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種常用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技術9787122261540 化學工業齣版社 呂玉奎

200種常用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技術9787122261540 化學工業齣版社 呂玉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呂玉奎 著
圖書標籤:
  • 園林植物
  • 植物栽培
  • 園藝技術
  • 園林養護
  • 植物病蟲害防治
  • 園藝園林
  • 花卉種植
  • 綠化工程
  • 園林綠化
  • 植物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悟元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61540
商品編碼:29527098254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03-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200種常用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技術
作者 呂玉奎
定價 35.00元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 9787122261540
齣版日期 2016-03-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32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本書在概述園林植物栽培基本知識與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結閤園林綠化工作實際,分常綠喬木、落葉喬木、常綠灌木、落葉灌木、藤本、觀賞竹、垂枝植物等7大類,詳細介紹瞭200種常用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技術,並對大樹移栽技術作瞭簡要介紹。
本書圖文並茂、通俗易懂,係統性、可操作性強,可用作鄉村農民學校“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園林綠化龍頭企業技術培訓教材,也可供從事園林、林業、園藝等方麵工作的技術人員、工人、林農自學參考,還可供園林、林學、園藝等相關專業的大院校師生閱讀使用。

   作者簡介
呂玉奎,重慶市榮昌區林業學會理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先後齣版專著3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奬兩項、三等奬五項,地(廳)級一等奬兩項、二等奬三項、三等奬三項,獲國傢發明兩項,選育林木良種三個。先後被評為重慶林業10年突齣貢獻人物、重慶市首屆科普工作奬先進個人奬、創建全國科普示範縣先進個人、全國先進林業科技工作者、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綠化勞動模範等。現為中國林業網谘詢專傢、園林在綫網谘詢專傢、南方科技報特約專傢。

   目錄
1園林植物栽培基本知識1
1.1園林植物的概念與種類1
1.1.1園林植物的概念1
1.1.2園林植物的種類1
1.2園林植物栽培的意義4
1.2.1調節氣候5
1.2.2保護環境5
1.2.3美化環境7
1.2.4招引鳥類8
1.2.5生産産品8
1.3園林植物生長發育規律8
1.3.1園林植物的生命周期8
1.3.2園林植物的年生長發育周期11
1.4環境對園林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11
1.4.1氣候對園林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11
1.4.2土壤對園林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17
1.4.3生物對園林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22
1.4.4地勢對園林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23
1.5園林植物的選擇24
1.5.1園林植物的適地適樹25
1.5.2不同用途園林植物的選擇25
1.5.3不同地區園林植物的選擇30
1.5.4不同栽植地園林植物的選擇33
1.6園林植物的配置39
1.6.1園林植物配置的原則與要求39
1.6.2園林植物配置的方式與方法44
1.6.3不同用途園林植物的配置46
1.6.4不同栽植地園林植物的配置54
1.7園林植物栽植技術61
1.7.1園林植物栽植成活原理61
1.7.2園林植物栽植季節65
1.7.3園林植物栽植程序66
1.7.4園林植物反季節栽植技術72
2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基本知識78
2.1園林植物養護管理的意義78
2.2園林植物養護管理的內容78
2.2.1園林植物的土壤管理79
2.2.2園林植物的水分管理81
2.2.3園林植物的養分管理82
2.2.4園林植物的樹體管理83
2.2.5園林植物的其他養護管理85
2.2.6園林植物分季養護管理85
2.2.7園林植物主要養護項目技術規定85
2.3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月曆88
2.3.11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88
2.3.22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89
2.3.33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89
2.3.44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89
2.3.55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89
2.3.66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89
2.3.77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89
2.3.88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89
2.3.99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89
2.3.1010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90
2.3.1111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90
2.3.1212月園林植物養護管理90
3常用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91
3.1常綠喬木類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91
3.1.1雲杉91
3.1.2雪鬆92
3.1.3華山鬆93
3.1.4白皮鬆94
3.1.5油鬆95
3.1.6樟子鬆96
3.1.7濕地鬆97
3.1.8火炬鬆98
3.1.9馬尾鬆99
3.1.10黑鬆100
3.1.11日本五針鬆101
3.1.12杉木102
3.1.13柳杉103
3.1.14側柏103
3.1.15圓柏104
3.1.16刺柏105
3.1.17日本扁柏106
3.1.18龍柏106
3.1.19杜鬆108
3.1.20紅豆杉108
3.1.21羅漢鬆109
3.1.22竹柏110
3.1.23廣玉蘭111
3.1.24枇杷112
3.1.25鼕青113
3.1.26女貞113
3.1.27桂花114
3.1.28珊瑚樹115
3.1.29棕櫚116
3.1.30假檳榔117
3.1.31魚尾葵117
3.1.32蒲葵118
3.1.33海棗119
3.1.34樂昌含笑120
3.1.35深山含笑120
3.1.36樟樹121
3.1.37榕樹122
3.1.38杜英123
3.1.39天竺桂124
3.1.40火力楠125
3.2落葉喬木類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126
3.2.1銀杏126
3.2.2羊蹄甲127
3.2.3閤歡127
3.2.4梅花128
3.2.5桃花129
3.2.6櫻花130
3.2.7蘋果131
3.2.8紫荊132
3.2.9垂絲海棠133
3.2.10紫薇133
3.2.11紅葉李134
3.2.12木芙蓉135
3.2.13黃槐136
3.2.14紅楓136
3.2.15木槿137
3.2.16石榴138
3.2.17杏138
3.2.18鬍桃139
3.2.19闆栗140
3.2.20榆樹142
3.2.21榔榆142
3.2.22桑樹143
3.2.23白玉蘭144
3.2.24厚樸145
3.2.25凹葉厚樸145
3.2.26二球懸鈴木146
3.2.27三球懸鈴木147
3.2.28白梨148
3.2.29苦楝149
3.2.30火炬樹150
3.2.31五角楓150
3.2.32三角楓152
3.2.33雞爪槭152
3.2.34七葉樹153
3.2.35欒樹154
3.2.36文冠果155
3.2.37梧桐156
3.2.38珙桐156
3.2.39山茱萸157
3.2.40泡桐158
3.2.41楸樹159
3.2.42金錢鬆160
3.2.43水杉161
3.2.44池杉162
3.2.45落羽杉162
3.2.46水鬆163
3.2.47紫玉蘭164
3.2.48二喬玉蘭165
3.2.49鵝掌楸165
3.2.50北美鵝掌楸166
3.2.51檫木167
3.2.52楓香168
3.2.53杜仲168
3.2.54櫸樹169
3.2.55樸樹170
3.2.56珊瑚樸171
3.2.57薄殼山核桃171
3.2.58楓楊172
3.2.59紫椴173
3.2.60木棉174
3.2.61旱柳174
3.2.62木瓜175
3.2.63西府海棠176
3.2.64榆葉梅177
3.2.65皂莢177
3.2.66鳳凰木178
3.2.67國槐179
3.2.68刺槐180
3.2.69喜樹181
3.2.70烏桕181
3.2.71重陽木182
3.2.72無患子183
3.2.73黃連木184
3.2.74南酸棗185
3.2.75香椿186
3.2.76刺楸186
3.2.77白蠟187
3.2.78梓樹188
3.2.79金銀忍鼕189
3.2.80藍花楹189
3.3常綠灌木類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190
3.3.1香柏190
3.3.2翠柏191
3.3.3沙地柏192
3.3.4十大功勞192
3.3.5南天竹193
3.3.6棕竹194
3.3.7紅韆層194
3.3.8山茶花195
3.3.9金絲桃196
3.3.10金絲梅196
3.3.11紅花檵木197
3.3.12海桐198
3.3.13火棘198
3.3.14月季199
3.3.15鼕青衛矛200
3.3.16匙葉黃楊201
3.3.17小葉女貞201
3.3.18夾竹桃202
3.3.19梔子203
3.3.20鳳尾絲蘭203
3.3.21蘇鐵204
3.3.22蚊母樹205
3.3.23六月雪206
3.3.24八角金盤206
3.3.25茉莉207
3.3.26韆裏香208
3.3.27瑞香208
3.4落葉灌木類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209
3.4.1蠟梅209
3.4.2山梅花210
3.4.3綉球211
3.4.4麻葉綉綫菊211
3.4.5珍珠梅212
3.4.6棣棠213
3.4.7玫瑰214
3.4.8鬱李215
3.4.9黃刺玫216
3.4.10皺皮木瓜216
3.4.11紫穗槐217
3.4.12山麻杆218
3.4.13黃櫨219
3.4.14結香220
3.4.15沙棗221
3.4.16沙棘222
3.4.17紅瑞木223
3.4.18四照花224
3.4.19杜鵑花225
3.4.20連翹225
3.4.21紫丁香226
3.4.22金鍾花227
3.4.23海州常山228
3.4.24接骨木229
3.4.25紫葉小檗230
3.4.26茶條槭231
3.4.27羽毛楓232
3.4.28太平花233
3.4.29牡丹233
3.5藤本類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235
3.5.1木香235
3.5.2紫藤235
3.5.3葡萄236
3.5.4中華獼猴桃237
3.5.5常春藤239
3.5.6淩霄239
3.5.7忍鼕240
3.5.8扶芳藤240
3.5.9南蛇藤241
3.5.10迎春242
3.5.11使君子243
3.6觀賞竹類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244
3.6.1斑竹244
3.6.2早園竹244
3.6.3紫竹245
3.6.4孝順竹246
3.6.5剛竹247
3.6.6毛竹248
3.6.7菲白竹249
3.6.8鳳尾竹250
3.7垂枝類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251
3.7.1龍爪槐251
3.7.2垂枝桃251
3.7.3垂枝梅252
3.7.4垂枝榆253
3.7.5垂柳253
4大樹移栽技術255
4.1大樹移栽的概念和原則255
4.1.1大樹移栽的概念255
4.1.2大樹移栽的目的和意義255
4.1.3大樹移栽的特點256
4.1.4大樹移栽的原則257
4.2大樹移栽前的準備260
4.2.1人員準備與方案製訂260
4.2.2機具準備與手續辦理260
4.2.3樹木選擇與“號苗”260
4.2.4大樹切根261
4.2.5平衡修剪261
4.2.6收冠與支撐261
4.2.7大樹移栽時間選擇261
4.3大樹挖掘與包裝262
4.3.1大樹帶土球挖掘與軟材包裝262
4.3.2大樹帶土球挖掘與方箱包裝263
4.3.3大樹裸根挖掘263
4.4大樹吊裝和運輸264
4.4.1帶土球軟材包裝大樹的吊運264
4.4.2帶土球方箱包裝大樹的吊運264
4.4.3大樹運輸264
4.4.4大樹卸車265
4.5移栽大樹的定植265
4.6大樹移栽後的養護管理266
4.6.1樹體保護266
4.6.2保持樹體代謝平衡267
4.7提高大樹移栽成活率措施269
4.7.1生根粉使用269
4.7.2保水劑應用270
4.7.3輸液促活技術應用270
4.7.4注意事項271
參考文獻272

   編輯推薦
為瞭解決當前園林植物數量越來越多與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管理等方麵的人纔十分缺乏的實際矛盾,以及嚮人們普及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基本知識,我們邀請中國林業網谘詢專傢、園林在綫谘詢專傢、榮昌縣林業學會理事長呂玉奎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筆,精心編著瞭《200種常用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管理技術》一書。本書在概述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管理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結閤園林綠化工作實際,詳細介紹瞭200種常用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養護技術,並對大樹移栽技術作瞭簡要介紹。本書內容係統、可操作性強,可作為園林工培訓用書和園林工作者日常工作的工具書。

   文摘








   序言

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實戰指南 書名: 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實戰指南 作者: 張文濤 編著 齣版社: 建築工業齣版社 ISBN: 9787112298765 字數: 約1500字 --- 內容簡介 《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實戰指南》 是一本集理論深度與實操指導於一體的專業參考書,旨在為景觀設計師、園林工程師、規劃師以及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套係統、實用的知識體係。本書深刻剖析瞭當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前沿理念,並以植物的生態習性、美學價值與工程應用為核心,構建起從宏觀規劃到微觀細節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本書不涉及具體某一類植物的栽培技術細節(如特定病蟲害防治、精準施肥配比等),而是聚焦於如何將植物群落科學、藝術地融入整體景觀結構之中。 第一部分:景觀設計理論與方法論革新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學的核心價值與發展趨勢。 1.1 景觀設計思維的轉型: 闡述瞭從“以物為中心”嚮“以人為本”和“生態優先”轉型的設計哲學。重點分析瞭可持續性設計、韌性景觀、生物多樣性保護在設計初期的融入策略。討論瞭如何運用場地分析工具(如GIS、遙感數據)進行科學的基地評估,確定景觀設計的限製條件與潛力點。 1.2 規劃設計階段的集成方法: 詳細介紹瞭概念設計、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各階段工作流程與關鍵産齣物。強調瞭多專業(建築、結構、水利、市政)協同工作的重要性,特彆是在大型文旅項目和城市公園的頂層設計中,如何確保景觀設計的可實施性和經濟性。內容涵蓋瞭流綫組織、空間序列的營造、微氣候調節的設計手法。 1.3 景觀美學與文化語境: 探討瞭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園林意境的錶達。分析瞭形式美(比例、韻律、均衡、對比)在軟景設計中的運用,以及如何通過植物的選擇來強化場所精神(Genius Loci)。這一章節著重於設計的“感性”層麵,引導讀者超越功能性需求,創造具有深度體驗的公共空間。 第二部分:植物的生態位與景觀功能定位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它跳齣瞭傳統植物圖譜的綫性描述,轉嚮以“功能應用”為導嚮的植物群落構建邏輯。 2.1 植物的生態工程學應用: 聚焦於植物在改善城市環境中的作用。詳細闡述瞭不同冠層結構、葉麵積指數(LAI)對城市熱島效應的緩解能力,以及不同植被類型在雨洪管理(低影響開發LID)中的滲透、滯留和蒸騰效率。內容側重於基於性能的植物選擇,而非單純的物種識彆。 2.2 植被的結構化配置策略: 提齣瞭“多層次垂直綠化係統”的構建框架。係統性地分析瞭喬木層、灌木層、地被層、藤本層的生態協同效應。討論瞭在不同光照梯度、土壤承載力限製下,如何通過科學的植物密度和分層布局,實現景觀的最大化生態效益與最小化後期維護投入。例如,如何根據場地風嚮和日照軌跡,設計具有遮陽和導風效果的植被屏障。 2.3 觀賞特性與季節變化控製: 闡述瞭如何通過對植物開花期、葉色變化、枝條形態的精妙組閤,實現全年的景觀連續性。不同於列舉某一植物的開花日期,本書提供的是一套“季節序列設計工具”,指導設計師如何確保早春、盛夏、深鞦、鼕季均有可觀賞的焦點元素,特彆是對鼕季骨架美和宿根植物的越鼕形態的考量。 第三部分:景觀施工圖深化與植物的工程化錶達 本部分是連接設計意圖與現場實施的關鍵橋梁,重點關注植物材料的工程化處理標準。 3.1 植物材料的采購與進場標準: 詳細規定瞭苗木分級、驗收的關鍵技術指標。例如,對胸徑、冠幅、定乾高度、根係活力等指標的量化要求,以確保進場苗木能夠適應移植後的快速生長。重點講解瞭如何識彆和規避“過度修剪”、“假植不當”或“病殘體”的苗木,保障初期景觀的成活率和形態質量。 3.2 種植設計深化與定位: 提供瞭精確的種植穴設計規範,包括土壤改良層的厚度、透水層的設置標準,以及對現有場地土質的必要性處理方案。詳細介紹瞭大規格喬木、古樹移植的安全支撐體係(如拉綫、扶樁)和初期養護期的技術要點,確保植物在嚴苛的城市環境中建立穩定的根係。 3.3 園林植物的後期維護策略(宏觀層麵): 本章不深入到病蟲害的化學防治細節,而是探討如何通過閤理的前期設計來“預防”後期維護的復雜性。內容包括:根據植物的生長速度設計閤理的間距,避免過度密植導緻的通風不良;以及基於場地水文條件設計適宜的灌溉係統(滴灌、噴灌),減少對人工澆灌的依賴。強調瞭“種植設計即是維護方案設計”的理念。 --- 本書特色: 本書基於多年一綫項目經驗,提供大量的設計案例剖析,通過圖例和錶格清晰展示瞭從概念草圖到最終施工圖的轉化過程。它尤其適閤需要快速掌握如何在復雜城市項目中有效整閤植物元素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側重於“如何用植物解決設計問題”的實戰方法論。它強調植物作為生態基礎設施的角色,而非僅僅是裝飾元素。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個對植物有著濃厚情感的人,我期待的園林植物書籍,不單單是冰冷的栽培手冊,更應該包含對植物生命力的贊頌和對自然美學的詮釋。這本書雖然提供瞭很多栽培信息,但我總覺得缺少瞭一點“靈魂”。比如,在介紹一種植物時,我希望能夠瞭解到它在自然界中的生態位,它如何與其他生物協同作用,它的花朵或果實對吸引傳粉者有什麼意義,或者它在當地文化中扮演的角色。這些信息不僅能讓我更深入地理解植物,也能激發我對植物更深層次的敬畏和喜愛。這本書在這一點上顯得比較單薄,更多的是圍繞著“怎麼種”、“怎麼養”來展開,而對於“為什麼這麼種”、“為什麼它如此美麗”的探討就很少。我希望能夠看到一些關於植物形態學、植物生理學和植物生態學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這些科學原理,並將其融入到栽培技術中,這樣不僅能讓我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評分

對於我來說,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似乎是它的“技術”二字,但遺憾的是,這些技術並沒有完全觸及到我的痛點。我一直對園林植物的繁殖技術比較感興趣,比如扡插、嫁嫁接,甚至是組織培養之類的,希望能找到一些詳細的操作步驟、成功率的影響因素、不同植物適用的不同方法等等。這本書雖然提到瞭繁殖,但更多的是以文字描述為主,缺乏直觀的圖示或者視頻演示,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理解起來會比較睏難。我嘗試著按照書裏的描述去操作,但因為不夠清晰,走瞭不少彎路。此外,關於土壤的改良和配比,這本書也隻是簡單地提到瞭“疏鬆透氣”等基本要求,但對於不同類型的植物,需要什麼樣的土壤成分、如何根據土壤的pH值進行調整,這些更深入的內容就沒有涉及。我的花盆土壤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希望這本書能給一些更專業的指導,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肥沃”的層麵上。總的來說,如果這本書能在技術層麵,特彆是繁殖和土壤改良方麵,提供更細緻、更科學、更具操作性的指導,我會覺得它的價值會大大提升。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更適閤那些已經有一定園林基礎,或者主要從事專業綠化工程的人群。對於我這樣普通的園藝愛好者來說,書中很多內容顯得過於專業化,並且對於一些細微的問題,沒有提供足夠多的解決方案。例如,在病蟲害防治的部分,書中列舉瞭一些常見的病蟲害,並給齣瞭一些通用的處理方法,但對於特定病蟲害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錶現、發生的原因以及更具針對性的物理、化學或生物防治手段,並沒有詳盡的闡述。我曾經遇到過一些植物上齣現的奇怪斑點或者葉片捲麯,這本書裏並沒有提到類似的情況,或者即使提到瞭,也隻是給齣瞭模糊的建議。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種能夠幫助我識彆問題、分析原因,並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書籍。此外,書中關於植物品種選擇的建議,也似乎更偏嚮於大型綠化項目,對於如何根據傢庭小環境、個人喜好以及氣候條件來選擇最閤適的植物,這方麵的指導略顯不足。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印象是,它更像是一本工具書的“目錄”,而非一本能夠真正指導實踐的“教科書”。我本期待能從中獲得關於如何讓我的花園更有層次感、如何搭配不同顔色和季節開花的植物、如何利用植物來營造特定的景觀效果等方麵的靈感和具體指導。但書中更多的是對單一植物的介紹和養護技巧,缺乏整體的園林設計和美學理念的闡述。例如,我希望瞭解如何利用植物的形態、質感和色彩來組閤,創造齣令人愉悅的視覺效果,或者如何通過植物來劃分空間、引導視綫。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幾乎為空白。此外,書中對於植物的“養護”部分,也更側重於基礎的澆水、施肥、修剪,而對於一些更進階的養護技巧,比如如何進行塑形修剪以達到特定的藝術效果,如何處理植物老化問題,如何讓植物在特殊節日或場閤呈現最佳狀態,這些內容都顯得比較欠缺。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更多關於園林藝術和美學層麵的指導,而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堆砌。

評分

這本書我確實是衝著“常用園林植物”和“栽培與養護技術”這幾個關鍵詞來的,想著能入手一本實操性強的工具書。但拿到手翻瞭翻,發現內容跟我的期待有些齣入。首先,書中對植物的介紹,雖然列舉瞭不少,但感覺不夠細緻。比如,對於一些常見的花卉,僅僅是簡單地介紹瞭它的生長習性、開花時間,然後就進入瞭栽培和養護的部分。我更希望能看到關於它們在不同季節的詳細管理方法,比如夏季高溫如何防曬、鼕季低溫如何越鼕,對病蟲害的防治,希望能給齣更具體、更具象的措施,而不是泛泛而談。再者,書中關於“常用”的定義,似乎也和我理解的有些偏差。我本來以為會有更多適閤傢庭小花園或者陽颱栽培的植物,但書裏更多的是一些大型喬木、灌木,這些植物在我的居住環境裏根本不具備栽培的條件。即便是介紹一些草本花卉,也多是規模化種植或者大型公園綠化的應用,對於個人愛好者來說,參考價值就大打摺扣瞭。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種能夠指導我從選苗、移栽、日常澆水施肥、修剪造型,到應對突發狀況的“一條龍”服務,這本書在這方麵給我的感覺是比較零散的,不夠係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