決方案3:充分認可、信任和肯定孩子
0 章 要孩子做的事他偏偏不做
解決方案1:不隻要孩子做,更要告訴他具體應該怎麼做
解決方案2:用“我-信息”方式與孩子溝通
解決方案3:一起製訂切閤實際的方案
解決方案4:與其指正孩子的錯誤,不如錶揚他的優點
第三篇 幫助孩子學會自主學習並提高成績
1 章 麵對種種誘惑,無法埋頭苦學 122
解決方案1:與其說教,不如以身作則
解決方案2:尊重孩子的興趣,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解決方案3:督促孩子貫徹“21 天習慣養成”計劃
2 章 學習態度不端正,父母總有操不完的心
解決方案1:瞭解孩子不想上補習班的真實想法
解決方案2:和孩子充分交流,幫他製訂學習計劃
解決方案3:盲目指責孩子前,好先找齣他的學習類型
解決方案4:製訂好學習計劃後,就要全力支持和信任孩子
3 章 孩子偏科厲害 146
解決方案1:找找偏科的原因
解決方案2:對孩子擅長的科目要給予認可和錶揚
解決方案3:分析薄弱科目的原因,一起尋找解決方法
4 章 成績忽上忽下,起伏很大
解決方法1:根據科目的特性選擇學習方法
解決方案2:製訂考前“3 周倒計時攻略”
解決方案3:通過“試捲反饋”,製訂下階段學習計劃
解決方案4:讓孩子認識到考試的真正意義
第四篇 協助孩子找到“可實現的理想”
5 章 成績平平,如何規劃未來發展方嚮?
解決方案1:通過親子間真誠深入的交談找到未來發展方嚮
解決方案2:不要職場,要施展夢想的舞颱
解決方案3:讓孩子根據現實調整夢想的戰略
解決方案4:不否定,也不要放任不管,而要支持和幫助
6 章 纔能平平,未來的路怎麼走?
解決方案1:堅信孩子身上有成就成功人生的纔能
解決方案2:從孩子喜歡的事中尋找纔能
解決方案3:堅信“能夠將孩子培養成材”
7 章 將孩子的偶像當作理想的引路人
解決方案1:確立孩子的偶像人選
解決方案2:與孩子一起尋找與偶像或行業專傢見麵的機會
解決方案3:與偶像見麵前,整理一份調查問捲
作者介紹
高奉益
韓國EBS《父母60分》特講師
KBS紀實片《習慣》顧問委員
韓國英纔教育集團董事
“21 世紀的21名韓國年輕人”之一
高奉益開發瞭新概念學習原理和方法,在韓國教育界掀起改革之風,是一位實力派加革新派的教育專傢。他所帶領的研究組潛心研究各種自主學習方法,以便為中小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另外,他還通過普及相關項目,把更多的青少年培養成兼具纔能、能力和人格魅力的人纔。
他有多部著作麵世,如《不大喊,不生氣,讓孩子愛上學習》《尖子生的學習習慣及計劃》等。
李正我
韓國英纔教育集團講師
首席學習谘詢師
李正我專門為青少年解決學業和生活煩惱。通過開發和普及各種自主學習類、人生規劃類項目,幫助青少年更好規劃人生並茁壯成長。她主張,想要讓孩子改變,那麼父母首先要改變,並建議父母長要相信、欣賞孩子,通過不斷努力,成為孩子的人生典範。
文摘
序言
坦白說,市麵上的育兒書,很多都強調“界限感”的重要性,但往往落入“立規矩”的窠臼。然而,這本書在處理界限問題上,展現齣瞭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智慧。它沒有要求傢長成為一個僵硬的執法者,而是倡導建立一種“動態平衡的契約”。作者似乎在暗示,隨著孩子心智的成熟,閤同條款也需要定期修訂。這種將親子關係視為一個不斷演化、雙方共同維護的“組織”的觀點,極大地緩解瞭我以往在執行規則時那種如臨大敵的緊張感。我感覺自己被賦能瞭,不再需要時刻緊綳著“控製”這根弦,而是可以更專注於培養孩子的內在自律和對後果的理性預判。這種由內而外的塑造力量,纔是真正持久的教育。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略帶沉靜又充滿力量感的色彩搭配,讓人一看到就覺得內容不一般。我一直覺得,青春期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季風,傢長們往往措手不及,手裏的“航海圖”根本派不上用場。這本書的書名雖然長,但那種直擊痛點的精準度讓人印象深刻,它不像市麵上很多育兒書那樣空泛地喊口號,而是承諾瞭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實操的可能性。從封麵的質感到書名的選擇,就能感受到作者對這個敏感時期的深刻洞察,似乎已經預示瞭內文會提供一套既有溫度又不失原則的導航係統,幫助父母們在這段“暗流湧動”的時期,找到與孩子溝通的真正密鑰,而不是簡單地進行高壓管理或無謂的放任。那種希望將愛轉化為一種更具建設性的理性力量的錶達,非常打動我這個正處在摸索階段的傢長。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它對“理性引導”的定義,遠超齣瞭我們通常理解的“講道理”。作者似乎在傳授一種高階的溝通藝術——即如何將情緒化的衝突轉化為一次有價值的認知衝突,引導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心智成熟度。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迴溯自己過去處理類似情境的方式,發現自己總是急於給齣解決方案,而忽略瞭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思考過程”的價值。這本書的文字猶如一麵澄澈的鏡子,照齣瞭我們作為父母在麵對孩子成長陣痛時,內心深處的焦慮與急躁。它不是教你如何快速止損,而是教你如何將每一次危機,都變成一次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精神內核的絕佳契機。這是一種需要耐心沉澱和反復閱讀纔能真正消化的智慧,絕對值得花時間去研讀和實踐。
評分這本書的布局結構非常精妙,它沒有把所有的難點混雜在一起,而是分模塊清晰地剖析瞭青春期可能齣現的各種“風暴眼”——從學業壓力下的情緒失控,到社交圈子的劇變,再到自我身份認同的掙紮。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闡述每一個問題時,總是先用一段富有同理心的文字去描摹孩子的內心世界,讓我們仿佛能穿過錶麵的叛逆,直接觸碰到他們內心的脆弱與迷茫。這種深層次的共情基礎,是很多育兒書籍所欠缺的。它沒有將孩子的“不聽話”簡單歸咎於基因或外部影響,而是係統性地引導傢長去審視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使用的溝通模式。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感覺自己手裏拿的不是一本指導手冊,而是一張詳盡的“青春期心理地圖”,每到一個復雜路口都有詳細的路綫指引。
評分讀完目錄和前言,我立刻被作者的敘事風格所摺服。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專傢腔調,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經曆過大風大浪的長者在娓娓道來,語氣中透著一股曆經沉澱後的通透與豁達。我尤其欣賞作者在介紹自己理念時所用的那些充滿畫麵感的比喻,比如將親子關係比作共同攀登一座技術復雜的山峰,強調的不是誰是嚮導,而是如何共同掌握“登山技巧”。這種將“引導”和“管理”區分開來的思路,非常新穎。它似乎在告訴我,麵對一個正在快速重塑自我認知的個體,需要的不是鐵腕政策,而是一套精密的、能夠適應孩子成長速度的工具箱。光是閱讀這些鋪墊,就已經讓我對書中實際操作層麵的建議充滿瞭期待,感覺這本書會是一份厚重的“情感與智慧的儲備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