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陈式太极拳: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配教学光盘)
定价:49.00元
作者: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0402583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大众习练陈式太极拳,主要内容包括陈式太极拳概述和一至六段段位技术的基本形态、单练套路、对大套路和拆招技法。考取国家武术段位的规定考试用书。本书还可作为高等学校武术专业教材、大中小学武术教师培训教材和各级各类武术馆校教学用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武术段位制》陈式太极拳段位技术教程,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中国武术协会审定,围绕陈式太极拳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编写。主要内容包括陈式太极拳概述和一至六段段位技术的基本形态、单练套路、对大套路和拆招技法。
本书是大众习练陈式太极拳,考取国家武术段位的规定考试用书。本书还可作为高等学校武术专业教材、大中小学武术教师培训教材和各级各类武术馆校教学用书。
目录
章 陈式太极拳概述
节 陈式太极拳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一、对人体静型技法的要求
二、对人体动态技法的要求
三、对整体运动技法的要求
四、对攻防技法的要求
第二章 陈式太极拳段位技术图解
节 陈式太极拳一段技术图解
一、基本形态
二、单练套路
三、对打套路
四、拆招
第二节 陈式太极拳二段技术图解
一、基本形态
二、单练套路
三、对打套路
四、拆招
第三节 陈式太极拳三段技术图解
一、基本形态
二、单练套路
三,对打套路
四、拆招
第四节 陈式太极拳四段技术图解
一、基本形态
二、单练套路
三、对打套路
四、拆招
第五节 陈式太极拳五段技术图解
一、基本形态
二、单练套路
三、对打套路
四、拆招
第六节 陈式太极拳六段技术图解
一、基本形态
二、单练套路
三、对打套路
四、拆招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的太让我惊喜了!作为一名多年的陈式太极拳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既能深入浅出讲解拳理,又能系统性指导练习的教材。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简单的动作分解,很难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本《陈式太极拳: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恰恰弥补了这一点。首先,它以中国武术段位制为线索,这对我来说非常吸引人。段位制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循序渐进、科学严谨的学习路径,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是经过系统梳理和验证的。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个段位所要求掌握的要领、劲路和应用进行了清晰的划分,让我在练习中目标明确,知道每个阶段应该重点突破什么。书中对基本功的讲解也极其到位,无论是站桩、缠丝劲还是步法,都配有非常详尽的图解和文字说明,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中传递出的“气感”和“劲力”的微妙之处。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示去体会,发现以前很多模糊的概念一下子清晰起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套路教学,还融入了大量的陈式太极拳的精髓,比如“螺旋缠绕”、“松活弹抖”等核心技法,并且将其与实战应用相结合,让我对太极拳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花拳绣腿”的层面。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写法,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之前也看过不少关于太极拳的书,但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厚重”和“专业”。它不是那种图文并茂但内容浮于表面的书,而是真正扎根于武术体系,尤其是陈式太极拳的根基。作者在讲解时,语言非常精准,用词考究,每一个术语的运用都恰到好处,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太极拳特有的劲力运作方式。我尤其欣赏它对“劲”的阐释,不同于很多书简单地说“要用劲”,这本书详细解释了陈式太极拳中“懂劲”、“寸劲”、“炸劲”等不同层次的劲力是如何形成和运用的,并且提供了具体的练习方法。这对我来说是革命性的。我还注意到,它在讲解套路动作时,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A接动作B”,而是会深入剖析每个动作的“开合”、“蓄发”、“虚实”等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技击中的含义。我之前练习时总感觉动作之间衔接不够流畅,或者用力不对,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理解到,原来是某个关键的技术环节没有掌握到位。书中的一些图示也非常关键,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真人示范,但其角度和细节的捕捉,已经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动作的精髓,甚至有些角度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的。
评分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对太极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慢动作”的阶段,所以购买这本书时,我其实是有点忐忑的。但让我意外的是,《陈式太极拳: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用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把我领进了陈式太极拳的门。它从最基础的站桩开始,讲得非常细致,比如如何调整身体的重心,如何放松肩膀和腰部,以及站桩对于建立桩功的重要性。这让我明白,原来太极拳并非“无为而为”,而是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接着,它引入了“缠丝劲”的概念,并且通过一系列简单的练习,让我开始体会到手臂和身体的协调配合。我记得书中有个练习,是通过简单的手臂画圈来感受缠丝的变化,当时我尝试了一下,虽然不完美,但确实能感受到一股若有若无的“劲”在运转。最让我高兴的是,它并没有一开始就灌输复杂的套路,而是循序渐进地分解动作,并且每个动作都解释了其名称的由来和在实战中的可能运用,这让我学习起来不枯燥,而且非常有成就感。看到自己能慢慢地打出一些有模有样的动作,并且能体会到书中所说的“劲力”,我真的非常开心。这本书的配图也非常清晰,即使是我这样零基础的人,也能大致看懂。
评分我是一名曾经练过其他太极流派的爱好者,一直对陈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特点心向往之。市面上关于陈式太极拳的资料确实不少,但往往要么侧重于理论,要么侧重于套路演示,很少有能真正触及到其内在劲力变化的。这本《陈式太极拳: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我特别赞赏书中对“刚”与“柔”的辩证关系的阐释,以及如何通过“松活”来体现“刚”,如何通过“蓄力”来达到“发力”的效果。书中对“节节贯穿”的讲解更是深入人心,我尝试着按照书中提到的“以腰为主宰,带动四肢”的原则去体会,发现以前自己练习时出现的“断劲”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书中的一些动作分解,不只是简单的连贯,而是会特别强调动作的“开合”、“起伏”以及“提压”等细节,这对于我们理解陈式太极拳的“浑圆劲”至关重要。我发现,书中的一些描述,比如“如水之有波浪,如竹之有节”等等,非常形象地比喻了太极拳的劲力特点,让我更容易去领会。而且,书中所提及的中国武术段位制,也给了我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体系,让我知道自己处于哪个水平,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陈式太极拳的教程,更像是一本“武术哲学”的入门指南。作者在讲解拳法的同时,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武术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每个段位时,所强调的“武德”和“修养”,这让我意识到,学习太极拳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技术,更是一个提升自我、陶冶情操的过程。书中对“劲”的理解,也超越了简单的肌肉力量,而是强调“意念”和“气息”的配合,以及如何将内在的能量通过身体的结构转化为外在的爆发力。我曾尝试过书中关于“内劲”的练习方法,虽然初期效果不明显,但随着练习的深入,我开始体会到身体内部的某种变化,感觉到一种“气”的流动。而且,书中对“走劲”的讲解,也让我对太极拳的“借力打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并不是简单地招架,而是通过身体的结构和运动轨迹,将对方的力量引向虚处,再以我为主导的力量反击。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艺术的感染力,读起来让人受益匪浅,仿佛在与一位武学宗师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