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字的前世今生·解釋1513個詞條:彆字大詮(精裝)
定價:68.00元
作者:楊民生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534758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位教師心血的結晶,也是探索提高語言文字規範化效率的有益嘗試。是中小學語文教師、學生和大學文科聲生學漢字的工具書。實在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學生擁有,也是廣大傳媒工作者案頭的工具書。 --語言學傢李行健
內容提要
解釋詞條1513條,正字為什麼正,彆字為什麼彆。一網打盡錯彆字,為使用添功力,為考試加分數。從漢字神奇的因形定義、造字規律齣發,以甲骨文、金文、篆書到楷書一脈相承的角度解說2500多個常用漢字。從正本清源的角度厘清字的內涵,追本溯源,逐一辨析其讀音與詞義,揭示齣其易誤易混的原因,讓人從理性到感性來進一步認識漢字。學習《彆字大詮》能正確理解和使用漢字,有利於不寫彆字,閱讀文言文,減少考試時的失誤,提高語文成績。學習《彆字大詮》能瞭解大量燦爛的古文化信息,知道古代占蔔、祭祀、命官、遣將、戰爭、狩獵、禮儀、建築、農桑、天象、曆史、宗法、製度、飲食、衣飾等方麵的知識,富有知識性、趣味性。
目錄
作者介紹
楊民生,1937年11月,安徽壽縣正陽關人,祖籍浙江紹興。1957年畢業於蚌埠二中,1961年畢業於閤肥師範學院(今安師大)中文係。一直從事中等教育工作,並在大學兼課,1998年退休後教高考復讀班,從教五十年。幾十年來堅持大社會觀施教,強調可操作教學,注重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在省市以上專業刊物發錶論文30多篇,教學和科研獲得多個奬項。是全國語文教研會課堂教研中心4至8屆理事、研究員,安徽語言學會會員、安徽太白樓詩詞學會會員。退休後,在原有研究基礎上,進一步鑽研文字學,寫齣《彆字大詮》一書。1982年齣版《語基》(安徽教育齣版社,與人閤作)、2017年齣版《彆字大詮》(中國青年齣版社)、另有《今古漢語自學一次通》待齣等。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古代文學有涉獵的業餘愛好者,我深知古籍閱讀中“一字之誤,全篇意改”的風險。因此,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梳理常見易混淆詞條的權威參考書。《彆字大詮》這個副標題抓住瞭我的痛點。我希望這本書在解釋1513個詞條時,能提供詳實的多角度對比,比如從甲骨文、金文到篆隸楷的演變路徑,再結閤不同朝代對同一詞語的不同用法,形成一個立體的知識網絡。光是名字“前世今生”就暗示瞭其敘事的高度和深度。我特彆留意瞭“精裝”的質感,這錶明齣版方對內容的重視,好的裝幀能更好地保護書中的珍貴資料,也提升瞭閱讀體驗。我設想,在對照古籍時,隻需翻到相應詞條,就能立刻得到清晰的考證和準確的釋義,大大提高研究效率。這本書無疑是為那些不滿足於錶麵解釋、追求文字本源的深度學習者量身打造的利器。
評分拿起這本《字的前世今生·解釋1513個詞條:彆字大詮》,我首先關注的是其體係的完整性。1513個詞條,這是一個非常具體且可量化的目標,顯示齣作者在選取和編纂上的審慎態度。我推測,書中必然包含瞭許多容易被忽略但影響深遠的詞匯辨析,而非僅僅關注那些人盡皆知的常見彆字。對我來說,一本優秀的字書,其價值在於能夠糾正那些根深蒂固的認知偏差。我希望能看到,對於每一個詞條,作者是如何界定其“今生”的標準用法,以及追溯其“前世”是如何一步步演變到今天的形態,中間經曆瞭哪些“歧路”——也就是那些成為彆字的原因。裝幀的精美讓人賞心悅目,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它承諾提供一個全麵的、可供信賴的文字參考平颱。這本書,大概率會成為我書架上那個,每當我對某個漢字感到睏惑時,會立刻伸手去拿的那一本“定海神針”。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字的前世今生·解釋1513個詞條:彆字大詮》時,我原本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我過去也買過不少關於漢字源流的書,很多要麼內容過於淺顯,要麼過於學術化,讀起來枯燥乏味,難以堅持。但楊民生先生這本,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紮實和全麵。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字形的變化,而是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前世今生”的敘事框架。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彆字”問題上的態度,不是一味地指正錯誤,而是將這些“錯彆字”放在曆史的長河中考察其産生的時代背景和語音流變,這使得辨析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把鑰匙,打開我對於一些古代文獻中常見難點詞匯的理解之門。我期待看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筆畫增減或偏旁換位,是如何深刻地影響瞭一個詞義的演變軌跡。這種層層剝繭的探究方式,遠比死記硬背字形結構要來得更有價值,它滿足瞭我對文字背後文化密碼的好奇心。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和信息量讓我聯想到過去那些浩如煙海的字書,但《字的前世今生》聽起來更具現代的整理思路。我個人對“彆字”的誤用現象深感睏惑,尤其是在一些約定俗成的錯誤流傳甚廣的情況下,如何去“正本清源”?我希望作者楊民生先生能提供一種既有學術支撐又易於普通讀者理解的論述方法。譬如,對於一個詞條的解釋,是否能穿插一些生動的曆史小故事或名人軼事,來加深我們對這個詞匯生命曆程的記憶?如果能做到將嚴肅的文字學研究與生動的文化普及相結閤,那這本書的價值將不可估量。我期待的不僅是查閱工具,更是一次與文字“對話”的旅程,去感受那些被時間衝刷,卻依然頑強流傳的漢字精神。這種跨越時空的交流,正是閱讀此類書籍最大的魅力所在。
評分這本厚重的《字的前世今生·解釋1513個詞條:彆字大詮》擺在案頭,初翻時就被它磅礴的氣勢所震撼。裝幀設計典雅大氣,精裝本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著一股子學者的嚴謹和對文字的敬畏。我一直對漢字的演變過程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每一個方塊字背後都藏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是曆史的縮影。這本書顯然不是那種走馬觀花的普及讀物,它更像是一部細緻入微的工具書和研究資料的集閤體。光是“解釋1513個詞條”這個數字就讓人肅然起敬,這背後需要耗費多少心血去考據、去辨析、去梳理啊。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容易混淆的“彆字”的辨析部分,畢竟在日常書寫和閱讀中,我們常常被一些形近字、音近字所睏擾,這本書想必能提供一個清晰而權威的解答。希望能從中領略到作者在文字學上的深厚功底,不僅僅是告訴我們“哪個是對的”,更能深入挖掘“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誤用”,從而真正理解漢字的內在邏輯和演變規律。從封麵和標題來看,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摩挲、細細品味的案頭必備寶典,對於任何一個熱愛漢字文化的人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