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速成围棋:中级篇下(含光盘) 体育/运动 书籍 |
| 作者: | (韩)金成来 |
| 定价: | 25.0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1-12-01 |
| ISBN: | 9787543642423 |
| 印次: |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笔者与韩国围棋教育家金成来先生合著的“速成围棋”《入门篇》(上、中、下)、《基础篇》(上、中、下)、《初级篇》(上、中、下),南青岛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以其系统性、理论性、趣味性,以及便于作、便于实践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围棋从教者的青睐。这是令笔者始料未及的,也是令笔者大为欣慰的。 近两年笔者经常在各种教育场所出现,初次见面被介绍时不再仅仅因为是“专业棋手黄焰”而被认可,史因为编著并翻译引进了韩同“速成围棋”教材而受到重视和欢迎,这让我吃惊又感动,也督促我作为一位相对来说对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都比较了解的棋手,要史积极地促进中韩文化,是中韩围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岁月如梭。“速成围棋”系列从《入门篇》到《初级篇》在中国大陆出版已经一年有余,其间许多有实力的学员多次询问《中级篇》的出版情况,现在《中级篇》(上、中、下)终于要出版了,我们期盼着《中级篇》的出版能对那些学完了《初级篇》而又需要提高棋力的朋友能有切实的帮助。我们也将尽快把《篇》(上、中、下)、《有段者篇》(上、中、下)早日奉献给大家。 |
| 目录 | |
1 接触战的技术 1.综合练习 2.利用先手做活 3.破坏棋形 4.劫 5.弃子整形 6.在眼和小眼的对 2 行棋 1.行棋步法综合练习 2.肩冲的行棋步法 3.侵消 3 死活 1.角的死活 2.边的死活 3.综合死活 4 布局 1.拆的技巧 2.强棋和弱棋 3.双方势力的交界处是形势消长的要点 5 定式 1.取地定式 2.取势定式 3.战斗定式 4.其他定式 5.定式综合问题 6 官子的价值 1.价值的计算 2.收官的技巧 3.大处和小处 1.实力测验第1回 2.实验测验第2回 3.实力测验第3回 |
| 编辑 | |
这本书,嗯,怎么说呢,刚翻开的时候,那排版和字体设计就给我一种强烈的“老派”感觉,就好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棋谱合集,那种略带泛黄的纸张质感,即便是新书,也仿佛自带一股陈年的墨香。内容上,我本来期望能看到一些更现代的、结合AI分析后的新锐布局思路,结果大部分篇幅还是在重复讲解那些“金角银边草肚皮”的基础理论,对于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年,多少有些段位积累的棋手来说,这些内容显得有些拖沓和冗余。举个例子,关于“打劫”那一章,作者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定义和分类,举例的棋谱也大多是几十年前的定式残局,虽然严谨没错,但对于追求效率的现代棋手,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网络对弈环境中,这种详尽到近乎学院派的讲解,实在难以让人提起精神一口气读完。更别提那个所谓的“光盘”,插进去之后发现里面的视频教程质量也堪忧,画质模糊,讲解者的语速和抑扬顿挫也让人昏昏欲睡,感觉像是匆忙录制的讲座片段,而非精心制作的教学辅助资料。总体来说,如果你是零基础入门者,或许还能从中找到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但对于有一定基础,想寻求突破的中级棋手,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更像是一本“温故而知新的厚厚纪念册”,而非“助我登顶的锐利宝剑”。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本棋书的“中级篇”的定位表示深深的疑惑。我自认为对围棋的理解已经跨过了初学者的门槛,对大局观和缓急轻重也有了一定的判断力,所以才选了“中级篇下”。然而,书里对“定式变化的安全边际”的讨论,在我看来,更像是对初级定式书的“加厚版”复述。特别是关于“小目挂角”的几种常见应对,作者反复强调了“外势的价值高于实地”这一原则,却很少深入探讨在不同盘面结构下,这一原则的“适用边界”在哪里。比如,当右下角形成复杂的攻防态势时,如何权衡弃子取势与强行守住边空之间的微妙平衡,书中只用了一段话轻描淡写地带过,没有提供任何深入的实战推演或者变化图例来支撑其论点。这让我觉得,作者可能更多地是在整理一套传统的教学体系,而非真正站在一个能帮助棋手“突破瓶颈”的高度去编写内容。读完几章后,我感觉自己的棋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反而浪费了大量时间去消化那些我早已熟知的内容,这种体验,对于急于进步的棋手来说,无疑是一种挫败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风格,简直像是从图书馆的角落里直接拿出来的文物,那种厚重的、仿佛能压住书桌的实体感,是现在很多轻薄型棋谱无法比拟的。然而,这种实体感并未转化为内容上的厚重感。当我翻到关于“官子技巧”的那一部分时,我几乎要放弃了。官子,本就是围棋中最考验精细计算和全局统筹能力的部分,需要大量的精确数字计算和复杂的变化图来支撑。但这本书里提供的官子例题,大多是极端简化、缺乏实战复杂性的“教科书式”收官。每一个变化图都像是被精心裁剪过的完美片段,一旦放到一个真实、混乱的对局中,其推演过程的难度和复杂性会呈指数级增长。作者似乎默认读者拥有超凡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能够直接套用这些理想化的收官结果。我尝试将其中一个相对复杂的连环官子应用到我最近的一盘线上对局中,结果发现由于开局的微小偏差,原书中的所有计算都完全失效了,我花了更多时间去重新厘清局面,最终还因为官子失误而输掉了那盘棋。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的完美与实战的残酷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而这本书恰恰没能架起那座桥梁。
评分如果将围棋学习比作攀登一座山峰,那么我期待“中级篇”能为我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能让我手心冒汗的“陡坡”路线。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条铺设得非常平坦,但绕了远路的长途步道。内容上,它对“形”的理解似乎停留在非常表层的阶段。例如,在讲解“断点”和“急所”时,它成功地指出了“哪里应该下子”,但对于“为什么下在这里比下在别处更紧迫”,解释得就显得力度不足。它倾向于用“这是常识”、“大家都这么下”来结语,而不是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数学逻辑或棋理的必然性。我希望看到的是对“棋感”的理论构建,而不是对既有定式的罗列。光盘里的辅助材料,虽然号称是配合书籍内容,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附加的、价值不高的“彩蛋”。视频中的讲解者虽然声音洪亮,但其对棋局的剖析深度明显不足以匹配“中级”的要求,更像是对书本文字的口述复述,没有提供任何新的视角或启发,这让我对整套的学习资料的整体设计理念产生了质疑,感觉像是为了凑齐“含光盘”的宣传点而草草完成的。
评分不得不提,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但这种权威感在面对现代围棋的快速发展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它在讨论一些古老的布局体系时,那种“不容辩驳”的语气,让人感觉作者似乎没有关注近十年来顶尖棋手们对传统理论的颠覆性修正。比如,对于一些曾经被认为是“正着”的边角处理方式,在如今的AI引擎看来,效率已经大大降低,但书中依旧将其奉为圭臬,没有任何关于“时代更迭”的讨论或反思。这种滞后的理论视角,使得读者在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实战时,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棋路在面对高水平对手时,总会莫名其妙地陷入被动。阅读体验上,虽然文字没有错别字,结构也算清晰,但阅读过程中缺乏那种“豁然开朗”的惊喜感,更多的是一种按部就班的“任务完成感”。如果你是想追赶当前围棋思潮的学习者,这本书可能提供的是一个坚实但略显过时的地基,你需要自己去添砖加瓦,才能建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棋艺大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