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如何引导,青春期孩子才会听:把爱化为理性引导,用睿智帮助孩子安然度过 “暗流涌动”的青春期
定价:29.80元
作者:(韩)高奉益,(韩)李正我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2180866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把爱化为理性引导,用睿智帮8~16岁
孩子安然度过“暗流涌动”的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在“依赖”与“独立”之间摇摆不定
(不需要喋喋不休,而需要一点点放手)
就是不肯上补习班,但成绩又总是上不去
对朋友的话百听不厌,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
导师型父母:在“出手”与“放手”之间寻求平衡
(陪伴而不是训诫,引导而不是约束)
与其强迫孩子上补习班,不如引导他学会自主学习
与其阻止孩子,不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相处环境
引导式教养揭示孩子叛逆、任性、冲动等
行为表象下的心理真相
位居韩国家教类畅销书榜
亚洲*热销的教养
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冉乃彦
劳动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专家
北京长松咨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张健
内容提要
从唠叨爸妈到理性导师的转变
“离你那群狐朋狗友远一点!”“不许背着我偷偷约会!”“我可以不管你,但你有一件事做得像样的吗?”……当孩子走入青春期,父母仍用以前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实是不了解他所发生的变化:
欲摆脱父母的保护,更依赖朋友
“你和他们在一起都做些什么?”——导师型父母更关注孩子与朋友在一起做什么,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相处环境。
与异往已成为合理的社交需求
“学习时关掉手机,做完作业再与他通电话。”——导师型父母会与孩子一起制定与异往的原则。
身体成熟,渴望独立,但能力还有所缺
“这件事具体要这样去做。”——导师型父母不只告诉孩子要做什么,还会告诉他怎么做。
目录
前 言 孩子青春期,父母是做贴身保姆还是贴心顾问?
篇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
章 宁愿听朋友的建议,也不听父母的话
解决方案1:别说“不要和那种孩子玩”
解决方案2:重点关注孩子与他的朋友在一起 “做什么”
解决方案3:主动了解孩子的朋友
解决方案4:为孩子创造与朋友一起相处的良好环境
第2 章 孩子完全被明星迷住了
解决方案1: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解决方案2:不妨适当 “爱屋及乌”
解决方案3:与其强加阻挠,不如“约法三章”
解决方案4:帮助孩子做个有头脑、不盲从的粉丝
第 3 章 孩子已经交异性朋友了
解决方案1:注意语气,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心和尊重
解决方案2:与孩子共同制订异往的规则
解决方案3:为孩子划定与异性身体接触的界限
第 4 章 孩子太重视自己的外表了
解决方案1: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喜好
解决方案2:与其说“不行”,不如适度妥协
解决方案3:父母要丢掉偏见
第 5 章 脏话成了口头禅
解决方案1: 洞察说脏话背后的情绪状态
解决方案2:引导孩子用贴切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情绪
解决方案3:父母自己不说脏话
第 6 章 遭受校园暴力或同学排挤
解决方案1: 不要等孩子开口,父母要注意观察异常征兆
解决方案2: 知道孩子遭受校园暴力后,时间该做什么?
解决方案3:要和孩子协商决定解决方案
第二篇 改善和维持亲子间的关系
第7 章 面对回到家就变成“哑巴”的孩子
解决方案1: 与其大吼或唠叨,不如换个语气、换句话说
解决方案2 :温和地注视他,耐心等待他主动开口
解决方案3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第8 章 只要指出错误,孩子就发脾气
解决方案1:孩子表现冲动时,要先让他冷静思考
解决方案2:不要把教导变成发泄愤怒或抱怨
解决方案3:如果做错了,就要向孩子道歉
第9 章 不要大人管却又管不好自己
解决方案1:放手让孩子实践,并教他学会自我反馈
解决方案2:在实践过程中找出“小惊喜”和“小遗憾”
解决方案3:充分认可、信任和肯定孩子
0 章 要孩子做的事他偏偏不做
解决方案1:不只要孩子做,更要告诉他具体应该怎么做
解决方案2:用“我-信息”方式与孩子沟通
解决方案3:一起制订切合实际的方案
解决方案4:与其指正孩子的错误,不如表扬他的优点
第三篇 帮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并提高成绩
1 章 面对种种诱惑,无法埋头苦学 122
解决方案1:与其说教,不如以身作则
解决方案2:尊重孩子的兴趣,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解决方案3:督促孩子贯彻“21 天习惯养成”计划
2 章 学习态度不端正,父母总有操不完的心
解决方案1:了解孩子不想上补习班的真实想法
解决方案2:和孩子充分交流,帮他制订学习计划
解决方案3:盲目指责孩子前,好先找出他的学习类型
解决方案4:制订好学习计划后,就要全力支持和信任孩子
3 章 孩子偏科厉害 146
解决方案1:找找偏科的原因
解决方案2:对孩子擅长的科目要给予认可和表扬
解决方案3:分析薄弱科目的原因,一起寻找解决方法
4 章 成绩忽上忽下,起伏很大
解决方法1:根据科目的特性选择学习方法
解决方案2:制订考前“3 周倒计时攻略”
解决方案3:通过“试卷反馈”,制订下阶段学习计划
解决方案4:让孩子认识到考试的真正意义
第四篇 协助孩子找到“可实现的理想”
5 章 成绩平平,如何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解决方案1:通过亲子间真诚深入的交谈找到未来发展方向
解决方案2:不要职场,要施展梦想的舞台
解决方案3:让孩子根据现实调整梦想的战略
解决方案4:不否定,也不要放任不管,而要支持和帮助
6 章 才能平平,未来的路怎么走?
解决方案1:坚信孩子身上有成就成功人生的才能
解决方案2:从孩子喜欢的事中寻找才能
解决方案3:坚信“能够将孩子培养成材”
7 章 将孩子的偶像当作理想的引路人
解决方案1:确立孩子的偶像人选
解决方案2:与孩子一起寻找与偶像或行业专家见面的机会
解决方案3:与偶像见面前,整理一份调查问卷
作者介绍
高奉益
韩国EBS《父母60分》特讲师
KBS纪实片《习惯》顾问委员
韩国英才教育集团董事
“21 世纪的21名韩国年轻人”之一
高奉益开发了新概念学习原理和方法,在韩国教育界掀起改革之风,是一位实力派加革新派的教育专家。他所带领的研究组潜心研究各种自主学习方法,以便为中小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另外,他还通过普及相关项目,把更多的青少年培养成兼具才能、能力和人格魅力的人才。
他有多部著作面世,如《不大喊,不生气,让孩子爱上学习》《尖子生的学习习惯及计划》等。
李正我
韩国英才教育集团讲师
首席学习咨询师
李正我专门为青少年解决学业和生活烦恼。通过开发和普及各种自主学习类、人生规划类项目,帮助青少年更好规划人生并茁壮成长。她主张,想要让孩子改变,那么父母首先要改变,并建议父母长要相信、欣赏孩子,通过不断努力,成为孩子的人生典范。
文摘
序言
坦白说,市面上的育儿书,很多都强调“界限感”的重要性,但往往落入“立规矩”的窠臼。然而,这本书在处理界限问题上,展现出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智慧。它没有要求家长成为一个僵硬的执法者,而是倡导建立一种“动态平衡的契约”。作者似乎在暗示,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合同条款也需要定期修订。这种将亲子关系视为一个不断演化、双方共同维护的“组织”的观点,极大地缓解了我以往在执行规则时那种如临大敌的紧张感。我感觉自己被赋能了,不再需要时刻紧绷着“控制”这根弦,而是可以更专注于培养孩子的内在自律和对后果的理性预判。这种由内而外的塑造力量,才是真正持久的教育。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理性引导”的定义,远超出了我们通常理解的“讲道理”。作者似乎在传授一种高阶的沟通艺术——即如何将情绪化的冲突转化为一次有价值的认知冲突,引导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心智成熟度。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回溯自己过去处理类似情境的方式,发现自己总是急于给出解决方案,而忽略了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思考过程”的价值。这本书的文字犹如一面澄澈的镜子,照出了我们作为父母在面对孩子成长阵痛时,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急躁。它不是教你如何快速止损,而是教你如何将每一次危机,都变成一次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精神内核的绝佳契机。这是一种需要耐心沉淀和反复阅读才能真正消化的智慧,绝对值得花时间去研读和实践。
评分读完目录和前言,我立刻被作者的叙事风格所折服。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家腔调,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长者在娓娓道来,语气中透着一股历经沉淀后的通透与豁达。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自己理念时所用的那些充满画面感的比喻,比如将亲子关系比作共同攀登一座技术复杂的山峰,强调的不是谁是向导,而是如何共同掌握“登山技巧”。这种将“引导”和“管理”区分开来的思路,非常新颖。它似乎在告诉我,面对一个正在快速重塑自我认知的个体,需要的不是铁腕政策,而是一套精密的、能够适应孩子成长速度的工具箱。光是阅读这些铺垫,就已经让我对书中实际操作层面的建议充满了期待,感觉这本书会是一份厚重的“情感与智慧的储备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略带沉静又充满力量感的色彩搭配,让人一看到就觉得内容不一般。我一直觉得,青春期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季风,家长们往往措手不及,手里的“航海图”根本派不上用场。这本书的书名虽然长,但那种直击痛点的精准度让人印象深刻,它不像市面上很多育儿书那样空泛地喊口号,而是承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实操的可能性。从封面的质感到书名的选择,就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个敏感时期的深刻洞察,似乎已经预示了内文会提供一套既有温度又不失原则的导航系统,帮助父母们在这段“暗流涌动”的时期,找到与孩子沟通的真正密钥,而不是简单地进行高压管理或无谓的放任。那种希望将爱转化为一种更具建设性的理性力量的表达,非常打动我这个正处在摸索阶段的家长。
评分这本书的布局结构非常精妙,它没有把所有的难点混杂在一起,而是分模块清晰地剖析了青春期可能出现的各种“风暴眼”——从学业压力下的情绪失控,到社交圈子的剧变,再到自我身份认同的挣扎。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总是先用一段富有同理心的文字去描摹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仿佛能穿过表面的叛逆,直接触碰到他们内心的脆弱与迷茫。这种深层次的共情基础,是很多育儿书籍所欠缺的。它没有将孩子的“不听话”简单归咎于基因或外部影响,而是系统性地引导家长去审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使用的沟通模式。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感觉自己手里拿的不是一本指导手册,而是一张详尽的“青春期心理地图”,每到一个复杂路口都有详细的路线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