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on the philadelphia conven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
| 作者 | 杨照 |
| 定价 | 30.00元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 ISBN | 9787516809563 |
| 出版日期 | 2016-06-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从2004年起,杨照持续开设“现代经典细读”课程,希望经由这些现代经典,让活在当下社会的人,有机会摆脱许多理所当然产生的麻木,重新思考、认知:我是谁?我为什么如此生活?我习以为常的生活有着怎样的来历?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接受什么、拒绝什么,究竟为何如此喜欢、讨厌、接受、拒绝?我该如何面对这样宰制我、决定我的现代观念与价值呢? 《打造新世界》是系列课程的第二种。本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美国宪法的条款,讲解了以这套宪法为依据的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如何运作,并讲述美国宪法制定背后的思想渊源、历史情境、现实利益考量和斗争妥协,宛如讲故事一般。讲故事的同时,作者也分析了这套背景下诞生的美国宪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和传统欧洲民主思想的差异,以及美国宪法和美国的现代民主精神如何互相成就。 关键词:美国宪法 费城会议 民主 三权分立 代议制 总统 选举人 |
| 作者简介 | |
| 杨照,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本名李明骏,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明日报》总主笔、远流出版公司编辑部制作总监、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新新闻》周刊总编辑、总主笔、副社长等职;现为新汇流基金会董事长,“诚品讲堂”、“敏隆讲堂”长期经典课程讲师,并在News98电台、BRAVOFM91.3电台主持广播节目。 主要著作有《迷路的诗》《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故事照亮未来》及现代经典细读系列等四十余种。 |
| 目录 | |
| 自序 ...............................................ⅰ 章 美国宪法的诞生 节 费城会议..................................001 第二节 “我们人民”的诞生 ...................... 022 第二章 国会立法,主权在民 节 人民的代表................................ 041 第二节 人民本来就是自由的.........................063 第三章 行政权力赋予联邦总统 节 从“主席”到“君王”....................... 085 第二节 总统选举有多复杂? ........................ 111 第三节 总统权力有多大? .......................... 133 第四节 想要弹劾不容易 ........................... 146 第四章 联邦高法院的进化..............................157 附?录?《美国宪法》订立施行大事年表....................169 |
| 编辑推荐 | |
| ★台湾文化界领军人物杨照“公民课”系列新作——经由现代经典,让当下之人摆脱理所当然的麻木,重新思考认知自我和社会。★内行的知识,重要的视野,美好的愿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部由人民自己制定并自己确定的宪法,这是划时代的宣告。”这就是《美国宪法》。在公民意识不断觉醒的今天,我们尤其有必要了解如此划时代的《美国宪法》如何在历史和政治情境中诞生,又创造出了怎样的历史和政治制度,给现代人类怎样的启迪。★关注美国大选——又逢美国大选,本书是你轻松快速了解总统制、两党制、选举人制等大选知识的利器!★重要的历史,轻松的故事——作者兼具专业知识的积淀、政务实务和传播领域的经历,知识扎实准确,分析精到,洞见敏锐,而行文又晓畅亲和,美国的宪法、政治这些极为重要的文本、制度,其中的紧要话题、历史脉络,就在娓娓道来中清晰呈现出来。特别的,堂堂美国宪法竟是在那样的扯皮和近乎荒谬的顾忌与妥协中诞生,而美国的国父们——年高德劭的富兰克林,众望所归的华盛顿,为国家悍然违宪的杰斐逊——他们身上都有怎样的故事?读过本书,你都会有答案。 |
| 文摘 | |
| 序言 | |
说实话,这本书的行文风格,与其说是传统的学术著作,不如说更接近于一部精心打磨的文学作品,这正是我青睐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没有陷入那种枯燥的引文堆砌或生硬的法律条文分析中,而是以一种极富画面感的笔触,描绘了各州代表们在房间内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对詹姆斯·麦迪逊那近乎偏执的记录习惯的侧写,简直是神来之笔,让我们得以一窥“宪法之父”的内心世界和工作方法。那种将人物性格的微妙差异转化为对政治立场的深刻影响的分析,展现了作者极强的洞察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暂停下来,想象当时的场景,思考如果我是其中一员,面对那些关乎国家存亡的抉择,我会如何投票。这种代入感,使得这部作品的阅读体验远超一般的历史读物,它在智力上挑战你,在情感上又紧紧抓着你。
评分这部作品,初翻开时,我着实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所震撼。它仿佛不是在叙述遥远的过去,而是将读者直接拽入了那个充满争吵、妥协与天才碰撞的夏日费城。那种将宏大叙事与细微场景结合的叙述手法,实在高明。作者似乎拥有穿透时空的魔力,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在羊皮纸上来回辩论的巨匠们,他们的焦虑、他们的抱负,是如何在一次次的唇枪舌战中被熔铸成最终的文本。读到一些关于代表们私下交锋的细节时,我甚至能想象出那种空气中弥漫的雪茄烟味和紧张的气氛。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像是一部关于政治艺术的教科书,展示了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如何艰难地搭建起一个持续运转的政治架构。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一次对人类智慧与局限性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在面对如何平衡自由与秩序这个永恒难题时,那种挣扎与最终的平衡点,读来令人深思。
评分这本书最成功之处,在我看来,在于它成功地将一个宏大、抽象的“立宪过程”,转化成了一个充满戏剧张力与哲学思辨的“人物群像剧”。作者对关键参与者——比如汉密尔顿的激进、富兰克林的圆滑、以及那些默默无闻但至关重要的州代表们的角色刻画,立体得如同现场的证人报告。他们不仅仅是历史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着明显缺陷和非凡智慧的政治家。这种对个体能动性的强调,有力地证明了,历史的关键转折点,往往是由少数关键人物在特定时刻做出的选择所决定的。它提醒我们,即便是最精妙的制度设计,其诞生过程依然充满了人类特有的不完美与偶然性,而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这个伟大实验最真实、最动人的底色。
评分我向来对那种只停留在“发生了什么”的肤浅历史叙事感到不耐烦,而这本书真正引人入胜的地方,恰恰在于它深挖了“为什么会这样”。它没有将《宪法》的诞生描绘成一场注定胜利的“启蒙运动成果展示”,而是将其还原为一场充满权谋、妥协,甚至可以说是运气成分的复杂博弈。作者对各州之间利益冲突的解析,尤其是南北方、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细致入微,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解剖学级别的分析。这种不回避矛盾的写实态度,让这部看似光荣的建国史,多了一层复杂的人性光辉与灰度。读完之后,我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理解了为何后世的政治斗争总是围绕着这些初始的权力分配条款进行拉锯战,所有的现代纷争似乎都能在费城的那些夏日午后找到它们的基因。
评分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轻松愉快的通俗读物,那么你可能会在开篇感受到一定的门槛。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读者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有一定的基础认知,否则一些关键的术语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吃力。然而,一旦跨越了最初的适应期,你会发现作者在构建其论点时所展现出的严谨性是令人称赞的。它不是那种迎合大众口味的简化版历史,而是扎根于原始文献的深度挖掘。尤其是在论述联邦主义者和反联邦主义者在具体条文上的交锋时,作者的论证逻辑链条无比清晰,层层递进,让人不由得折服于其学术功底。这是一部需要你投入精力的书,但你投入的每一分钟,都会换来更深刻、更坚实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