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全球华语大词典 |
| 作者 | 李宇明 |
| 定价 | 298.00元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ISBN | 9787100122290 |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词典是在《全球华语词典》的基础上编写的,是一部反映世界主要华语区当代华语词汇面貌的语文辞书。注重实用性,力求促进不同华人社区之间的交流,在华语使用中起协调作用。编写过程中充分吸收现有学术成果,反映当代学术研究的高水平。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提高了辞书编纂的技术水平。
|
| 作者简介 | |
|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国家语委副主任。 邹嘉彦(港澳组主持人),香港大学语言和亚洲语言讲座教授。 竺家宁(台湾组主持人),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惠迪(新加坡组主持人),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前语文顾问。 庄晓龄(马来西亚组主持人),马来亚大学教授,语言学系主任。 储诚志(北美组主持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教授。 李嵬(欧洲组主持人),英国伦敦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本词典是在《全球华语词典》的基础上编写的,不仅收录条目更多,篇幅更大,信息也更全面,是一部反映世界主要华语区当代华语词汇面貌的语文辞书。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部鸿篇巨制,初捧在手,便觉沉甸甸的,那份分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像是汇聚了无数智慧的结晶。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只是翻阅着目录和前言,就被那种宏大的视野所震撼。它绝非市面上那些常见的小词典可比拟,它更像是一部语言的百科全书,试图描摹出整个华语世界的广袤版图。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编纂者似乎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标准”语境,而是将触角伸向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甚至不同亚文化的词汇表达,这种包容性和深度,在当前的语境下实属难得。我特别留意了关于一些历史遗留词汇的考证部分,那种严谨的溯源和多角度的释义,让我这个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人都感到醍醐灌顶。很多我自以为“理所当然”的理解,在这部词典面前,都显得略微单薄。它不仅仅是查阅工具,更像是一场深入的文化探险,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发现和思考,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词汇背后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脉络。那种对语言生命力的尊重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完全超越了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部艺术品。
评分说实话,我本对“大词典”这类出版物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总担心它们会沦为信息的堆砌,缺乏鲜活的生命力。然而,这部作品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排版设计堪称一绝,虽然内容浩繁,但页面的留白和字体字号的选择,都体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体验的关怀。我尝试查找了一些特定领域的术语,比如早期香港电影评论中的一些俚语,以及台湾流行文化中特有的表达方式,结果发现,它都能给出精准且贴切的解释,甚至附带了具体的语境范例,这在其他参考资料中是极少见到的。这种细节上的打磨,才真正体现了“匠心”。我甚至发现了一些我以为已经消亡的词汇,居然还能在这里找到其清晰的定义和使用记录,这对于研究语言演变轨迹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藏。每一次合上书本,我都能感受到一种知识被系统梳理后的满足感,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获取信息,而是慢炖出来的醇厚滋味,需要时间和心力去品味,但回报是巨大的。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在跨文化交流一线工作的人,我深知词汇的细微差别能造成多大的误解。这部词典最吸引我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对“同词异义”现象的深度挖掘。它没有简单地并列给出几种意思,而是清晰地划分了地域归属和语体风格。比如,同一个词汇在大陆、港澳台三地的侧重点、情感色彩甚至褒贬性,都有着详尽的对比分析。我曾经因为一个词的理解偏差而在一次重要的商务谈判中陷入僵局,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有这样一本工具书在手,情况可能会完全不同。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这样用”。这种实用性和学术性的完美结合,使得它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超乎预期的价值。它仿佛在为使用者搭建一座桥梁,连接起那些看似相邻实则泾渭分明的华语世界,极大地降低了沟通中的摩擦成本。
评分我对这部词典的编纂团队表示由衷的敬佩,他们无疑付出了难以估量的努力。我个人习惯于在阅读古典文献时,交叉比对现代词义,以捕捉古今语言的张力。在这部词典中,我惊喜地发现,它对于一些古词的现代引申义的解释非常到位,同时保留了其源头的精髓。这种对语言历史纵深感的把握,使得它成为了一份极佳的“活化石”。与那些只关注时下热词的速成词典不同,它有一种沉稳的大气,仿佛在说:所有的表达,都有其来处。我特别喜欢它在一些成语和典故的解释后面,附带的简短的“文化背景提示”,这使得理解不再停留在字面,而是进入了文化深层肌理。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放下笔,沉思片刻,因为一个词的解释会引出对整个历史片段的联想,这正是一本优秀参考书能给予读者的最高礼遇。
评分从装帧设计到内容深度,这部词典都展现出一种对“精湛”的追求。我将它放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极具分量的陈设品,代表着对知识的尊重。我偶尔会随机抽取一个词条来阅读,无论是多么生僻的词,它总能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并配以清晰的音标和详尽的例句。这些例句的选择也十分讲究,它们并非空泛的示例,而是选自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甚至日常对话的典型场景,极大地增强了词条的可理解性和复现性。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而对于母语使用者而言,它更像是一个不断校准自己语言认知的精密仪器。它不是让你学会如何使用语言,而是让你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是如何运作、如何演变的。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体验,是我在其他任何参考资料中都未曾获得的,它真正做到了“博大精深,兼收并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