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總統教子書
定價:26.00元
作者:(美)西奧多·羅斯福,秦傳安
齣版社:東方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50602607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幅與眾不同的傢教畫麵,它滿含關愛,生動有趣,而又發人深思。
他沒有嚴肅、訓斥和對立.隻有慈祥、關愛和尊重,
他從不視子女為不懂世事,而是將孩子看成與自己平等的個人。
這位的總統為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帶來瞭*寶貴也*重要的一課: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的父母;
真正成功的教育不隻是嚴肅的
而要以平等和互相尊重為前提——它應充滿瞭歡聲笑語
內容提要
《總統教子書》陪伴瞭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這部的親子和教子經典,處處展現著超人的智慧,受到各國人士的推糶和喜愛,成為每個傢庭和學校不可或缺的教育寶典。時間:跨度20餘年。在孩子初入人生、意識懵懂的時候,直至孩子們長大成人。無論總統是否陪伴在孩子身邊.都不曾忘記傳遞自己飽含父愛和思想的信。 內客:孩子的人生道路選擇,為人處世,白宮的生活、曆史及文學.對巴拿馬運河開鑿等重大曆史事件的評述;為瞭便於孩子理解,還有手繪的“圖畫信”。特色:沒有常見的中國傢庭裏父親與孩子對立、謹慎的情形,隻有充滿歡笑和善意的抗議聲.以及條條有價值的建議。價值:一個善於培養孩於獨立人格和獨立精神的父母,其培養的孩於必然會是精英之纔。聲音:“我們必須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關係在孩子麵前,我不是總統.而是父景。”
目錄
作者介紹
西奧多·羅斯福(1858年-1919年),軍事傢、政治傢,美國第26任總統。畢業於哈佛大學。23歲參加紐約州議會,並成為共和黨之一。1880年與任妻子艾麗絲·李·羅斯福結婚.有一女。1884年.艾麗絲病逝。兩年後,1886~-I2月,羅斯福與艾迪斯·卡羅結婚,生有四於一女。
羅斯福先預見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性.並為之做瞭不懈努力。在他任內,積極推行反托拉斯法令,成為近代反壟斷的先驅者之一:在國際事務中也常常齣奇製勝,為奠定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作齣貢獻。羅斯福是第{立走齣國門的美國總統,越繼任總統時不到43歲.成為美國曆*年輕的總統,他傳奇的經曆讓整個世界為之贊嘆。
羅斯福總統見識卓著,多纔多藝,兼具博物學傢、曆史學傢和演說傢諸項纔華,可謂少有的纔華橫溢的總統。其著作和翻譯也相當豐富,自侶77年直至逝世,著述達兩三韆件之多書信不下於15萬封。《總統教子書》已成為世界各國父母與孩子爭相閱讀的傳世名作,入選《哈佛經典立庫》。
文摘
序言
我發現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具有啓發性,它並非綫性時間軸的簡單記錄,而是圍繞幾個核心的教育主題,穿插引用瞭不同時期的傢庭故事進行佐證和深化。這種非綫性的組織方式,使得閱讀體驗非常豐富,避免瞭單調的說教腔。其中關於“言語的藝術”和“傾聽的重要性”的討論,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作者認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必須首先是一個優秀的傾聽者,他詳細描述瞭如何在傢庭餐桌上,鼓勵年幼的孩子錶達不同意見,並教導他們如何有禮貌地反駁成年人的觀點。這不僅僅是溝通技巧的傳授,更是一種對個體聲音尊重的體現。這種尊重,是建立信任的基石。整本書散發著一種對“教養”的重視,這種教養不僅僅是外在的舉止,更是內在對世界、對他人持有的態度。它讓我意識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或許就是將復雜的生存智慧,轉化為孩子在麵對生活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自然而然的優雅和堅定。這本書確實是一部值得反復品味的傢庭教育寶典。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層層遞進的,初讀時是新鮮感,再讀時是共鳴,而深思後,則是一種帶著敬畏的理解。它巧妙地避開瞭我們當代教育體係中常見的“目標量化”傾嚮。書中的教育目標似乎是模糊而宏大的——培養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個“高分者”或“成功者”。這種模糊性,恰恰是其力量所在。它鼓勵孩子去追隨內心的火焰,而不是外部的奬賞機製。我留意到,作者反復強調“實踐齣真知”,無論是學習騎馬、航海,還是參與社區活動,所有知識都必須經過身體的體驗和實際操作纔能真正吸收。這與我們現在很多注重屏幕學習和理論背誦的模式形成瞭鮮明對比。這本書讓我深思,我們是否在無意中,將學習的樂趣異化成瞭對外部認可的追逐?更深一層,書中對傢庭氛圍的描述,那種雖然嚴格但充滿鼓勵和尊重的互動模式,揭示瞭一個核心信息:教育的成功,不在於你教瞭什麼,而在於你營造瞭一種怎樣的成長環境。這種環境的營造,是需要極高的情商和自我約束力的。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裏,第一感覺就是沉甸甸的,那種紙張的質感和油墨的清香,讓人一下子就迴到瞭那個仿佛帶著曆史厚重感的年代。我本來隻是抱著隨便翻翻的心態,畢竟“總統教子”這種主題聽起來可能有點說教意味,但很快我就被裏麵的敘事方式吸引住瞭。作者並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灌輸,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分享他多年來在傢庭教育上的點滴心得和深刻反思。讀著那些具體的場景描寫,比如孩子們在戶外探險時遇到的睏難,以及羅斯福先生如何引導他們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給齣答案,我仿佛也站在瞭那個時代紐約郊外的草地上,一同呼吸著新鮮空氣。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勇敢與責任”的定義,那不是指戰場上的魯莽,而是在麵對學業、社交乃至未來人生抉擇時的那種堅韌和擔當。這種教育理念,穿越瞭時空的限製,對於我們當下這個過度保護孩子的社會,無疑是一劑清醒劑。它提醒我們,真正的愛,是放手讓他們去嘗試、去跌倒,然後在安全的範圍內觀察和指導,培養齣能夠獨立麵對風雨的成年人。全書的節奏把握得很好,既有溫情的傢庭生活片段,也有他對宏大教育哲學的思考,讓人讀完後,內心充滿瞭一種踏實的充實感,而不是空泛的激情。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對曆史語境下精英教育模式的深度田野調查。我關注的重點是,在那個特定的社會階層和政治環境下,一位處於權力中心的人物,是如何平衡“公共身份”與“私人角色”的。書中對親子互動的描述,展現瞭一種非常古典且注重禮儀的傢庭氛圍,但這並不是說它刻闆,相反,它在極強的結構感中,孕育齣極大的自由探索空間。作者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尤為強調,他似乎堅信,一個未來的領導者,必須首先是一個能夠獨立判斷是非的個體。書中提及的閱讀習慣和對自然環境的探索,都被視為訓練心智敏銳度的重要途徑。我尤其留意瞭其中關於“如何處理失敗”的部分。羅斯福先生似乎有一種近乎宿命論的理解:挑戰是人生的常態,關鍵在於從挫敗中迅速恢復並調整策略。這種心性訓練,超越瞭單純的知識傳授,直擊人的精神韌性。對我而言,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去理解那個時代“責任感”是如何被係統性地植入到貴族傢庭的教育體係中的,其嚴苛程度令人側目,但也令人敬佩。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用“樸實卻蘊含力量”來形容最為貼切。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語言直白得像老式留聲機裏傳齣的醇厚嗓音,每一個字似乎都帶著實實在在的生活痕跡和歲月沉澱。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品格塑造”這一核心議題的處理方式。他沒有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倡導“誠實”、“勤奮”,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軼事,展示瞭這些品質是如何在日常的摩擦和衝突中被內化為孩子本能反應的。比如,關於“言齣必行”的章節,描述瞭孩子們因為沒有信守一個無關緊要的承諾而受到瞭怎樣的傢庭處理,這種處理方式的嚴謹性遠超我的預期。它讓我反思自己對待孩子那些“小事”的態度——我們常常忽略瞭,正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纔構築瞭一個人未來麵對重大抉擇時的道德底綫。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真實性,它沒有粉飾太平,承認瞭教育過程中必然存在的挫敗和誤解,但關鍵在於,它展示瞭如何從這些不完美中汲取教訓,並以一種近乎工匠般的耐心,去雕琢下一代的靈魂。這種務實精神,比任何空洞的說教都來得震撼人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