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种常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技术9787122261540 化学工业出版社 吕玉奎

200种常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技术9787122261540 化学工业出版社 吕玉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吕玉奎 著
图书标签:
  • 园林植物
  • 植物栽培
  • 园艺技术
  • 园林养护
  • 植物病虫害防治
  • 园艺园林
  • 花卉种植
  • 绿化工程
  • 园林绿化
  • 植物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1540
商品编码:2952709825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200种常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技术
作者 吕玉奎
定价 35.0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261540
出版日期 2016-03-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在概述园林植物栽培基本知识与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分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藤本、观赏竹、垂枝植物等7大类,详细介绍了200种常用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并对大树移栽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系统性、可操作性强,可用作乡村农民学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园林绿化龙头企业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园林、林业、园艺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工人、林农自学参考,还可供园林、林学、园艺等相关专业的大院校师生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吕玉奎,重庆市荣昌区林业学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五项,地(厅)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获国家发明两项,选育林木良种三个。先后被评为重庆林业10年突出贡献人物、重庆市首届科普工作奖先进个人奖、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先进个人、全国先进林业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等。现为中国林业网咨询专家、园林在线网咨询专家、南方科技报特约专家。

   目录
1园林植物栽培基本知识1
1.1园林植物的概念与种类1
1.1.1园林植物的概念1
1.1.2园林植物的种类1
1.2园林植物栽培的意义4
1.2.1调节气候5
1.2.2保护环境5
1.2.3美化环境7
1.2.4招引鸟类8
1.2.5生产产品8
1.3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8
1.3.1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8
1.3.2园林植物的年生长发育周期11
1.4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1
1.4.1气候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1
1.4.2土壤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7
1.4.3生物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2
1.4.4地势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3
1.5园林植物的选择24
1.5.1园林植物的适地适树25
1.5.2不同用途园林植物的选择25
1.5.3不同地区园林植物的选择30
1.5.4不同栽植地园林植物的选择33
1.6园林植物的配置39
1.6.1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与要求39
1.6.2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与方法44
1.6.3不同用途园林植物的配置46
1.6.4不同栽植地园林植物的配置54
1.7园林植物栽植技术61
1.7.1园林植物栽植成活原理61
1.7.2园林植物栽植季节65
1.7.3园林植物栽植程序66
1.7.4园林植物反季节栽植技术72
2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基本知识78
2.1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意义78
2.2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内容78
2.2.1园林植物的土壤管理79
2.2.2园林植物的水分管理81
2.2.3园林植物的养分管理82
2.2.4园林植物的树体管理83
2.2.5园林植物的其他养护管理85
2.2.6园林植物分季养护管理85
2.2.7园林植物主要养护项目技术规定85
2.3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月历88
2.3.11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88
2.3.22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89
2.3.33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89
2.3.44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89
2.3.55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89
2.3.66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89
2.3.77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89
2.3.88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89
2.3.99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89
2.3.1010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90
2.3.1111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90
2.3.1212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90
3常用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91
3.1常绿乔木类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91
3.1.1云杉91
3.1.2雪松92
3.1.3华山松93
3.1.4白皮松94
3.1.5油松95
3.1.6樟子松96
3.1.7湿地松97
3.1.8火炬松98
3.1.9马尾松99
3.1.10黑松100
3.1.11日本五针松101
3.1.12杉木102
3.1.13柳杉103
3.1.14侧柏103
3.1.15圆柏104
3.1.16刺柏105
3.1.17日本扁柏106
3.1.18龙柏106
3.1.19杜松108
3.1.20红豆杉108
3.1.21罗汉松109
3.1.22竹柏110
3.1.23广玉兰111
3.1.24枇杷112
3.1.25冬青113
3.1.26女贞113
3.1.27桂花114
3.1.28珊瑚树115
3.1.29棕榈116
3.1.30假槟榔117
3.1.31鱼尾葵117
3.1.32蒲葵118
3.1.33海枣119
3.1.34乐昌含笑120
3.1.35深山含笑120
3.1.36樟树121
3.1.37榕树122
3.1.38杜英123
3.1.39天竺桂124
3.1.40火力楠125
3.2落叶乔木类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126
3.2.1银杏126
3.2.2羊蹄甲127
3.2.3合欢127
3.2.4梅花128
3.2.5桃花129
3.2.6樱花130
3.2.7苹果131
3.2.8紫荆132
3.2.9垂丝海棠133
3.2.10紫薇133
3.2.11红叶李134
3.2.12木芙蓉135
3.2.13黄槐136
3.2.14红枫136
3.2.15木槿137
3.2.16石榴138
3.2.17杏138
3.2.18胡桃139
3.2.19板栗140
3.2.20榆树142
3.2.21榔榆142
3.2.22桑树143
3.2.23白玉兰144
3.2.24厚朴145
3.2.25凹叶厚朴145
3.2.26二球悬铃木146
3.2.27三球悬铃木147
3.2.28白梨148
3.2.29苦楝149
3.2.30火炬树150
3.2.31五角枫150
3.2.32三角枫152
3.2.33鸡爪槭152
3.2.34七叶树153
3.2.35栾树154
3.2.36文冠果155
3.2.37梧桐156
3.2.38珙桐156
3.2.39山茱萸157
3.2.40泡桐158
3.2.41楸树159
3.2.42金钱松160
3.2.43水杉161
3.2.44池杉162
3.2.45落羽杉162
3.2.46水松163
3.2.47紫玉兰164
3.2.48二乔玉兰165
3.2.49鹅掌楸165
3.2.50北美鹅掌楸166
3.2.51檫木167
3.2.52枫香168
3.2.53杜仲168
3.2.54榉树169
3.2.55朴树170
3.2.56珊瑚朴171
3.2.57薄壳山核桃171
3.2.58枫杨172
3.2.59紫椴173
3.2.60木棉174
3.2.61旱柳174
3.2.62木瓜175
3.2.63西府海棠176
3.2.64榆叶梅177
3.2.65皂荚177
3.2.66凤凰木178
3.2.67国槐179
3.2.68刺槐180
3.2.69喜树181
3.2.70乌桕181
3.2.71重阳木182
3.2.72无患子183
3.2.73黄连木184
3.2.74南酸枣185
3.2.75香椿186
3.2.76刺楸186
3.2.77白蜡187
3.2.78梓树188
3.2.79金银忍冬189
3.2.80蓝花楹189
3.3常绿灌木类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190
3.3.1香柏190
3.3.2翠柏191
3.3.3沙地柏192
3.3.4十大功劳192
3.3.5南天竹193
3.3.6棕竹194
3.3.7红千层194
3.3.8山茶花195
3.3.9金丝桃196
3.3.10金丝梅196
3.3.11红花檵木197
3.3.12海桐198
3.3.13火棘198
3.3.14月季199
3.3.15冬青卫矛200
3.3.16匙叶黄杨201
3.3.17小叶女贞201
3.3.18夹竹桃202
3.3.19栀子203
3.3.20凤尾丝兰203
3.3.21苏铁204
3.3.22蚊母树205
3.3.23六月雪206
3.3.24八角金盘206
3.3.25茉莉207
3.3.26千里香208
3.3.27瑞香208
3.4落叶灌木类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209
3.4.1蜡梅209
3.4.2山梅花210
3.4.3绣球211
3.4.4麻叶绣线菊211
3.4.5珍珠梅212
3.4.6棣棠213
3.4.7玫瑰214
3.4.8郁李215
3.4.9黄刺玫216
3.4.10皱皮木瓜216
3.4.11紫穗槐217
3.4.12山麻杆218
3.4.13黄栌219
3.4.14结香220
3.4.15沙枣221
3.4.16沙棘222
3.4.17红瑞木223
3.4.18四照花224
3.4.19杜鹃花225
3.4.20连翘225
3.4.21紫丁香226
3.4.22金钟花227
3.4.23海州常山228
3.4.24接骨木229
3.4.25紫叶小檗230
3.4.26茶条槭231
3.4.27羽毛枫232
3.4.28太平花233
3.4.29牡丹233
3.5藤本类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235
3.5.1木香235
3.5.2紫藤235
3.5.3葡萄236
3.5.4中华猕猴桃237
3.5.5常春藤239
3.5.6凌霄239
3.5.7忍冬240
3.5.8扶芳藤240
3.5.9南蛇藤241
3.5.10迎春242
3.5.11使君子243
3.6观赏竹类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244
3.6.1斑竹244
3.6.2早园竹244
3.6.3紫竹245
3.6.4孝顺竹246
3.6.5刚竹247
3.6.6毛竹248
3.6.7菲白竹249
3.6.8凤尾竹250
3.7垂枝类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251
3.7.1龙爪槐251
3.7.2垂枝桃251
3.7.3垂枝梅252
3.7.4垂枝榆253
3.7.5垂柳253
4大树移栽技术255
4.1大树移栽的概念和原则255
4.1.1大树移栽的概念255
4.1.2大树移栽的目的和意义255
4.1.3大树移栽的特点256
4.1.4大树移栽的原则257
4.2大树移栽前的准备260
4.2.1人员准备与方案制订260
4.2.2机具准备与手续办理260
4.2.3树木选择与“号苗”260
4.2.4大树切根261
4.2.5平衡修剪261
4.2.6收冠与支撑261
4.2.7大树移栽时间选择261
4.3大树挖掘与包装262
4.3.1大树带土球挖掘与软材包装262
4.3.2大树带土球挖掘与方箱包装263
4.3.3大树裸根挖掘263
4.4大树吊装和运输264
4.4.1带土球软材包装大树的吊运264
4.4.2带土球方箱包装大树的吊运264
4.4.3大树运输264
4.4.4大树卸车265
4.5移栽大树的定植265
4.6大树移栽后的养护管理266
4.6.1树体保护266
4.6.2保持树体代谢平衡267
4.7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措施269
4.7.1生根粉使用269
4.7.2保水剂应用270
4.7.3输液促活技术应用270
4.7.4注意事项271
参考文献272

   编辑推荐
为了解决当前园林植物数量越来越多与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的实际矛盾,以及向人们普及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基本知识,我们邀请中国林业网咨询专家、园林在线咨询专家、荣昌县林业学会理事长吕玉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笔,精心编著了《200种常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技术》一书。本书在概述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园林绿化工作实际,详细介绍了200种常用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并对大树移栽技术作了简要介绍。本书内容系统、可操作性强,可作为园林工培训用书和园林工作者日常工作的工具书。

   文摘








   序言

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实战指南 书名: 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实战指南 作者: 张文涛 编著 出版社: 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2298765 字数: 约1500字 --- 内容简介 《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实战指南》 是一本集理论深度与实操指导于一体的专业参考书,旨在为景观设计师、园林工程师、规划师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知识体系。本书深刻剖析了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前沿理念,并以植物的生态习性、美学价值与工程应用为核心,构建起从宏观规划到微观细节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本书不涉及具体某一类植物的栽培技术细节(如特定病虫害防治、精准施肥配比等),而是聚焦于如何将植物群落科学、艺术地融入整体景观结构之中。 第一部分: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论革新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学的核心价值与发展趋势。 1.1 景观设计思维的转型: 阐述了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本”和“生态优先”转型的设计哲学。重点分析了可持续性设计、韧性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设计初期的融入策略。讨论了如何运用场地分析工具(如GIS、遥感数据)进行科学的基地评估,确定景观设计的限制条件与潜力点。 1.2 规划设计阶段的集成方法: 详细介绍了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各阶段工作流程与关键产出物。强调了多专业(建筑、结构、水利、市政)协同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大型文旅项目和城市公园的顶层设计中,如何确保景观设计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内容涵盖了流线组织、空间序列的营造、微气候调节的设计手法。 1.3 景观美学与文化语境: 探讨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园林意境的表达。分析了形式美(比例、韵律、均衡、对比)在软景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植物的选择来强化场所精神(Genius Loci)。这一章节着重于设计的“感性”层面,引导读者超越功能性需求,创造具有深度体验的公共空间。 第二部分:植物的生态位与景观功能定位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它跳出了传统植物图谱的线性描述,转向以“功能应用”为导向的植物群落构建逻辑。 2.1 植物的生态工程学应用: 聚焦于植物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详细阐述了不同冠层结构、叶面积指数(LAI)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能力,以及不同植被类型在雨洪管理(低影响开发LID)中的渗透、滞留和蒸腾效率。内容侧重于基于性能的植物选择,而非单纯的物种识别。 2.2 植被的结构化配置策略: 提出了“多层次垂直绿化系统”的构建框架。系统性地分析了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藤本层的生态协同效应。讨论了在不同光照梯度、土壤承载力限制下,如何通过科学的植物密度和分层布局,实现景观的最大化生态效益与最小化后期维护投入。例如,如何根据场地风向和日照轨迹,设计具有遮阳和导风效果的植被屏障。 2.3 观赏特性与季节变化控制: 阐述了如何通过对植物开花期、叶色变化、枝条形态的精妙组合,实现全年的景观连续性。不同于列举某一植物的开花日期,本书提供的是一套“季节序列设计工具”,指导设计师如何确保早春、盛夏、深秋、冬季均有可观赏的焦点元素,特别是对冬季骨架美和宿根植物的越冬形态的考量。 第三部分:景观施工图深化与植物的工程化表达 本部分是连接设计意图与现场实施的关键桥梁,重点关注植物材料的工程化处理标准。 3.1 植物材料的采购与进场标准: 详细规定了苗木分级、验收的关键技术指标。例如,对胸径、冠幅、定干高度、根系活力等指标的量化要求,以确保进场苗木能够适应移植后的快速生长。重点讲解了如何识别和规避“过度修剪”、“假植不当”或“病残体”的苗木,保障初期景观的成活率和形态质量。 3.2 种植设计深化与定位: 提供了精确的种植穴设计规范,包括土壤改良层的厚度、透水层的设置标准,以及对现有场地土质的必要性处理方案。详细介绍了大规格乔木、古树移植的安全支撑体系(如拉线、扶桩)和初期养护期的技术要点,确保植物在严苛的城市环境中建立稳定的根系。 3.3 园林植物的后期维护策略(宏观层面): 本章不深入到病虫害的化学防治细节,而是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前期设计来“预防”后期维护的复杂性。内容包括: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设计合理的间距,避免过度密植导致的通风不良;以及基于场地水文条件设计适宜的灌溉系统(滴灌、喷灌),减少对人工浇灌的依赖。强调了“种植设计即是维护方案设计”的理念。 --- 本书特色: 本书基于多年一线项目经验,提供大量的设计案例剖析,通过图例和表格清晰展示了从概念草图到最终施工图的转化过程。它尤其适合需要快速掌握如何在复杂城市项目中有效整合植物元素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侧重于“如何用植物解决设计问题”的实战方法论。它强调植物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角色,而非仅仅是装饰元素。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园林基础,或者主要从事专业绿化工程的人群。对于我这样普通的园艺爱好者来说,书中很多内容显得过于专业化,并且对于一些细微的问题,没有提供足够多的解决方案。例如,在病虫害防治的部分,书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并给出了一些通用的处理方法,但对于特定病虫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现、发生的原因以及更具针对性的物理、化学或生物防治手段,并没有详尽的阐述。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植物上出现的奇怪斑点或者叶片卷曲,这本书里并没有提到类似的情况,或者即使提到了,也只是给出了模糊的建议。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种能够帮助我识别问题、分析原因,并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书籍。此外,书中关于植物品种选择的建议,也似乎更偏向于大型绿化项目,对于如何根据家庭小环境、个人喜好以及气候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植物,这方面的指导略显不足。

评分

作为一个对植物有着濃厚情感的人,我期待的园林植物书籍,不单单是冰冷的栽培手册,更应该包含对植物生命力的赞颂和对自然美学的诠释。这本书虽然提供了很多栽培信息,但我总觉得缺少了一点“灵魂”。比如,在介绍一种植物时,我希望能够了解到它在自然界中的生态位,它如何与其他生物协同作用,它的花朵或果实对吸引传粉者有什么意义,或者它在当地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这些信息不仅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植物,也能激发我对植物更深层次的敬畏和喜爱。这本书在这一点上显得比较单薄,更多的是围绕着“怎么种”、“怎么养”来展开,而对于“为什么这么种”、“为什么它如此美丽”的探讨就很少。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态学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科学原理,并将其融入到栽培技术中,这样不仅能让我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的“目录”,而非一本能够真正指导实践的“教科书”。我本期待能从中获得关于如何让我的花园更有层次感、如何搭配不同颜色和季节开花的植物、如何利用植物来营造特定的景观效果等方面的灵感和具体指导。但书中更多的是对单一植物的介绍和养护技巧,缺乏整体的园林设计和美学理念的阐述。例如,我希望了解如何利用植物的形态、质感和色彩来组合,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或者如何通过植物来划分空间、引导视线。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几乎为空白。此外,书中对于植物的“养护”部分,也更侧重于基础的浇水、施肥、修剪,而对于一些更进阶的养护技巧,比如如何进行塑形修剪以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如何处理植物老化问题,如何让植物在特殊节日或场合呈现最佳状态,这些内容都显得比较欠缺。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园林艺术和美学层面的指导,而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堆砌。

评分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似乎是它的“技术”二字,但遗憾的是,这些技术并没有完全触及到我的痛点。我一直对园林植物的繁殖技术比较感兴趣,比如扦插、嫁嫁接,甚至是组织培养之类的,希望能找到一些详细的操作步骤、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不同植物适用的不同方法等等。这本书虽然提到了繁殖,但更多的是以文字描述为主,缺乏直观的图示或者视频演示,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描述去操作,但因为不够清晰,走了不少弯路。此外,关于土壤的改良和配比,这本书也只是简单地提到了“疏松透气”等基本要求,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需要什么样的土壤成分、如何根据土壤的pH值进行调整,这些更深入的内容就没有涉及。我的花盆土壤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这本书能给一些更专业的指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肥沃”的层面上。总的来说,如果这本书能在技术层面,特别是繁殖和土壤改良方面,提供更细致、更科学、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我会觉得它的价值会大大提升。

评分

这本书我确实是冲着“常用园林植物”和“栽培与养护技术”这几个关键词来的,想着能入手一本实操性强的工具书。但拿到手翻了翻,发现内容跟我的期待有些出入。首先,书中对植物的介绍,虽然列举了不少,但感觉不够细致。比如,对于一些常见的花卉,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了它的生长习性、开花时间,然后就进入了栽培和养护的部分。我更希望能看到关于它们在不同季节的详细管理方法,比如夏季高温如何防晒、冬季低温如何越冬,对病虫害的防治,希望能给出更具体、更具象的措施,而不是泛泛而谈。再者,书中关于“常用”的定义,似乎也和我理解的有些偏差。我本来以为会有更多适合家庭小花园或者阳台栽培的植物,但书里更多的是一些大型乔木、灌木,这些植物在我的居住环境里根本不具备栽培的条件。即便是介绍一些草本花卉,也多是规模化种植或者大型公园绿化的应用,对于个人爱好者来说,参考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种能够指导我从选苗、移栽、日常浇水施肥、修剪造型,到应对突发状况的“一条龙”服务,这本书在这方面给我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不够系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