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弘中国名树鉴赏9787112107506陈裕,罗小飞著

正版弘中国名树鉴赏9787112107506陈裕,罗小飞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裕,罗小飞著 著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树木
  • 园艺
  • 鉴赏
  • 中国植物
  • 科普
  • 自然
  • 园林
  • 植物图鉴
  • 名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玄岩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07506
商品编码:2952745285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02-01

具体描述

【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名树鉴赏

定价:148.00元

作者:陈裕,罗小飞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1121075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99kg

编辑推荐


为了满足民众认知和保育中国名木古树之需,福建省带植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陈裕先生,在长期致力于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及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基础上,主持编撰了《中国名树》一书。该书系作者此前出版的《中国名花》一书的姐妹著作。
《中国名树》一书,选编了我国珍贵的观赏名木古树50种,分别阐述各树种的来源、形态特征、生长发育习性与培育要点,并就欣赏价值、文化内涵作了评析。全书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图文并茂、通俗实用,系读者认识和保育名木古树的一本好书。

内容提要


中国名木古树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早闻名于世。本书选编其中世界瞩目的50种观赏树木,包括“国宝”一级保护植物、珍贵特有佳木、名城名园丽树名花、名人手植秀木、古刹村寨“千岁爷”、旅游胜地华木及珍稀古木。分别就其来源、形态特征、生长发育习性与培育要点作了详细的论述,并且精当品评和欣赏了作为名木古树的优美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它们所寄托的人类情感。每种树木均配以彩色照片多帧。全书图文并茂,生动直观,通俗实用。本书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亦可供园林科技工作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综述
1.古老孑遗宝树——秃杉
2.中国热带雨林之魂——望天树
3.亿年幸存活化石——水杉
4.蜚声国际的“中国鸽子树”——珙桐
5.亿年前恐龙的主食——桫椤
6.古植物的活化石————水松
7.植物王国里的大熊猫——银杉
8.“茶族皇后”——金花茶
9.东方圣者,历史见证——银杏
11.植物王国里的“黄金树”——南方红豆杉
12.天下奇松迎风招客——黄山松
13.凌寒不凋显其德——圆柏
14.多寿之木辟邪恶——柏木
15.悠悠古树,渊源文化——侧柏
16.东方文明的使者——桑
17.花团锦簇百日红——紫薇
18.霜叶红于二月花——枫香
19.庭园风景树皇后——雪松
20.白鸽云集,晶莹剔透——白玉兰
21.春江一曲柳千条——垂柳
22.东方文化,爱的象征——竹
23.东方之珠,艳丽奇葩——红花紫荆
24.桂开飘香福临来——桂树
25.合欢花开全家欢——合欢树
26.红把燃烧照日红——刺桐
27.红灯高挂英雄树——木棉
28.花气袭人知骤暖——枣树
29.花香叶芳宛白玉——白兰
30.华盖底下好乘凉——榕树
31.烂红如火雪中开——山茶树
32.冷艳清香受雪知——蜡梅
33.浓浓花香脉脉深情——丁香
34.榕的兄弟,佛教圣树——菩提树
35.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
36.挺拔雄姿玲珑独特——椰子
37.五月槐花满地香——国槐(槐树)
38.五月榴花红似火——石榴
39.舶来宾客——凤凰木
40.占春颜色——海棠
41.醉入芳香飘天涯——广玉兰
42.红云飞焰欲满天——荔枝
43.果中神品,老弱宜之——龙眼
44.风姿楚楚,赫赫有名——樟树
45.红杏枝头春意闹——杏树
46.铁秆庄稼——板栗
47.“材貌”双全——楸树
48.朴实健美——榆树
49.健康之友——核桃
50.万木——杉木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探寻自然之美:一本关于世界珍稀植物的深度考察与艺术呈现 书名: 《地球的绿色瑰宝:失落的伊甸园与植物的生存史诗》 作者: 艾米莉亚·凡尔纳(植物学家、生态摄影师) 出版社: 环球自然文献社 ISBN: 978-1-948052-66-3 --- 内容概要:超越地理的植物史诗 《地球的绿色瑰宝:失落的伊甸园与植物的生存史诗》并非一本传统的植物图鉴,而是一次横跨五大洲、历时十年的田野考察与深度研究的结晶。本书以植物分类学和进化生物学的视角为骨架,辅以人类学、气候变化科学的交叉论证,旨在描绘地球上那些最古老、最独特、最濒危的植物物种的生存图景。 本书的核心在于“极端适应性”与“生物地理学谜团”的探讨。作者艾米莉亚·凡尔纳博士,以其卓越的野外生存能力和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带领读者深入到人迹罕至的生态孤岛——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猴面包树森林,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云雾缭绕的“雾林”,再到澳大利亚内陆广袤的沙漠深处。 全书共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宏大篇章,每一篇章都聚焦于一类具有关键生态意义或显著进化特征的植物群落。 第一部分:时间的化石——孑遗植物的秘密档案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那些在地球历史上经历过数次地质变迁却依然存活至今的“活化石”植物。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它们如何通过独特的生命周期和繁殖策略,规避了数百万年的环境剧变。 核心案例聚焦: 1. 银杏(Ginkgo biloba)的远古回响: 详细分析了银杏在东亚地区的孤立分布现象,探究其在白垩纪生态系统中的真实角色,并揭示现代园林中的银杏如何成为人类保护下的“驯化野生物种”。 2. 南非瓶子树(Pachypodium spp.)的生存哲学: 通过对瓶子树属的形态学分析,阐述了其极端的储水结构如何应对干旱的季节性循环。书中收录了凡尔纳博士在纳米布沙漠中拍摄到的,一株拥有超过千年树龄的瓶子树的微观生态系统,包括与其共生的特有昆虫群落。 3. 澳洲苏铁(Cycads)的“绿色迷宫”: 阐述了苏铁科植物的雌雄异株和缓慢的繁殖速度带来的脆弱性。研究了昆士兰地区一个尚未被广泛记录的苏铁新种,并描述了当地土著部落如何利用其种子进行古老的食物准备工艺,揭示了传统知识在物种保护中的价值。 第二部分: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奇迹——演化的前沿实验室 本部分将焦点转向那些在地球上最不适宜生存的区域蓬勃发展的植物。这里是自然选择力量最残酷也最精妙的展现之地。 核心案例聚焦: 1. 高山垫状植物的“微气候工程”: 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巴塔哥尼亚高寒地区,作者详细记录了垫状植物如何通过紧密的结构,在严酷的强风和低温中,为内部创造一个局部温暖、湿度适宜的“微型温室”。书中包含热成像技术拍摄的垫状植物内部温度图谱,极具视觉冲击力。 2. 盐沼与红树林的生态屏障: 深入分析了红树林(如秋茄树和水椰)如何在高盐度和低氧的泥泞土壤中进化出独特的根系(如气生根和膝根),以维持水盐平衡。同时,书中也探讨了海平面上升对这些沿海“绿色屏障”构成的直接威胁。 3. 附生植物的空中生活: 重点考察了热带雨林冠层中兰科和凤梨科植物的生存策略。通过对巴西大西洋沿岸雨林中上百米高空的取样,作者揭示了附生植物如何高效地从空气中捕获水分和营养物质,以及它们对维持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作用。 第三部分:物种间的无声战争——植物的防御与合作 本部分探讨了植物界复杂的化学防御系统以及它们与动物、真菌、细菌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植物不再是静态的背景,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核心案例聚焦: 1. 次生代谢产物的药理学意义: 系统梳理了热带雨林中具有强烈防御性化学物质的植物,例如吗啡类化合物、生物碱和萜类物质的演化意义。书中对比了不同地区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差异,探讨了环境压力如何驱动化学多样性。 2. 植物的“真菌伙伴”——菌根网络: 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植物如何通过地下菌根网络与其他植物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特别描述了北美落基山脉中,一棵被真菌感染的古老云杉如何通过这种网络“援助”周围的幼苗,揭示了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社会结构。 3. 引诱与欺骗: 探讨了植物如何通过模仿动物信息素或提供虚假信号来精确控制传粉者或驱赶取食者。例如,一些热带兰花如何进化出精确模仿雌性昆虫气味的结构,以确保只有目标传粉者光顾。 第四部分:人类的印记与未来的保育前线 最后一部分将视角拉回到人类活动对植物世界的影响上。作者不仅批判性地审视了历史上的植物采集和引种对局部生态的影响,更提出了基于科学的保护路线图。 核心案例聚焦: 1. “生物盗窃”与原产地保护的伦理困境: 通过对几例著名药用植物的国际贸易史进行追溯,探讨了知识产权与物种保护的冲突。 2. 气候变化下的“迁移速度悖论”: 结合最新的气候模型数据,分析了许多缓慢生长的珍稀物种(如巨杉和某些古老针叶树)无法跟上当前气候变化速度的困境,并介绍了“辅助迁移”等争议性保护手段的科学可行性。 3. 种子库的“数字方舟”: 考察了全球主要种子库的运作机制,并提出了建立“功能性多样性库”的倡议,强调保护的重点不应仅是物种数量,更应是其生态功能和基因适应性。 --- 艺术与科学的交融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严谨的科学内容,更在于其无与伦比的视觉呈现。艾米莉亚·凡尔纳的伴侣,著名微距摄影师马库斯·雷恩,为全书提供了超过两百幅原创高清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并非简单的记录,而是对植物形态、纹理和光影的艺术化捕捉,将宏观的生态学场景与微观的细胞结构之美完美结合。全书采用特种纸张印刷,力求还原植物最原始的色彩与细节。 《地球的绿色瑰宝》是献给所有对生命奥秘抱有好奇心的人——植物学家、生态学者、环境规划师,以及每一位渴望了解脚下这片土地深层秘密的读者。它邀请我们重新审视植物界,认识到它们是地球生命史上最伟大、最坚韧的幸存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从认识它的植物开始,是一种非常独特而深刻的方式。中国的古树名木,它们不仅仅是植物学上的研究对象,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和情感的载体。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那些寄托在树木上的美好寓意。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与特定树木相关的节日、习俗,或者是一些民间传说?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看到那些与树木息息相关的,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同时,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能够通俗易懂,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国古树名木的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很精美,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到手里就感觉是一本有分量的著作。我一直对中国的古树名木情有独钟,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传说动人的树木,它们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承载了千年的文化和故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沉静而古朴的感觉,让我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翻开目录,看到了许多我耳熟能详的树种,比如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还有那些在诗词歌赋中经常出现的古柏、古松。作者在介绍这些树木的时候,我相信一定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展示,更会深入挖掘它们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古老的生命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是单纯的植物学知识普及,还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解读?我更倾向于后者,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一个充满故事的植物世界,感受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树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虽然我不是植物学专家,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孕育了无数珍稀古老的树种,它们如同沉默的史官,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这本书,我想它不仅仅是在介绍树木的品种和形态,更是在讲述一个个关于树木的故事,关于它们与人类文明的互动,关于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看似独立的元素巧妙地串联起来的。是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具有故事性的名树进行深入剖析,还是按照地域、树种类型进行系统性的介绍?我希望书中能够有丰富的案例,生动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古老的树木之下,感受它们的呼吸,聆听它们的心语。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就足够吸引人了——“中国名树鉴赏”。“名树”二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庄重和传奇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见证了无数风雨的古老生灵。而“鉴赏”二字,则暗示了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录,更是一种艺术化的审视和品味。我一直觉得,中国的许多古树,都蕴含着独特的东方美学。它们遒劲的姿态,斑驳的树皮,以及在四季更迭中展现出的不同风韵,都足以成为艺术家们的灵感源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欣赏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去解读它们在形态、色彩、纹理上所传达出的深层含义。作者是否能够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将树木的自然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相结合,让我感受到一种超越视觉的艺术体验?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这样的笔触。

评分

作为一名园林爱好者,我总是渴望能有更专业、更系统地了解各种植物的书籍。而中国,拥有如此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特别是一些珍稀古老的树种,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是生物多样性的宝贵财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不同地域、不同生态环境下树木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的细致描绘。是图文并茂,还是更侧重于文字的深度解析?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尽的分类信息、科学的鉴赏标准,甚至是一些栽培和养护的建议,这对于我这样的实践者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一些关于古树保护的理念和实践,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意识到保护这些自然遗产的重要性。这本书,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的常备参考书,随时翻阅,汲取知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