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亨默多克曾说:“弗兰克的故事就是澳大利亚的故事。”向你展示了全球购物巨头西田创始人、前澳大利亚足协主席富有传奇的一生。
书名:弗兰克·洛伊的第二生命
定价:88.00元
作者:吉尔马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06
页码:45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87889
"?? 西田购物资本运作的深入剖析 2000~2015年,西田购物数量从高时的128个降为87个,而资本价值却从200亿美元上升为700亿美元,成为全球价值大的购物集团公司。
?? 弗兰克•洛伊管理理念的解读 被誉为当代国际商业房地产教父拥有高超稳健又不失创新的管理理念,它们不仅造就西田的辉煌,而且在复兴澳大利亚足球、创建智库和打造研究团队等领域都有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 揭秘澳大利亚足球崛起背后的引路人的运筹帷幄 80高龄接任足协主席的弗兰克,一手将澳大利亚足球从泥潭中拉出,建立良性运营的联赛体系,融入亚洲足球圈并取得不俗成绩,呕心沥血在国际足坛留下印迹,无奈申办功亏一篑。
?? 本书既是一部跌宕起伏、可读性的名人传记,又是一部富含商业案例和管理智慧的经营宝典。"
" 近些年来,弗兰克•洛伊一直位居澳大利亚富豪榜的前几名。他从一个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犹太难民孩子到亿万富翁的故事,成了澳大利亚的传奇。
现在,年近九旬的弗兰克依然没有停止工作。自2000年他的极为畅销的个人传记《超越极限》出版至今,他一直在奋力前行,而不是选择隐退。作者将《超越极限》压缩为这本书的部分,称之为弗兰克•洛伊的“生命”,而2000年之后他的晚年生活则被称为“生命”。事实上,弗兰克•洛伊在他的“生命”中的收获比之前的更多。
这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弗兰克和西田集团:
▲ 在新世纪通过不断应变的资本运作和金融创新,领导企业发展并把西田塑造成了全球公认的购物标杆品牌;
▲ 把澳大利亚足球从亏损蹒跚的逆境中带向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运动, 并融入亚洲大家庭;
当面对儿子的眼睛顽疾时,他竭尽所能地整合全球眼科资源并融入了企业管理的方式研究攻克;
▲ 创建了澳大利亚影响力的国家智库——洛伊研究所,作为回馈和感恩国家的礼物;
▲ 完成了他长期未能实现的精神夙愿——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安葬”了他的父亲,也是对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50万匈牙利犹太人的共同的纪念。
尽管弗兰克不断推动西田获取更大的利润,但其“生命”的驱动力并不是个人财富,而是他自己和其他人内心的精神富足。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弗兰克•洛伊人生中经历的痛楚、失败、争议和成功,而且展现了这位传奇商人罕见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战略。
"
"译者序
推荐序
前言
生命:上个世纪的故事
章 早年间
第2章 到布达佩斯
第3章 到巴勒斯坦
第4章 在澳大利亚开始的日子里
第5章 西田的诞生
第6章 分手
第7章 对足球的热爱
第8章 挫折与复苏
部分 生命
私人事务
第9章 和谐的大家庭
0章 私人事宜
1章 一个突破
2章 “我该送什么样的礼物?”
3章 弗兰克的“思想工厂”
4章 圆满轮回
5章 名誉风险
6章 触摸过去
7章 安葬父亲
8章 一个灰暗的年份
9章 一个程序化的决定爱
足球的事情
第20章 一个电话
第21章 推陈出新
第22章 融入亚洲
第23章 澳大利亚惊雷
第24章 遥远的奖品
第25章 全线开战
第26章 “这不是后的……”
第27章 我的责任
第28章 澳大利亚A联赛
第29章 成功和继承
第30章 核心
第31章 梦想成真
西田的事业
第32章 美国波涛
第33章 星室会议
第34章 快速转变
第35章 烟灰缸
第36章 奥林匹克的黄金机遇
第37章 改变战术
第38章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第39章 在边缘上
第40章 分离重组
第41章 收获
后记 事事相关
附言
致谢
"
" 吉尔•马戈
澳大利亚备受尊敬的金融和媒体记者。她获得过20多个奖项,包括两次沃克利奖(澳大利亚类似美国普利策奖的涵盖新闻、媒体、网络和个人传记的知名奖项)。她为《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撰稿并在传记和健康领域出版了多部畅销书。2006年,英国女王为她颁发澳大利亚人勋章,以此表彰她在媒体和出版方面的杰出成就。她为西田集团创始人弗兰克•洛伊撰写的部传记《超越极限》是澳大利亚极为畅销的图书之一。
"
" 弗兰克的故事就是澳大利亚的故事。
——传媒大亨默多克
能进入购物行业工作,实在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让我会和购物王国的弗兰克•洛伊先生有过一次难忘的会面。他的前瞻性、洞察力和睿智决策,对全球购物市场具有极高的启发价值,也给中国企业家和从业者带来了传奇般的战略影响。这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完整地理解商业地产与金融投资乃至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更能让我们从老先生孜孜以求的奋进精神中获得自我革新的人生真谛。
——郭增利(中购联购物发展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之前,我因为推荐翻译出版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方面的图书知道国内关于购物的高水平著作不多,于是我鼓励王玮先生引进这本书翻译出版。当前国内的购物建设正如火如荼,相信西田超过一个甲子的故事一定可以对中国购物的金融化运作和精细化运营产生作用!
——王刚(中国REITs联盟秘书长,北京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西田是全球购物领域的标杆。创始人弗兰克•洛伊60余年来带领西田从一个零售杂食店到购物王国再到全球标杆购物品牌的传奇历程,将有助于我们从商业营运、资本运作和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了解和学习西田缘何成为全球的购物开发商。
——吴传鲲(赢商网创始人、董事长)
购物是中等乃至发达市场的投资和经营行为,对中消费及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特定的作用。由于购物的选址、设计、建造、培育和调整周期非常漫长,国内许多发展商急于求成,没有认识到专注、和执着是经营购物的灵魂。因此,了解全球大商业地产集团之一的西田60余年的发展可以给我们带来有益启发。
——王裕强(原恒隆广场、港汇广场董事长兼总经理,现香港尚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业务董事)
"
"
第30 章 核 心
2000年,西田的87个购物价值200亿澳元。
2015年,西田品牌的87个购物价值700亿澳元。
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弗兰克•洛伊来说,分享权力并不容易。在西田的个25年,他与别人分享权力,然后暗自庆幸他的联合创始人约翰•桑德斯的离去。从此,西田高层进入了由弗兰克独自做主的时代。当他从高位向下俯视三个正在成长的儿子时,他感觉自己在培育他们的同时,又能作为父亲骄傲地看到他们快速进步,甚至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追上自己。放弃权力的确让弗兰克内心五味杂陈,但他期盼儿子们成长带来的快乐会削弱这种复杂的情感。
约翰•桑德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离开后,西田继续向前发展,而且更加快速。弗兰克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尽管他也广泛咨询各方意见,但是他的商务风格是独断的。他并没有想过他会占据高位如此之久,尽管在1990年他60岁的庆生晚宴上,他曾告诉记者他将在65岁退休。差不多也是在同一时间,他告诉信孚银行的罗布•弗格森他将在工作上更加包容,而弗格森认定弗兰克就是一个控制狂。弗格森大笑着表示这不可能,“我认为他就像悉尼大桥的建筑商一样要严谨地保证桥体两端完美合龙,而购物就是一个巨大的逻辑运用场合,他在每一个细节上确保交接双方能很好地衔接。他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事必躬亲。其他公司完全不会像西田这样运作”。
但是弗兰克是认真的,弗格森自1994年开始担任了10年的西田董事,在此期间他看到了这种转变。“我看到了他对公司业务从严密的控制转而变为一定程度的放松,即使是在董事会的会议中,他的孩子也可以说‘爸爸,这个不对’。”这是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他容许孩子们对他所说的进行辩论,因为他知道他们比自己之前所知道的要多很多。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更多自信,而父亲要给他们提供空间。
外界认为,弗兰克的儿子们享受着梦幻般的成长经历,并且会一帆风顺、毫无疑问地通向成功。他们拥有进入公司的优先权,但是一旦进到企业内部,他们的父亲对他们非常严厉。他用对自己的标准严格要求他的孩子们。他们发现自己经常处在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做成事情的境地,而且经常会听到外人对他们介入公司事务的批评。
有一天,在戴维完成了大学的终考试后,他和父亲坐在车里。“你打算在美国怎样开展工作?”弗兰克问道。这其实不是问题而是任命。时值1977 年,西田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已经有了个购物,正由一位行事风格有些老套的澳大利亚职业经理人管理。这位经理人认为戴维太年轻而不能被委任为见习经理的职务,而且他们发生过冲突。经过了9个月不愉快的经历后,这位经理人回到了澳大利亚,为戴维留下了独立负责的空间。
戴维同时也担负起了发展西田美国业务的重任。他只要一听到哪里有出售购物的消息就会立刻飞到那里一探究竟。他不懈地努力工作,同时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够担当更多,包括为西田在美国的业务寻找一位新的执行官。
彼得也在弗兰克的计划之中。在结束了纽约和伦敦的投行工作后,他于1983年回到了家里负责西田的信托业务。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曲线学习过程,但彼得却能够应对自如。弗兰克按鲁珀特•默多克的敦促和建议,让一个儿子参与电视业务。于是彼得又被安排负责电视部门的财务工作。然而,彼得对媒体行业一无所知,一些电视台的人认为老板的儿子不应该如此近距离涉足业务。彼得发现自己只能插手财务工作而对营运事务根本无从了解,也没有权力做任何决定。当十频道失败后,他有一段时间承受了本应由他父亲来承担的责任。
彼得带着他的家小到了洛杉矶并缩减业务规模。在担任过一个拥有1500名员工的电视公司的主管之后,随后他又负责领导一个只有15名员工的西田栢威廉(Westside Pavilion)购物的团队。
当史蒂文只有24岁的时候,他爸爸就把他从纽约的波士顿公司(First Boston Corporation)叫了出来并派到花园州广场(Garden State Plaza)担任总经理,这是一个西田刚刚在新泽西州购买的购物。虽然史蒂文在投行仅工作了两年并想在那里做更长的时间,但这由不得他。1986年的某一天,当史蒂文走进新的办公室时,前任总经理的秘书看了他一眼后说“我不能做这个工作”,然后就离开了,之前的总经理已经60 多岁了。史蒂文自己也发现他还没有准备好实现从曼哈顿的顶级财务公司到美国郊区购物的跨越。“对他没有容易的事情。”他父亲笑着说道。弗兰克1988 年把史蒂文调回悉尼负责西田信托业务。工作挑战性,但是史蒂文说他的业务知识和经验都了快速提升。“这就是我父亲的工作方式,他不是推我们,而是拉我们。”
对于弗兰克和他的儿子们来说,不可避免的改变正在发生,而且这些变动在1997年正式迈出了步。戴维已经担任西田国际事务的执行董事达10年之久。现在他的另外两个兄弟也变成了执行董事。彼得负责美国的业务,史蒂文负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业务。西田的顶层一下子聚集了这么多的“洛伊”,就像一个评论员说的,就连橄榄球比赛时的并列争球与之相比也显得松散。
差不多这个时候,弗格森打电话告诉弗兰克有一位他不得不见的重要人物来到了悉尼。于是弗格森带了信孚银行(Banker Trust)人力资源的全球负责人马克•比勒尔在西田总部和弗兰克共进午餐。“在我们两个之间有一种惊人的默契。”弗兰克说,“我们相互激发,每当我能够感受到巨大力量的时候就是地理解了这个人,我要尝试让他来我的公司做事。”比勒尔很乐意担任西田的全球人力资源顾问,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帮助西田公司从一家家族企业变成了一个国际大公司。
比勒尔的热情以及他与弗兰克背景中的共同点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他敢于直言的能力受到高度的赞赏。他预见西田的未来,并告诉弗兰克他应该开始逐渐隐退而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对弗兰克来说重要的就是继承的问题。“虽然我承认现实,但我也得接受继承是一个需要各个方面保持耐心的过程。这是一个缓慢而又不可避免,并且需要很多理解的过程。”他说。
2000年,西田举行了上市40周年的庆典。作为全球大的购物集团之一,西田的资产包括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英国的87个购物,深受投资人的喜爱。西田2000年的年报将来自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贺信作为标志,祝贺西田的成长和稳定并提到了令人羡慕的市场发展数据。信中特别提到,“一份在1960年用1000澳元买入的西田股票在今天价值大约1.09亿澳元(如果将全部的分红和其他利得继续投入了西田的股票中)”。这令弗兰克非常欣喜,因为他认为可以让别人与他一起致富是成功有意义的一个方面。
当20 世纪结束的时候,6位男士组成了西田的核心,4位姓洛伊,另两位是财务总监斯蒂芬•约翰斯,他在财务和资本结构方面与弗兰克密切合作;还有理查德•格林,他和彼得共同经营美国的业务。但是数年后,其中的两位核心成员都离开了。
先离开的是戴维。他22岁就加入了公司,后来他的兴趣发生了变化。他从来就不想拥有长子的特权,而是希望与他的兄弟保持平等。他现在更想做一些别的事情,并在2000 年退出西田,开始负责打理家庭的私人财富。当他离开后,传统的继承模式在西田也随之而去了。这时彼得和史蒂文占据了戴维留下的空位,成了联合的执行董事。这与他们父亲当初的模式大相径庭,但早期的合伙模式已现雏形。
像这样的家族继承方式出现在一个公开上市公司中是不寻常的。西田自1960年上市以来,尽管在市场上颇具规模和实力,但一直到20世纪末,西田一直就是一个由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到了2000年,西田急切地希望变化。公司需要拓展以满足现代治理结构的需要,而且由于公司成长如此之快,也需要纳入更多的管理人员填补空缺。比勒尔加入董事会,而他面对的挑战就是在引入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保持创业精神的延续。弗兰克开始更多地谈论“西田大家庭”并将更多的人员纳入公司的核心圈子。
在过去,一些具有雄心壮志的管理人员离开了公司,是因为他们看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这么多的“洛伊”挡路。现在一个更激进的股东结构也已经开始显现。虽然这些股东也同意西田的成功缘于弗兰克的领导,但按照他们的理解,弗兰克和他的家族的收益回报已经过多了。
尽管西田属于数以千万计的股东,但一个共同的认知是弗兰克才是西田的灵魂。媒体一直用“弗兰克•洛伊的西田”描述西田,这也有点像悉尼人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说“去西田”就等同于“去购物”。后来当公司建设类似小型城市的大型购物时,城市规划者会谈论“西田效应”,就是描述人们被购物街区吸引会超过海滩或其他自然景观的现象。
应该从两个方面剖析西田:消费群体看到的是繁荣的购物,投资群体看到的是支撑它们的资本结构;运营团队是要顾及这些实体资产的有序运转并始终处于行业的前沿,而财务团队关注的则是通过不断调整资本结构以确保购物业主始终具有好的持有模式。虽然弗兰克具有长期运营购物方面的经验,但他的兴趣还是在财务结构的资本运作方面:“条件在不断变化,因为我们一直在成长,开发购物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资本结构需要根据新的形势不断调整。我们一直在为我们的运营寻找新的投资方式——我们高度务实而且可能是在这个方面做得好的。”他为公司看不到的“财务大脑”和看到的购物感到同样的骄傲。
当戴维离开后,运营和财务由他的两个兄弟负责。尽管他们都已经涉及业务的各个方面,但每一个人的工作重心还是不一样的。史蒂文关注的是通过对现有购物的改造,通过更加完善的管理使西田在业内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并建设新的购物以获得尽可能好的经营成果;而彼得关注的是西田的财务结构和投资活动。
像他父亲一样的聪慧和坚韧,史蒂文想驱动西田整个全球资产包的改变。这需要长时间和长距离的旅行,以及对细节一丝不苟的关注。他很少显露出压力,保持了高标准的商业礼仪和自我控制。他的办公室就在他父亲的旁边,每天要相互进出打招呼多次,但大家都很注意当有会议进行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扰对方,当然这点弗兰克要比他的儿子做得差点。
彼得的同事对他的印象是永不歇息、财务天才和品貌兼优。他在洛杉矶担任西田美国业务的高代表,他负责财务,也负责美国业务的运营。他不能每天见到他父亲,但大多数的时候他们至少每天通话一次。弗兰克每天黎明醒来后会直奔书房拨打他早上的个电话,而且总是打给彼得并且常常打扰了他的午餐。
2002年,斯蒂芬•约翰斯从集团财务总监的位置上退休,西田的核心圈少了一位成员。他自1970 年还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就开始在西田工作,现在也想有一些变化。他的角色如此完整和重要,以致核心圈用了一些时间才调整和适应了他的离开并重回正轨。幸运的是,彼得已经准备好并能够填补空缺,并且与他父亲在财务战略和资本结构方面也有了更密切的合作。数年后,彼得•艾伦(Peter Allen)在建立了西田的英国业务后从伦敦回到了悉尼。他担任了财务官并成为斯蒂芬•约翰斯的终替代者,他也踏上了通向集团核心圈的道路。
对于职位及其暗含的权力的苛求,使得弗兰克在他对管理环境感到舒适之前一直都不会停息。他事必躬亲,一直到其他人结束或回家仍不停止。彼得和史蒂文也都被委派了不同的角色,各自负责一个业务区域,他们也深陷业务细节中。有他们的父亲做榜样,他们的控制欲毫不逊色。
他们从小与父亲形影不离,一起祈祷、一起工作、一起扬帆并一起看了数千小时的足球,他们多多少少也被他们的父亲内化了。他们知道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父亲会怎样想、怎样说和怎样去做。他们不必迎合父亲。与父亲一样,他们在面对外人时也会坚持自己的主张,人们往往会不知所措。有一次,一位记者问彼得有这样一位权威的父亲是什么感觉,彼得反问道:“你为什么不问他有这样强势的儿子是什么感觉?”
西田顶层的权力在父亲和孩子们之间开始呈现三角分化,有些时候弗兰克也约束自己或稍稍倾斜。因为总是要放眼未来,他能够看到这种三人共治的形式并相信,相较于面对分享权力所带来的个人困境,这种分享终会产生更大的效果,但是完全的分享还需要数年时间。同时,他将继续制定公司的战略并且广泛咨询。由于这些决定的具体执行将根据项目发生地分别由彼得或史蒂文负责,尽管他的儿子们现在也介入他之前的决策事务,但他们还只是拥有他的部分权力。
埃利奥特•鲁桑纳(Elliott Rusanow)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辞掉信孚银行的基金管理工作后加入西田。考虑到他的姑父弗兰克是一个如此令人敬仰的导师,薪酬的损失也不重要了。几年后他也获得了高级职位并自然地进入公司核心圈子。从他的角度近距离观察姑父和表兄弟之间的互动,他说就像是看一场足球比赛。
尽管他们相互之间都很尊重,但结果比他们每一个人带到场地的东西都更重要。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与对成功的渴求相比是不重要的。虽然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冲突,但不是对想法的控制。大家的一个共识就是好的主意不是某一个人拥有的。在公司内发生的事情并不带入他们的私人生活中。这里没有亲吻和安抚,因为大家也没有不开心。
如果有什么不开心,他们会把它咽下去。当他们在私人生活的范围中遇到伤感情的事情时,他们会暂停,但是在公司业务交往中他们从来没有暂停。在一次交易听证会后,弗兰克对一个儿子说:“行,我知道我让你不开心了,但你也让我不开心了,而且我们都知道这不会是后一次。”
在西田内部有一种信任的文化,这源自弗兰克和他的儿子们并向下传导。这种信念创造了容许颠覆性思维的优异环境,也确实是弗兰克鼓励他们这样做的。他身边棸集了一批敢于挑战正统和讲真话的人。对于高级经理人,弗兰克期望他们做“忠诚的反对者”。由于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他们应鼓励和容许大家提出各种不同意见,即使这些观点可能与领导的观点相左。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不管说什么都是对事不对人。
在洛伊们看来,1990年加入西田负责公司公共事务的马克•瑞安经典地诠释了这一概念。这位前总理保罗•基廷的顾问从不惧怕直言不讳。“他接受公司内的级别差异但总是直抒己见,而且从不考虑自己的意见是否会与我或其他人的想法有冲突。这使他在核心圈内变得极有价值。”弗兰克说。六七年后瑞安的能力和忠诚可靠使他进入了西田的魔力内核。
还有两位将要进入核心圈的成员。2002 年西蒙•图克森作为法律顾问加入公司,几年后在西田正好工作了十年的迈克尔•古特曼(Michael Gutman)也接近了核心圈。新的协同效应在高管层中显现,对于弗兰克来说,挑战在于如何对他们的新想法兼容并包的同时,保持头脑清醒并依靠本能继续领导公司。
第31章 梦想成真
2000年正好是弗兰克•洛伊从事购物事业的第40个年头。这些年来,他常常停下脚步回看自己所走过的不可思议的路程。1959年,西田在悉尼的西郊做了个小型店铺集合体的项目,他和约翰•桑德斯的基本工作就是收取租金和提供物业服务。“但是我们有一个优势,我们懂得如何契合客户的需求。”弗兰克说。他们两位站在杂食店的柜台后面,目标就是尽可能多地销售商品给每一位消费者,他们深谙与人们的互动交流及创造好的购物环境的重要性。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