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定价:28.00元
作者:邢彦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115185365
字数:447000
页码:27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基础理论适当,适应高职特点,拓宽知识范围,突出技能培养,加强实训环节,真正服务就业。
内容提要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全书共分10章,前9章为基础理论,内容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Inter、无线网、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技术和实例,强调了以太网、TCP/IP、ATM等网络体制,OSI参考模型仅作简单介绍,以使本书内容更加贴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0章为实验实训,内容包括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等。每章均有大量练习题,并附有习题答案和多媒体课件等教辅材料。
全书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注重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前沿性、技能性、系统性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技术的融合性。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独立学院和成人高校的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工程)、信息工程和电子商务等专业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等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个人对于通信原理和网络协议的交叉领域特别感兴趣,比如5G、物联网(IoT)中的数据传输效率优化,以及未来量子通信对现有加密体系的冲击。我希望这本书,在介绍完基础的IP和以太网之后,能够适当地扩展到这些前沿领域,展现出作者对行业发展的高度敏感性。即使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或展望部分,也能极大地拓宽读者的视野,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网络技术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一本仅仅停留在十年前技术层面的教材很快就会过时。我期待这本书能体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将经典理论与现代技术思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邢彦辰老师能在某些复杂的协议设计中,加入一些历史背景的叙述——“为什么是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那就更好了。这种“知其所以然”的深度,往往是区分优秀教材和平庸教材的试金石。
评分从排版和装帧上看,这本书似乎下足了功夫,这对于长时间阅读技术书籍的读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加分项。长时间面对密集的文字和公式,眼睛是非常容易疲劳的。我期待它在字体选择、行距处理以及章节间的过渡设计上,能给人一种舒缓、不压抑的阅读体验。技术书籍的“可读性”往往被忽视,但它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持久性。更重要的是,对于像网络通信这样高度依赖逻辑推理的学科,清晰的结构划分是理解深层关联的关键。我希望每一章节的开始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结尾有恰当的总结和思考题,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这有助于巩固知识点,并促使读者主动去消化和吸收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一本好书,不仅要内容扎实,更要让人愿意一页一页地读下去,而不是望而生畏。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网络技术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兼顾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的凤毛麟角。我之所以对这本由邢彦辰老师主编的书抱有较高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对人民邮电出版社一贯出版质量的信任。在技术领域,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是生命线,任何一丝偏差都可能在后续的学习和实践中导致方向性的错误。我特别关注它在介绍TCP/IP协议栈时,是如何处理那些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细节,比如拥塞控制算法的演变、路由选择协议的优劣势对比,以及在安全层面(如TLS/SSL)的最新进展。我希望作者不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思想的引导者,能够揭示这些技术背后的设计哲学和权衡取舍。如果这本书能提供足够多的图示和流程图来辅助理解那些复杂的交互过程,那就再完美不过了。我希望读完后,当我再次面对一个复杂的网络故障排除场景时,能有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每一步的逻辑依据是什么。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质感和封面设计吸引住了。我一直对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网络和通信技术可以说是驱动一切进步的核心动力。这本书的标题虽然直白,但却准确地抓住了我的痛点——如何系统、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底层逻辑与前沿应用。我记得我过去在自学这方面内容时,常常遇到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点,东一块西一块的,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的逻辑性似乎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到复杂协议的解析,每一步都像是精心铺设的阶梯,让人能够稳扎稳打地向上攀登。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一个好的引导至关重要,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那种清晰的脉络,让我能够真正“看懂”数据包如何在浩瀚的互联网中穿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我期待看到它在讲解一些经典的网络架构和新兴的通信技术时,能有独到的见解和生动的案例,真正将抽象的技术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知识实体。
评分我最近在尝试搭建一个小型实验室环境,用于模拟企业级网络架构,深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很多教材在讲到网络设备配置和流量工程时,往往停留在概念层面,留给读者的实际操作空间很小。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加入更多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实战演练”或者“配置实例分析”,那价值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我尤其想了解,在当前云计算和SDN(软件定义网络)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传统网络知识如何与之融合和过渡。一个真正优秀的教材,应该能够预见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前为读者做好知识储备。我希望它能清晰地阐述,比如虚拟化技术是如何影响网络边界的,以及如何利用现代工具来监控和优化复杂的分布式系统。如果能附带一些代码片段或者配置文件示例,那无疑是为我这样的实践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学习过程不再是纸上谈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