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 |
作者 | (韩)申圭镇 |
定价 | 30.0元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ISBN | 9787512710665 |
出版日期 | 2015-05-01 |
字数 | |
页码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内容简介 | |
《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作者通过从事咨询教师工作15年来的4000多件咨询事件以及自身的故事总结出:“教育子女需要一颗淡泊的心。不对孩子有任何期盼,尊重孩子,总是正面支持和鼓励孩子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 本书从改变父母自身写起,讲述了顺应孩子的变化,细心照料孩子,与孩子沟通,信任、肯定、支持、鼓励孩子,为孩子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自由成长等19个问题,并介绍了让孩子按父母的期望成长的方法。作者还列举了对孩子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以及反面教材,向父母们说明,如果希望孩子好好长大,就不要对孩子过分期待,应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
作者简介 | |
申圭镇 韩国弘益大学附属景城高中咨询教师、科学教师,从教25年,有15年与学生、学生家长交流面谈的经历。他以15年间发生的4000多件咨询事件为资料,写了《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这本书。2008年,他编写的《帮助孩子成长的学校咨询》一书被咨询教师奉为经典之作;2009年,他写的《自动退学的孩子们》让人们了解到学业中断的儿童的现实状况。他还在韩国期刊《女性时代》上开设专栏,为想要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专业指导。此外,身为科学教师的他还开发了很多有趣的科学书籍。 |
目录 | |
编辑推荐 |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几乎是所有父母尤其是中国父母的心愿乃至心病。如何培养教育子女,才能让他(她)们像父母期望的那样去成长呢? 答案是:不要去期望。 在《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一书中,韩国教育咨询师申圭镇通过15年4000多个事例得出:让孩子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去成长的19个方法。笔者告诉读者:只有慢养和等待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把试图通过和他人比较来判断成功和失败的想法扔掉吧。学习也是这样,*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孩子自身意识到学习必要性时才能获得。为了让孩子能主动将学习视作目标,请父母们不要焦急,放缓脚步,慢慢地等待吧。如果不这样,孩子学习的动机可能会被父母无意间毁掉。作者通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告诉家长们:只有不去期待、不去催促,孩子才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去成长。 |
文摘 | |
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想法 真正的道歉和礼貌上的道歉不同,真正的道歉意味着父母不再站在命令者的位置,而是平等地将子女人生的指挥棒归还给它的主人。 “我不想去上学。老师说我迟到、上课打盹、态度恶劣、坐姿不好……老师总是这样折磨人。‘你这是干什么呢?长大了想做什么?令人心寒的家伙……’老师轻蔑的眼神和不屑的话语,让我心情变得很差。这是热爱学生的人对学生说的话吗?而且还像看虫子一样注视我?每到这时候,我更讨厌在背后嘻嘻笑的同学们。被训斥时伤心的感觉,他们也都体会过,还在背后笑我,真是太卑鄙了。我也知道反省啊,如果我听话,大人们应该也会少操点儿心吧,但我真的很厌恶那种装作很关心别人的行为。他们应该都很清楚什么是虚情假意,至少应该谦虚点儿不是吗?当有人皱着眉头对我说‘真是担心你的人生’的时候,我反而觉得他们很可悲。说这种话的人,没有哪个是的。这种人自己都不受人喜欢和尊敬……” 玄静的妈妈一边擦眼泪,一边将女儿的日记递给我看。 “孩子日记里竟然这样说!几天前她搬到朋友家里睡,一直不肯回家。听说她还在咖啡店打工,总是无故旷课,书包里还有烟。” “虽然她日记里边的话比较粗鲁,但文章写得不错啊,把自己的委屈和悲惨都描写得很好。” 听到我的话,玄静的妈妈叹了口气。 “玄静小时候读过很多书,可是每次写日记的时候,她总是写今天做了什么很开心,做了什么很不开心。老是这样写,为此我训斥过她很多次。” “啊!训斥她吗……” “日记里不是应该写今天做了什么错事需要反省,以后不再犯之类的吗?” 玄静妈妈认为日记里应该有反省的内容。 “玄静妈妈,您是不是经常感觉到憋闷呢?” “是啊。严重的时候我会吃药。” “您吃药吗?” “会吃些安眠药。我以为这样做能让玄静稍微争气点儿。” 如玄静妈妈所言,她像演戏一样用吃安眠药的方式威胁女儿:“你再这样下去,妈妈就去死。” “您用过别的方法吗?” “因为玄静在朋友家过夜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一气之下还剪过她的头发。” “您亲自动手吗?” “是。” “您做了很多母亲不应该对女儿做的事情啊!” “是啊……” “近您有感到幸福的时候吗?” “没有。” “玄静爸爸是怎样的人呢?” “是个大男子主义者。玄静几天没去学校这件事,孩子他爸到现在还不知道。玄静说,如果我把这件事告诉她爸爸,她就立刻去死,所以我没敢说。” “孩子以死威胁妈妈也是跟妈妈学的啊!” “是啊……” 玄静妈妈泪如雨下。 对话暂时中止了一会儿,因为玄静妈妈需要冷静。 “玄静每天在朋友家睡,朋友的父母没有说些什么吗?” “我对她朋友的父母说这样是不行的,不过他们说,自己的女儿在初中的时候叛逆行为比这还严重,转了好几次学也没管用,不用刻意去管,以后就会好了。” “那也应该把玄静带回来才行。” “我和孩子她爸一起去过,但玄静说讨厌回来。终我们拗不过她,只好放弃了。” 这次战胜父母的经历,应该让玄静备受鼓舞吧,这可能成为玄静更加叛逆的动力。不过,这样的孩子比那些丧失了反抗欲望的孩子要好得多。 我为玄静妈妈制订了目标。 “从现在开始您应该改变您的想法。” 玄静爸爸是一个运动服装公司的职员,妈妈是服装学院的讲师,这个家庭的生活条件并不差。玄静有一个上大学的哥哥,不过哥哥对玄静也是束手无策。20多岁的他,估计也有不少自己的烦恼。 “您的家中有人身体不好吗?” “没有,没有人身体不好。” “那真是感谢上天。没有家人遭受疾病折磨,就很值得庆幸了。” “嗯,是啊。” “您说过近没有感到过幸福,是吧?玄静爸爸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那么玄静爸爸没有酒瘾或者暴力倾向吧?” “当然没有了。他只是有些自大。” “啊,那也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对他自大的行为您大可装作没看见。对玄静的叛逆行为为忧心忡忡的人应该就是玄静爸爸了。不过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信,爸爸可能会将孩子交给妈妈管。” “您的意思是,孩子她爸就算担心孩子,碍于面子也不会去管孩子?” “是。大声咳嗽以信的父亲内心都隐藏着一个胆小的自己。孩子的爸爸心里应该有很多的烦恼。” “我本来以为丈夫和孩子都只会让劳、让我烦恼,现在想想,事实并不是那样的。” “是啊,所以您没有必要用吃安眠药的方式来表示‘我很累’。母亲是家庭的雨伞,人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妈妈很累,家人让她疲惫。即便如此,一想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值得珍惜的人,妈妈就会重新充满了力量。 “可是玄静无故旷课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已经很多次了,这让班主任很为难。” “几天不上学并不意味着人生会就此毁掉。” 玄静的妈妈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回忆,紧皱着眉头。 “我从老师那里听来很多不好的事情。老师都说她逃课、离家出走,怕她接下来喝酒、抽烟,弄垮身体。” “所以老师让您怎么做呢?” “也没说怎么做……我还听说因为玄静,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都变差了,她给班里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听起来老师是想让玄静退学吧?” “我也这样觉得。有的老师也直白地把这话说了出来。” 这种情况也暴露了学校没有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学校无法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只不过它不承认这一点,而是将问题的原因都归结到学生身上。所以,学校总是给学生负面的信息,后迫使学生离开学校。 “玄静妈妈,人生有百年之久,让孩子休息一年再去上学也没关系。就算再着急,如果前面没有路,我们也无可奈何,不是吗?” “是吗?不管怎么说,玄静早点儿高中毕业,我也能早点儿放下心来。孩子他爸也觉得她应该按时毕业。” 她又急切地问道:“这样等待就行吗?” “您和平时一样就行,不过不要再说‘担心’这两个字了。” 改变固有的价值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玄静妈妈是一个积极的人,一周的时间里,她给女儿发了好几次短信。她改变的速度十分快。 “玄静啊,妈妈很抱歉上次以自杀来威胁你。我错了!真心地向你道歉。” “妈妈很多时候都没能理解你。我爱你现在的样子就可以了,妈妈太唠叨了。” “玄静啊,你吃晚饭了吗?要好好吃饭。” “玄静啊,我把洗好的衣服放在衣柜里了。对了,妈妈忘记喂狗狗吃饭了。你能回来喂喂它吗?” 玄静妈妈竟然跟自己的女儿真心道歉,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变化。真正的道歉和礼貌上的道歉不同,真正的道歉意味着父母不再站在命令者的位置,而是平等地对待子女,将子女人生的指挥棒归还给它的主人。 玄静妈妈为了女儿向公司请了假,假期还没用到一半,她就回到工作岗位了。她听从我的“担心也没有用”的建议后,决定使生活回到正常的轨道。在因为女儿而惴惴不安的日子里,她接受了我的“营造温暖家庭氛围”的建议。当然,她对我的建议,并不是一开始就点头赞成的。 “在朋友家的时候,看到朋友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场景,玄静不会感到难受吗?如果玄静误会‘没有爸爸、妈妈,生活依然很好’怎么办呢?” “玄静肯定不会这样想的。如果家里气氛不好,玄静就更难回来了。有母亲翘望的温暖家庭,玄静会自己想要回来的。”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回家 但这种报复始终不会让人开心,因为这是虐待自己,并让家人痛心的事情,所以孩子的心中常有结束叛逆回归正常的想法。因此,就算是为了让孩子回家,我们也应该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玄静妈妈决心更加用心地对待丈夫和女儿。旁观者一样的丈夫、因为害怕现实而选择逃避的女儿,后都理解了妈妈所做的努力。玄静妈妈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作用。 一个月后,玄静爸爸来找我了。 “初次见面,我妻子从您这儿获得很多帮助,我专程来向您致谢。” “我不过是尽我所能去帮她。” “我妻子来这儿之前还去找过神父。” “啊,是这样啊。那肯定有所收获吧?” “这个嘛……那个神父太年轻,也没养过孩子,所以没有什么帮助。我也劝她说不用去咨询。” “可能我也没帮上什么忙吧!” “我不是说老师您没有帮上忙。我刚才不是说了嘛,呵呵。” 玄静爸爸并不是以咨询者而是以探索者的身份来见我。我认为这时应该以非老师的自然人身份和他交流,因此我邀请他一起去一家专门做韩式煎饼的小店喝米酒。 玄静爸爸问我:“和妻子吵架的时候,老师您会怎么做呢?” “我们夫妻没吵过架。” “看来您的妻子是一位贤妻良母,您很幸福。” “嗯,是啊。为我做饭,为我洗衣,她是一个好女人。” 玄静爸爸笑了起来。 “老师您看上去性格很好。” “不,我很敏感、挑剔。不过,我从未和妻子吵过架。” 玄静爸爸睁大眼睛说:“那您的妻子是个无瑕的人了?哈哈。” “她的缺点很多,可正因为这样才充满了魅力。” 玄静爸爸就像玩心理游戏一样,将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向我。我以毫无保留、坦率的态度面对他的这些问题。因为要帮助咨询者解决他的痛苦和家庭矛盾,作为咨询师的我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喝完几杯米酒后,玄静爸爸开始袒露他的内心。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夫妻争吵呢?要怎么办才好呢?” “我结婚的目的是让妻子幸福。我觉得,妻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我们是因为相爱才结婚的。当孩子出生后,我把让孩子幸福作为我的第二个目标。如何让妻子和孩子幸福,是我每天都会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家之主,我从来不会特意要求她们为我做些什么,不论是爱还是别的,我认为这是施与者应有的责任。我以这样的心态生活。对于妻子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充满感激。而妻子的想法也和我一样。” 和玄静爸爸喝完3瓶米酒后,我们又一起去了KTV。玄静爸爸唱了一首歌: “人生是一幅未完成的画,需要我们去亲手完成……” 回来的路上,玄静爸爸伸出手来和我握手。他用力握着我的手对我说,今天见到我很高兴。 打开内心,改变自己的想法 “国王的耳朵是驴耳朵!国王的耳朵是驴耳朵!” 在竹林中大声说出这个秘密的理发师,内心感到无比畅快。对于像理发师这样吐露心声的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像竹子一样静静地倾听。经过“开放——倾听——共鸣”这个简单的过程,就可以让咨询者放下心里的负担。 咨询工作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咨询者成长。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应该把握好角色分工,咨询者是主人公,而咨询师是协助者。好的咨询是不需要咨询师的咨询,咨询师应明确自己是配角的定位。 咨询并不是说服或教育的过程。 特别是对那些有主见的人。 “我的问题当然我自己清楚了,别人怎么能知道呢?我得有多么无能,才会问别人关于自己的事情呢?” 这是一个十分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因此咨询师没有必要给他提出建议。他对自己或家人求助咨询师的举动会感到很不满。不过,依赖型的人却不同。 “老师,我该怎么办才好呢?请告诉我方法吧!” 这类人期待咨询师能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给他一本宝典。但是,期待咨询师像问题解决大师一样为他排忧解难,当然很不现实。 咨询师就像是帮助咨询者整理抽屉的人。咨询师询问咨询者是否保留这件东西,扔掉那件东西。而决定留下哪件东西,扔掉哪件东西的人是咨询者。 当不安、委屈、恼火和厌烦时,人们为了摆脱负面情绪,会做出很多努力。运动、游戏、外出用餐、购物等都是可以暂时缓解情绪的方法。和朋友聊天、看电影、看漫画、读书等也可以缓解情绪,人们还能从中获得灵感和智慧。听演讲、接受咨询则是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其中,咨询便是通过双向沟通来进行的非常有价值的活动。 从咨询者的立场来看,咨询是一个“打开内心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咨询者可以发现自己的内心,并自发地做出改变。如同到新世界旅行般,变化是一件令人兴奋开心的事情。您还在犹豫不决地浪费人生吗?那么请改变您的想法吧! |
序言 |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