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女儿,没事儿,这是青春期:写在你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3 |
| 作者 | 陈雅婷 |
| 定价 | 26.00元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2459866 |
| 出版日期 | 2017-04-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这个时期的女孩单纯善良,无论到哪里都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经过十余年的生长,当年襁褓中的小女婴俨然变成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即将迎来自己的青春期——她一生之中*绚烂的季节。但这个时期的女孩也多愁善感,有她不愿诉说的焦虑和彷徨。本书将以父母的口吻,敞开心扉,与羞涩的玫瑰花共叙成长的故事。'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目 录 章 角色与责任 我是谁 / 2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5没有人能替我长大 / 8当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很难吗 / 11我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 14面对责任,我只想逃避 / 17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21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24 第二章 矛盾与冲突 我已经长大了 / 28妈妈,请不要偷看我的日记 / 31妈妈,请不要拿别人和我比 / 34我的世界你们不懂 / 37我需要你们的鼓励 / 40我想有点小秘密 / 43爸爸妈妈要离婚了,我怎么办 / 46妈妈总是偏袒第二个孩子 / 50如何化解与朋友之间的矛盾 / 53和老师的观点不同,我该反驳吗 / 56 第三章 失败与成功 我成绩不好,我是一个的失败者 / 60怎么走出自我否定 / 63我没有朋友,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 66总是失败,到底怎么回事 / 69人生总要面对那么几次失败 / 72失败了,我该放弃吗 / 75女孩子可以不用努力吗 / 78成功的真谛是什么 / 80对我来说成功就是坚持到后一刻 / 83善于总结,下一次也许你就成功了 / 86 第四章 品格与气质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 90宽容,像微风一样温柔 / 93自信,像星星那般灿烂 / 97学会独立,珍惜独处的时光 / 100阅读,让你变得更加优雅 / 104夜深人静时刻,记得反思自己 / 107说话是一门艺术,学点言谈的技巧 / 111培养竞争意识,也要学会合作共赢 / 114金钱和物质重要吗 / 117虚荣和攀比,是罪过吗 / 120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拥抱更加广阔的世界 / 123行万里路,在旅行中寻找人生 / 126 第五章 目标与未来 为什么要树立人生目标 / 130如何制定人生目标 / 133有了目标,但没有行动力怎么办 / 136梦想要实现吗 / 138谁的青春不迷茫 / 140我有一个理想 / 143我现在该做点什么 / 14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148告诉自己,人生可以活得既简单又精彩 / 151 写在后的话 / 154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主要记录了女孩们在青春期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希望女孩们能够通过阅读此书,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变化能有一个更清晰、全面、深入、客观的认识,健康地成长为美丽的花朵,开出*绚烂的人生。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的搭配既柔和又充满活力,很符合它所要传达的主题——青春期的那些懵懂与美好。我记得我拿起它的时候,是被书名里那种带着安抚意味的“没事儿”吸引的。毕竟,青春期对于我们这些曾经经历过的人来说,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剧,充满了突如其来的高潮和令人手足无措的低谷。翻开目录,能感觉到作者在结构安排上的用心良苦,她似乎想扮演一个既是过来人又是知心朋友的角色,耐心地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关于身体变化带来的困惑,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感风暴。我特别欣赏作者没有采取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而是用一种非常平等的姿态,仿佛在和你一起并肩走过那段迷茫的隧道。这种真诚,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它让阅读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被理解和接纳的体验。这种初次接触带来的感觉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个安静的港湾,在你心绪不宁的时候,提供一个可以暂时停靠的角落。
评分整本书的语言风格,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对话”。作者仿佛坐在我对面,端着一杯热茶,用一种非常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那些关于成长的细节。我最喜欢的是她对于“边界感”的探讨,这在很多针对年轻读者的读物中是被忽略的关键点。她没有简单地说“要学会保护自己”,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在人际关系中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精神领地如此重要,尤其是在面对同伴压力和初次的亲密接触时。那种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赞叹,比如她描述的,当身体开始发生变化时,内心那种既好奇又羞怯的矛盾心理,简直就像是把我的高中日记直接翻了出来。这种精准的共情,使得阅读体验远超出了信息获取的层面,它触及到了情绪的深处。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那些以前羞于启齿、甚至自己都没完全厘清的想法,都被作者用清晰而温柔的文字捕捉并命名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也为它的内涵加分不少。它没有那种传统教育读物板正刻板的感觉,而是融入了一些非常灵动的手绘插图,那些线条虽然简单,却精准地传达了某些复杂的情绪状态,比如困惑时的歪头,或者释然时的浅笑。这种视觉上的“松弛感”,无疑降低了青春期读者面对“严肃话题”时的心理防御。更重要的是,书中穿插的一些“自检清单”或“小思考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那种标准答案式的测试,而是开放式的引导,鼓励读者向内看,而不是向外求。我体验了一下,发现即使是作为一个已经走出那个阶段的人,重新审视那些问题,依然能获得新的启发,这证明了作者对于“成长”这一主题的理解是具有普适性的。它不是昙花一现的速效药,而更像是一个工具箱,里面装着应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性的基础器械。
评分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冲突”这一主题时,展现出了一种非常成熟和辩证的视角。她没有把父母、老师描绘成绝对的权威或对立面,而是着重强调了“沟通的鸿沟”是如何产生的。她非常细致地分析了不同代际在信息接收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并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翻译”技巧,教导我们如何将自己内心翻涌的情绪,转化为父母能够理解的语言。这不仅是解决眼前的争吵,更是为未来建立可持续的亲子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我而言,最受益匪浅的是关于“自我价值感”的建立部分。作者强调,真正的价值感来源于内在的肯定,而不是外部的赞美或比较。她用生动的小故事阐释了这一点,使得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这种注重长期主义的写作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推荐意愿更强了。
评分从整体结构上来看,这本书的节奏把控得非常出色。它没有试图一次性塞给读者所有的“人生指南”,而是像循序渐进的课程表,先处理最迫切的生理变化带来的焦虑,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人际互动、自我认同,最后落脚于对未来的初步规划。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保证了读者不会在阅读初期就被过多的信息量压垮。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接纳不完美”的章节,作者坦诚地分享了自己或一些假想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犯下的“错误”,并将其定义为“成长的必要副产品”。这种坦率打破了完美主义对青少年的桎梏,让他们明白,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中学习。这本书提供的,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处理生活“不确定性”的底层逻辑和情绪韧性,这对于任何处于剧烈变化的生命阶段的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