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孩子就是好好说话:子沟通的18个神奇方法
定价:39.80元
作者:林玟莹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11566786
字数:
页码:2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jd12212710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3-12岁孩子的家长
1.训斥和责骂可以使孩子屈服,却不可能让孩子信服。而有效的沟通不仅意味着充分地表达,同样需要真诚地倾听。本书通过分情景、分步骤的18个子沟通技巧以及带动式沟通和引导式对话,旨在帮助家长走出与孩子沟通的误区,让自己成为孩子信赖的人,让孩子在和谐的子关系中拥有一生受益的幸福力!
2.高情商的孩子都有一个好好说话的妈妈
话不是用来伤人的,聆听孩子的心声,说出*爱,而不是伤害带动式沟通和引导式对话,让你任何时候都和孩子聊得来
内容提要
训斥和责骂可以使孩子屈服,却不可能让孩子信服。而有效的沟通不仅意味着充分地表达,同样需要真诚地倾听。本书通过分情景、分步骤的18个子沟通技巧以及带动式沟通和引导式对话,让父母成为孩子信赖的人,让孩子和父母更贴心,旨在帮助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走出误区,让孩子在和谐的子关系中拥有一生受益的幸福力!
目录
自序沟通之前的重要心态:请确信语言的力量
前言
一、搞清楚子沟通的目的
1.目的一: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与需要
2.目的二:让孩子了解你的想法、感受与需要
3.目的三: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4.目的四:督促自己把接下来应该做的事完成
二、学会成熟型的沟通方式
1.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三种常见类型
2.成熟型的沟通与表达
三、避免沟通中错误的语言模式和问题
1.子沟通中六种错误的语言模式
2.子沟通中的三大问题
四、做好子沟通的五大基本动作
1.眼到
2.耳到
3.口到
4.心到
5.肢体到
五、做好有效沟通的三大关键
1.质量比次数和时间都更重要
2.感觉比道理更重要
3.别把焦点全放在孩子身上
六、把握子沟通的首要原则与时机
1.子沟通的首要原则:接受
2.子沟通的五大时机
七、神奇的带动式沟通
1.步骤一:先分享
2.步骤二:后询问
3.步骤三:再比较
4.步骤四:再询问
5.3∶1原则
八、善用沟通中的三大润滑剂
1.润滑剂之一:尊重
2.润滑剂之二:赞美
3.润滑剂之三:肯定
九、让孩子倾吐心声的八大神奇招数
1.慎用批评
2.创造机会
3.正向回应
4.肯定诚实
5.尊重隐私
6.保守秘密
7.选择时间
8.重视感受
十、避免说孩子怕听到的话
1.家长常对孩子说的话
2.孩子想对家长说的话
十一、批评孩子时的十个禁忌
1.不要翻旧账
2.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
3.不要说“你每次都这样”
4.避免用说教的方式
5.避免经常批评孩子
6.父母不要联手批评孩子
7.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
8.不要大吼大叫
9.不要连带批评其他事情
10.不要在内重复批评同一件事
十二、鼓励孩子的七种方法
1.鼓励孩子的大胆想象
2.向孩子求助
3.与孩子商量
4.让孩子试试看
5.让孩子来教你
6.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7.让孩子当家做主
十三、这样鼓励,孩子才会充满勇气
1.要不要试试看?
2.这么难的事情都做得到!你好棒啊!
3.要自己做决定哦!
4.爸爸妈妈会一直支持你!
5.加油!勇敢地迎接挑战!
6.觉得害怕时就要更大声地说话!
7.对于不懂的事提出质疑,也是一种勇气!
8.我觉得你好了不起!
9.充满爱的人都有一颗勇敢的心!
10.想起来就会笑的时候来啰!
十四、这样安慰,孩子才会安心
1.没关系的
2.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去做
3.明天还会有好事哦!
4.主动出击,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5.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达成目标
6.没有人一开始就有自信
7.好好睡一觉,醒来讨厌的事就不见了
8.不管有什么困难,爸爸妈妈都会帮你的!
9.别怕犯错,就算犯错也还有解决的方法
10.要期待美好事情的来临哦!
十五、这样表达,孩子才会情绪开朗
1.太好了!
2.我相信你!
3.真是太棒了!
4.这是你的优点!
5.看起来好好玩哦!
6.变成小大人啰!
7.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呀?
8.你的朋友真有趣!
9.你笑起来好好看哦!
10.让我们好好聊一聊吧!
十六、这样引导,孩子才会正确做事
1.要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
2.如果遇到同样的状况,你会怎么想?
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4.只要能坚持到底,就会有进步与成长!
5.如果这是规定,就应该好好遵守
6.不可以拿别人的长相和身体缺陷开玩笑,也不要嘲笑别人的失败
7.做错事就应该马上道歉
8.说谎并不能让你真正快乐,甚至会让你更痛苦!
9.自私自利的人,碰到困难时就不会有人帮助他
10.话不是用来伤害人的
十七、不同年龄的不同沟通方式
1.0~9个月:态度比语言传递着更多信息
2.9~18个月:好奇当道,时有创举
3.1.5~2.5岁:自我意识萌芽
4.2.5~4岁:问题成堆,模仿为乐
5.4~5岁:世界更大了,话也更多了
6.6~7岁:小学一年级,全新的团队生活体验
7.7~8岁:小学二年级,自我意识当道
8.8~9岁:小学三年级,困扰多元的开启
9.9~10岁:小学四年级,身心变化,不安加大
10.10~11岁:小学五年级,自控、竞争、有崇拜
11.11~12岁:小学六年级,开启青春,抵触差异
12.12~13岁:初中一年级,幼稚与成熟并存
13.13~14岁:初中二年级,青春期的烦恼
14.14~15岁:初中三年级,拟*化
15.15~16岁:高中一年级,与父母脱离的开始
16.16~17岁:高中二年级,茫然与
作者介绍
林玟莹,子教育专家,现任中国国际幸福学研究院院长、爱加幸福学研究院院长、慧才幼教商学院院长,是幸福学六大系统工程及子幸福学创始人暨首席导师。作者从事教育辅导工作超过24年,对于儿童、青少年、大学生行为及心态有着深入且专业的研究,举办超过5000场次授课,深受广大家长及学员的欢迎。数度被评为中国百强讲师、中国子教育十强讲师、十大受学员欢迎培训课程主讲导师。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暂无
拿到这本“神奇方法”的书,我原本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关于育儿沟通的书籍多如牛毛,大多都是换汤不换药的陈词滥调。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实操性”和“心理学深度”的完美结合。它没有过度美化育儿的艰辛,而是非常坦诚地剖析了成年人在沟通中的“惯性思维陷阱”。比如,书中对“预设立场”这种常见错误的分析,让我一下子惊觉自己在很多次冲突中是如何草率地下结论的。我过去总认为孩子是故意捣乱,现在我明白了,很多“不听话”的行为背后,其实是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情绪的表达。书中提供的那套“情绪命名与接纳”的工具,简直是我的救星。它教会我如何先处理情绪的“表层”,再触及行为的“核心”。我的孩子从前面对我的批评总是采取“石化”或“反击”的态度,现在,当我试着用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描述他的感受时,他明显放松了许多,愿意开口讲述事情的经过。这套方法体系非常完整,从基础的心态调整到具体的场景应对,逻辑清晰,循序渐进,让人感觉自己正在稳步升级一位“沟通高手”。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天天对着自家“小祖宗”抓狂的家长量身定做的!我承认,我以前是个“吼妈”的典型代表,孩子一不听话,我就习惯性地提高音量,结果往往是鸡飞狗跳,两败俱伤。这本书的理念很新颖,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地教你如何“落地执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积极倾听”的部分,以前我总觉得听孩子说话是在浪费时间,现在才明白,那才是建立信任的基石。我试着用书里提到的技巧,比如在孩子说话时放下手机,蹲下来与他平视,并用重复和确认的方式回应,效果立竿见影。原本一小时的争吵,现在可能十分钟就能平静解决。这不仅仅是沟通技巧的提升,更是对亲子关系的一次深度修复。它让我意识到,孩子不是需要被“管教”的物件,而是需要被“理解”的个体。这本书的文字很温暖,读起来毫无压力,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分享她的独门秘籍,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理论教材。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育儿路上感到迷茫,渴望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父母们。它真的能帮你打破旧有的沟通壁垒。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软绵绵、过度强调“爱与原谅”的育儿读物。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内核非常“硬核”,它关注的是权力结构、表达需求和有效倾听的底层逻辑。它提供的方法论,与其说是“爱孩子”,不如说是“高效地管理沟通资源”。我发现,当我真正做到“好好说话”时,我自己的焦虑水平也在同步下降。因为不再需要花大量精力在重复的争吵和无效的对抗上,我终于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有质量的亲子互动中。书中对“非暴力沟通”的精炼运用,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表达愤怒,实际上只是在表达失望和恐惧。通过学习如何清晰地陈述事实、表达感受、提出需求,我成功地让孩子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这本书带来的改变是结构性的,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外在行为,更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互动的底层“协议”。它真的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更和谐亲子关系的大门。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买了很多关于如何“正面管教”的书,但总是因为实践起来太困难而放弃。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那些高大上的理论都“翻译”成了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容易被模仿的语言和动作。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我们都是在学习中成长的”的谦逊态度。它没有把父母塑造成必须完美的圣人,而是承认我们都会犯错,关键在于如何“修正性沟通”。书中那些关于如何化解孩子“小谎言”或者如何处理“公共场合发脾气”的场景模拟,简直就像是提前播放了我的“未来剧本”,让我胸有成竹。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技巧是“三明治反馈法”——先肯定,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再次给予积极的期望。这个方法不仅对孩子有效,我发现用在和伴侣的沟通中,效果也出奇地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工具箱是通用且高效的,能够全方位地提升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逻辑和效率的人,所以很多关于情感表达的书籍对我来说过于飘渺。但《好好说话》这本书却以一种近乎“工程学”的严谨性,来拆解亲子沟通中的复杂变量。它没有使用太多煽情或虚无缥缈的语言,而是用清晰的步骤和案例分析来支撑每一个“神奇方法”。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设定界限”的那一章。我一直担心直接说“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但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既坚定又不失尊重的表达方式,它强调了“你可以拒绝行为,但不能拒绝感受”。这种区分让我找到了平衡点。我尝试运用其中关于“后果预告与执行”的技巧,比如在孩子做出破坏性行为前,明确告知后果,并在必要时温和但坚决地执行,结果家庭氛围的混乱度明显下降了。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让孩子完全顺从,而是教你如何建立一个稳定、可预测、充满尊重的家庭秩序。它让我从一个疲于奔命的“救火队员”,转变成一个有计划的“关系设计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